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孙膑兵法》论水

孙膑,原名不详,因他被庞涓剔去两腿髌骨(即膝盖骨),故在他成就显名之后,世人以刑徒之称相传,以膑为号。其生卒年月各种史书均无记载,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系孙武后裔,战国中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他在《孙膑兵法》中的《威王问》《地葆》《十阵》《雄牝城》等论及了水与战争的关系。

img

孙膑,孙武后裔,战国中期著名军事家

一是关于绝水而战。孙膑认为,妨碍军队行动的因素是不利地形,困阻敌军行动的因素是险要的地形。他指出:“三里只沮洳将患军……涉将留大甲。”说的是,数里的沼泽地带将妨碍军队的行动,涉渡江河湖泊就会滞阻大部队的行进。他把绝水、逆流同迎陵、居杀地、迎众树视为5种不胜的地形,泥泞难行的沼泽视为5种招致失败的地形之一。他从水的流向判断其是否利于作战:“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也;不留(流),死。”也就是说,流注于东方的江河,是有利于作战的江河;流注于北方的江河,是不利于作战的江河;不流动的死水,也是不利于作战的水面。他专门强调,春天军队不要驻扎在地势低洼的地方,以防水淹。

img

孙膑认为:流注于东方的江河,有利于作战

二是关于水阵水战。孙膑把“水阵”视为十阵之一,认为“水阵”是用来加强防守的稳固战法。他详细论述了水战的方法,认为水战之法,必须多用步兵而少用战车,必须准备水战用具和器材。船队前进时必须前后相随,后退时不可相互拥挤、乱作一团。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船只并列起来,顺流而下,以射杀敌军为目标。他强调,水战时,要用轻便的船只作指挥船,用行走如飞的快船作联络船,敌船后退时追击,敌船攻击时迎战。无论是进击或者后退,都要视情况慎重处理,保持船队严整有序。发现敌人移动,就设法钳制之;敌人按兵不动,就设法袭击之;敌人兵力集中,就设法分散之。同时强调“击舟img津”,即攻击敌人的船只,要控制重要的渡口。

三是关于攻打城池。孙膑在《雄牝城》篇中,把水视为影响攻打城池的重要因素,提出了难以攻克的雄城和可以攻打的牝城的类型。难以攻打的雄城主要是:建在低洼的沼泽之中,虽没有高山深谷,却有连绵不断的山丘环绕在四方;守城部队喝的是流动的河水,即活水,水源充足。而可以攻克的牝城主要是:建在低洼的沼泽中,没有幽深的山谷和连绵的山丘;守城部队喝的是地面的积水,即死水,水源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