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认识急救护理

学习目标

1.明确急救护理的范畴以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

2.说出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急救护士的职业要求。

3.建立急救新理念,依据急救护士的职业要求培养自己。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疾病谱的变化,各种意外灾难性事故的频繁发生,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急救医学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急救护理工作的建立和发展。从事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在院前救护、医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病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已成为急救战线上一支基础力量和主力军。为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理论水平及应急能力,更好地为急危重病病人服务,必须系统地学习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一、急救护理工作的建立与发展

急救护理工作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1854—1856年,英国、法国、土耳其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交战时,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亲自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医院救护,使死亡率下降到2%。这充分说明了有效的抢救及急救护理技术在救治危重伤病员中的重要作用,并由此建立了最早的急救护理工作。

急救护理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当时对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先转送到复苏室,清醒后再送回病房。复苏室即为外科术后病人的早期监护病房。20世纪60年代,由于现代化医疗电子仪器设备如心电图示波仪、电除颤仪、呼吸机、血液透析机等的广泛应用,急救护理工作进入了有抢救设备的新阶段。很多医疗部门将监护抢救的仪器设备集中使用,从而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也使急救护理的理论与实践得到快速发展。

我国急救护理事业也经历了从简单到逐步完善,形成新学科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只是将危重病人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及护理。20世纪70年代末期,心脏手术的开展促成了心脏术后监护病房的建立。以后相继成立了各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1983年10月我国卫生部颁发了《城市医院急诊科建设方案》,规定其任务、方向、组织管理及规章制度,使急诊科成为医院的独立科室。1987年5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从此我国的急救医务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天津创建了具有实验条件的急救医学研究所,北京、重庆先后建立了人员固定和设备完善的急救中心,广州成立了急救指挥中心,全国统一急救呼叫电话号码为“120”,由此推动了急救工作健康蓬勃地发展。中华护理学会及护理教育中心多次举办了急救护理学习班,为开展急救护理工作培养了人才。我国已把急救护理课程列为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这标志着急救护理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二、急救护理的范畴

急救护理(emergency nursing)是研究各类急危重伤病员救治、监护和科学管理的一门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课程。随着急救医学和护理学理论的日趋完善,抢救及监护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急救护理的范畴从最初的战伤急救护理逐渐扩展、延伸,成为护理科学的重要分支。

(一)院前救护

院前救护(pre-hospital care)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乘坐最快捷的交通工具赶赴现场,对各类急危重伤病员实施初步急救处理后,在继续治疗和监护下,及时将病人安全转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院前救护可使伤病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专业医务人员或目击者的救护与生命支持,从而为院内诊治创造条件并赢得宝贵的时间。因此,为了实现非医务人员和专业医务人员的救护相结合,应大力开展急救知识和初步急救技能训练的普及工作,使在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能首先给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

(二)急诊科诊治护理

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作为医院的独立科室,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及诊治院外转送和前来就诊的急危重伤病员,对他们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抢救。待病情稳定以后,其中病情较轻者可留置观察并实施短期治疗后回家;而病情较重者则需要及时转送到危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和监护。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及护理工作的前哨,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可反映一所医院的科学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因此,加强急诊工作管理,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已成为医院急诊科建设的重要课题。

(三)重症病房监护

重症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监护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在装备先进的监护和急救设备的病室对由医院急诊科或其他科室转送的急危重病人进行全面、连续、动态的监护和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抢救危重病人的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也为急救护理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四)灾难救护

灾难可分为自然灾难(如地震、火山、台风、洪水等)和人为灾难(如工业或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战争等)两类。突发性集中的人员伤亡是许多灾难的共同特征。必须做好灾前各项准备工作,以尽量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一旦灾难发生,应立即组织有关医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及时抢救,积极寻找伤病员;快速实施检伤分类;开展现场自救、互救;及时分流转送。还应重视灾后预防,防止传染病、流行病的发生。

(五)急救护理教育和科研

急救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是发展我国急救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应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设急救护理课程,较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可通过讲座、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现有急救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期间的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和掌握急救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更好地适应急救护理工作需要。为了促进急救医学和急救护理的发展,还应重视急救护理情报交流和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急救护理理论与内容,促进急救护理工作向前发展。

