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滨口惠俊的“间人”概念

滨口惠俊用“间人”这一概念来指称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但他是在两个层次上使用这个概念的。其一是相对于西方“个人”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间人”不是强调人的独立性而是强调人的相互性,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种“关系体”。不过应当指出的是,他在这个层次上指出的间人主义以及间人社会的特征似乎并非日本所特有,其他非西方社会(如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似乎也有类似特点。其二,滨口在讨论间人社会时,不仅相对于西方社会,亦相对于其他非西方社会,此即“日本特性”(日本らしさ)的层次。滨口也注意到同属东方社会而人的生存状态不同这一事实,并试图用“间人”概念概括日本人的特质,譬如,行为上的“协调主义”以及“恩义”关系等。笔者认为,用“间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间人主义”概括这两个层次的内容不妥,应考虑将两个层次加以区分,这就需要专门描述中国人和日本人各自所特有的人际关系模式子级概念。笔者提议分别用“伦人”和“缘人”指称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二者都是“间人”的子级概念,是“间人”的两个亚类型。

这样,在“人的系统”这个层次上有“个人”和“间人”两大类,两大类型又各分出若干亚类型,各类型的名称及其关系如图1-2表示。

图1-2 基本人际状态(人的系统)类型

基本人际状态是决定一种文化特性的最基本的人与人的联结状态,具有相当稳定的性质,构成文化的内核,是文化中较难改变的部分。可视基本人际状态为一种“文化基因”,社会和文化的遗传密码隐藏于其中,研究基本人际状态类似于生物研究中对基因的解码。当然,“文化基因”只是一个比喻,它并不存在像生物基因那样有一个可供直接观察的实体,因而也不能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基因解码。但“文化基因”是存在的,它一代代“遗传”下来,维持着一种文化的特性。社会可崩溃,集团可分裂,艺术可消失,但只要“文化基因”存在,社会就会恢复秩序,集团会再生,艺术会再现。我们把基本人际状态视为“文化基因”,将其区分出维度,并根据“生命包”的类型以及心理社会均衡模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这样,通过细致考察这些方面,就能认识这种“文化基因”确实存在。对人的“生命包”的特点以及对基本人际状态四个维度的考察,类似通过技术对生物基因的解码工作。心理文化学将基本人际状态视作整体把握社会和文化的最小单位,并以此为基本操作单元,对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文化的承载者是人,社会的主体是人,以基本人际状态为基本操作单元进行比较研究,才能真正破解文明社会的遗传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