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与资源共享(下册)
- 万群华 胡银仿
- 3878字
- 2020-06-25 22:20:23
县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审视
(浙江省余姚市图书馆,315400)
“县级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的提出,是吴慰慈教授在“北大论坛”上对现实图书馆学界五大研究和争论热点的概括,也是“百县馆长论坛”研讨热点之一。第二届“百县馆长论坛”形成的“常熟共识”之第三条:“为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在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改革县(区)乡镇(社区)图书馆管理体制,重新界定县级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基本职能。”其要旨十分明确。在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县级图书馆,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县级图书馆,因此,重新界定其基本职能是指导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突破口。
一、从一家图书馆服务演变和延伸看县级公共图书馆功能
我所任职于浙东杭州湾边的一个县级市图书馆,遇到的问题与大多数县馆一样,如面临着经费、人员、信息资源、设施设备、管理体制等问题。建馆开放20年来,馆舍面积没有变,人员编制没有变,变化的是图书馆服务及其功能的拓展。具体讲,就是服务方式、手段在不断演变和服务职能在延伸,其演变与延伸都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演变与延伸中,摸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自觉地实践着“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延伸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与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相关联的问题。在延伸服务方面主要开展了“免费办卡服务”、“通借通还服务”、“流动图书服务”等12个服务项目。现将其现况及演变简述如下:
(1)免费办卡服务。所有市民,只需缴纳押金就可办理图书借阅卡,免收工本费、注册费等其他规费。借书证的发放,从以往的只面向城区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发放,到现在的面向所有民众(包括外来人员)发放,并经历了从有偿发证到免费办卡的过程。“零门槛”办证,不仅仅是对广大读者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平和保障,也是公共图书馆精神的体现。
(2)通借通还服务。读者持联盟馆的图书借阅卡,可在全市12家县(区)公共图书馆内免费借阅图书,所借图书通借通还。借阅服务联盟,从“单门独户”到“馆际互借”,再到“通借通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文献资源共享问题,更是观念问题。
(3)送书上门服务。向部分单位和个人(残疾和高龄读者)提供送书上门服务。这是一项传统服务项目,但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手段。过去用手推车推送,现在以汽车载送;所送的书刊,原先只是本馆外借书刊,现在还有上级图书馆委托代办的流动服务点的流转图书,以及各级文化宣传部门捐献给贫困乡村和民工子女学校图书室的图书;送书上门前往多由借阅部门负责,现在所有部门都来做。馆外流通服务的流转量在逐年增大,它表明我们的服务在不断延伸,服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4)流动图书服务。在乡村、社区和民工子女学校等基层图书室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提供送书下乡定期更换服务。早先,我馆建有“农村流动书库”,随着”东海文化明珠工程”的推进,乡镇纷纷建起万册图书馆,对流动图书的需求趋缓。而此时,本馆实行大面积开架借阅服务,为了保证图书检索准确迅捷,又得保留部分闭架书库藏书,文献资源趋紧。故此,将“农流图书”收回后,重新分编,补充基本书库,“农流”暂停。之后,由于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市”口号的提出,设立了“流动图书馆”,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运行,并制订《流动图书馆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管理、藏书建设与流通服务。经费来源为市基层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及当地财政配套资金,以1∶1比例的下拨,或“以奖代补”核拨,专款专用。流动图书馆服务网点以乡镇图书馆、村落文化宫、社区的图书阅览室和文化中心户家庭图书室为基点,业务活动接受县(市)图书馆与乡镇(街道)文化站的指导。至此,县(市)、乡镇(街道)、村落(社区)、文化中心户四级基层图书借阅服务体系的构建基本形成。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文化燎原工程”规划,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又有了政策支持。
(5)数字资源服务。电子阅览室和本馆网站提供馆藏书目检索、多媒体电子读物查阅、网络数字资源浏览下载等服务。自1997年起,我馆陆续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检索、参考咨询、连续出版物的自动化管理,现升级为集群管理系统。2000年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并与加盟图书馆建立了网络互通互联、书目信息共建共享和文献资料通阅互借关系。2003年建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借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信息。并提供网上续借、网上咨询等服务。
(6)业务辅导服务。对基层图书室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管理员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帮助分编图书、安装和维护管理软件。早先,对基层图书馆(室)管理员的业务辅导培训,主要是分类、编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指导。但因乡镇馆管理员交替更换频繁,辅导培训年年搞,年年多是新学员,图书馆业务工作缺少连续性,严重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因此,强调乡镇图书馆须实行自动化管理,用现代技术来保障业务工作的统一和连续。我馆指导购买计算机,派员安装管理软件,帮助分编图书。基层管理员业务培训的重点,则转为借阅服务和阅读辅导。今年,又对155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管理员进行培训,通过演示操作,熟悉平台界面,了解资源内容,着重提高管理员“知识导航”和“组织受众”的能力。
