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于田,乘乘马(《诗经》)

汉字身世小档案

■“田”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田”字的外框就是这种是为了防止禽兽逃逸出去;里面的横竖线条表示“防内划分之狩猎区域”。

■最初为田猎之所,农耕之田是后来的引申义。

田地,田野,还有哪个字比“田”字的义项更清晰呢?即使从今天的字形来看,这个字也像极了块状的田地。但是,古人的生活远比我们的想象要丰富得多,“田”就是一例。

田,甲骨文字形A,很明显这是一个象形字,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像的就是田地之形,四周框住的是田地的四边,中间的横竖线条表示田间的小路,即纵横的阡陌。甲骨文字形B,中间是两横两竖。甲骨文字形C,跟今天所用的“田”字一模一样。金文字形D,白川静先生敏锐地观察到甲骨文的“田”字都呈长方形,而金文的“田”字都呈正方形。小篆字形E,没有任何变化。

《说文解字》:“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囗,十,阡陌之制也。”张舜徽先生说:“树谷之田鳞次比列,阡陌相联,封畛沟洫,有条不紊,故许君直以陈训田。田、陈古同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这段话牵涉到田姓的起源。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陈完逃到了齐国,齐桓公把他封在“田”这个地方,陈完不愿意再以故国为姓,而田、陈古时同音,遂以封地为姓,改姓田氏。段玉裁则说“取其陈列之整齐谓之田”。

那么,“田”的本义果真是耕种的田地吗?徐中舒先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说:“像田猎战阵之形。古代贵族有囿以为田猎之所,囿有封以为疆界,亦即堤防,其形方,因谓之防。”“田”字的外框就是这种“防”,是为了防止禽兽逃逸出去;“田”字里面的横竖线条表示“防内划分之狩猎区域”。他接着说:“围场之防,就田猎言,本以限禽兽之足,就封建言,则为封疆之界,故此古代之封疆,必为方形。而殷代行井田制,其井田之形亦必为方形。此井田乃农耕之田,已非田猎之所。后世不知农田阡陌之形初本田猎战阵之制。”

这段话说得很明白,而且远古人类在农耕之前确实是以狩猎为生的,因此将“田”字释为田猎之所是最有说服力的,农耕之田不过是后来的引申义。徐中舒先生所说的“古代贵族有囿以为田猎之所”,这个“囿”字,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解释说:“古者四时之田,皆于农隙以讲武事,然不欲驰骛于稼穑场圃之中,故度闲旷之地以为囿也。”其实是先有狩猎活动,然后才有农耕,朱熹是根据中国古代进入农耕文明之后的情况所做的解说,因而把次序颠倒了。

白川静先生也指出:“甲骨文、金文文献中,‘田’常指田猎。《书经》《诗经》中亦有‘田’义指田猎之用例。”《诗经·大叔于田》是一首描述郑武公的次子共叔段出行狩猎的宏大诗篇,在每段的开篇吟咏道:“叔于田,乘乘马。”“叔于田,乘乘黄。”“叔于田,乘乘鸨。”“乘马”指四匹马拉的车,“乘黄”指四匹黄色的马拉的车,“乘鸨”指四匹毛色黑白相杂的马拉的车。下面还有“暴虎”(空手搏虎)、“射”等场景的描写,可见“田”就是田猎,正是用的“田”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