第8章 “子曰”与“弟子曰”

《论语》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在《学而篇》就开始出现。我们都知道,“子曰”代表孔子的话,也就是“老师说”,老师讲的话在《论语》中当然占多数,但是《论语》中也有一些孔门弟子的话被再传弟子给记下来了。像《学而篇》第二章就不是孔子讲的,而是有若讲的,称“有子曰”,译成白话就是“有老师说”。然后第三章又变成孔子讲的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第四章则变成曾子讲的了。有子和曾子在《学而篇》中出现的频率不低,这种现象在过去已有定论,“子曰”是孔子的专称,“子”是尊称,也是老师的意思,其他那些孔门弟子,包括颜回、子路说的话,绝大部分直呼其名,没有称“子”,也就是不称老师的。为什么曾参和有若被称为“曾子”、“有子”呢?原因很简单,《论语》在编撰的时候,曾参和有若的徒子、徒孙在数量和质量上占优势,是他们为老师抢到了“麦克风”,掌握了话语权,所以他们在编辑《论语》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老师放在最前面,称呼老师的时候也是姓氏再加上尊称“子”。也就是说,孔子之后,弟子一分为八,各个派别都有一批追随者。祖师不在了,老师也不在了,门下的弟子就会尽力去捧各自的老师,不管老师讲得好不好都想摆在最前面,曾参和有若比较幸运,他们的学生为其抢到了最佳出场顺序。

这样一来,《学而篇》共有十六章,其中“子曰”只有八章,另外就让他的一些大弟子给分占了。那些弟子的学生整理的时候,既然是徒孙,就称他们的老师为“子”。曾子的学生,录曾子的言论;有子的学生,录有子的言论,他们在编撰《论语》的时候都想尽量凸显自己的老师。所以,“有老师”和“曾老师”才有幸进入排行榜,至于《学而篇》里面的子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子夏没有被称为“子”,还有子贡也是同等待遇。只有曾参和有若被称为“子”,这显然是他们的学生所为,知道这样肯定会流传千古,他们学派的影响也会比较大。既然如此,两位孔门弟子一定要写在最前头,但是绝对不可能抢第一的,第一当然是祖师爷“子曰:学而时习之……”,第二就是“有子曰”,可见他的势力比曾参更大;然后再插一个“子曰”,接着就是“曾子曰”,可见曾子是孔门的第二大派系。

《学而篇》十六章,孔子占一半,有子三章,曾子两章,然后就是不称“子”的子夏一章、子贡两章。因为篇幅有限,大家要抢排行榜,尤其是有若。可见,孔子生前实力太强大,他一去世,师兄弟之间彼此不服气。《韩非子》中就讲,儒家、墨家在先秦时属于显学,但是等到大宗师过世,教主没了,底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服众,所以很快就分裂,像儒家就分为八派,墨家也分为好几派。这几乎是一种宿命,一般来说,开创者的实力太强,就难免后继无人,师兄弟之间互不服气,继任的教主很难控制局面。当然,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既然没有人能够再扮演祖师爷的角色,分裂的好处就是学说的影响可以扩散,这也就是《易经》里讲的涣卦的意涵。弟子们可以遍布四方,处处开花,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影响力就可以向外辐射。假定真有一个能够服众的可以继任山长,内部又有很多是非的话,反而只能局限于原来的那个道场。

所以,对此我们要想开点,平辈、师兄弟之间要你服我、我服你,似乎有点强人所难。等到他们自己也教书了,开始有自己的学生的时候,学生就会来捧他们自己的老师,希望能压倒师叔、师伯,这是人之常情,《论语》尚且如此,遑论其他!

曾子的影响大,后世记得他的人有很多,有若的影响也很大,但是如果没有《论语》的话,谁会记得他呢?可见这种影响很有意思,一般人对有若并不怎么熟悉,他真的是沾了《论语》的光,读《论语》开篇的第二章就会碰到有若。读者肯定会奇怪:有若是谁啊?据《史记》记载,孔子过世以后,很多有若的弟子,包括他的师兄弟曾想要把他抬出来当教主,之所以这样做,可能还不完全因为有若学识不错、弟子很多、人缘很好,还因为他长得有点像孔子。孔子的弟子们很怀念老师,而有若师兄跟老师长得超像,所以有若占了各方面的便宜。当时还真的这么做了,虽然也有一些同学心里不服气,大家开会以后也做了暂时的妥协。不过,好景不长,有若这个宝座没多久就坐不下去了,他毕竟比孔子差太多,威望不足。大家实在没有办法再统合,最后干脆各走各的路。有若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多,只是因为曾有一段时间大家想让他来接班,后来发现强求不得,没过多久又放弃了这个统合的想法。就像禅宗五祖弘忍虽然传衣钵给六祖惠能,但禅宗最后还是分成了北宗(以神秀为首)、南宗(以惠能为首)。可见这是很普遍的问题。

有关孔子学生的论说,后面我们会集中详细介绍,到时候我们尽可能把与他们相关的东西串起来,再补充一些基本的史实资料。

孔子出生前,一头麒麟降落在他家的院子里。麒麟口吐玉书,上面写着“水精子,继衰周而为素王”十个字。颜征在感到很惊异,就把做衣服用的绣着花边的布条系在麒麟的角上。第二天,麒麟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