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论语》的主要思想与价值

《论语》一书虽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子弟集体编纂而成,里边记载的也并非全部为孔子的言行思想,有一些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但总体而言,基本以孔子为主体,围绕着孔子的言行、教学及生活而展开的。这是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师表的最全面也最具体的体现。其思想和价值涵盖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和原则方法以及待人接物、处世方法等等。直到今天,不仅仅是在中国,乃至在整个世界,里面所提出的思想还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道德思想

毫无疑问,道德对国家、社会和每个个体都极为重要,没有了道德的约束,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无法想象。《论语》非常重视道德的作用和意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一个社会的长久存在和健康发展,离不开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力结合而产生的强大力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与政治密切结合,统治者经常通过道德来指导社会生活和推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孔子尤其注重道德的作用,他认为社会的存在、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军事、制度,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道德的有力支撑。可以说,没有道德的参与,这一切的存在与发展都会步履维艰,因此,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撑点,也是一切工作的核心、灵魂和主导。

《论语·颜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好学善问,什么是为政之道?由此向孔子请教。孔子认为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资料基础之上。“足食”,解决温饱问题,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列国纷争的时代,一个国家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要“足兵”,兵强马壮,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必需的基础。同时,还需要获得民心的支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都要讲究诚信,说话算话,说到做到,并由此形成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这是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形成坚强凝聚力和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前提。孔子认为一个社会、国家仅仅具有丰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信”, “信”是“仁”的具体表述之一,意即仁义道德是社会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础和根本,只有这个核心灵魂的完善才能支撑社会、国家的健康存在与长远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做到“尚贤”,只有统治者具有仁义道德,“修身齐家”,才能成为国家人民的表率,才可能教育人民、感召人民、管理人民,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只有将道德作为社会的普遍共同的原则才能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统治者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则得到普遍的贯彻执行,才能够使整个社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社会国家才能安定、稳定、团结。在孔子心目中,仁义道德是高于生产、经济、政治、利益、军事、艺术、宗教等等一切的。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来说,二者的区别似乎非常明显,一个是强制的,一个是自愿的,但两者其实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一切都毫无意义。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价值体系里,仁义道德处于最高的层次,居于最尊贵的地位。没有了高尚的普遍的道德的约束,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不可想象。

在官本位文化无限发达的中国,自古至今,除了造反起义是从下而上的,其他的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往往都是从上而下的,“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统治者、领导者的道德表率作用无比重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怕的不是犯错误,人都会犯错误的,但是君子不贰过,自己发现错误,或者别人帮助发现错误,然后改之,这样,一个人就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完美。

如果一个人自大、自我、自负,刚愎自用,专断独行,没有素质,缺乏教养,即便他的学位再高,学问再大,位子多重要,我们都不会说他是一个文化人;这样的人没有道德,没有文化,没有素质,他的事业越成功,仕途越得意,对单位、地方、社会、国家的潜在危害就越大,当然,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人不应该得到重用,这样的人迟早会被国家、人民所抛弃。居上位、居高位者善于自省,勇于自新,力求慎独,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情怀,于己于人于国都大有意义。孔子重视道德的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依法治国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道德的力量,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丢弃了普遍道德时,这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候了,重建道德,任重道远。

二、“仁爱”思想

《论语》文本到底有多少字?一说是11705字,一说是12700余字,一说是13700字。其实三说均不正确。《论语》文本应是15926字,连同标题是16018字崔曙庭.《论语》文本到底是多少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109.。而“仁”是孔子的主要思想,在《论语》中,这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汇。据笔者统计,“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之多,这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学即仁学,《论语》的“仁”,按照通常的理解来说,仁即仁德,它蕴含了君子所有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性和个人修养。

《论语·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八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里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雍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述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泰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论语·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子路》: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宪问》: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阳货》: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子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尧曰》: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仁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所有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仁爱展开的,“仁者爱人”,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作为基本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恭敬、宽容、诚信、敏锐、慈惠,做到这五条就称得上是仁爱之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只要成为仁爱之人,这个人也就成为全人、完人了。

