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论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论题提出

论题的提出与论证一般基于两种动力:一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吁求,二是理论拓展与学科研究的需要。对任何一个命题的探讨与回答同样也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社会生活所提供的现实资源,二是学术研究所提供的理论资源。道德自觉论题的提出,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思考:

1.回应当代社会伦理生活的需要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呈现多元汇聚的发展态势。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如何正确做出合乎时代及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系列危机:社会心态失衡、现代性焦虑、价值虚无、诚信缺失以及道德信仰危机等等。这些危机越来越昭示着人类精神世界的迷茫与困惑。就价值观而言,人们在现代性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下,正在失去或者已然失去对意义世界尤其是道德生活世界的“本真”理解。现代性“祛魅”的后果就是造成价值理性的迷失,而工具理性取而代之,并衍生出实用主义、享受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这些“衍生物”正在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世界进行无情地挤压和侵蚀,“现实的人”被强大的市场功利化及逐利力量所驱使,不知不觉地使自身逐渐市场化和商品化。权欲和物欲正在侵蚀人的道德神经,强占人的精神高地,使得道德不再高尚,精神不再崇高,人的价值不再取决于道德的力量。道德不再是人安身立命之基,而是慢慢地被物欲横流的大潮所吞噬,在人们的意识中被视为异己化的存在。在追名逐利与道德自觉之间,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会选择适应前者,而放弃后者。现代人处世的方式更为功利化,更讲实用性,伦理道德的方式被无情地边缘化,道德自觉不再被视为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而是沦为工具理性或科学理性的附庸,目的开始手段化,手段开始工具化。人们精神世界和道德世界充斥着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精神世界杂草丛生,道德世界开始荒芜,人们处于信仰迷失的道德“无根”状态,甚至感到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在迷惘中不得不反思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现状,面对现实不寒而栗,不禁大声疾呼: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人是怎么了?社会现实警醒人们不得不回首直面人类精神的“失乐园”,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从精神、道德、信仰及文化等层面来重新审视自身,审视身处其中的社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觉来重新构筑人类的精神家园,努力做出合乎时代伦理要求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理性抉择。

回首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大政方针的引领下,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社会经济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以社会主义道德为主导的伦理运行机制相互碰撞与融合过程中,人们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发展和利益的天平上。在唯经济主义、唯技术主义、实用主义的喧嚣下,道德愈显苍白无力,谈论道德自觉似乎显得不合时宜。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在文明演进规律的支配和影响下,对终极价值的关怀、对道德需要的满足、对道德人格和境界的提升,始终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面对现实,我们再也不能消极颓废,沉沦于物欲满足的盲目乐观之中。展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未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勇气来关注道德生活,研究道德自觉问题,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断激发个体道德自觉,并以此为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2.个体道德发展的需要

就学术角度而言,道德自觉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和伦理关怀价值。道德自觉是涉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习惯、道德人格品质以及道德理想境界的理论范畴。道德自觉的生成与发展,必须通过个体将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自觉意识,并转化为个体道德自觉人格品质和道德自觉行为习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觉。

目前,一些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往往侧重于构筑抽象的、普世化的道德理论与行为规范体系,很少去关注甚至有意识地躲避现实生活中道德自觉问题的研究。他们似乎忘记这样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对于一个缺乏足够的或者说是完全缺乏道德自觉的人来说,他对于普遍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同是否真实?他履行普遍道德规范及道德原则的行为是否具有真实的道德动机和意图?其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持续性和自觉自愿性?如果普遍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没有获得人们内心的自觉认同,那么它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道德约束力仅仅具有一种他律的、外在强制的意味,因为道德自觉的形成不仅需要足够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推理的能力,而且需要人的自觉意识和自律意志的力量。如果道德约束力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和强制,那么现代道德与现代法律的界域又在哪里?道德作为一种以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注定要面临并走向客观现实,而促进个体道德的完善和社会道德良序运行,只有通过培养道德自觉才能实现。在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道德自觉贯穿于个体道德活动过程的始终,是个体道德活动的灵魂和主线。道德自觉的实现过程其实就是个体以理性自觉的方式实现其道德价值的过程,旨在扬善抑恶,完善道德自我,建构道德理想人格,促进个体自身道德完善和自由全面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序运行。

