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科与学科建设

学科是教育领域和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人们在不同层面、不同语境运用着“学科”这一概念。学科发展的形式是多样的,人们主动进行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 学科

(一)学科的含义

学科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学科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学科”一词现在普遍认为来源于印欧字根,在古拉丁文中有知识和权力之意,英文中的discipline最初是指各门知识,尤其是新兴大学中的“高等部门”,如医学、法律、神学。〔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第13页。在当代英语里discipline一词包括学科、学术领域、课程、纪律、规范准则、约束等含义。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连接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第34页。

在我国古代,学科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学问的科目门类;二是指科举考试的学业科目。在当代,《辞海》一书把学科看作“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汉语大词典》中把学科解释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或指学校教学的科目”。

从以上各种关于学科的释义里可以发现,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国家,学者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释。尽管对学科概念的理解不同,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知识体系的架构,即对本学科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提炼,使之成为有内在联系的逻辑的知识体系。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每门学科都可以用不同的体系表征其知识,拥有相对固定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以及基本范畴。

二是知识活动及其内容和结果,对适用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传授方法、习练方法和引用方法进行筛选、评价和规范化,促进本学科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

三是学术组织,学科的社会建制,主要是指与学科发展相关的组织机构、行政编制等建制形式。按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见解,一门学科的机构建制应当有5个部分,一是学会,二是专门研究机构,三是各大学的学系,四是图书资料中心,五是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费孝通:《略读中国的社会学》,《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它表现为具有为推进本学科人才培养和研究所需的人、物、目标与活动等组织要素。

(二)学科的划分

学科本身就包含着对知识的一种分类。由于对知识划分的目的和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也不一样,目前世界上尚无统一的学科分类。

在国外,主要有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学科分类、QS(Quacquarelli Symonds)学科分类。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汤森路透(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是国外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评价工具,能够从定量角度提供较为客观的数据,成为科学评价的标杆。2012年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ESI高被引论文被明确作为科学研究水平评价中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指标之一;同时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量及ESI高被引论文也作为评价学科影响力的重要参考,ESI也因此受到国内不少高校关注。ESI所收录的期刊被分为22个学科,再依学科进行各项统计,包括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工程科学(Engineering)、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s)、生物与生化(Biology &Biochemistry)、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分子生物与遗传学(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一般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General)、经济与商学(Economics & Business)、化学(Chemistry)、地球科学(Geosciences)、数学(Mathematics)、物理学(Physics)、空间科学(Space Science)、农业科学(Agricultural Sciences)、植物与动物科学(Plant & Animal Science)、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免疫学(Immunology)、神经科学与行为(Neuroscience & Behavior)、药理学与毒物学(Pharmacology & Toxicology)、精神病学/心理学(Psychology/Psychiatry)、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QS则将学科分为5大类共30个学科,主要为人文艺术类、工程科技类、生命科学与医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此外,还有英国高等学校科研评估(RAE)学科分类,分为15个大学科领域、69个小学科领域;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处与大学招生委员会发布的JACS学科专业分类,共20个学科群组,下设159个一级学科、654个二级学科;澳大利亚ERA分类分为23个一级学科、149个二级学科。

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一种是在原《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后,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该目录将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0501)、外国语言文学(0502)、新闻传播学(0503)、艺术学(0504)四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和设计学(1305,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此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一级学科由89个增加到110个,并且取消了二级学科。另一种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个层次进行划分,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加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到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从两者来看,存在以下联系和差别:一是虽然学科门类基本相同,但前者比后者多了一个军事门类。二是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原有的第三级二级学科取消,改为培养单位自设;而专业目录依然为三级。三是学科目录中一级学科相当于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但数量不等,而且有的名称也不同。四是学科目录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专业目录主要适用于本科人才培养。这两个目录是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和规范功能。

