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陕北红军传人:用红色基因锻造忠诚劲旅
- 红军部队新长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政治工作部等
- 7477字
- 2018-11-08 15:17:22
绝对忠诚:“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战争年代,这支诞生于黄土高原的红军部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落脚点”;和平时期,他们肩负戍边维稳神圣使命,在西部大地树起一座忠诚丰碑——
新疆军区某步兵师是1932年3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和领导的、目前全军仅存的一支整建制师的陕北红军部队。
从6支步枪建红军到经历30余次改编整编顾全大局——成立84年来,某步兵师始终把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坚定信念融入官兵血脉,用红军精神砥砺红军传人本色,让“绝对忠诚、敢打必胜、永不变质”的优良传统涵养官兵灵魂、化为自觉行动,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6支步枪建红军,为中国革命提供“落脚点”
陕北红军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陕北的历史贡献:“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我说,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
“如果没有西北红军和陕甘苏区,历史将会怎样演绎她后来的壮丽?”在红军师师史馆,摊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用一段深情的话语描述了80多年前信仰之火点亮陕北的时刻。
1932年春天,共产党员刘善忠、共青团员高朗亭等人化装进入陕北清涧县雷珠山寨子,智取敌民团6支步枪,成立了红军师的最早前身——中国工农红军陕北延川游击队。
靠着6支步枪,延川游击队铲恶霸、烧帐契、放粮仓、分田地,受尽剥削和压迫的陕北穷苦大众奔走相告:“我们有红军啦!红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
峥嵘岁月,艰苦备尝,追求理想信念的火炬高擎不息。陕北革命武装蓬勃发展,红1、2、3、5、6、7、8、9、11支队相继成立,红色根据地遥相呼应,陕甘边革命组织相继成立。
1934年3月至1935年11月,西北红军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直接指挥下,接连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为中央红军北上扫清最后障碍。陕甘苏区成为“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在生死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
西北红军自创建之初就坚定党的领导,盼望中央红军。即便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夕,受“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影响,刘志丹、习仲勋等西北红军领导人被错误关押,但他们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始终坚定党的领导。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北红军自觉接受中央统一整编。从此,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北上抗日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红色圣地。
1943年1月,毛泽东同志为习仲勋同志题赠:“党的利益在第一位”,表达了党中央对西北红军及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绝对忠诚、绝对服从,铸就“听党召唤”厚重师魂
在红军师,红色是最美的底色,忠诚是最响亮的名片。
从陕北闹红到边区屯田,从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到鏖战扶眉、血战兰州,从甘南剿匪、西藏平叛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戍守新疆——
自创建以来,在各个革命转折的关键时期,红军师官兵始终高举党的旗帜,永远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历经30余次改编整编,始终胸怀大局,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历经10余次换防调整,征战和戍守的都是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从不讲价钱、讲条件,党指到哪里,部队就打到哪里,铸就了“走遍新(疆)西(藏)兰(州)、听从党召唤”的厚重师魂。
绝对忠诚、绝对服从这一优良传统,红军师官兵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经受住历次重大考验。
1998年,红军师某红军团撤编,这是一个战功赫赫的红军团队。
向军旗告别那天,闻讯而来的老首长和官兵们用颤抖的双手抚摸团队战旗,眼含热泪,依依不舍。礼堂内挤满了家属孩子,个个神情凝重。
时任团长袁思舜第一个站出来,疾笔写下“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仅仅40天,700多名官兵退役,数十名年轻干部交流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团队顺利完成精简调整。
当前,国防和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是一场撬动大棋盘的革命性变革,全师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坚决拥护改革,自觉投身改革,助推改革强军。
今年,红军师上报转业对象的绝大多数干部,依然兢兢业业奋战在本职工作岗位,直到离开部队的最后一刻。
某红军团副团长潘志刚说:“红军师的官兵,就是要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即使脱了军装,也永远是红军传人!”
“浇树浇根、育人育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988年,某步兵师被军委总部确定为红军师,现完整保留2个红军团,21个红军连队,11个英模连队。成长的特殊经历、担负的特殊任务、所处的特殊环境,赋予了这支地处卫疆戍边一线的红军部队红色资源丰厚、使命任务艰巨等鲜明特点。
“浇树浇根,育人育魂。”在师史馆,政委邹仕辉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师党委牢记“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殷切嘱托,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坚持从一项工作到一个工程,从无形基因到有形传承,从集中教育到常态培育,让“绝对忠诚、敢打必胜、永不变质”的红军优良传统在新生代官兵中落地生根。
他们以红军师创建史、战斗史、发展史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学史、明理、知责”活动,按照“熟知传统、牢记传统、感悟传统、自觉传承”的步骤,从兵之初、官之初强化对红军部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归属。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工程。红军师在新兵入伍、学员报到、干部调入,首先组织一次传统教育、参观一次师团史馆、观看一次主题晚会、聆听一次传统故事、拍摄一组雕塑合影,增强官兵作为红军传人的自豪感。
在一些刚入伍的“90后”“95后”官兵心里,红色传统并没有那么神圣。
“95后”战士贺喜林,刚入伍时,怕苦怕累,抱有混的思想,经常对“操场不如市场”等一些偏激言论捕风捉影。第一次观看了反映陕北红军钻窑洞干革命、身陷囹圄心向党的大型情景剧《忠诚》,他落泪了:“作为红军师传人,岂能输在起跑线上!”
