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三大产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精细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来看,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各国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进步,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将发生巨大改变,由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缓慢,到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都上升,再到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缓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就业结构的变化,但是就业结构的变化一般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见表1-6),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都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取代,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此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大体相符。在经济发展初期,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占据绝对优势,且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大量的劳动力被滞留在农业部门;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转移;而后,第三产业吸纳了绝大多数劳动力,消除了第一产业大量过剩劳动力滞留的现象。

表1-6 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标准模式

资料来源:参见郭克莎(1999: 73-83)。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如表1-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格局转变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由“一、二、三”格局转变为“三、二、一”格局。1985年,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结构升级的关键性突破;2012年,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三次产业中产值比重最高的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首先出现在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2014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超越第一产业,说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总体来看,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各国的发展趋势一致。

表1-7 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1978~2014)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为了更好地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笔者分别绘制了二者的变动趋势图,具体如图1-14、图1-1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受几次重大产业调整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图1-14 我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动趋势(1978~201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图1-15 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1978~201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1978~1991年)。20世纪50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而自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并举的发展战略,这一转变也使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第一产业来看,由于80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农业的活力得以激发,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这一阶段先升后降,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了10.8个百分点,大量富余劳动力开始转移。第二产业受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调整的影响,尽管产值比重下降了6.2个百分点,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轻工业的发展表现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巨大的吸纳效应,就业比重反而上升了4.1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在1978年后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商业、餐饮业等服务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0.0和6.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呈现有利于就业的局面。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1992~2001年)。改革开放以后,在经历了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宏观经济形势逐步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国家大力压缩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以及纺织、皮革等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过剩产能,加上1997年开始的“减员增效”国企改革,这些因素使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在这一时期仅上升了0.6个百分点。而这一时期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性消费的需求获得极大的释放。这些因素给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5.7个百分点,而就业比重更是提高了7.9个百分点。自1994年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开始,第三产业成长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

第三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时期(2002~2011年)。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种背景下,以重化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使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极大发展,这一时期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先升后降,总体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也相应上升了8.1个百分点。这反映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巨大的就业效应。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这一时期只上升了0.5个百分点,说明制造业并未带动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但由于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较强,就业比重仍然上升了7.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2012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占比都跃居三次产业的首位,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得以进一步优化,符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

(三)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分析

在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步趋于一致。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就会出现一定的偏离,通常我们用结构偏离度来反映二者之间的不对称状态。结构偏离度越大,说明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说明产业结构的效益越低。显然,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越平衡。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该产业中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反之,当结构偏离度为0时,表明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学者们在研究基于多国模型的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演变规律时发现:当人均GDP从低到高演进时,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较高的正偏离逐步向零偏离靠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较高的负偏离逐步向零偏离靠拢。

笔者通过计算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见表1-8)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总偏离数趋于下降,说明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化。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波动,这些波动与经济增长及就业增长密切相关。1978~1984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均呈下降趋势,这一时期正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高增长期,合理的结构促进了经济增长。1984~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在波动中上升,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也剧烈波动。1992年的高增长主要是受投资拉动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对就业没有拉动,因此结构作用不大。1992~1996年,经济开始“软着陆”,经济结构开始调整,并逐步向合理化推进。但是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大量职工下岗,劳动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导致结构偏离度增加。结构偏离度的逐步加大,使经济增长率处于下滑状态,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2002年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后,结构偏离度逐渐下降,经济增长率也开始上升,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都进入了良好状态。

表1-8 我国历年结构偏离度(1978~201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四)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总体发展状况,笔者利用《国际统计年鉴(2011)》,选取了部分代表性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本研究选取的是《国际统计年鉴(2011)》中的最新数据。,以便通过国际比较来了解我国产业及就业结构的发展状况、不足之处以及演进方向,具体如表1-9所示。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总体而言,越是高收入国家根据2006年世界银行国家分类标准的数据,人均国民收入≤8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在876至3465美元区间为中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在3466至10725美元区间为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1072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越是较低,基本在3%以下,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比较高,大都在60%、70%以上,远高于其他两个产业的比重;其次从就业结构来看,其也表现为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状况,与低收入、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相比,高收入国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非常低,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较高;最后从结构偏离度上来看,总体上高收入国家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都在0左右,说明二者的匹配度较好,而在中低收入国家,第一、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都呈现较高的水平,说明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未能实现向第二产业乃至第三产业的有效转移。

表1-9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11)》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从人均GDP水平来看,我国属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典型,但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仅与高收入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甚至滞后于其他一些中低收入国家。按照2007年的数据,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10.4%、46.7%和42.9%,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大致与泰国相当,稍高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同样,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甚至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再分析我国的就业结构,我国2007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40.8%、26.8%和32.49%,截至2010年比重总体变化不大。虽然从整体上而言,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方向一致,但是就业结构的变动速度明显慢于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偏低。最后从结构偏离度来看,我国产值比重较大的部门就业比重较低,而产值比重较小的部门就业比重则较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十分突出。