二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一个中国语境的词汇,主要是指我国高等学校中与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相关的各种活动。我国学科建设活动虽已较早开展,真正为教育界所重视,是1986年国家开始评选建立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施“211”“985”工程以后,学科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不仅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而且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国家开展“双一流”建设以来,学科建设的地位提升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但是应当看到,能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高校和能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学科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高校既无法进入“一流大学”也无法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基于此,虽然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核心”“龙头”的说法已被广泛接受,但学科建设究竟是重点院校的活动,还是所有院校都必须进行的工作,仍是众说纷纭。引起此类困惑的问题,如果不从理论上加以界定,势必有碍于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应从理论上加以深入研讨。

(一)学科建设的界定

学科建设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概念,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对学术队伍和学术条件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田定湘、胡建强:《对大学学科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管理工作的提高,等等。洪世梅、方星:《关于学科专业建设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澄清》,《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第2期。有学者则认为,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陆军、宋筱平、陆叔平:《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另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可以界定为以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导向,由学者—社会—政府共同推动的、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相互促进的、围绕各类学科而进行的生产—传播—应用知识的活动。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63页。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学科建设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展开,需要在多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上进行。一是与众多学科基层组织活动相关的微观层面;二是与高等学校活动相关的中观层面;三是与高等教育系统活动相关的宏观层面。

就微观层面而言,学科建设是指进行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学者群体,通过推进研究方向建设、研究队伍建设和研究平台建设,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完善学科研究制度、交流制度和训练制度。

就中观层面而言,学科建设是指承担学科建设任务的高等学校通过学系建制建设、学科结构建设、学位点和重点学科与交叉学科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推进校内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造就学科之间良性互动的条件,从而使学科结构布局对社会需求保持适应性和开放性。

就宏观层面而言,学科建设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通过推进体制建设和政策建设,为高等学校及其学科营造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使学科发展可以得到相应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二)学科建设的性质

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科学界就发生过一场关于“科学是否可以被计划”的激烈争论。以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人文主义者”认为,某种形式的计划在科学研究中一直是“内在固有”的,因而可以用使科学的有利影响最大化、可能损失最小化的方式来“控制”科学;而以波拉尼为代表的“自由学科协会”却认为,各种科学研究都有“独立”的人类价值,很难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预测,因而“靠预测来分配资源的问题没有实际的科学价值”。〔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三联书店,1991,第274页。这场争论虽已成为历史,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引人深思。从结论来看,无论是用设计建构来替代自发演进,还是用自发演进来排斥设计建构,都不能获得科学界的普遍认同。“科学与社会相联系,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社会需求,由此,科学可以被计划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贝尔纳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科学与社会相联系,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社会需求,由此,科学可以被计划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付邦红:《科学可以计划吗?——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为中心的争论》,《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7期。借用到学科建设中亦是如此,因此学科建设应当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结合方式。

学科建设可以看作对学科发展自发演进的引导和促进活动。它既不是某种指令性的计划,也不是对学科的知识建构进行行政干预,更不意味着用计划手段抑制学术自由。爱因斯坦讲过这样的话:“科学史表明,伟大的科学成就并不是通过组织和计划取得的;思想发源于某一个人的心中。因此,学者个人的研究自由是科学进步的首要条件。除了在某些有意识的领域,如天文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植物地理学中,一个组织对于科学工作来说只是一种蹩脚的工具。”学科建设应是为学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科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由此看见,学科建设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学科建设要受科学演进规律的制约。

首先,学科知识的演进受作为整体的科学知识体系的制约。科学作为一个内在的整体,其发展往往以学科多样化的姿态呈现出来,但科学的内在整体性要求必须进行知识的整合,将分化的知识进行统一。其次,学科的发展不是一直呈现指数增长,而是在开始阶段比较缓慢,以后是指数增长期,接下来是线性增长期,最后是缓慢不规则增长时期。最后,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往往受到带头学科、优势学科的影响和制约,带头学科和优势学科通过示范和扩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其所处的研究领域产生连带效应,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第二,学科建设活动要受到科学知识生产的资源禀赋制约。