贺喜林从身边的干部骨干学起做起,工作抢在前,训练冲在前,成了同年兵的佼佼者:入党、当班长,荣立三等功。
打开一扇信念之门,根植一片红色基因。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某红军团团长王文华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官兵只有知道了‘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才能更加坚定前进的方向、增添前进的力量。”
使命担当:把血性基因注入官兵骨髓
血性,是新疆军区某红军师的本色。
成立84年来,这支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纵横驰骋、浴血奋战,先后转战陕、甘、藏、新等9省区,足迹遍布中国西部近400万平方公里国土,参加大小战役战斗2600余次,歼敌10万余人,涌现出“人民英雄”王学礼等285位英模人物,1.6万余名英烈血染疆场。
从转战9省区屡建奇功到师团营连上百次摘金夺银,——红军师一代代官兵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基因,谱写出一曲曲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史诗。
用生命诠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基因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长攻善守英雄团”“勇猛顽强英雄团”2面英雄大旗。这是1949年兰州战役胜利后,第一野战军分别授予红军师两个红军团的荣誉称号。
1949年8月25日,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的兰州战役打响,红军师7千勇士与国民党马匪守军在沈家岭进行了一场殊死鏖战。
30余次争夺,14小时恶战,主攻团战斗减员超过90%,有的连队拼杀得只剩下1人,最终打开了通往兰州城的锁钥。某红军团政委李锡贵、某红军团团长王学礼等539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
1962年10月,红军师参加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红军师官兵在雪域高原连续7天5夜实施战役迂回穿插,深入敌后180公里切断敌军退路,把红旗插上邦迪拉,给曾经参与火烧圆明园的敌“王牌师”以歼灭性打击。这个经典战例至今还是国防大学的教学课目。
毛主席在战后批示:“古今中外都怕抄后路”,主要是红军师的“两个团跑到它后面去了”。并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和平时期,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哪怕流血牺牲,红军师官兵依然血性迸发,直面重大考验。
2009年夏天,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发当晚,红军师千余官兵奉命第一时间到达事发核心区域,绝不手软,以快治乱,街道封控、抓捕暴徒、解救群众、武装巡逻、重点警戒,成为首批投入、首批到达、首批展开行动的作战部队,受到各族群众的高度赞扬。
除了打赢一无所求,为了打赢一无所惜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忠诚信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牺牲担当。红军师官兵时刻枕戈待旦,忠实履行使命任务。
强军兴军新征程上,红军师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军事训练、战备执勤相结合,深入开展“战史、战功、战例、战将”学习实践活动,将保卫延安“三战三捷”、解放兰州“直取锁钥”、边境作战“迂回奇功”、维稳执勤“一锤定音”等17个经典战例编印成战术教材,作为理论学习、政治教育、战法集训的“必修课”。
每逢开训动员、演习出征、比武竞赛,红军师都要组织官兵参观师团史馆、重温红军战史,用红军战史催生亮剑精神,用先烈事迹砥砺无畏勇气,用辉煌荣誉激发必胜信心,强化官兵除了打赢一无所求、为了打赢一无所惜的英雄气概。
一支部队如果没有了血性,那么她的枪炮就是废铁;一名军人如果没有了虎气,那么他的刺刀也是软的。
“排长,我没有给红军师丢人吧?”这是师侦察营“95后”战士刘照松从晕厥中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
去年3月底,刚参加完大强度训练的刘照松被随机抽点参加侦察兵100公里综合作业考核。在完成30多个课目、冲过最后8公里武装奔袭终点线后,刘照松晕倒了。
当医护人员帮他脱下陆战靴,大家震惊了——刘照松的双脚已多处磨破,血肉模糊,连袜子都要用凉开水“化开”才能脱下。
“刘照松当兵不到两年,但身上已经有了红军传人不畏强手、敢打必胜的血性虎气!”师政治部主任张连国告诉记者。2012年以来,师每年评选表彰“红军师十大标兵”和“百名红军好传人”,大力培养宣扬爱军精武的先进典型,坚持重奖重用矢志打赢的标兵尖子,先后破格提拔使用39名军政兼优、实绩突出的干部,有效激发了官兵“学英雄、争先进、当英模”的昂扬斗志,铸造出一把把精武强能的尖刀利刃。
战场有豁出去的动力,赛场有争第一的豪气
这是最近10年来,红军师官兵在上级组织的历次比武竞赛训练考核活动中取得的骄人成绩——
2005年,参加兰州军区岗位练兵比武,金牌和奖牌数均列战区第一。
2013年,师参加“兰字-2013D”实兵检验性演习,实现建师以来“六个第一”的历史性突破;年底接受兰州军区训练考评,成绩名列战区受考六个师级单位第一名,被四总部评定为“军事训练一级师”。
2014年,师组织360名集训队员参加新疆军区侦察兵集训,4次考核3次取得综合第一,特别是第4次考核中,夺得12个课目中的7个第一!
