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末文化中心迁移与文风演变

汉末文化中心由关中地区迁移至中原地区,导致中原文化得以复兴,这不仅对汉魏之际的文化影响显著,而且对魏晋文学地理分布格局以及文风新变有较大影响。梅新林指出,汉魏六朝的文学地理区域轮动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秦西汉时期首都咸阳(秦)长安(西汉)与陪都洛阳两大核心区系的重新连动;二是东汉三国时期由集中于中原核心区系向吴越、巴蜀区系扩散;三是西晋重新集中于中原核心区系;四是南北朝时期吴越区系取代中原区系跃升为核心区系。”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第631~632页。汉魏之际是中古文学地域分布的关键转折点,而这次重要转变与汉末文化中心迁移密切关联。汉末文化中心迁移致使以经术及辞赋为代表的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以清谈及抒情文学著称的中原文化日益兴盛,地域文化的兴衰更迭对魏晋文学的新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原文化复兴以洛阳周边的汝颍、南阳、陈留等地为代表,驳杂多元的中原文化对汉末士风及文风的演变颇有影响。汉末军阀割据,中原士人纷纷流寓各地,导致中原文化向荆州、冀州、辽东等较为边远的地区传播。流寓各地的文人群体会聚邺下,造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同时也为西晋洛中文坛的兴盛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