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分析,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基本遵循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不匹配的状况。第一产业结构偏差较大,成为劳动力流出的主要部门,但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缓慢以及城乡间政策性和体制性壁垒的存在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和第一产业,这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也对城乡就业构成了巨大压力。产业结构变迁并未使我国就业结构峰值在第二产业出现,而是直接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这是因为我国工业化战略是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的,虽然经历过几次调整,但仍未表现出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渐进发展的一般路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真空”和过早出现资本排挤劳动现象使第二产业形成高增长、低就业格局。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第二产业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制造业和建筑业近年来表现出巨大的就业需求,这也说明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对生产性劳动的需求相对旺盛。第三产业是吸收就业的主要部门。但从当前的形势看,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与国外相比,近年来第二产业重新重化工业化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尚不明显,第三产业增长放缓阻碍了就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速率分析

测试产业结构及就业变动的指标一般有结构变动值指标和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两种。其中,前者仅将各产业份额变动值的绝对值简单相加,并不反映某个具体产业变动的情况,也不区分结构演变中各产业此消彼长的方向变化;而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运用空间向量测定法,以空间向量中夹角为基础,将产业共分为n个部门,构成一组n维向量,把两时期间两组向量间的夹角θ作为结构变化的指标,更细致、灵敏地揭示了结构变化的过程与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i表示Moore结构变化值;Wit1表示t1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Wit2表示t2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Wit1Wit2的夹角θ可以看作时间区间 [t1, t2] 内结构变动值,θ越大,表明结构变化的速率也越大,其最大值为90度。

笔者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分别计算1979~2014年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速率,结果如图1-1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变动速率呈周期性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动速率由于受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与产业结构变动速率表现出十分类似的变动规律。但是,就业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并非完全同步,而是呈现一定的滞后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产业结构决定着就业结构的分布,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化,但是由于受产业壁垒、人员素质等条件的限制,劳动力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使就业结构的变化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此外还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期还表现出增长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技术水平的提升使产业的进入壁垒逐步升高,而教育培训的滞后使劳动力素质无法及时调整以满足新的就业需求,从而延长了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时限。

图1-16 我国历年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变动速率(1979~201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六)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无论是从结构分布上还是从变动速率上都对就业具有明显的影响。虽然很多学者都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应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就业弹性持续下降、“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等研究成果的出现,就业形势又变得令人担忧。为了更好地了解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速率为自变量,以就业量为因变量,探讨二者对就业的影响。考虑到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本研究将模型设定为:

L=FSTRE, STRK)=a(STREαSTRKβ

其中,L、STRE、STRK分别表示劳动就业人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结构调整速率,α、β表示系数,a为常数。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指数形式,因此本研究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到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之间的对数方程:

ln L=lna+α ln(STRE ln(STRK

据此构建回归方程为:

ln L=C1+C2ln(STRE)+C3ln(STRK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STRE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进行衡量;STRK 利用产业的Moore结构变化值衡量;就业人数使用《中国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国家统计局有两类就业人口统计,一是经常性劳动统计,二是人口普查就业人口统计。在1990年以前,我国对就业人数的统计都是使用第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统计口径相对较窄,不可避免地低估了我国的就业总人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统计局从1990年起,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也就是利用人口普查的资料来推算全国就业人数。由于数据衔接的问题,这样1990年的数据就多出了一块,但国家统计局并未对此进行调整,这也正是统计年鉴中1990年全国就业人口比1989年净增9420万、增速高达17%的原因所在。由于1989年和1990年的就业差距太大,如果不对数据加以调整,在进行相关时间序列分析时就会造成数据的严重跳跃,而这种奇异值对进行实证分析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对年鉴中的就业人口数据进行合理调整。笔者根据人口普查就业人口统计方法,利用1990~2014年数据对总人口数与就业人口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F=808.48, P<0.001),结果如下所示:

L= -5600.031+0.612∗Y

根据该公式,笔者利用1978~1989年总人口数据及各产业就业比重,估算出历年各产业的就业人数,然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lnL=9.495+0.952STRE-0.089lnSTRK

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952, P ﹤0.001),而产业结构调整速率对就业的影响为负(β= -0.089, P﹤0.05)。这说明:①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有效地拉动了就业增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对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②在产业结构调整期间,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匹配,人员素质等无法及时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的结构性失业,过快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对就业产生了抑制作用;③比较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就业正向影响的显著程度要高于产业结构调整速率的负向影响,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吸纳作用要高于抑制作用,因此总体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带动了就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