学科建设的资源禀赋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等。学科建设的资源禀赋不仅为学科建设提供资源支撑,而且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影响到学科资源的分配,从而制约了学科建设效果。1968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率先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在科学界普遍存在“马太效应”:越有名的科学家越容易得到同行的承认和奖励。默顿提出科学界的“马太效应”就是一种典型的现象,它使科学界的奖励系统有利于已经得到确认的科学研究人员,使那些在声望高的科研机构中工作的人得到更高的承认。“当某一所大学的某个学科在学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时,它在争取重大课题和获得经费资助的竞争中处于优先地位;由此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反过来,如果在学科发展的竞争中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就很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了与同行的距离。”冯向东:《张力下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2期。

第三,学科建设是在一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的。

学科建设是知识生产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科技发展,科学研究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学术职业化色彩也越来越浓厚,结果是科学研究不断体制化,学科发展也越来越受外来的社会需求、科技政策的影响。学科建设行为通常难免受到各种权力的影响和约束。所以人们在进行学科建设过程中,不能离开学科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科学演进的内部规律约束来随意选择学科制度、体制和发展模式等。

(三)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

对于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其包含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学科平台、争取科研项目和营造学术环境五个方面。李化树:《论大学学科建设》,《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有学者则认为,其包含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组建学科队伍、确立学科方向、争取和设立学科项目、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环境八个方面。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另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基层学科组织层面,不同层面对于学科建设的侧重点不同。政府层面主要是政策引导和支持、建设经费的投入和学科建设成效评估检查;学校层面是从全校层面来规划和领导学科建设,包括学科的布局和调整,决定优先发展的学科以及各个学科建设的立项论证等;基层学科组织层面负责具体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学校的政策与决策通过基层学科组织层面得以具体体现。本章侧重从学校和基层学科组织来探讨学科建设的内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建设的系统中加以考虑,应包含学科方向建设、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三个方面。

第一,学科方向建设。

明确学科方向是学科发展的首要环节,要成功发展一个学科,首先要有稳定和明确的学科方向。实践证明没有一个稳定和明确的学科方向,就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更不可能使学科建设有所发展和突破。由于学科方向的多样性,一所学校不可能去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因而在学科方向选择上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立足学科本身。现在有一种实用主义趋向,有的学科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完全放弃该学科的本体部分,如历史学科转向旅游,先进制造学科只搞数控和CAD等。须知任何学科方向的创新与成熟都离不开已有的相关学科基础的支持,否则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方向的深化和拓展,突破和创新需要已有学科基础作为前提,被认可的研究方向必然有其学科归属。因此在设立学科方向时,在学科的本体部分,至少要有一个方向。

其次,要面向学科前沿。当今时代,学科发展迅速,只有不断地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建设才能焕发生机。学科前沿是相对学科基础而言,在同一学科共同体中,尚不能充分肯定回答或否定回答的重大疑难问题,通常被称为学科前沿。学科前沿代表着学科生长点,预示着对现有知识的超越,能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必然有其前沿定位。这就要求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寻找新的生长点,努力创新。当基层学科组织设置的学科研究方向能在前沿领域找到合适定位时,其研究活动将会汇入学科发展的主流,并与社会的知识生产格局接轨,既能得到同行的关注,也会得到各种资助。应当指出的是,前沿领域不应局限于理论前沿,也包括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区域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前沿。

最后,要确立学科特色。在学科方向建设上,现在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大、全”,相互模仿、缺乏个性的问题。要在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把特有的研究优势结合到学科方向的设计中去,使之成为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研究优势可以是新颖的学术思想,也可以是先进的研究方法,还可以是翔实的研究资料,这样才能在前沿领域得以立足。如果仅仅采取“跟随”策略设置研究方向,却不及时把自身特色复合进去,尽管会指向前沿,但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会日渐沉沦下去。应审时度势,充分权衡各种条件、跳出传统研究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独一无二的研究方向,使研究的特色能从研究方向中壮大起来。例如,二战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果断地从核物理研究转到天文和生物研究,其研究人员发现了基因双螺旋结构,成为20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

