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与资源共享(下册)
- 万群华 胡银仿
- 3843字
- 2020-06-25 22:20:24
浅议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
(南京市栖霞区图书馆,210038)
一、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不重视,图书馆形同虚设
领导对图书馆认识不到位。有些街道、社区领导对公共文化事业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其放到重要位置,只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建立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或验收,达标后便无人问津。(2)对图书馆(室)的社会价值认识不深。因为图书馆(室)的建设和发展在短时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认为可以用其他文化形式所取代,也不影响经济建设。因此不重视图书馆(室)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不注重对图书馆(室)的投入直接导致图书馆形同虚设。
2.经费短缺,馆藏量少,文献质量较差
基层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需要充足的经费才能维持和发展。但在现阶段,我国街道、社区对图书馆(室)的因没有正式的编制,无法为图书馆(室)做经费预算,至使购书经费缺乏相应的保障性,经费的投入是图书馆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是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基础。经费的短缺不仅给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也阻碍了其发展。
馆藏量和文献质量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室)的重要标准,也是能否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室)的关键。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图书馆藏量少的大多是由于:①我国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普遍起步较迟,起点不高;②没有专项经费购置图书,征订报刊;③购书经费不足,书价较贵,只能少量购买新书;④有些图书室的建立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验收,在购书环节上重量不重质,有的图书馆(室)甚至采购一些盗版图书;⑤机关、单位或个人捐赠的图书,大多是些过时废旧、无实用价值的图书(例如一些滞销图书、个人弃置不用的图书,教材等)。这样就使得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藏书结构不合理,书少、书旧,可读性小,使读者无书可读,直接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3.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不规范,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到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无制度可行、制度不完善或有制度不执行造成;街道、社区图书室的图书管理人员多为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兼职,或社区的志愿者担当且不固定。这些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图书馆学,也不重视业务学习,认为工作只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只要把书摆放整齐就可以了,造成在图书采编质量差、借阅制度不规范等管理环节上的混乱,再加上有些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图书丢失,损坏也无人过问。由于图书管理人员的不固定,也造成图书馆(室)在开放时间上的不固定,有时间就开馆,没时间就闭馆,让读者没有规律可循。
4.宣传不到位,服务形式单一
有些街道、社区图书馆(室)设在街道、社区或村委会内的一个办公室内,居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在街道、社区内设有图书馆(室)。还有些街道、社区图书馆(室)虽然与居民很近,但他们只供自己的工作人员借阅,居民根本接触不到。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服务形式单一,只满足于图书、杂志的借还,从不主动组织和开展读者活动的现象,对读者缺乏吸引力。
5.读者问题
现在一些社区的居民以农民为主,与大城市社区的居民相比,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较低,阅读能力有限,缺乏图书馆意识,对图书馆及其社会作用缺乏认识,造成这些社区的学习风气相对薄弱。
二、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人们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更新快,竞争激烈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人口的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在城市人口中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园、剧场、文化馆固然是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但社区图书馆更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随着改革的深化,“无单位归属人员”日益增多。这是过去所没有的一个群体,他们由个体户、私营业主、下岗待业人员组成,这部分人进入社区以后,社区也必须承担对他们的文化服务工作;因征收土地许多农民转为居民,还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分布在各个社区中,是城市社区的新成员,也必然会加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主义公众开放的公益文化事业机构,具有传播知识、进行教育和为读者提供信息需求的基本职能。而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延伸,是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身边的图书馆,因此建设和发展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合谐社会的需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的建设依靠公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以及由产生的基本价值来判断能力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的提升。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民素质的提高取决于良好的教育环境,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大学”、“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和学习的地方。街道、社区图书馆(室)作为人们身边的图书馆,分担了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它为居民提供一个活动与休闲的场所,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居民的大课堂。它通过报纸书刊、信息资料和读书场地,为社区各类人群提供服务,起到宣传文化、促进文明的作用,积极地为构建合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必须掌握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规律,运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手段、新的服务形式,切实重视和加强社区图书馆服务质量、服务功能以及自身造血功能的提升。
1.加强政府重视,保障经费投入
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是设立在居民家门口的文化设施,在社区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政府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是实现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作为街道、社区的主要文化设施,各级财政应将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每年拨出专款,设立专项资金,帮助街道、社区图书馆(室)适当添加设备,购置新书,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这既巩固了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保障,也为其可持续发展做大力扶持。例如南京市栖霞区财政局,下拨送书下乡的十万元专项经费,并委托区文化局为辖区的街道、社区图书馆(室)购置图书。
2.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
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管理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室)的整体服务水平。建立一支业务熟、技术过硬、思想好的图书馆专业队伍,不仅是巩固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发展的关键。对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①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树立“读者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②参加专业院校的情报学的学习班;③到上级公共图书馆学习图书馆学的有关业务知识,并参与实践工作,熟练掌握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④区级公共馆对其加强业务辅导,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办各种业务培训班(例如如何购建合理的藏书结构、图书的加工整理、图书借阅等方面)⑤加强学习电脑知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在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运用和普及,对管理员进行如中外文机读目录、网络技术知识及操作技能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
3.注重特色馆藏建设
街道、社区的居民是由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爱好、不同职业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组合而成。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馆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因此街道、社区图书馆(室)藏书应注意特色应突出地方特色,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本地区需要的图书。如在笔者所在的南京市栖霞区在送书下乡活动中,由区图书馆统一购置图书,区图书馆根据辖区内各街道人口的结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购一批农业、生活生产实用技术、优秀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送到下属街道,以满足街道、社区读者的需要。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书馆是读者读书的乐园。为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可举办各种与居民生活相关的讲座、报告会、读书演讲及评选优秀读者活动等,吸引居民参与图书馆活动。同时也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例如南京市栖霞区的栖霞街道五福家园社区的街道、图书室,与区图书馆合作联合举办了有关健康教育知识和奥运知识的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通过读书活动,加深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了解,使其真正成为社区的文化、信息、交流、娱乐的中心,扩大了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影响。
5.加快和完善网络系统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发展的的必经之路。通过网络整合图书馆资源,组建数字图书馆网络架构,提高图书馆利用率,优化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发展的软环境,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中,每个读者不仅可以利用本图书馆(室)的馆藏,而且还可方便地查阅利用Internet上或其他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街道、社区图书馆(室)还应积极依托市、区图书馆,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点的建设,以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快捷的网络形式送书、送电影戏曲、送科技下乡,为服务群众的同时,其功能也得到有效的延伸,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扩大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罗蕾香.论新形势下的基层图书馆发展[J].图书馆杂志,2001(9)
[2]雪涛.图书馆藏书建设[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