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专业与专业建设

一 专业

(一)专业的内涵

在高等学校中,“学科专业”常常被作为一个专门词使用,而在使用中的内涵却不一致。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含混的说法,会产生歧义。目前,各种教育著作和辞书对“专业”一词有着不同的定义,综合起来,对专业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

一是与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的适应的人才培养专门领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专业”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辞海》对专业的定义与《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相类似,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赵康从专业社会学的角度将专业称为专门性职业(professional occupation),并且认为每一个专业都有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a scientific knowledge base)。赵康:《论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计》,《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专业”译自俄文,指“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

二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厦门大学编写的《高等教育学》一书把专业解释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其中也就包含了这种组织形式”。北京大学卢晓东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孝戴二位学者认为,专业就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学完所包含的全部课程,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

三是通过高等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谢桂华认为:“高等学校的专业,是以学科为依托,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从国际上看,西方国家认为专业即是不同课程的组合,或者说是不同的课程计划。英文中的Major即指一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的组织(Program),相当于一个培训计划或课程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编《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没有出现“专业”一词,对应出现的是“课程计划”(Program)。西方国家专业设置有很大的灵活性,专业的设置往往取决于社会的需要与可开设置课程科目的均衡;专业之间的界限也比较模糊,学生变更专业有相当自由。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专业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是依据特定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二是以相关学科为依托,来组织课程体系,进行人才的培养。

(二)专业的构成要素

专业是沟通高校与社会需求的平台,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专业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培养目标对整个专业培养活动起指导作用,专业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设计。课程体系则直接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即课程体系合理与否、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和学科自身逻辑,确定被教育者应该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发展的核心,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目标的具体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要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学生毕业后所能达到的职业状态和专业成就。因此,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这些因素:一是专业培养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定位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二是专业培养目标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之间的关系;目标应具有爱国精神、集体意识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具有健全人格与体魄。三是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办学定位的差异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学校要明确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突出专业培养特色,对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必须有明确的、可衡量的具体描述。四是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可以选择某个国外大学相同或相近专业作为比对标杆,结合专业评估标准、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反馈等,使培养目标更加具有科学性、严谨性。

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程体系的实施,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不同的专业需要以不同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首先,课程体系要以高校专业培养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标,并将其作为设计总纲贯穿于课程结构目标和各门课程分目标中,同时要把人才的方向、素质教育和业务规格的要求等融入课程设置中,强调人才培养的本质。其次,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并要以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作为其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大发展,知识不断创新,各学科之间已由单线联系走向多维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纵横交错的科学体系。因此,大学课程体系应根据专业学科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依据学科逻辑,选择有效的、有价值的知识,使课程体系既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又具有发展性、前瞻性。最后,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随时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变化,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并根据社会职业变动或产业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调整和筛选进入课程体系的新知识,使课程体系下培养的人才具有主动的社会适应性。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人是重要载体。教育主体是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此,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是专业的构成要素之一。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与教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流的学科、专业需要一流的教师,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科研水平的强弱、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在当前世界各国的高校中,哈佛大学在领军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是首屈一指的,这离不开该校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同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被世人敬仰的原因,也并不仅仅因为它们历史悠久,而且因为它们的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流的。学生是受教育者,专业培养目标是否实现最终要靠毕业生的质量来衡量,没有合格和优秀的毕业生,专业教育则毫无意义。

(三)专业的划分

一般认为,专业划分即是以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为依据,把高深的专门知识分门别类地分成不同的专门化知识领域,形成不同的教育基本单位。薛天祥:《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5~26页。专业划分是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具有时代性特征。以我国为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教育部制订与修订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目录,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

第一次修订目录于1987年颁布实施,修订后的专业种数由1300多种调减到671种,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得到整理和规范。第二次修订目录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施,专业种数为504种,重点解决专业归并和总体优化的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统一规范、比较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目录。第三次修订目录于1998年颁布实施,修订工作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进行,使本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达到11个,专业类71个,专业种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第四次修订目录于2012年颁布实施,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至12个,新增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至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

高校专业的划分,一是要满足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二是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如果在专业设置上过于细化,虽然与就业紧密结合,但是如此细分的专业设置,无形当中使学生受教育的领域和范畴大大缩减,往往只能局限于一个特定的领域。这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高等教育是传授高级的知识理论,而过于单一的知识面不仅狭隘,而且也使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大大降低。从人才需求和培养上看,当今急需的人才是触类旁通型的复合通才,这不仅需要根基牢靠,而且需要基础宽泛。如果专业过于细化,就业方向单一,综合就业力就不高,毕业生可以适用的职位有限,一旦所学专业无法就业或面临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则失去选择的余地,往往被社会所淘汰。