三、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高效、快捷的急救工作有赖于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该体系是指由院前救护、院内急诊科诊治及重症监护共同形成的为急危重病人实施救护服务的急救网络。通常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担负院前的现场急救、途中护送以及院内急诊抢救与监护全过程的工作。一个完整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要素: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有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和强化治疗系统。

(一)EMSS的形成

20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汽车的不断增多,交通事故所致的伤害急剧增加,为使危及生命的急重伤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各国都十分注重现场救护与转运,积极培训急救医护人员和加强院外运输工具的装备。同时,现代化先进仪器的出现,使院内急诊急救及重症监护水平飞速发展,院外的急救医疗服务概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

(二)国外EMSS的特点

目前,在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将院前救护、院内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连成一体建立了EMSS,但各国发展极不平衡,其模式和投入的医疗技术力量均具有其本国特色。

英国是很早实行社会医疗制度的国家,从1948年开始推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向全体国民提供包括急诊在内的免费医疗服务。在急诊服务中,具备由门诊、诊所、健康中心、急救站和医院组成的急救网。从事急救工作的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获得国家卫生部门授予的专业职称后,才能从事急救工作。目前英国的急救和转运能力较强,能做到从陆地到海洋乃至空中的立体救治和运送。

早在1956年,法国巴黎首先组成了一个急救系统,负责运送因暴发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的病人到Claude Bernard医院,并在那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重症监护室,使一部分呼吸肌麻痹病人得到救治。1965年,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并具有全球性,凡参加该体系网络的法国公民,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意外,均可向该机构呼救。院外急救由急诊专业医师负责,该机构负责接受求助和呼救要求,并尽快给予合适的答复,从最简单的提供咨询到立即派出一个有全套急救设备并包括急诊专科医师或麻醉师和一名护士在内的医疗组。救护车被作为可移动的加强监护病房,赶赴到危及生命的急诊或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现场进行救护,必要时派遣直升机到现场抢救,并通过无线电通讯网络,使急救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正常运作。

德国救护车的标准早已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交通堵塞,出现急救车不能及时奔赴现场或不能从现场及时返回医院的现象。1980年,德国开始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也称“空中救护车”,它速度快,携带急救仪器药品齐全,训练有素的专业医护人员在飞机中仍可进行救护。到1980年底,已发展到30个直升机救护站,覆盖全国领空的95%,实行半径50km的空中救护,10min内即可赶赴现场。近十几年来又出现“轻型救护飞机”,即喷气式救护飞机,速度更快,机舱宽大,有病室,医护人员操作方便。德国是目前世界上急救工作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

美国EMSS的建立较欧洲一些国家晚,但发展较快。1968年,麻省理工学院倡导建立急救医疗体系。1970年,部分美国城市成立了急救医疗体系,通过通讯指挥中心和统一的急救呼号,协调院前的现场急救。同年成立急诊护士协会。1972年,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救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学科。1976年,在第94届国会上正式通过EMSS法案,将全国分成304个EMSS区,各自负责管区的急救工作,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急救网,使危重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护。目前,美国将警察、消防和医疗救援综合为一体,形成“911”体系。该体系“网络”星罗棋布,既各自独立运行,又紧密协调配合,快速有效地处理国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直至重大突发群体事件。

日本急救工作历史不太长,作为医疗体制列入计划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目前已建立了3级急救医疗机构和急救情报系统,还建立了急救医疗教育制度,加强了大学附属医院的急救医疗工作。日本的急救医疗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急救病人运送系统、急救病人治疗系统和急救病人医疗情报联络系统。