“‘红军师精神’让官兵在战场上有了敢于豁出去的动力、在赛场上有了敢于争第一的豪气!”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某红军团政治处主任徐东波说。
在红军师,每逢比武竞赛、练兵备战,“夺金牌、争第一、扛红旗”已成为从普通一兵到营连班排的自觉追求。据统计,最近5年来,红军师有30余项工作受到军委、总部和军区表彰,师团营连上百次在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和重大演训任务中夺金摘银、创破纪录。
2015年7月至10月,红军师整建制参加高原使命课题训练,这是自1979年移防新疆36年来,部队再一次万人千车整建制征战雪域高原。120天的高原驻训,官兵们用“征服生命禁区、挑战生理极限、笑傲喀喇昆仑”的豪迈情怀,瞄准实际作战对手苦练打赢硬功。
驻训期间,先后有121人主动延迟休假、推迟婚期,273人克服家庭困难坚持工作。
实兵实弹演习前夕,高炮团防空导弹连一班班长李步正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他强忍内心的悲痛,创造了在海拔5200米高原首发导弹直接命中目标的纪录。父亲留下遗言:儿子,好好在昆仑山训练,爸爸在天堂看得到!
最后实兵检验阶段,参演分队在极端海拔、极端严寒、极端距离上,30余类火器打出满堂彩,933个目标全部被精确摧毁,创造了机动距离最远、驻扎海拔最高、训练强度最大、完成任务最好等多项纪录。
这一仗也打出了红军师的高原雄风!演习总结中,新疆军区领导给予“实战意识强、工作标准高、作风养成好”“值得军区首长机关学习”的高度评价。
“实践证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深的意义。”师长常万琦说,“在战争年代,红军师的老前辈们敢打恶仗硬仗、不怕牺牲,今天在改革强军新征程上,对于基层来说,不管改革怎么改,最需要的还是用红色基因祛除官兵娇骄二气,培育‘当兵不怕苦、训练不怕累、执勤不怕险、打仗不怕死’的战斗作风。”
艰苦奋斗,本色不改
陕北17年,甘肃10年,西藏20年,新疆37年——一张往返缠绕的转战路线图记录着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官兵扎根西部大地、卫戍建设边疆的奋斗发展史。
从10余次移防调整白手起家到2997枚银圆“家底”完好无损——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历届红军师党委都坚持把艰苦奋斗作为部队安身立家的根本,让永不变质的优良传统植入一代代官兵脑海。
与苦为伴,以苦为荣,以苦为乐
红军师自创建之日起,都与苦为伴、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历经10余次换防,每次移防都是从一个艰苦地区到另一个更加艰苦的地区,住窑洞、钻山沟,上高原、战缺氧,入荒漠、斗风沙,但无论走到哪里,官兵们始终斗志昂扬、奋斗不息。
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红军师前身部队警备第3旅、385旅,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手足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投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气死牛的开荒大王”郝树才等英雄模范。
郝树才是原警备第3旅8团2连4班战士。大生产运动中,他怀着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满腔仇恨,把开荒生产视为“打仗”,拼命苦干,开荒纪录直线上升,最后创造了一天开荒4亩3分的最高纪录,被边区军民称为“气死牛的英雄”。1943年底,郝树才被授予“甲等劳动模范”称号,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气死牛”精神是西北红军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在那片红色的土地,每一捧泥土都能攥出感天动地的故事,每一粒沙尘都烙印着勇士的坚韧不屈。
新中国成立后,红军师先后10余次挪窝搬家,早已习惯了自己动手盖房垒墙。1979年3月,红军师由西藏移防新疆,从世界最高的屋脊到最低的盆地,从银装素裹的寒极到高温酷暑的“火洲”,官兵们在瓦无一片、屋无一间、树无一棵的条件下,冒风沙、顶烈日、战酷暑,硬是在戈壁滩上自建营房扎下了根。
“艰苦奋斗是红军师安身立家的根本。现在条件好了,但勤俭节约、踏实务实的红色家风一样不能丢。”红军师政委邹仕辉告诉记者,红军师能吃苦、愿吃苦、敢吃苦的精神已经深深地根植于历代官兵心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让党和人民放心。
1986年,与黄土、风沙、戈壁、荒漠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的红军师机关、直属分队奉命移防至乌鲁木齐,营院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30年来,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生活条件如何改变,11师官兵以红军前辈战争年代视死如归、和平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特质为学习标杆,始终做到面对腐蚀冲击不改本色、面对利益诱惑不失气节、面对风险考验不忘初心。
