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知名历史学家说:俄罗斯应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俄罗斯往何处去:在俄罗斯能搞资本主义吗?》中文版“译者的话”

自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和苏联的合法继承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以来已经过了快八个年头了。八年来俄罗斯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一直吸引着我国广大人士极大的关注。但是这些年来俄罗斯国内事件的变化总是非常突然,政坛上人物的变化又极其迅速,以致俄罗斯的“不可预测性”成了国际舆论经常议论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同俄罗斯人民有着深厚传统友谊的我国人民既对当前面临巨大困难的俄罗斯人民寄予同情和希望,又对俄罗斯局势的动荡和变化感到扑朔迷离,变幻莫测。几年来,大家在心中或多或少地都积累了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答,例如,为什么苏联的解体会如此容易而且当时竟没有群众起来维护这个已有74年历史的国家?为什么以叶利钦为首的俄民主派上台执政后不到一年就会爆发炮打俄政府所在地白宫和驱散俄罗斯议会的事件?为什么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会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国民经济会下降得比在二次大战中还厉害?为什么俄罗斯人民对生活的困难和经济的下降能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忍耐?俄罗斯今后的走向如何?……我们在阅读和翻译罗伊·麦德维杰夫著作的这本书时,觉得它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书中对我们几年来心中积累和希望得到解答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某些答案,或者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就这些问题进一步寻找答案的许多材料和线索。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本书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今日俄罗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并相信这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将会引起我国读者的巨大兴趣。

我觉得在这里首先向读者介绍一下作者其人和本书的大致思路、结构以及对一些问题的基本观点,也许这可为读者提供阅读本书的一些方便。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我们曾在翻译本书过程中同作者联系,希望他给我国读者写一份关于他本人的介绍材料。可是作者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他谦逊地回答说,他写了不少苏联领导人的评传,但关于他自己没有什么可写的,所以他不想写。这样我们就不得不自己来介绍了,虽然我们知道我们的介绍很可能有不准确和不全面之处。

我们知道,罗伊·麦德维杰夫是俄罗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与政论作家。他1924年11月14日出生于格鲁吉亚的首府第比利斯。他的父亲曾经是苏联红军一个师的政委,参加过国内战争;在国内战争后成为苏联工农红军政治学院的一名教员。1938年在“大清洗”中被捕,1941年死于监禁地——北极圈内的科累马矿区集中营。他死后很久,一直到苏共20大后才得到平反,并被恢复了名誉。罗伊·麦德维杰夫有一个孪生哥哥,名叫若列斯·麦德维杰夫。这对孪生兄弟由于幼年失去了父亲,是在他们母亲一个人的辛勤抚养下长大的。罗伊·麦德维杰夫因家境贫困,当时按苏联为不能正常上学的学生制定的校外考生制,通过自学考试才从中学毕了业。那时正值卫国战争年代。所以他19岁从中学毕业后,即于1943年2月应征参军,在外高加索战线的部队中服役至1945年。战后,他上了大学,1946-1951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做教育工作,1951-1957年做过乡村学校的历史教员和校长。他于195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父亲蒙受迫害的遭遇和童年时代过的艰苦生活,这些经历使罗伊和若列斯兄弟俩在年轻时就对当时苏联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十分敏感和关注。苏共20大揭露斯大林个人迷信后,罗伊·麦德维杰夫开始研究斯大林问题,并在苏共22大以后动手写作关于斯大林问题的著作。他就此问题收集了大量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把弄清这个问题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项主要任务。他差不多花了10年时间写成了后来定名为《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其后果》的专著。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明了他写这部著作的动机。他说,“这不仅是为了纪念已经去世的人们,而且也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不被歪曲。我们应该了解全部真实情况,不仅是为了防止那已被党抛弃了的专横再度出现。而且是因为如果不研究和不重新评价我们的过去,我们就不可能朝着我们需要的方向前进。”他还指出,“如果马列主义不仅不能叙述,而且也不能解释清楚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曾出现和正在出现的引起国家和党的机构的蜕化变质和官僚化,有时还产生个人迷信和发生全国范围内的专横和滥用职权这样一些极为反常的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话,那么马列主义再也不能成为社会科学的理论,不能作为现代科学理论而存在。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应对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优点和缺点都进行科学的分析,而且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应该如同共产党人对待所有社会主义前的社会形态一样,抱有同样的科学与认真的态度和胆略。”今天来看,作者在25年前(1974年)提出的这些见解,经过了这段历史的检验,已被证明是正确的,无可指责的。可是,在当时苏联的政治条件下,他这样做却是犯了大禁。其结果就是作者因写这本书而于1969年被开除出苏共。与此同时,他和他的哥哥若列斯都被划为“持不同政见者”而受到了种种迫害。罗伊·麦德维杰夫在那个年代经常受到克格勃的跟踪和搜查,若列斯·麦德维杰夫则先于1970年被送进精神病院,后于1973年在出国去英国访问时被苏联当局吊销了护照,不能回国,从此就不得不侨居国外。

