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

张育红

(北京市宣武区图书馆,100053)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目前,许多大型图书馆都在进行数字化的试验。传统图书馆是否还会存在?基层图书馆需要怎样建设?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个明确的认识,因而有必要对新时期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基层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全球信息化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知识信息将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需要,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范围、信息载体的类型、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图书馆建筑的结构与功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观念和专业技能、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关系等将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是,图书馆作为一个区、县文献信息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图书馆为区、县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图书馆传承人类文明、提供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科技信息的功能没有改变,基层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更不能改变。

21世纪,数字图书馆将飞速发展,它所具有的信息载体存贮能力强,体积小,信息传递距离远、速度快,信息资源全球共享,信息获取不受时间、区域限制等特点给传统图书馆以巨大的冲击。但是,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虚拟信息空间,它不可能离开传统图书馆独立发展,而要依赖于传统图书馆;它有其脆弱性和局限性,其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传统图书馆是母体图书馆,它在吸收了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之后将充满活力,获得新的发展。因此,我们说,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互结合的混合体。

二、基层图书馆开放服务的发展方向

新的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纪。图书馆应告别传统封闭的服务方式,主动接触社会,把自己融入开放的社会,走全方位向社会开放之路。作为基层图书馆面向网络环境,积极开展基层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建立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笔者认为,加强基层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业务自动化管理

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能为读者提供图书馆的全部业务工作,如外借、阅览、多途径检索、查询等。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自2002年建立了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以北京市区县公共图书馆为主要成员,其他各类型图书馆积极参与,共同满足本市居民的文献阅读需求服务体系。实行统一的、多功能的“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联合读者卡”(简称“一卡通”),在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范围内实现书目数据联合检索、图书通借通还、信息资源共享。其服务功能包括:联合检索、馆际互借、网上或电话续借、预约等功能。即北京市范围内的读者在任意一个成员馆办理联合读者卡——“一卡通”,就相当于拥有所有成员馆的服务承诺。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北京市各个联网网点借阅图书文献资料,并可通过就近的一家图书馆来归还所有成员馆所提供的图书文献,并在任意一台互联网终端就可以在线阅览。通过实施上述这些措施,不断扩大读者的借阅范围,方便读者获取文献信息资源。

2.建立图书馆网站

网站作为重要的宣传窗口,是发布信息的通道,是获取读者的各种反馈信息、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于读者及时掌握图书馆近期动态、网上检索文献信息。特别是图书馆的主页是读者进入网上图书馆首先接触到的页面,可为读者提供有关图书馆的基本信息(如: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和图书馆的业务信息(如书目检索、电子资源、特色服务)。图书馆平时要及时更新维护主页,及时通报图书馆的动态和工作情况。宣武区图书馆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利用“读者在线答疑栏目”广泛收集读者意见,不断完善图书馆网站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图书馆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特色数据库

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突出重点和局部的优势,建立特色文献数据库。特色文献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某一或某些特定学科领域或地域内容的文献。基层图书馆的特色收藏应以本地区的特点、优势和特色为重点,建设特色文献数据库,并将其纳入社会共享资源的基础数据库。北京宣武区是历史上辽代陪都、金代中都,明京城的宣南坊、清京师的南城,也是新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她承载了北京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宣南文化”。“宣南文化”现在不仅是宣武区的,也是北京“京都文化”的精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宣南文化”也是属于世界的。宣武区图书馆,自20世纪50年代建馆以来,藏有古今各种图书,形成了北京区级特色图书馆。尤其是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大潮中,经过多年积累,建立了“宣南文化”特色文献数据库,在设计数据库体系时,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坚持统一的标准,重视文献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开创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以地域文化为中心的特色图书馆。读者和研究者可以来区图书馆或通过图书馆网站,检索查阅“宣南文化”条目。

4.未来的图书馆将突破传统的藏、借、阅模式

采用国际流行的布局合理、流线明晰、灵活隔断、富于变化的开放空间格局,同时在主要入口处设置导读系统。如为方便老年人来馆学习、看报,设置无障碍的专用通道,这既方便了读者,又便于管理。又如将80%~90%的文献封闭式借阅的形式改为全面的开放式管理,形成了“书店式”的大空间格局。建立全开放的纸质文献资料的阅览系统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阅览室是我们实现全开放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根据文献和读者群体的多寡确定阅览室的位置,以便读者就近找到所需的资料,从而避免了上下左右到处奔波之苦;按照文献语种、类型及主题进行分散和集中,再根据资料的多寡,将使用频率高的普及性文献置于建筑的低层,而将研究型、使用频率低的文献设置于较高的地方,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关怀。

5.建立信息产品加工、生产及信息增值服务

真正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和自身的发展。目前信息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的支柱产业,依靠能源和物质消耗来推进人类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优势,以非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信息产品生产、加工的增值服务。

三、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混合”或”复合”式的图书馆有其独特的形态、功能、信息资源和服务方式。这些都引发出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问题。技术与环境的变化,已经使图书馆发生了变革,图书馆员也要随之不断调适自己。除了传统的文献收集、整理与提供的任务之外,先进的检索系统、网络传输技术以及电子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等又给图书馆员带来了新的任务。

在网上资源越来越庞杂的情况下,图书馆管理员应提高专业素质,同时鼓励、支持并创造条件让员工继续进修,使员工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相应的学历,掌握专业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以使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相适应。要注意引进对图书馆发展有利的各方面人才,提高素质人才的比例,为图书馆造就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图书馆员应发挥自己获取信息与信息咨询的能力,扮演信息咨询顾问的角色。兰开斯特说过:“技术当然已经给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工作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图书馆员的真正专长在于他们能够担当信息咨询和信息顾问的角色,对于这种人员的需求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图书馆员还要承担起教育和培训读者的任务。网上资源的丰富、电子资源的增多以及检索手段的变化,造成读者在应用信息方面有许多困难,而且网络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要加强读者培训工作,起到网络资源导航员的作用。图书馆还要给用户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条件,成为普及网络知识、开发信息资源的基地。同时我们注意到,图书馆员必须注重自我教育和提高,继续教育成为时代之必需。

四、强化基层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图书馆是综合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具备了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和设备,而且有成功的经验。我们应承担起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职能,根据市场需求为社会各类人员建立培训中心,既为社会培养了人才,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

1.走合作发展的道路

在此方面,我区基层图书馆和区积极合作,根据馆社区市民的需求,开办了计算机培训班、开放式教育培训班,并为提供了良好的培训场所和设施,一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馆员自身素质

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我馆承担了下级街道等图书室基层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图书馆员能及时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图书馆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科研成果,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丰富知识,使馆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基层图书馆建设是我国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扩大图书馆的功能和效益,加快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基层自动化程度和网络化程度,提高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保持图书馆人的敬业精神,才能使基层图书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将得到实现,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将更为广阔,手段更为先进,方式更为便捷。这是全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也是基层图书馆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侯扬善等.新时期大学图书馆发展模式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1(2)

[2]王海泉.站在世纪之初展望未来之路[J].图书馆建设,2000(1)

[3]许珍儿.数字图书馆和图书馆信息服务[J].情报探索,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