面对腐蚀冲击,始终不改本色
在权力、金钱和酒绿灯红面前,师党委“一班人”严格约法三章: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要的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几年前,曾经有人向师党委提出建议,推倒老房子,修建新营房,改善机关办公和官兵居住环境。“师党委‘一班人’的意见高度统一,打仗的部队坚决不能有过日子的思想,更不能把提升战斗力的有限经费用来建楼堂馆所。”师长常万琦一语道出了历届党委班子的决心。
有钱不乱花,能为国家省一点是一点,红军师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没有丢。机关各科室至今还留用着从西藏带来的绿色铁皮柜,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放置文件资料。师政委邹士辉介绍说,师机关现在还有三分之一办公设备是80年代购置的,一茬茬传递下来,虽然旧,但没有损坏,还能用。
2014年年底,师里打算购买折叠式行军床配发维稳执勤的应急分队,算一下账太贵。修理营官兵主动请缨,买来一张“样板床”,而后加班加点自制了更加结实耐用的500张折叠式行军床,为部队节省经费10多万元。
把所有精力都向战斗力聚焦,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最近三年来,师党委以严实作风有效破解了干部配备、士官选取、营建施工、安全管理等11类43个基层建设难题,集中财力建成侦察兵综合训练场、通信训练场等20多处训练场地,所属团队全部跨入基层建设先进行列。
面对利益诱惑,始终不失气节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部队这片净土不同程度遭受到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蚀。红军师坚持用老传统抵制新诱惑,用老故事诠释新内涵,用老物件升华新追求。
从陕北革命时期一直积攒下来的两千多枚“袁大头”银圆,历经部队10余次移防,依然完好无损保存在师财务科保险柜的2个木箱子里。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西北红军前辈草根果腹、粗布遮体,但他们还是一块一块把银圆节省下来,用在革命最需要的时候。就这样,银圆一枚枚增加,一代代官兵接递相传。
进疆30多年来,“银圆交接”成为历届师党委班子更替的隆重仪式,2个木箱子上贴了一层层交接清单。
“两千多枚银圆可以说是红军师最为宝贵的‘家底’,折射出的是历代官兵勤俭节约的‘家风’、不贪不占的‘家规’。”师政委邹仕辉说。
“改革面前,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新疆军区司令员彭勇坦言,银圆虽小,反映的却是红军师官兵“不被金钱所诱、不受利益惑”的大精神,也是我党我军本色不改、永不变质的“活化石”。
面对风险考验,始终不忘初心
红军师纵横西北、功勋卓著,依靠的就是西北红军光荣传统的强大精神动力的支撑。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官兵们始终不忘革命初衷,永葆西北红军的纯洁,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陕甘革命时期,行军打仗,他们严肃群众纪律,不进院、不入户、不扰民,离去时都要把老乡的院子打扫干净,把百姓的水缸盛满水、灶台堆满柴,深受群众爱戴。驻扎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宁肯不睡觉、不进喇嘛庙,宁可饿断肠、不吃百姓一只羊”折射出朴素的爱民情怀。
创建84年来,红军师战斗足迹走遍西部9省区,也把红军部队的好作风传遍西部大地。在陕西、甘肃、西藏的部队原驻地,红军师虽已离去多年,但20多座部队老营房直到今天还被当地各族群众悉心保存。
红军师每年也有计划地组织优秀官兵代表,按照部队转战历程,前往陕北、兰州、甘南、西藏等地寻访红军师事迹、瞻仰革命遗迹,让官兵在“寻根之旅”中体悟道路艰辛;定期邀请红军师前辈回部队作优良传统报告,让官兵在追忆历史中激发进取意识。
2012年3月,在红军师建师80周年庆典时,红军师三位创始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的亲属,在红军师工作过的老领导、老战友,应邀从全国各地回到师里,与官兵一起缅怀革命先辈、回顾革命和工作历程,引起强烈反响。
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属对这支部队给予了高度评价:“八十年苦难辉煌,铸就了你们的铁血军魂。八十年战斗历程,证明了你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勉励部队“发扬革命传统,牢记我军宗旨,再立新功!”
目前,红军师师史馆已成为新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来参观见学的各族群众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