在我国,最早知道罗伊·麦德维杰夫的名字大概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当时为了研究苏联国内人民群众同“苏修领导”的“阶级斗争动向”,在我国也注意到了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运动。这时罗伊·麦德维杰夫的名字就开始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知道了麦德维杰夫兄弟是苏联持不同政见运动的一个派别的代表。西方称麦德维杰夫这一派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派”;苏联国内的其他持不同政见者则称他们为“社会主义派”或“党内民主派”,说他们赞成马列主义,但反对斯大林主义,号召实行“社会主义民主”。

罗伊·麦德维杰夫大学毕业在农村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员后,从1957到1971年曾先在苏联教育出版社,后在教育科学院工作,他是教育科学副博士。从1971年起,他作为一个自由学术研究者,撰写了许多关于历史、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和哲学的书籍和论文。他著作甚丰,是30多部俄语著作的作者,其中许多著作被译成14种外国语言,在20多个国家中出版。但罗伊·麦德维杰夫的政治命运一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执政后才开始得到转变。1989年他的苏共党籍被恢复。同年他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担任上述职务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他参加了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劳动人民党,是该党两主席之一。

我国在“文化大革命”后,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翻译出版了罗伊·麦德维杰夫的不少著作。根据我们的很可能是不完全的了解,以出版时间的先后为序,在我国大致已出版了他近10本著作的中文版。它们是:《让历史来审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赫鲁晓夫的执政年代》,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论社会主义民主》,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政治日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与意大利记者皮尔罗·奥斯特林诺的谈话》,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斯大林周围的人——六位苏联政治领导人的政治传记》,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此书中讲的六位领导人是指伏罗希洛夫、米高扬、苏斯洛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和马林科夫;《布哈林的最后岁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赫鲁晓夫政治生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此外,在我国还出版了若列斯·麦德维杰夫的几本著作,如《苏联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戈尔巴乔夫传》,有两个版本,即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当然,罗伊·麦德维杰夫还有一些著作,特别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尚无中文译本。例如《赫鲁晓夫——政治传记》、《时代和个人——勃列日涅夫政治传记》、《来自卢比扬卡的总书记——安德罗波夫政治传记》、《1917年俄国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和失败》、《纪念1917年俄国革命80周年》等。关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局势,罗伊·麦德维杰夫写过不少文章,有的已译成中文,散见在我国的报刊上。至于对90年代俄罗斯局势的发展变化的系统叙述和评论,本书可能还是作者在这方面的第一本著作。

下面我就转到有关《在俄罗斯能搞资本主义行吗?》这本著作本身的话题上来。这本书的俄文原著于1998年由俄罗斯人权出版社出版,在西方国家例如日本已出了日文版。本书在写作时侧重覆盖的时间范围是90年代上半期。作者经过5年的观察研究,力图对俄罗斯从1991年秋到1995年底发生的大量事件勾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图画,并从社会政治角度对之进行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为了进行这种分析,作者也联系到1996-1997年或80年代末的材料和文献。1998年出版的俄文原著写到第四章为止,内容截至1997年。作者为中文版专门增写了第五章,把涵盖时间延伸到了1998年。

罗伊·麦德维杰夫在苏联时期就主张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或民主的社会主义,今天他仍然主张实行民主社会主义。他在这一点上是前后一贯的。贯穿他这本书的基本思路是,在俄罗斯搞资本主义是行不通的,盖达尔和丘拜斯等在俄罗斯搞的资本主义试验已经失败,俄罗斯必须变革,根据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和自身特点,俄罗斯必须走社会民主主义的道路,搞面向社会的市场经济。

全书分五章展开,各章的中心内容大致如下:

在第一章中,作者根据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俄罗斯新的政治力量上台后人们对俄罗斯搞什么主义问题的议论,提出了他本人总的看法。他认为对苏联原来的社会和经济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但是企图在俄罗斯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在过去70多年中形成的苏联社会中确立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是注定要失败的幻想。作为论证,他从俄罗斯的特征、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国际关系等方面概括出了不允许俄罗斯走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十大障碍。

第二章占用的篇幅最大,几近全书的三分之一。可以说,这一章构成了全书的事实材料基础。作者把1991年秋到1995年底俄罗斯所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都集中在这一章中加以叙述,勾画出了这五年中俄罗斯十分错综复杂的历史画面。涉及这段时间中俄罗斯政权的变化、政府的更迭、“休克疗法”的出台和失败、1993年10月叶利钦总统命令军队炮打俄罗斯政府和议会所在的大楼“白宫”的事件、第一届俄罗斯国家杜马的选举和俄罗斯新宪法的颁布、“人民私有化”的内容及其后果、经济的急剧下滑和社会犯罪率的急剧扩大化等重大事件和问题。这五年中俄罗斯各种事件层出不穷,政坛上人物走马灯似地迅速变换,局势难以捉摸。作者用大量事实材料并根据自己的亲身观察梳理了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许多登场人物的背景作了详细的介绍。而且还对执政70多年的苏共垮台时为什么没有群众出来维护这个政权的所谓“千古之谜”等问题作了剖析。

