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专稿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苗族呈现本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龙宇晓教授的敦促和他对“三苗网”发展的持续关注,其次要感谢这么多年来支持“三苗网”的各位老师和朋友们。——“三苗网”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石茂明石茂明(1968~),苗族,重庆秀山人,民族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三苗网”创办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各国苗族文化与发展。

摘要:三苗网”是中国开通最早、坚持最久、网友最多的苗族主题网站,其筚路蓝褛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互联网时代苗族人对于“数字化生存”之路的孜孜探索。“三苗网”这一特殊的田野样本,为研究互联网时代之苗族呈现(representation)和重构(reconfiguration)提供了绝佳的场域和文本,其多重复杂的意义还有待人们发掘和阐释。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三苗网 中国苗族 数字化生存

引言

中国早在30多年前就进入了互联网的世界,当下则更上一层楼,发展到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典型山地民族之一的苗族,如何走出自己的“数字化生存”之道,无疑值得世人关注。

众所周知,“三苗网”(又称“苗族联合网”)是长期不懈致力于苗族的数字化呈现和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机构之一,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目前,“三苗网”是中国开通最早、坚持最久、网友最多的苗族主题网站,它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理念,影响力辐射到各苗族地区。从“三苗网”3.0时代后期开始,网站所有数据就存储和运转在“云”上,数据抓取、分析、解读与安全也依托于“云”。三苗网现在进入4.0时代,移动端开设了“三苗网X智慧苗族”的微信公众号。2016年4月中旬刚刚开设的公众号便迅速崛起成为苗族圈、民族圈最受瞩目的微信公众平台。“三苗网”新阶段的目标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需要的机构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为民族文化弘扬、民族团结发展、国家精准扶贫做贡献。

通过这篇文章,我想做一点追根溯源的知识考古工作,回顾那段历史、解说一种情怀。抚今追远会让我们认真反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如果说“三苗网”是一个网络新兴事物和“网络社群”的田野场,那么谁是报告人,谁是研究者呢?笔者作为“三苗网”创办人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使自己遭遇了特殊的处境,人类学研究的看家本领——田野作业,在这里似乎可以衍生出一种全新的形式。

一 “三苗网”1.0时代

“三苗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石茂明创办于1999年11月。当时,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不久。电脑还是极为奢侈的用品。当时电脑里面很少配备硬盘和光驱,只有软驱,驱动和存储还靠3.5英寸磁盘,甚至我还用过5.25英寸的磁盘。如今电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换代升级,存储设备也经历了硬盘、光盘、闪存盘、移动硬盘、云盘等许多代。当时,一张3.5英寸磁盘能够装下1.44M的数据就被称为是巨大的存储能力了。现在一个比手指头还小的闪存盘甚至能够存储1T的数据,存储能力几乎是当年3.5英寸磁盘的几亿倍。

现在说起这些,简直就像是专业的考古知识,很多年轻人甚至一些电脑高手都闻所未闻,更不用说看见与经历。现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还存放着许多当年留下来的、存储有“三苗网”早期资料的软盘,可惜早就没有电脑软驱了,也就无法读取了,它们也就成了废物,换个角度说也就是文物、古董。当时的电脑,普通人几乎没有留存下来的,因为太大了,而且属于固体工业垃圾,应该技术性销毁的。但是软盘却是留下了一些。之后几年,我又留下了一些光盘,也存储有若干的“三苗网”数据和图片,现在这些也变成了废物。许多新电脑已经不安装光驱了。技术更新之快,可见一斑。

当时,电脑非常昂贵,一般只有比较大的单位才会配置极少量的电脑。PC机即个人电脑是好几年以后才出现的“新事物”。在1999年的时候,单位配置的电脑,多数都已经联网。那个时代,我对互联网充满了极大的好奇,经常大半夜地使用互联网,交流、邮件、浏览都是主要内容。

那时,真正使用互联网的普通用户主要是极少数大学和科研单位人员、媒体人员和对新兴技术敏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年轻人。甚至,只有前者和后者重合的人员,才是电脑使用者的主体,中老年同志碰都不敢碰。当年的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商业网站,并且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比如163网站(网易)、263网站。百度当年还没有诞生,腾讯QQ诞生于1999年2月。

“三苗网”最初的建立,受到了余学军的启发,他是中国苗族网站的先驱之一,他对早年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内容建设都很在行。另外,与龙建刚的交流以及他提供的内容,也成为“三苗网”起步阶段重要的支撑力量。《苗族研究信息》这份几个北京年轻学者创办的简明内部通讯月刊也是网站创办的内容激发因素。

