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6)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3780字
- 2020-08-29 06:30:55
上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85期“经济每月谈”综述
【摘要】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85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上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会嘉宾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虽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也出现许多新亮点,包括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亚洲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和全球经济正进入创新驱动的时代。上半年,我国经济通货膨胀压力减弱,未来通缩更值得关注。建议:一是关注英国“脱欧”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加快供给侧改革;二是可以更好地使用降准工具;三是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应对经济下行的准备;四是多措并举保证物价稳定。
一 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也有许多新亮点
(一)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不看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指出,世界经济现在呈现“三低两高”特点。“三低”指的是低增速、低通胀和低就业。“两高”指的是高债务和高龄化。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主权债务占到美国GDP的110%,日本占到GDP的250%,欧盟占到GDP的94%。中国政府债务率虽然仅有56%,没有达到国际警戒线,但加上企业债务,有国际组织统计,已到236%,企业债现在是集中释放,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另外是高龄化。日本老龄化最严重,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25%以上;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到14.6%,65岁以上的占到9.6%;欧盟也深受老龄化困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认为,未来全球流动性会有收紧的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全球经济会有复苏,但是不会太强劲。中国人民银行预测比IMF要悲观些,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达不到2%,2017年可能会好些,但也难到3%。欧元区2016年经济增长会略高于1.5%,但达不到2%的增速。此外,全球未来流动性增加非常有限,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前几年,全球各央行都提供流动性,欧洲和日本都在购买美国国债,为全球提供流动性。但当主要经济体持有美国国债达到一定比例后,就很难继续增加购债比例。中国人民银行预计,欧洲央行到2018年购买美国债35%左右,日本将达到60%。此后,欧洲和日本持债规模将受到限制,全球流动性放缓预期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不容乐观。受美国大选及加息、英国“脱欧”、法德暴恐、土耳其未遂政变等诸多“黑天鹅”事件后续影响,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大,预计美元在2016年第三、第四季度会保持强势,相应的原油价格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承压,持续上行动能不足,阶段性回落并继续探底概率较大,输入性通缩压力不会太大,对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拉动作用将逐步减弱。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复苏前景并不乐观,有陷入长期性停滞的风险。
(二)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
陈文玲认为,当前全球还面临一个较大问题,就是政治不确定性,即主要国家领导人更迭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国正在进行的总统大选,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候选人特朗普、希拉里都有反对中国的倾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姚余栋认为,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增长也带来不确定性。英国“脱欧”的影响包括溢出效应和回馈效应,英国“脱欧”的直接影响是对全球经济下行有压力,英国“脱欧”后,英镑贬值13%,日元升值5.5%,欧元贬值3%。随后,各央行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产生回馈效应。此外,受英国“脱欧”影响,英镑和欧元贬值,日元升值,导致全球经济下行,美国加息更加谨慎,会推后加息进程。
(三)当前全球经济呈现三大亮点
陈文玲认为,一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上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美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美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1998年最高的时候是47%。但2008年以后,美国经济的贡献急剧下降。相反,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上升,中国在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量的拉动达到50%。二是世界经济重心正向亚洲转移。亚洲有几个经济体充满了活力。首先是中国,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GDP总量为11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国际贸易已经接近5000亿美元,占国际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3.2%。制造业从2010年超过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为25%;现在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比重已经达到25%。