二、从众多图书馆相关文献看县级公共图书馆功能
尽管图书馆法久呼未出,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如《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规定:公共图书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设立的,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应用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机构。应当开展文献展览、知识讲座和组织群众性读书等活动;应当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应当送书下乡,为农民提供科技文化服务。《江苏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规定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是:馆藏文献、电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外借、阅览(浏览)、传递(传输)、参考咨询;举办报告会、讲座、展览和培训活动。
《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明确了公共图书馆作为行政区域内网络中心的职责:协助主管部门进行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组织文献资源协作和开发利用;指导联机编目、联机检索和联合建库;开展图书馆学理论和管理方法、技术的研究;进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周和平副部长曾指出:图书馆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存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知识、教育民众、传递信息、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图书馆学两极(武大、北大)的双栖教授、王子舟先生将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效用归纳为:存贮知识、传播知识、优控知识;终身学习的平台、文化融合的水库、开放的公共知识空间、社会民主的推进器。
由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到,县级公共图书馆是有中国特色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广大乡村、社区辐射和服务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保存文化、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教育民众、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责,以知识的存贮、传播、优控为主要服务手段,在现实或虚拟社会中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保存文化、传播信息、教育人民、倡导休闲。
三、从现实地位和发展看县级公共图书馆功能与变革
公共图书馆的业务看似都一样,都在做着同样的事,但从《全国上等级公共图书馆评估结果名单》中可以看到,数量最多、有标准规范的是县级图书馆,而乡镇、社区图书馆尚无统一的评估标准。作为一个县域的中心馆,其地位特殊,所以,其功能定位、办馆方向和城市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乡村图书馆(室)是有差别的。县级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图书馆信息服务、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辅导与协作,直接影响着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影响着图书馆行业组织与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吴慰慈教授曾在《图书馆学概论》中写道:市地州盟图书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省级馆联系县(区)馆的纽带。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联系省级馆和社区乡村基层馆的纽带是县级馆,市地州盟馆更像是城市图书馆,就对乡村辐射和服务方面的作用来说不如县级馆。
此外,还有一个趋势值得关注。随着“强县扩权”试点的推广,为更好地实施城乡统筹,改革实行多年的“市管县”体制,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省、县和乡镇三级行政区划,县级城镇经济实力和行政职能将增强,对县级公共图书馆职能要求将更多,功能扩展空间将更大。又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这一趋势将更强更快。如《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提出,全省各行政村在“十一五”期间,新建7500个“农家书屋”;35%的乡镇(街道)成为“东海文化明珠”;100%的乡镇和85%的村建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基层文化信息网络。其他省、市也多有类似的规划和指标,这些规划和指标谁来完成?现在政府职能在转变,改“办文化”为“管文化”,“办文化”理所当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每个“构成组件”的事儿。
在实践中,我馆服务项目已经从单一的文献提供,拓展到讲座交流、文化展览、音乐欣赏、影视观摩、网上咨询、多媒体互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当前,又积极参与“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宫、自然村文化活动点、文化示范户”四级基层文化网络构建的调研、规划、创建、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推动着基层公共文化事业由“行政管理”置换为“行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杜克.全国首批上等级公共图书馆简介[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