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文化与特色城市建设研究
- 赵保佑 孟德善 卫绍生 王建国 王格慧
- 8426字
- 2020-08-29 04:35:33
《三国演义》的时令节日与环境风物描写
——兼论节令文化对城市文明的影响
历史小说大纛《三国演义》毫无疑问是一部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核心内容就是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事。政治斗争的钩心斗角、军事斗争的金戈铁马、外交斗争的唇枪舌剑,一切都是血腥而冰冷的。然而,在这部“铁血”小说中,却也有一些描写时令节日和环境风物的片段,充满了温馨、柔美、休闲意味。如此,便使得《三国演义》的叙事风格具有了刚柔相济的特色。更有意味的是,这种特色对今天的城市文明又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
《三国演义》中具有温馨、柔美、休闲意味描写的最大特点就是结合时令节日来写环境风物。这些片段的时序非常明确,而且,作者对这种节令文化的体现虽然只有寥寥数笔,却十分传神、隽永。
我们不妨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顺序一一浏览,先看春夏两季。
镜头之一 桃园结义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第一回)
刘关张“桃园结义”一事,并非历史事实。《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只是说“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资治通鉴》卷六十载:“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则说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可知历史上刘关张三人之间的关系只是“恩若兄弟”或“兄事之”,但这已经有一点结拜的意味了。在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民间艺人就干脆让他们三人结拜了:“后有一桃园,园内有一小亭,飞遂邀二公亭上置酒,三人欢饮。饮间,三人各序年甲,德公最长,关公为次,飞最小。以此,大者为兄,小者为弟,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为兄弟。”其实,《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描写,基本就是《三国志平话》中内容相同片段的扩展版。但是,小说中加了至为重要的几笔:“花开正盛”,“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这就有了时令风物描写的诗情画意。桃树是落叶小乔木,仲春时节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可供观赏。而且,桃花盛开适逢清明时节,人们踏青郊游,会产生很多美好的故事。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博陵崔护”“清明日独游都城南”,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及来岁清明日”,又去寻访此女子不遇,题诗门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因此,《三国演义》写刘关张三结义,选择了桃花盛开这么一个春光融融的背景,是饶有兴味的,是十分优美的描写。
镜头之二 青梅煮酒论英雄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第二十一回)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三国志》等史书并无记载,但曹操回忆“望梅止渴”的故事却是有根据的。《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曹操的急中生智我们且不说,需要追问的是,“青梅煮酒”这种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究竟在什么季节开展呢?答曰:暮春时节。北宋词人晏殊《诉衷情》词中有句为证:“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小说作者写“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虽于史无据,但意境却是无比美好的。一代奸雄曹操和一代枭雄刘备在那儿钩心斗角、博弈斗智,背景却是暮春时节,梅子青青,一壶热酒,小小亭阁,这就是典型的刚柔相济的描写。
镜头之三 割发权代首
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禀遵军令。(第十七回)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可见,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一样,是一个有令必行、严于律己的人,小说中的描写也和历史事实差距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加了一点短短的描写:“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这段描写,既交代了曹操所乘之马被惊的原因,又增添了生活情趣。一只斑鸠突然从麦地中飞起,整个画面由此而显得生意盎然。因为麦子成熟是在端午节前的农历四、五月间。此时天气渐渐炎热,故而,小鸟多躲在麦草丛中休憩,如果不是曹操的坐骑惊动了它,它是懒得腾空而起的。《三国演义》这一小段的描写是非常真实的,也很有生活气息。因为这种麦收季节天气渐暖的情境,在某些诗词作品中也有反映,如宋代晁补之的《永遇乐·东皋寓居》词句就可证明:“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
镜头之四 凤仪亭