在第三章中作者对俄罗斯社会中出现的新阶级作了介绍和分析,指出俄罗斯改革家企图迅速造就新的有产者阶级的试验并未成功。他具体叙述和分析了这段时间中俄罗斯的暴发户“新俄罗斯人”是如何暴发起来的,并介绍了这些暴发户的生活方式。作者也介绍了这段时间中出现的一些真正致力于发展经济的企业家,认为对国家来说这些企业家是俄罗斯企业界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四章写1996至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叙述了1996年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选举,联系到苏联历史上国家领导人的健康状况同各个时期国家政治状况的关系等问题,分析了俄罗斯人民尽管对现状不满,但一直缄默不语,表现出巨大忍耐性的原因。作者认为,形势在变,人民的忍耐总会有一定的限度,俄罗斯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向哪里变。作者介绍了“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指出接受或接近新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正在增加。新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是建立把社会公正的理想与公民的高度政治和经济自由结合起来的社会。作者认为这就是俄罗斯变革的方向和应走的道路。1998年版原著以这一思想为全书的结尾。

作者为中文版增补的第五章,主要叙述了1998年俄罗斯发生的几件大事,如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下台、基连延科的上台、金融危机的发生、普里马可夫的出任总理等。作者认为,经过七八年局势的发展变化,叶利钦时代在俄罗斯已经结束,同时他又分析了俄罗斯老百姓尽管对叶利钦有许多意见和不满,但仍把叶利钦作为政权的象征而予以接受的原因。作者对普里马可夫政府的政策表示赞赏,并对之寄予希望。

本书实际上是一本叙述苏联解体后90年代俄罗斯最新历史的书。这10年中俄罗斯所发生的各种事件离我们还如此之近,形势又如此复杂矛盾,许多尘埃尚未落定,所以写这样一本书自然是相当困难的。但作者认为,“我们不能等待,不能把对事件的评价和分析留待身后的历史学家去做。历史学家、作者和学者的任务就是要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并作出初步的分析。当代见证人的看法和议论不免会主观和有局限性,但可作为未来研究的基础。”

作者在本书中反映出来的写作风格或写作特点也颇有特色。首先,作者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能对事件用历史的眼光进行观察和分析,他善于博引旁征,作古今和内外的历史对比。有不少见解颇能给人以启发。第二,由于作者本身的经历,包括他在苏联时期的经历,所以他能够比较超脱和冷静地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人物和发生的事件,能收集和摘引各种不同的观点,对之进行平心静气的分析评论,体现了作为一个平民作者的淡泊平实的态度,而无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之感。

还须说明的是,作者在本书中虽对1998年版作了补充,写到了普里马可夫政府的上台和受到俄罗斯各界广泛支持的情况。但就俄罗斯局势而言,进入1999年以后,又有了不少重大变化和发展。5月叶利钦总统出乎人们意料地突然把普里马可夫解职,而任命斯捷帕申为总理,8月又突然把斯捷帕申解职,而任命普京为总理。围绕定于今年12月举行的国家杜马选举和明年6月举行的总统选举而展开的选举运动已经开始,俄罗斯正酝酿着新的变动。历史是永恒地在发展的,而任何一个人(包括所有政治家、历史家在内)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历史著作总有时限。自然我们无权要求作者在本书中对1999发生的这些具体变化在写书时就作出预测。至于俄罗斯将来走什么道路,是否会像作者预测的那样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就只能由俄罗斯人民来作选择和由以后的历史来检验了。

我想说明一点:我在上面介绍的关于作者和本书的情况、提出的一些印象和看法纯属个人所见,仅供读者作参考。读者无疑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本书的内容和作者作出评价。至于俄罗斯将来走什么道路,是否会像作者预测的那样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那就只能由今后的历史来检验了。

我在这里也要说明一下我们参加本书翻译的几个人的分工:前言和第一章由邹用九(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和徐葵(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所研究员)译,第二章由张达楠(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所译审)译、李录(同上单位副译审)和张树华(同上单位副研究员)译,中文版序言、第三章和第五章由宋锦海(同上单位研究员)译,第四章由张树华、徐葵、张达楠、李录译。全部译文由张达楠和徐葵先后作了两遍通校。另外,我们在原著人名索引的基础上编了一个全书人名索引和人物简介,以供读者和研究工作者参考查阅之用。我们对原著的理解和翻译以及所加的译注很可能有不正确之处,尚祈读者批评指正。

(此文完稿于1999年9月5日,此书中文版由新华出版社于2000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