石茂明从展示民族研究主要是苗族研究成果的角度,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个人主页。后来,又借助现成的模版式网络BBS,建设了几个苗族方面的论坛。合在一起形成“三苗网”1.0时代的主要架构。到2000年、2001年,使用互联网的早期苗族知识精英和技术敏感人士逐渐增多。“三苗网”从他们那里获得了非常多的鼓励,比如吴晓东、李炳泽、吴光辉、苗青等,稍后还有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侯健、张元奇通过互联网与“三苗网”建立了早期的链接。

“三苗网”1.0时代,从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来看,就像是手工匠人的时代。网页基本上是石茂明用简单的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手工编写的,简洁、质朴但是低效,以学术内容为主。

二 “三苗网”2.0时代

“三苗网”2.0时代,是从龙文的加入开始的。那是2003年中期。当时在浙江省宁波市一家公司打工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小伙子龙文对互联网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自学网站搭建、制图软件,后来又学习摄影技术,而且有很强的民族感情。龙文负责浙江这家公司网站的建设。他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三苗网”之后,很快与之形成了深度链接。他利用业余时间负责“三苗网”的技术变革。这带来了“三苗网”的两个巨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三苗网”由手工匠人时代,进入了程序自动化时代。网页不再由手工编写。第二个变化是,“三苗网”由知识精英为主要受众变革为平民化网站。这两个变化,不完全是人为的,很大程度上是时代使然。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使得网站程序化更加容易,使用起来简便、高效,基于互联网的交流数据也就更加频繁而巨大。电脑和互联网在2003年、2004年日渐增多,电脑价格下降,网吧非常普及,很多普通苗族青年都热衷于互联网的使用。

由于管理原因,“三苗网”也曾经历过导致小半年网站关闭的事故。2005年春网站重开之后,迅速重组团队,大家热情高涨,经常召开网络管理会议。2005~2006年,“三苗网”的BBS十分火爆,其互动性强,发表看法容易,大家激情澎湃,不少苗族情结浓郁的中年人也由“三苗网”进入互联网,成为网站的热心用户。比如版主当中既有当时50岁以上的“苗族风”,也有40多岁的“杨村”“川苗之子”“黔岭”,也有30多岁的“相思鸟”,20多岁的“秋诗意”“西楚”等。不少人表示是从“三苗网”学会了上网,除了收发邮件以外只上“三苗网”。加之石茂明身为中国社科院从事民族研究的学者,对国家民族和谐、团结进步的政策掌握、落实得好,使得网站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2005年底至2006年,通过“三苗网”链接起来的另一位苗族同胞陶波成为继龙文离开后又一位顶上来的技术员,利用业余时间奉献于“三苗网”。但是,网站大的架构没有变,是为“三苗网”2.1版。不少在都市里的优秀苗族青年,包括许多苗族大学生、研究生,加入到这种网络互动中,甚至成为“三苗网”BBS的版主,比如“何必”“婴宁”“光武”“苗家阿妹”“亮葛多”等。BBS互动性交流依然是“三苗网”的主基调,比较稳定的苗族虚拟社区逐渐成形。用户包括来自全国所有苗族地区和在外学习打工的各年龄段的网友。线上交流的频繁,促生向线下拓展交流的强烈意愿,一些网友互动形态开始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的见面、聚会。

其中,经历了各地网友小范围的见面会之后,在北京2007年元旦举行的“三苗网”新年会成为这类线下活动的新高潮。参加这次新年会的人数达80人左右。并且,这次线下活动成为催生“三苗网”3.0时代的一个契机。

三 “三苗网”3.0时代

一个互联网技术更加专业的大学生龙见焯参加了2007年元旦的这次聚会。过了4个月之后,他成为“三苗网”第三代的技术负责人,“三苗网”进入3.0时代。4月,他首先处理了网站遭遇到的严重黑客入侵事件,然后将“三苗网”改造为php语言的系统,康盛公司的程序,论坛改为“Discuz!”系统,至今仍在使用。该公司的系列产品,“三苗网”门户只用了一段时间,由于博客系统不再升级,“三苗网”的使用者也日渐稀少。在2009年左右,“三苗网”开始讨论打造自己的门户系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未成。同期还讨论过百科、商城、苗学会等模块。其中百科模块已经完成上线,但是没有推广使用。其他模块也没有上线。