第二,学术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水平体现着高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人才队伍是竞争力的强劲支撑。它是一所高校最重要的资源,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的主体力量,也是一所高校在学术成就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正如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流的学科有赖于一流的学术队伍,其中不仅包含具有一流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还包含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学科队伍的构成包括: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其他研究人员等。学科队伍的建设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培养与管理;二是学科梯队的搭建、合作与管理;三是学科创新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学科带头人以其远见为学科建设与发展制定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前进道路与发展重点,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包含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一般来说,一个学科只有一个学科负责人,但可以有多个学术带头人。学科负责人统率一个学科,又是某一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这样的人一般是在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在学科建设过程当中,学科负责人除了是“学者”外,另一个重要的身份是学科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根据社会需求,整合目标、组织队伍,使整个学术活动有序和有效推进,实现学术的突破创新。同时,每个学科方向均要有一两位在本学科方向上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都表明,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是学科建设至关重要的条件。学术带头人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研究能力;开阔的视野,善于把握和抓住学科前沿。在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方面,一是要使学科带头人的个人资源得以积累;二是要使学科带头人的个人资源成为学科组织所急需的重要资源;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营造内部学术环境的过程中选择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才有望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下进一步改善内部的学术环境。

学科队伍是围绕学科研究方向逐渐建立起来的。在研究方向的形成过程中,学科队伍的雏形建立,随着研究方向的拓展,学科队伍也随之壮大。组建学科队伍一般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有共同学术语言的志同道合者为核心,在学科组织的支持下,把相关人员吸纳进来,逐步扩充为相对稳定的团队;二是以承担重大任务课题的成员为核心,在学科组织的谋划下,吸纳相关人员,逐步整合为相对稳定的团队。学科建设要把学科队伍看成一个整体,改善人员结构,调动整体的积极性,发挥其研究优势。与此同时,促进梯队成员个体积极性的发挥。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发挥成员个体的积极作用,还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梯队结构,实现相对平衡和稳定,发挥其最大功能。

学科创新团队是指针对大的科学研究任务,为了消除组织壁垒而组建的学科建设队伍。此种模式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实践,例如南京大学采取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组织形式,通过推广“学科特区”人才引进模式,为创建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梯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美国一流大学在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式的基础上,积极建设虚拟的跨学科组织(Virtual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即基于特定目标和成员的共同兴趣而组织起来的边境模糊的虚拟联合体。张学文:《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组织形式——美日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与启示》,《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2期。学科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简单地将专家和学者组织到一起并不一定能形成合力。学科创新团队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满足一定的条件、经历一定的“磨合过程”才能实现。学科创新团队与传统的学科组织形式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学科方向特色鲜明,它是紧密结合国家以及行业重大需求产生的,或是引领学科前沿新动态、新方向的产物;二是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学科创新团队成员的学科特长、知识结构、能力、思维方式、研究经验应体现出优势互补;三是学科创新团队具有更高的研究产出,表现为持续产生新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康旭东、王前、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第三,学科平台建设。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高度综合为主。科学发展的重大创新往往产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结合处,大学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和特色以及创新基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高实验设施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促进高校科技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学科平台建设,汇聚学科人才。学科建设的基础条件平台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由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支撑起来的实验平台;二是由图书、资料、电子文档等支撑起来的信息平台;三是对接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和稳定的协作关系,既服务于知识创新,也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公共创新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和企业创新平台等。学校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建设若干个多学科共同参与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基地。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平台是进行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体现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校实验平台建设应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突破口,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平台是高校最好的资源共享平台,是学科建设的信息支持系统。对公共信息和公共知识进行广泛采集并有序存储,是信息平台运行的基础;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以方便检索,是信息平台运作的核心;使知识和信息得到及时传递以便恰当地应用,是信息平台运作的目的。

创新平台是学科平台建设的方向和高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维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功能指向以及目标定位,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高校要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这是学科创新和进入科学研究前沿的重要基础条件。高校要建成一批以产品开发和技术转让为主要目标的技术与成果转化基地,以及以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