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便乘间提戟出内门,上马径投相府来;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蝉。蝉曰:“汝可去后园中凤仪亭边等我。”布提戟径往,立于亭下曲栏之傍。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泣谓布曰:“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己出。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妾恨不即死;只因未与将军一诀,姑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第八回)
作为民间传言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史书中未见记载。当然,更不存在王允利用貂蝉离间董卓、吕布之事,凤仪亭那一幕也是子虚乌有。如果一定要追踪一点线索的话,就是吕布曾经与董卓身边的侍婢有私情,但史书中并没有留下这女子的名字。《后汉书·吕布传》载:“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却给美男子吕布和美女貂蝉创造了一个极为美丽温柔的空间——荷花池畔凤仪亭,让他们在那里缠绵悱恻。荷花又称莲花,夏天开放,花为红色或白色,有清香。荷花初开在端午时节之后。这一点,《红楼梦》中有具体描写:“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至次日午间,王夫人、薛宝钗、林黛玉众姊妹正在贾母房内坐着,就有人回:‘史大姑娘来了。’……众人听了,自去寻姑觅嫂,早剩下湘云翠缕两个人。翠缕道:‘这荷花怎么还不开?’湘云道:‘时候没到。’”(第三十一回)翠缕问:“这荷花怎么还不开?”说明依照这个丫鬟的常识,荷花应该快开了。史湘云回答:“时候没到。”说明在这位小姐的知识宝库中,荷花开放还有一小段时间,但也不会太远。端午过后,天气开始炎热,但还不是太热。吕布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和貂蝉这样的美人幽会,也算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了。
镜头之五 南方苦热
却说孔明连日不见孟获兵出,遂传号令教大军离西洱河,往南进发。此时正当六月炎天,其热如火。有后人咏南方苦热诗曰:“山泽欲焦枯,火光覆太虚。不知天地外,暑气更何如!”又有诗曰:“赤帝施权柄,阴云不敢生。云蒸孤鹤喘,海热巨鳌惊。忍舍溪边坐?慵抛竹里行。如何沙塞客,擐甲复长征!”(第八十九回)
前文“割发权代首”和“凤仪亭”两个镜头,说的是端午前后的事,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热得令人难受。而诸葛亮七擒孟获途中的这样一次磨炼,是一般人难以招架的。作者不仅用“此时正当六月炎天,其热如火”的句子来形容这炎天暑热,而且还引用后人的两首诗做补充性描绘。其中,第一首诗的作者乃是大名鼎鼎的司马光,他有《大热》一诗,小说作者引用时略有变化,原诗云:“山泽欲焦枯,炎光满太虚。不知天地外,暑气复何如。”(《全宋诗》卷五百零五)至于后一首,查无实处,估计是小说作者自己的创造。但无论如何,这里的诗文,却将南方的炎热真正描写到极致!
二
大暑之后,便是立秋。《三国演义》除了对春夏季节有精彩描写之外,还有更为情景交融的秋冬季节描写的笔墨。我们继续跟着镜头浏览。
镜头之六 五丈原禳星
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第一百零三回)
杜甫《蜀相》有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对历史上的诸葛孔明的终身定评,故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而《三国演义》中这段诸葛亮临死前“五丈原禳星”描写,则是抓住八月中秋这么一个万家团圆的节令,写诸葛军营内外寂静肃穆:“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这就形成强烈的反差,民俗中应该喜庆热烈的中秋节,在军营中却是如此肃穆而凄清,因为蜀汉丞相正在进行生命的最后挣扎,而《三国演义》全书的主心骨也即将离我们而去。如此一来,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镜头之七 冻土筑城
时当九月尽,天气暴冷,彤云密布,连日不开。曹操在寨中纳闷。忽人报曰:“有一隐人来见丞相,欲陈说方略。”操请入。见其人鹤骨松姿,形貌苍古。问之,乃京兆人也,隐居终南山,姓娄,名子伯,道号“梦梅居士”。操以客礼待之。子伯曰:“丞相欲跨渭安营久矣,今何不乘时筑之?”操曰:“沙土之地,筑垒不成。隐士有何良策赐教?”子伯曰:“丞相用兵如神,岂不知天时乎?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风起之后,驱兵士运土泼水,比及天明,土城已就。”操大悟,厚赏子伯。子伯不受而去。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为无盛水之具,作缣囊盛水浇之,随筑随冻。比及天明,沙水冻紧,土城已筑完。细作报知马超。超领兵观之,大惊,疑有神助。(第五十九回)
农历九月,在江南,应该是菊花盛开、登高远眺的好时节,但在遥远北国的渭水流域,却是“天气暴冷,彤云密布,连日不开”,滴水成冰,曹操在“梦梅居士”的提醒下,竟然一夜之间冻土筑城,形成一道抵御马超的人工屏障。此事,历史上有记载,同时,也有人对渭河九月滴水成冰提出疑问,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一并作答:“曹瞒传曰: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垒。娄子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公从之,乃多作缣囊以运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由是公军尽得渡渭。或疑于时九月,水未应冻。臣松之按《魏书》:公军八月至潼关,闰月北渡河,则其年闰八月也,至此容可大寒邪!”原来这一年(建安十六年)闰八月,九月大致相当于往年的十月,北国农历十月结冰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故而,这一段冻土筑城的描写也是紧扣时令节气进行的。
镜头之八 横槊赋诗