以道德自觉作为论题,主要基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与发展。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不仅是个体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手段,而且是人们整个生命存在及生命活动的确证。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能使自身的各种需要得到实现与满足。在人类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会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并随着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为了调整社会关系和协调这些矛盾和冲突,必然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准则,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便构成人类道德的主要内容。而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社会规范形式,其产生、发展及运作方式,决定了道德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而且是人们的一种价值选择,其作用的发挥必然会经历一个由外在道德规范过渡到个体内在道德自觉、再到外在道德自觉行为再现的过程,一个由知到行、再到知行统一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从对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的遵守和执行到个体道德自觉,从根本上讲也是出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道德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自觉也是人们获得社会认同与赞许、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以道德自觉作为论题,还由于道德自觉是人性完善和人格尊严提升的需要。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来从事各种道德活动,这是实现自身道德理想和人性完善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自由自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就个体角度而言,道德自觉是个体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个体在道德自觉生成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心性、德性的修为而获得价值的崇高感和精神的皈依感,充分展现着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内在价值。道德的内在目的是在道德主体与道德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在实现人际和谐的基础上达到主体的自由和人性的完善。这种主体自由和人性完善不仅体现在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上,而且体现在通过个体道德自觉来达到个体人生价值与人格尊严的提升。道德自觉是彰显人性完善和人格尊严的客观要求。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软实力表现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这种凝聚力和创造力主要来自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了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第32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第39页。。可见,建设文化强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时代主题。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依赖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以规约、引导、说服和教化的手段,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需要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作为支撑。加强道德自觉问题研究,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和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议题。

4.进一步优化道德教育的需要

21世纪既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又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人们必须以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为支撑,需要现代化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与之相适应。然而,当代中国道德教育虽然在改革创新方面做了诸多建设性的尝试,并且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总体而言,当前道德教育仍处于结构较为封闭、模式较为单一的境况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社会的开放性与价值多元性的事实重视不够,既忽视了道德教育固有的主体性,又淡化了现代社会对个体自主性、自觉性、创造性精神的呼唤,基本上仍然停留于传统的教育范式。在传统道德教育范式的指导下,对于道德的知识性传授强调的比较多,而对个体道德自觉意识、道德自觉心理、道德自觉行为习惯的养成则重视不够,因而在面对和解释现实社会的道德问题时,在解决价值观冲突与矛盾时,由于忽视个人品德建设和个体道德自觉的研究而显得苍白无力,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的作用,不能充分展现其在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方面的价值。从学科研究的角度而言,在传统应试教育氛围中,当代道德教育却不能洁身自好,忽视了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在体验性和贴近生活性之特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对道德教育宏观把握较多,而对其微观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注意到了道德教育需要灌输的一面,却忽视了道德教育更需要回归生活、回归个体、回归道德自觉内化的一面。多年来,我们在道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中深深地感到,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及规律,不能正确地运用个体思想品德生成与发展的规律,不了解个体道德自觉生成与发展的机制和规律,那么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道德现象的分析及对个体品德建构及养成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当下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现状的分析和阐发,就会浮于表面,只能是饮鸩止渴,适得其反。这不仅不利于道德社会功能的发挥,而且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将受到极大冲击和影响。有鉴于此,个体道德自觉的研究对于优化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大价值。