在“三苗网”3.0时代,BBS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三苗网”的拳头产品。多的时候,每天所发帖子超过1000个,网友之间的关系从线上到线下,形成了强烈的社群认同。“‘三苗网’网友”成为大家认同的符号。除了石茂明、龙见焯以外,陶永标、川苗之子、九姓苗寨、丰收、秋诗意、龙王、郎衣、潘文敏、玉兰花、春妹子、山之子、秋缘、图图、顺其自然、敏敏苗妹、心语、周二马、刘析、张鸿、张荣斌、阳春之子、iiib、花子、达亨嘎、猛蚺央、遗忘的角落、罗浪、绿茶飘香、大围山、小淑女、苗妹欧桑、帅忆阁、敢引、蚩尤浪子、小哥哥、垢九、渊缘、一曲山歌、苗姐、凤眼看凤凰、寒松、庆林山苗寨、梅梅、唐建福等网友,以及后期的苗岭刀客等网友都是非常活跃的人物,或者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独特影响力,可称为“三苗网”大V。甚至有70多岁的麻荣远老师,60多岁的苗族风、梦苗乡、麻山苗族等网友经常在线交流,各显风流。每个人都在网上展现了独特的个性、留下了难忘的故事、交到了各自的朋友。当然,知名网友数起来要好半天,不一一罗列了,总之他们分布在全国几乎所有的苗族地区,有的网友从大学时代加入“三苗网”,毕业之后在工作的地方继续成为“三苗网”的重要成员。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有网友(寒松)专门创作了一部诗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大约50名网友。

从区域分布来看,川南地区网友密度高,素质比较整齐,2008年“三苗网”成立了“川南分站”。2009年,石茂明赴川南宜宾市三个苗族分布县(珙县、筠连、兴文)考察,并参加第三届川南网友聚会和研讨会,把川南苗族的“网络社群认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从2007年以来,“三苗网”每年元旦期间在北京举办“新年会”,并在2010年根据网友意见更名为“欢乐苗年”,形成了品牌性的影响力。2013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红火以及运营体制等原因,“三苗网”没有拿出适当的应对策略,人气开始下滑,一直至今。

不管怎么样,“三苗网”一直采取非营利性的运营方式,有利有弊。从“弊”来说,极大地约束了“三苗网”的转型、影响了“三苗网”的技术升级。在BBS里,网友们时不时会讨论“三苗网”的商业化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2013~2015年,试着开展了几次商业化实验,均以失败收场。写诗的那位网友在2013年夏天写道:“覆巢之下,我大病初愈、即将涅槃的‘三苗网’啊,我是你吹一口气便能燎原的那枚星火,你是我无法突围难以割舍的精神祖国。”“涅槃”的“三苗网”是否能够重生,还在烈火的考验之中。

尽管“三苗网”营运模式存在严重问题并影响了它的大发展,但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苗族地区,都一定会遇到“三苗网”的网友,“三苗网”的名声极大。论坛的注册用户达到20多万人。用户中各种性格、各种身份的人都有。每年网站管理层都要调解一些网友之间相当尖锐的矛盾,有的人明确表示,“有他在,我就不愿意上‘三苗网’了。”而另外的网友则显得铁骨铮铮、正气凛然,眼里揉不得沙子,也有网友可以视而不见、陶醉在自己的图片或诗词里。不管怎么样,大家通宵达旦地在论坛里交流、发帖、唱歌,“三苗网”就像一个“网络大苗寨”。

四 “三苗网”4.0时代

在2016年初,坚持了将近8年的龙见焯退出“三苗网”团队和运营模式。石茂明不得已接管,他调查了一下BBS的网友登录情况,发现大部分网友仍然时不时进来看一看,只是没有了原来的那份发帖激情。另外,年轻人注册“三苗网”的数量太少,不符合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是移动互联网夺取了大部分老网友的时间,网站对于新网友没有吸引力。于是,石茂明做出两项决策,一是开设新的微信公众号,确立苗族第一新媒体的定位,二是主动与年轻人接触,吸引年轻人加入。新的“三苗网”在技术上尽可能靠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运营模式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开始自立探索商业化的路径。整体上,从产品到管理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称“三苗网”进入4.0时代。

从教授到农民,从老板到教师,从官员到打工者,从学生到生意人……大家通过这个网络链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智能性互动互助、协同发展,实现万千受众一个网络。这是我们的前景展望。试设想两个故事如下。

在北京工作的苗族同胞潘昌海以及他身边的圈子,平日喜欢雷公山的茶叶。于是,通过网络订购,他们可以看见苗区雷公山的茶叶从谷雨、清明一直到端午的长势,可以看见茶农去采茶的场景,茶叶加工的过程,然后进入物流,最后品尝。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参与或看到,这是一种享受。在这里,购物是人生、情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融为一体的,它不仅是我们在消费茶叶这种产品,更是自己在参与,甚至某些环节可以自己遥控决策。进一步,还可以邀请第三方围观、点评。而茶叶的生产者也是一样,可以随时监控茶叶的长势,系统智能化地决定当茶叶的纤维素、果胶质、蛋白质、咖啡因等成分达到最佳时,再进行采摘。他还可以监控物流的线路、过程,如果消费者愿意,甚至他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产品如何被使用,是否被喜欢。令每一个黔东南人流口水的酸汤也是一样,也可以通过大数据、物联网、VR技术实现异地实时的体验、指令和购买,甚至是互动。台江县的银饰工艺也是一样。消费者可以参与打制生产的过程。