这种“爱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是首要的和根本的。但是“仁”的精神不能仅止于此,还要“推己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才叫作真正的“仁”。“推己及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颜渊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即通过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礼的要求就是仁。颜渊继而问到如何求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视听言动四个方面符合礼的要求,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算是做到了仁。由此可见,“礼”是求“仁”的行为标准和必由之路。但孔子所言的“克己复礼”绝非宋明理学家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对自己的欲望要适度克制。每个人都有欲望,欲望是一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只要在适度、合情、合理、合法的范畴内,我们就可以满足欲望的要求;但欲望不可放纵,为所欲为、胡作非为,社会混乱,国将不国,人不为人,但是禁绝欲望更不可取,这叫过犹不及。我们应该再度发扬孔子的价值与智慧,用孔子的节欲思想扼制和节制人类自身不断膨胀的过度欲望,从而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仁”和“礼”有着微妙的关系,“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是外在的要求,仁要合乎礼的规定,礼应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是通过仁来维护的。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两者紧密结合。“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三、“孝道”思想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孝道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扫天下”要从“扫一屋”开始,所以,要想齐国平天下,首先要从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开始做起。“百行孝为先”,弘扬孝道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孝首先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尊重赡养的伦理道德。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礼记·祭义》)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等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别人可以透过一个人的行为体会到他的思想和信念,从而实现教化功能。

“孝”一般与“悌”连提,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忠的基础。儒家认为,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孝悌说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与“忠”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我们常说自古忠孝两难全,这是说它们之间的矛盾性,但从本质上来说,孝指孝悌,是对父亲、对哥哥、对长辈的尊敬服从,忠是对社会国家的奉献忠诚,修身齐家的重要内容首要的就是孝道,修身齐家之后的追求就是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标准就是忠诚,这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忠的前提是孝,没有孝道的养成,就难有忠的义举,忠的实现正是孝的期望。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论语》中所说的忠,我们不能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对国家君主的“忠”,忠其实应该贯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一切人际交往中,对一切人都应该尽其所能做到最好。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它包括对君主的忠诚和对朋友的义气。但在特殊时期,尽忠往往就意味着无法尽孝,但从忠烈义举实现的角度来说,大忠往往就是大孝。在我们今天,“忠”包括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公司、企业、单位的忠诚,成功企业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能培养出拥有忠魂的员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总结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忠”字。只要做到了“忠”,就自然能够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热爱公司、企业,当然也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生活在这个国度,自然就会具有家国情怀和忠烈精神。

孔子首先重视孝悌,把他的最高理想——“仁”的实现,落实在“孝悌”的行为中。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所谓“孝悌”,指善事父母兄长,孝的本质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顺。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孝顺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悌”可以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有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孝悌则是家庭安定、和睦的基础。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怎样才算是“孝”呢?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意为,现在称作的孝,仅仅是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和马也都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与饲养狗和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引申的意思可理解为孝敬父母不应只是满足他们日常的物质需求,更应关心并满足他们内心情感和精神上的多种需求。孔子对孝的理解非常深入且独到。一般人连孝养都做不到,又何谈发自肺腑的深情之爱呢!“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最基本、最伟大的精神。

四、教育思想

(一)寓教于乐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代表着文学艺术,“礼”是道德法则及各种规章制度,“乐”是音乐,包括官方音乐和传统音乐。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艺”当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非常超前。他非常注重在艺术中陶冶性情。这里已经有了“艺”的表述,“艺”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文”自然指文章学术,当然也包括后来的文学,“文”与“艺”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什么要学“文”呢?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里告诉了我们学习文化学术的重要性,文化学术影响到一个人的素质、气质和性格。“文”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诗》了。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诗》能陶冶性情,使人的喜怒哀乐皆中节。《诗》三百篇全为真情流溢之作,学会了这个真字,一个人的言行思想就会变得率真自然,这是学《诗》的效果。孔子生活的时代,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无法分开。《诗经》在内容上是道的表达,“颂诗三百”,配上和谐的音乐,“歌诗三百”,再加上“舞诗三百”,寓教于乐,这种综合的教育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教育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人格。

