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一)就业弹性

劳动力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具有同向和同步的变动趋势。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反方向的变化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劳动经济学中常用就业弹性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所谓就业弹性,就是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就业弹性通常有弧弹性法和双对数法两种计算方法。弧弹性法是指依据弹性的定义,采用中点公式直接计算的方法。双对数法是利用计量分析的回归方法,根据公式计算弹性。比较而言,第一种方法简便易行,所需数据简单,但其经济学意义有限,因为该方法将就业增长全部归为经济增长,无形中放大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第二种方法相对复杂,且经济学意义显著,但是对时间序列数据的拆分及样本量要求较高,如果无法合理使用,则会造成结果的偏差。由于本研究主要是做历年弹性趋势变化的比较,故更适合用第一种方法。弧弹性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Kit为第i产业的就业弹性,LitLit-1分别代表t期和t-1期的就业量,YitYit-1则分别代表t期和t-1期的GDP。通常情况下,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反之,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

(二)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化

我们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调整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我国GDP增长的指标,以全社会的就业人数作为衡量我国劳动就业的指标。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国1989年以前的就业数量与1990年以后的口径不一,因此,我们分别计算1979~1989年和1991~2014年总体及三次产业的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以及就业弹性,并绘制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图,结果如图1-12及图1-13所示。

图1-12 我国就业弹性变动趋势图(1979~198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图1-13 我国就业弹性变动趋势(1991~201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第一,从总体上来看,根据国外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一般经验,经济高速增长一般都伴随着充分就业。像日本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都在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维持了充分就业。世界银行2005年度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弹性为0.37,中等收入国家的就业弹性为0.78,高收入国家的就业弹性为0.24。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是0.3~0.4。我国属于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应当能带动较多的就业增长。但我国的发展实际与上述经验明显背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比较突出的矛盾。一方面,经济总体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30年的平均GDP增长率高达近10%,形成了被世人关注的“中国经济奇迹”;另一方面,就业压力却越来越大,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能力明显下降,就业弹性急剧减小,我国经济发展似乎进入了“高增长、低就业”的陷阱,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表现出不利于就业的态势。

第二,从第一产业来看,该产业的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而且波动较大。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长期以来城乡就业体制性分割,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使农村积累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或就业不足问题。因此,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很难反映该产业就业的变化,其波动程度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变化。当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时,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会升高;而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时,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会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一产业实际上起到了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在统计上,由于农业起到的是“蓄水池”的作用,凡是非农产业未能吸纳的就业都被计入农业,所以农业中的就业量在一定程度上被高估了。

第三,就第二产业而言,其就业弹性呈现由高至低再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按照我国现有统计口径对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又细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由于制造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极强,它既直接对劳动力产生大量需求,又间接拉动其他产业劳动需求的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心由着力发展重工业转移到发展轻工业上,由此极大地带动了就业的提升,加之计划经济时代就业乏力,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在改革开放的头几年呈现较高水平。然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一方面企业大量缩减产量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企业纷纷采用技术革新,改变生产要素组合,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渐减少。虽然建筑业就业人口一直不断增加,但由于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对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还不足以抵消制造业对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兼并重组等使工业部门的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使企业中大量的职工成为失业人员,进一步导致了就业弹性的下降。就业弹性的再次回升是在2002年国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后。当时,经济结构有所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而使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第四,就第三产业而言,其弹性系数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在于第三产业具有规模小和灵活多样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第三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进入第三产业的门槛较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入其中,其就业增长率不断攀升,体现出吸纳就业的巨大实力。在第三产业不断拉动就业的同时,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呈现一定幅度的下滑,这一方面与第三产业近些年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边际收益率逐步降低有关;另一方面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因为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吸纳就业的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第三产业内部,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相比,新兴的金融、保险、高科技、房地产开发等资本、技术、知识密集程度高的服务部门就业机会较少,从而拉动就业的作用也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