第二个故事。远在法国的让·路易夫妻看过法国电视二台的火热节目《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以后,妻子通过“三苗网”了解苗族,特别喜欢苗族银饰、苗族刺绣,于是她的丈夫给她预订了施洞镇吴水根(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制作的传承人)打制的银首饰,从支付订金的时候开始,他和妻子就可以看见他妻子的首饰是怎么打制出来的,从铸炼、捶打、錾刻、焊接到拉丝、编结、洗涤等每一个环节,他们的感情在其中也相随着铸炼、提升,他们的家庭生活也在其中变得丰富、充满惊喜。同时,这些也跟旅游连接在一起,他可能以前就去过施洞,也许是看了电视、搜索了网络,然后好奇、喜欢,那么买了银饰之后他们也可能会亲身来一趟苗寨。如果他们亲临有所不便,我们可以通过VR技术让他们体验苗寨旅游的各种风情,他们可以根据个性爱好智能地控制去往哪个苗寨,到哪个家庭,徜徉在哪条田埂,选购哪条刺绣片,还可以跟里面的苗族姑娘对话,甚至讨价还价。尽管一个远在天边,一个近在苗寨,但是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将会让这一切走进我们的生活。只要苗族人和苗族地区的产品都在“云”上、都在网上、都在安全的数据库里,我们就离“智慧苗族”近了。

李克强总理2016年5月25日在贵阳出席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开幕式的致辞中说,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蓬勃发展,使互联网时代迈上一个新台阶。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等信息网络产业。

这些新技术,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巨大的优势,而且年轻人象征着民族的未来、事业的未来。所以,我们大量地主动地接触年轻人,与他们座谈。其中一位年轻人为“三苗网”设计了一个智慧农业的规划,于是新开设的公众号就叫“三苗网X智慧苗族”。这里的“智慧”,意思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智能技术作为“三苗网”的拓展思路,作为未来的一个方向。

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形势下,“三苗网”近一个多月来主导性的新产品就是“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开设一个半月,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200人,阅读的总量达到六七万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微信公众号一年之内能够达到注册用户两万人,也许更多。只要突破一万人,就是“云上苗家”另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到那时,网站的用户依托“三苗网”,在“云”上不仅可以学习苗语、对唱苗歌,还可以交换苗族的土特产、工艺品。城市里的人可以吃到更加绿色环保、健康新鲜并且富有个性的食物与水果,农村的人则以自己拥有传统文化而自豪,同时也可以在避免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享受到大中小城市的工业产品,不会出现原来那种因城镇太小而物品种类缺乏的情况。

五 结语

综上,“三苗网”1.0就是互联网的早期运用阶段,“苗族知识精英”触网链接,形成一个小型网络;网站的特点是个人色彩浓厚,匠人式的工作方式。“三苗网”2.0使得网站程序化、平民化,以网络社群为特点的“网络苗族”开始萌芽。“三苗网”3.0时代,塑造了真正的“网络苗族”的概念,大大推动了以多样性和差异化为特点的各个区域、各个方言的苗族人通过网络建立认同,从线上走到线下,打造了一个完全新型的“认同社群”。“三苗网”4.0将打造“智慧苗族”的概念,将所有使用智能终端的与苗族相关的人们连接起来,连接的不仅是认同,不仅是情感,更是大家各自的日常生活与事业工作,是一种互联网+物联网的形态。

“三苗网”反映了苗族人在以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新时期里对于“数字化生存”之路的孜孜探索,为研究互联网时代之苗族呈现(representation)和重构(reconfiguration)提供了绝佳的场域和文本,其多重复杂的意义还有待人们发掘和阐释。以前有一些研究生或者学者写过一些相关的论文,一些民族媒体也做过一些关于“三苗网”的报道。本为学者身份的网站创办人石茂明多年前在一次讨论会中说,“对于网络社会来说,我就是一个field-maker,我创造了一个田野。”至于谁来做这个田野的研究,就不应该只是他自己的事情了。如果他本人来做这个研究,研究者、报告人是不是重合了?田野创造者与田野报告人的身份如何区分?这确实是一个很奇妙的状况,需要今后另写专文来探讨。本文算不上是一篇学理性的论文,但提供的是一份关于特殊“田野”的特殊经历。这样的田野样本,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生产场域里是不多见的,其多重复杂的意义还有待人们来发掘。

 

(责任编辑:杨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