(三)我国EMSS的发展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急救站,但限于当时国家的财力和对急救医学的认识水平,急救站大多规模小,设备简陋。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引进和自己改装的急救车,大多只能起到对伤病员的转运作用。20世纪70年代,一些城市出现急救车分散且利用率不高的现象。1978年,北京市公安局、卫生局联合制定《关于救护车的使用规定》,使我国的救护车向现代化大大迈进了一步。1980年,国家卫生部颁发《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文件,1983年颁布了“城市医院急诊室(科)建立方案”,规定了急诊室(科)的任务,急诊医疗工作的方向、组织和管理以及急诊工作的规章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急救医学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随后,全国各大、中城市医院纷纷成立急诊科,加强了急诊的领导和管理。1987年5月,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从此急诊医学在我国被正式承认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同时心脏监护病房,各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相继建立,危重病监护学形成与发展。急救运输工具的改进、先进仪器的装备及急救人员的培训,使院外急救与院内急救均得以加强与提高,除了陆地运输以外,也开展航运与海运。1998年,我国民航机构急救中心发展到70个以上。1999年11月,由我国54个民航医疗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心民航机构管理委员会现代医学航空援救专业组”。2000年,中国第一支国际救援队成立,现已建成一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迅速执行国内外紧急救援任务的现代化、专业化救援队伍。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陆续成立了急救医疗中心,普遍设立了“120”急诊呼救电话与指挥系统网络,并有多种管理模式,有的地区将公安、交警、消防及医疗急救的报警救援系统整合,建立联合出动救援模式。我国EMSS正逐步加强和进一步完善,各地发展还极不均衡。

四、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一)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

1.紧迫性 急危重症病人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需要连续动态观察,以便随时发现异常,抢救过程应争分夺秒,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2.突发性 急危重症情况随机性大,不可预测,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各种应急预案,随时做好救治准备。

3.任务重 急危重症病人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尤其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急性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性流行等情况时,急救护理工作十分繁重,因此要求护士做到忙而不乱,紧张而有序。

4.复杂性 急诊和急救对象几乎涉及各临床科室,需要护士掌握各科疾病护理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同时还需要多科人员协作救治,因此建立高效能的指挥组织系统和协作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5.易感染性 病人抵抗力弱,且护士在接诊急危重症病人的过程中无选择性,易发生交叉感染,故要求护士在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6.电子仪器设备多 急救科室是应用现代化医疗电子仪器设备最多的部门。在抢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除需要抢救人员熟悉其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外,还需注意仪器设备保管维修,才能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成为所有医务人员抢救时的有力工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7.工作风险系数大 急危重症病人及家属易出现焦虑、情绪激动,尤其急诊科工作涉及法律及暴力事件多,故应自觉遵守医疗法规,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及奉献精神,以防发生医患冲突。

(二)急救护士的职业要求

1.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热爱急救护理事业是做好急救护理工作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保证。急救护士对病人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只要病人有一线生存希望,就要尽职尽责地全力投入救护工作。一旦发生差错事故,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隐瞒事实真相,考虑个人得失,将会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急危重病人常因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又无人陪伴而面临巨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急救护士应视病人如亲人,以自己端庄的形象、亲切的语言、熟练的技术,给病人信任感与安全感,把为病人解除病痛当作自己的幸福。还应具有不怕挫折的顽强意志,做到在各种不利环境中不失时机地抢救每一位急危重伤病员。

2.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 急救护理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所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急救护士应较系统地掌握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还要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在各种紧急复杂的情况下取得满意的抢救护理效果。

3.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捷的应急能力 观察是信息获得的过程,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急危重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我们不可能在收集到所有临床病情资料后再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急救护士有较多的时间与病人接触,通过预检、分诊,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药物疗效及毒副反应,可以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并给予初步紧急处理,从而为进一步制定抢救方案及护理计划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提供可靠的依据。

4.健康的身体素质 这是做好急救护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急救护士精神高度紧张,容易疲劳。如果身体素质差,就会在繁重的护理工作中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因此,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晰、动作敏捷,胜任艰巨的急救护理工作。

5.科学的护理管理 急救过程中能否组织、协调好各有关科室部门间的关系,保证参与的人员、设备及药物准确无误地投入抢救,直接关系到救治能否成功,需要科学而周密的管理,防止因任何一点疏忽影响抢救。急救护士编制是相对固定的,是将各种救护措施落实到病人身上的执行者。要做好急救护理工作,应该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需要建立、健全各种救护规章制度,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药物标记清楚,有固定的存放位置。当出现急危重病人时,能够配合医生参与抢救,认真填写重症护理记录。同时注意做好善后处理,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急救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万晓燕)

目标检测

1.急救护理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其范畴包括哪些?

2.什么是EMSS?一个完整的EMSS包括哪些要素?

3.谈谈自己对急救护理的认识,为学好该课程应做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