其次是印度,印度有12.1亿人口,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人口的50%,GDP总量已达到2.2万亿美元,印度GDP占全球比重也从1999年的3.6%上升到2015年的7%,2030年有望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2050年成为世界第三。2015年印度GDP增速是7.5%,2016年预计7.7%,这种增长速度还会持续到2025年以后。再次是印度尼西亚,总共有2.5亿人口,其中华人4000万。目前明显的趋势是,我国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等制造业逐渐向该国转移。印度尼西亚在劳动力上有比较优势,在首都及周边城市制造业工人成本大约是100~250美元。未来十年,印度尼西亚GDP增速预计在5.5%以上。最后是孟加拉国,也有1亿多人口,现在的经济增长为6%,已经连续20年6%,未来十年经济增长年均预测是7%。此外,还有缅甸、越南和菲律宾,这些国家都保持在6%以上的增速。三是世界经济的新秩序、新格局、新动力正在出现,全球正进入4.0时代。如果说地中海时代是全球经济1.0,英国主导的全球化时代是2.0,美国主导的二战以后是3.0的话,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中国推动和倡导以新经济为主要动力的全球化4.0时代。2015年,中国每天平均注册企业数达到1.2万户,新增就业达到1300万人,2016年上半年新增就业717万人。美国连续三次制定了创新战略,把创新作为国家寻求新突破的重中之重。欧盟也制定了创新战略,特别是德国工业4.0,创新也走在世界前列。
二 上半年通胀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未来通缩更值得关注
(一)上半年通胀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
王军认为,目前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势头减弱,不存在明显通胀压力,也没有跌入通缩的迹象,整体运行基本平稳,部分食品价格波动较大。上半年通胀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主要是前期“高热不退”的猪肉价格上涨动能已弱,6月猪肉价格出现了明显拐点,结束了连续7个月上升趋势;房地产成交有所放缓、价格环比出现明显回落,一线城市环比涨幅比上月略有扩大,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持续收窄。
(二)下半年物价也存在上涨的动力,但动力比较弱
王军认为,目前上涨动力减弱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2016年洪灾及随之而来的疫情,可能导致生猪供给回升的进程出现反复,预计猪肉价格很有可能在七八月短暂的下滑后,在四季度再度返回上升通道,但应不改变其长期回落趋势,对CPI拉升作用有限。二是由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长江流域洪水引发了市场对蔬菜价格上涨的担忧。但对全年蔬菜价格走势没有明显影响,不会造成蔬菜供应不足和菜价异常上升。三是2016年的洪灾可能会影响粮食价格,但我国连续多年的粮食丰收,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保持价格稳定。四是我国住房租金水平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房价对房租传导效果有限。五是油价已开始从高位回落,上涨压力缓解。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决定再次下调汽、柴油价格。六是考虑到民间投资热情仍然不高,下半年PPI回升依赖于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投资拉动,将保持缓慢回升,但回到正值仍有难度。
(三)未来通缩更值得关注
王军认为,本轮CPI的弱通胀已基本结束,尽管在年底因低基数效应还会有小幅反弹,但是2017年通胀压力依然不大。在本轮房价周期和“猪周期”结束后,未来中国可能还是会走向通缩,或者说是结构性通缩,即CPI微弱正增长,PPI再度回落,同比降幅继续扩大。预计2016年第三季度CPI为1.8%~2.0%,四季度回升到2.0%~2.2%,全年大概不会超过2.0%;PPI下半年同比增速回升幅度趋缓,特别是四季度有再度回落风险,全年预计同比回落3%~5%。再从国际背景来看,全球有可能都在落入一个类似于日本的长期增长陷阱或者说长期通缩陷阱,人口老龄化、创新瓶颈、新增长点缺乏、结构性改革无力、货币长期放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失败、全球化退潮、反全球化逆袭等,都将使全球陷入长期停滞。
三 下半年经济政策建议
一是关注英国“脱欧”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姚余栋认为,英国“脱欧”增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利用好全球经济调整时间,加快国内经济供给侧改革,为中国经济提供合理流动性,特别是要做好“三去一降一补”,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
二是2016年降息空间不大,可以使用降准工具。王军指出,扣除目前2.1%的通胀率,中国实际利率为负,继续降息将加大本已惊人的资产价格泡沫,因而降息空间很小。如果美国加息而中国降息,将使中美利差收窄,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从提振市场信心看,未来降准要比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诸如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更好。
三是做好经济下行的应对策略。王军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会受以下因素冲击,包括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快速回落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美国大选及加息、美元走强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冲击;外汇占款跌幅加大,资本外流压力加大。一旦这些情况变成现实,对我国经济增长将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建议货币政策着力点应该继续保持稳健。
四是多措并举保证物价稳定。王军指出,为了保证下半年物价稳定,应多措并举,保证物价稳定。应保障主要农产品(生猪、蔬菜)充足供应,防止价格大起大落;打击借当前南方洪涝灾害而对农产品的投机性炒作;加快重要公共服务价格(水、电、气、医疗、运输服务等)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去产能,有序去杠杆,实质性处置重点行业“僵尸企业”(煤、钢、水泥、玻璃),改善工业品通缩格局;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灵活适度,防止摇来摆去,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社会预期。
(信息部 张影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