(二)启发诱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杨伯峻先生如此翻译: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举一反三”的理解略显机械,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说了。或者说告诉他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他应该想得到其他的多个方面。这样的学生才是“孺子可教”,这样的学生才是可塑之才。“启”是启发打开,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只有别人在需要时才可以开口说话,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个脑子进水了的瞎子。在面对学生时也是如此,只有学生非常想学,非常想知道的时候才去开导他,这就好像帮助学生突破了盲点,容易领悟要旨,印象深刻,学习效果理想。“发”是使学生获得启发,找到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刺激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并能用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论语·学而》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一次对话反映出子贡对贫富的看法,说明子贡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师生非常容易进一步交流,这样就使学生的见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提出更积极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马上让子贡联想到《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典型的“举一反三”,由此可见,子贡已经获得了启发,学思结合,教学相长,从而体认到做人要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因材施教

孔子擅长运用因材施教法。“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各有志,千人千面。每个人成长经历不同,家世出身有异,生活环境有别,往往有着不同的性格。所以,最合适、最理想的教学法应该是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就这几个学生而言,因为冉有平时做事畏畏缩缩,放不开手脚,所以孔子鼓励他放开、放下,大胆去做;子路的性格却是胆大敢为,雷厉风行,所以孔子认为他要小心谨慎,必须严加管束。其实这也是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在教学中的良好使用。这种因材施教法,合情合理,所以孔子学生三千,贤者七十二,还有“孔门十贤”。

“孔门十贤”又称“孔门十哲”,指中国儒家学派早期的十位学者,皆是孔子弟子,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的合称,分别为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这十个学生分属于“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大类别。《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学生发展了不同的方向,成长为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人才,这与孔子在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四)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讨论与辩论等方式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探讨结论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力,在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中锻炼创造力,发现、形成新观点,养成一定的创新能力。《礼记·学记》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教学失败的六种原因之一。在学习中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不与老师同学友人讨论交流,容易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学习效果极差,由此可见讨论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此法。

《论语》中有着大量讨论法教学的生动案例。《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向老师请教,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绘画之事在素地完成之后。”绘事后素,就是绘画之事后于素。“素”比喻美女的面颊美目,这是美的素质;“绘事”比喻笑倩盼动,这是美的姿态。先有美质,而后有美姿,故说“绘画之事在素地之后”。由此,子夏悟出一个道理:“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也就是说学礼是以忠信为前提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是子夏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这则故事通过师生的对话,师生双方教学相长,各自都有所感悟,这就是讨论法的妙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该章一开始,孔子就开门见山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明确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即文章的中心是论志。论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谈谈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抱负。文章通过对话讨论交流,较生动地展现出不同人物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孔子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子路的坦率、直爽和不够谦虚,冉求、公西华的矜持谦逊,曾皙的从容洒脱,细心虑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特色在以言志为中心,依次由问志—述志—评志三部分组成情节,把言志的起因、内容和反映记录得非常完整。孔子按照循循善诱的方法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讨论法完成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述志结束,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理想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评价,这是孔门教育的重要方式。讨论法教学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天的各级教育部门和机构,应该大力弘扬,积极推广。

(五)奖惩法

奖励是一门艺术,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惩罚也是一门艺术,有物质的惩罚,也有精神的惩罚,使用得当,有益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孔子善于运用表扬法。《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很看重他,并经常表扬颜回。如此做法,不仅激励颜回不断完善自身,而且也会带动别人向颜回学习。孔子表扬的手段多种多样,不仅有口头上的称赞,也包含着多种形式。《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评价公冶长,认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公冶长曾被关在监狱中,但不是由他的罪过造成的。孔子认为能够托付女儿终身,这是对公冶长的最好肯定。

惩罚是一种消极的强化的教育方式,惩罚应当公平准确,使被惩罚者吸取教训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也能使他人引以为戒。《论语·先进》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学生冉求在担任鲁国执政大夫季氏家臣时,为季氏聚敛财富几近不择手段,孔子非常生气,公开批评冉求:“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同学们可以敲着大鼓去攻击他。”在非常讲究师道尊严的古代,这种大张旗鼓的教训方式可以说是极为严厉的惩罚了。当然,惩罚的目的是教育,目的在于让被惩罚的学生认识到问题之所在,使他们改正不良行为,回到理想的人生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