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操令:“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吾今夕欲会诸将。”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操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操大喜,命左右行酒。饮至半夜,操酒酣……曹操正笑谈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操问曰;“此鸦缘何夜鸣?”左右答曰:“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操又大笑。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第四十八回)
刚刚涉及的冻土筑城的描写是渭水十月可结冰,而在比这稍晚的冬十一月十五日,长江两岸的环境风物是何种景况呢?《三国演义》的描写是“天气晴明,平风静浪”,是“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只能算是初冬气象。在这个秋收冬藏转换的季节,踌躇满志的曹操自以为即将收获、容纳整个荆州甚至整个南中国,于是他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搞得不亦乐乎。这一段描写是真假参半的,而且还多多少少有一点小问题。赤壁之战当然是事实,但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只有简单的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役,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并没有横槊赋诗的场面。当然,曹操对酒当歌的诗作也是有的,但也与此处所引稍有出入。更为重要的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将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定在黄冈、鄂州一带,如同苏轼的《赤壁赋》一般。因此,书里对周围景色风物的描写基本是来自《赤壁赋》,可作对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更为有趣的是,因为苏轼的《赤壁赋》写的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时间节点,小说作者写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却是“冬十一月十五日”,但因为《赤壁赋》在小说作者的脑海中留下的痕迹太深,一不小心将冬天的景物写得带有秋天的韵味。但这也不算坏事,至少可以提供一点“反季节”审美吧。
《三国演义》中的时令节日和环境风物描写,不仅时而流露“反季节”的苗头,而且更有“节令顺延”的三复情结的展现,“刘玄德三顾茅庐”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下面请看这第八个镜头,它又是由三个分镜头递进式完成的。
第一分镜头 一顾茅庐
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第三十七回)
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第一“顾”是在秋天,书中描写了秋天的景致,而且是深秋气象。这时,隆中环境风物的精华是松树与竹林。中国自古有“岁寒三友”之说,指的是松、竹、梅。因为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都是不畏严寒的好花佳树。而深秋季节不可能有梅花,诚如宋代葛立方《满庭芳·和催梅》词所谓:“梅花,君自看,丁香已白,桃脸将红,结岁寒三友,久迟筠松。”“岁寒三友”此时已有其二:松篁交翠。而作者突出“松篁”,至少有两重含意。第一,深秋季节,其他植物大多已经黄叶纷飞或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唯有松篁交织着翠色。第二,青松翠竹均乃高洁之士的象征,突出松篁正是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写照。如此一来,卧龙先生尚未登场,就给读者留下了初步印象。
第二分镜头 二顾茅庐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第三十七回)
刘玄德的第二“顾”是隆冬时节,天地银装素裹,四野一片严寒。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凸显了刘玄德求贤若渴的心理和冲风冒雪的决心。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卧龙出山的难度。更有意味的是,“岁寒三友”中迟到的梅花这时却“闪亮登场”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踏雪而来,口中还吟着诗,最后两句是“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这位黄承彦先生还告诉刘备,他吟的是“小婿”诸葛亮《梁父吟》中的诗句。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这二请诸葛亮,刘玄德虽未见到卧龙先生本人,却已经听到他的“心声”。
第三分镜头 三顾茅庐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第三十八回)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得很清楚:“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也说:“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可见,“刘玄德三顾茅庐”是历史事实。这一次,刘玄德见到“真神”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呀!春暖花开的时候,当刘皇叔率领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待大半天以后,从草堂中缓缓流出一阵从容不迫、先知先觉的吟哦。这是卧龙出山前的“龙吟”,这声音伴随着春风,伴随着夕阳,慢悠悠而又暖洋洋。人境合一,这正是诸葛孔明这样的“高人”所应有的特别的环境风物。这种物象描写,也是作者向读者展示一种天人合一的独特风景线。立春、雨水、惊蛰,蛰伏的卧龙终于出山了!