二 专业建设

(一)专业建设的内涵

对于专业建设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有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认为“专业建设主要指宏观的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的建设与扶持等问题,以及就具体某一专业而言,进行的包括社会发展需求的追踪、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等微观建设”梅锦春、黄爱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10期。。有学者则从教学层面进行表述,认为“专业建设是依据教学规律和社会分工的需求,为保障高校的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唐纪良、曾冬梅、武波:《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互动关系》,《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1期。。还有学者从人才培养层面进行研究,认为:“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需要所开展的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袁小鹏:《也谈学科与专业》,《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另有学者从内容层面进行研究,认为“专业建设指的是高等院校依托一定的专业,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整教育重心,优化课程和教学方案,实现专业化教学体系的建成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专业高等人才。”林军:《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策略探索》,《黑龙江教育》2016年第9期。当然还有许多学者对专业建设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并有不同的表述。考察综合专业的知识形态和组织形态两个方面的含义及学者们对专业建设的有关论述,我们可将专业建设的内涵归纳为结构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两部分:结构性要素主要包括优化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践)基地等;功能性要素主要为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

(二)专业建设的内容

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1.专业定位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对毕业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对知识、能力、素质与质量方面所提出的应当达到的总体标准。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层目标,也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基层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一致,要以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累为基础,在对专业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凝练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应明确培养的人才所对应的未来职业门类,以及这些人才从事这类工作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这就要求对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进行合理定位,不能只满足于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分类,需要细分人才市场、细化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规格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人才培养规格一般包括知识要求、专业技能要求、专业素质要求等,面向不同行业、岗位,对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管理知识就有不同的要求。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对其他高校特别是相同层次高校相同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识别学校和专业建设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或长处,了解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状况,掌握本专业在区域或全国高校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2.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总体设计图,即制定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是专业建设的难点,培养方案设计是否科学与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主要取决于课程结构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特色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对经济发展趋势及相关领域进行分析研究,找到人才需求的契合点。

3.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设计,主要是要面对经济发展需要,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开发新课程;选用优秀的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改造旧课程;科学构建不同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是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创新成果等方面。课程建设工作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在全面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一门门课程的建设,特别是主干课程的建设。从课程的整体结构到每一门课程都需十分优秀,整个人才培养的实际水平才能体现出来。同时,在课程开发方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吸引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课程的研究和设置,并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

4.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方面

一流的专业必须有一流的师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的主体,是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实施者,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要改革教师培养和评价机制;改善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同时要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对内要鼓励校内教师走进相关产业,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对外要引进高水平的师资来壮大教学科研团队,聘请相关产业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者到学校兼职授课,来逐渐形成一支科研实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不仅包括科研、教学能力建设,还应包括教风建设和师德建设。

5.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学生培养的物质保证

要想办好一个专业,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高水平的专业,要有与实际学科结合的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否则,就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实验室应配备完善,设备先进,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各种设施应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图书文献资料齐全,校园网建设水平高,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这些都是专业建设的保障,没有这些物质条件作为支撑,专业就无法发展。

6.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就是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检查,改革相关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制定并完善教学评价方案,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及时反馈,以此健全教学的保障体制。

(三)专业建设的意义

1.加强专业建设,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2015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建设“两个一流”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尊重规律,客观认识不同学校、学科的发展现状,合理评估与“世界一流”的现实差距。大学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定位,不同的院校应有不同的定位。地方高校主要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地的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不一样,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就不一样。专业作为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人才培养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定位。地方高校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因地制宜”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否则就会造成“千校一面”的同质局面。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思想、理念及实践的具体体现;专业建设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其专业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校重新思考自身的未来发展定位,并在这种思考中不断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凸显自身的办学优势。

2.加强专业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再次明确,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综观世界一流大学,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都极为重视。尽管这些大学普遍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研究生院,但最让它们感到自豪和最终确立各自地位的关键因素,依然是其难以逾越的本科教育质量。时至今日,它们仍然在不懈地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和未来。当前,人才培养被高校摆在更加重要突出的位置。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提供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科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当前,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随着招生生源紧张、新生报到率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地方高校办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培养本科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地方高校要转型发展,就是要发挥其专业建设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再单纯强调专业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而是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实用性,更加突出社会需求、就业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