“刘玄德三顾茅庐”是由三个分镜头组成的整体,其间,作者鸣奏的是卧龙出山的三部曲:秋天,以环境烘托崭露主人公的头角;冬天,以物象描写表达主人公的心声;春天,在人境合一的氛围中得窥主人公全貌。经过如此连续递进的时令节日和环境风物的反复渲染烘托,诸葛亮一出场就先声夺人,“绣旗下遥见英雄俺”(《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了。
三
毫无疑问,《三国演义》中那些温馨、柔美、休闲的时令节日和环境风物描写显示了这部以阳刚、铁血著称的章回小说刚柔相济的风格,那么,这种阳刚与阴柔相结合并且在本质上相反相成的品格对我们有何种启示呢?
应该说,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启示。譬如做人,不能太刚,太刚易折;也不能太柔,太柔易烂;只有刚柔相济,才是弹性人生。譬如做事,不能太刚,太刚武断;亦不能太柔,太柔拖沓;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进退自如。城市文明建设亦如是,必须刚柔相济。
一座城市的建筑,必须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或者说就是硬结构与软结构的融合。所谓硬结构,即是房屋与街道构成的城市格局;所谓软结构,主要指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座城市,只有星罗棋布的钢筋水泥丛林和熙熙攘攘的人、车、道是不行的,它必须还有花园、湿地、河流、湖泊,甚至竹篱茅舍、小桥流水,要有提供人们休憩、徜徉的场所。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之都,也是美国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高层建筑有商贸、办公、娱乐、住宅多种功能,构成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然而,就在这高楼林立的城市腹地,却有一条运河穿城而过。笔者2011年曾经沿着这条芝加哥运河在城中徜徉了一个下午。从密歇根大街上的一座桥开始,转来转去,又经过同一条河上的另一座桥。城市中的河流和桥梁很美丽,尤其是在四周奇形怪状的高楼包围之下,清澈涟漪的河,层见叠出的桥,河流弯弯曲曲,桥梁却千姿百态。这样的城市才不愧为建筑之都,硬结构和软结构同在的建筑之都。
进而言之,一座城市的软结构,即文明建设的窗口其实也就是它的名片。这张名片的打造除了外在的精美,还得有雅俗共赏而又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涵。在城市中的那些花园、湿地、河流、湖泊里面,必须有体现温馨、柔美、休闲的环境风物构建。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为什么被誉为天堂?还不是因为她们拥有大量的河湖港汊、桥梁园林!如果没有一座又一座的园林、桥梁,苏州还成其为苏州吗?如果没有西湖和西溪,人们到杭州去看什么?而且,苏杭的这些温馨、柔美、休闲的“软结构”都是有故事的,虎丘、枫桥、孤山、钱塘,哪一处不是风光旖旎、风流千古?只有“故事”,才能令人流连忘返。
再进而言之,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名胜兼休闲之地,最好如同《三国演义》中的环境风物描写一样,还要留下时令节日的痕迹,让人在一年四季的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都能找到一个“适时”“对景”的休闲场所。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再回到春节,这样一些节日周而复始,伴随着美好的文化记忆,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三国演义》就提到了不少这样的节令文化场景。现实世界中城市建设也是这样,以环西湖文化圈为例,她之所以迷人,就因为那些“软结构”满足了人们各个不同节令的审美要求。读者如若不信,就仔细品味一下“苏堤春晓”“白堤水暖”“柳浪闻莺”“龙井问茶”“吴山天风”“三台映碧”“云栖竹径”“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杨堤秋韵”“满陇桂雨”“断桥残雪”这些节令性极强的可餐秀色吧!
城市文明的全部内涵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应该能够满足公民劳动和休息的双重权利。因此,一座文明城市,它不仅仅是士农工商打拼的劳动场所,也应该是男女老少休憩的精神家园。
(本文作者为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