(二)选题意义

1.研究道德自觉的理论意义

首先,道德自觉范畴的引入能有效地弥补单一道德思维模式所固有的缺陷。以前我国伦理学对道德的阐释和研究,主要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上,从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视角来讨论和阐发道德产生的根源、生成与发展的规律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这既排除了唯心主义对人类道德主观臆断的解释,又摒弃了旧唯物主义对道德的形而上学化教条式的阐发。然而,其弊端是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研究,而忽视个体道德的探讨。这种以社会为道德主体的规范伦理学的阐释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一是过于注重道德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将道德政治化、工具化,道德情感、道德关切被冷冰冰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所淹没;二是过分强调道德的社会性一面,从而忽视道德的个体性和主体性,强调道德的社会规范性和外在约束性,忽视道德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关切。道德自觉范畴的引入,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视角进一步转向对个体道德主体性的关注,不仅要注重社会道德的研究,更要注重个体道德的研究。道德的主体是人,道德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人的生存与发展。说到底,道德只有服务于个体,才能最终服务于社会;道德首先应以服务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为己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道德又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是人所独有的确证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标准。所以,道德对个体来说,不应被理解为消极的、外在他律性的社会规约,而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自愿地践履。因此,将道德自觉研究引至伦理学领域,不仅能弥补单一道德思维模式下个体道德淡化所固有的缺陷,实现个体道德研究与社会道德研究的有效对接,而且对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次,道德自觉范畴的引入能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视域。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处于逐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地拓展研究领域,完善体系建构。仅就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教育而言,就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道德的本质及其作用的理解上,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性,突出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道德研究的深入;在涉及个体道德行为、道德人格、道德修养及道德理想目标等问题时,突出个体道德理想目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个体道德生活体验,此时道德虽以作为目的价值或目的善而存在,但这样脱离生活实际及个体既有状况的做法却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只能成为高高在上的理论悬设。道德具有双重价值,即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就社会价值而言,它既是调节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又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就个体价值而言,它既是个体利益、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体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遵循它既能营造出有益于个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又能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深刻地论证与剖析。同时,道德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而道德自觉则是在坚持道德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辩证统一基础上的道德自觉,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可以进一步深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最后,道德自觉范畴的引入为增强德育实效性提供必要的道德哲学根基。应当承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德育工作者积极地参与学科建设,一些学科从无到有,再到进一步完善。就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现状而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体系的建构不断完善,但是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目标,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模式与国际接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许多课题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而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德育理论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理论建构方面对道德哲学根基的研究重视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为什么”或“所以然”等问题研究的较为欠缺,缺乏学科知识系统的全面建构。道德自觉理论立足于个体道德的完善及道德人格境界的提升,更注重个体品德的现代建构,是从人性、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视角探讨个体道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和个体思想品德养成的规律,不断加深对德育哲学根基的研究,使德育理论更加关注个体,更加深入人心,更具实效性和说服力。因此,道德自觉的研究不仅对于当前德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研究道德自觉的实践意义

第一,研究道德自觉是应对国际竞争与西方价值观渗透的迫切需要。当代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既有国际冲突、竞争与合作,又有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与渗透。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安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活动一刻也未停止过,它们企图把我国“西化”,干扰和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有效应对国际上的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影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议题。当代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不仅取决于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取决于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及其影响力。这种文化影响力的核心最终要落到价值观上,而这种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和道德自强。只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能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才能有效地应对国际上的文化竞争以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核心和主体是人,而人的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正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研究道德自觉是应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主流价值观弱化的迫切需要。就目前国内形势而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受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出现了价值多元化冲突、碰撞与并存的局面。在中西价值观念的交锋和融合过程中,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致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却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时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比任何时候更显得尤为重要。而研究道德自觉问题,正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道德自觉的核心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个体道德自觉,正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和影响力的现实吁求,研究道德自觉更具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第三,研究道德自觉是防止价值观倾斜所导致的道德缺失的需要。从目前中国社会人们的精神状态来看,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信仰迷失、价值错位、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精神空虚等问题已相当严重,社会不良风气在一定范围内不断滋生蔓延。这种价值观倾斜诱发了人们种种社会焦虑,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所适从。加强个体道德自觉研究,让个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道德素质,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只有使社会步入善善相生的道德文明社会,实现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和道德自强,才能有效地防止由于价值观倾斜所导致的道德困境和道德危机。因此,研究道德自觉正是应对和解决这一道德危机和困境重要保证。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道德自觉作为人类实践理性的结晶,既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核心和精髓,又是东西方文化共同面对的时代主题。在中西文化语境中,道德自觉是众多思想家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他们以不同的话语形式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为我们留下许多富有价值的理论资源。总体而言,道德自觉实属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而在西方文化中,道德自觉概念尚未被明确提及,对其的探讨大多蕴含于德性、义务、责任、良心、理性、自律、自由等论题中。要深入研究此问题,需对目前中西方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一梳理和比照,以便确定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及其研究重点。

(一)国内研究现状

就国内学界而言,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道德自觉的学术专著,而且相关资料也较少。通过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方式进行搜索,结果含“道德自觉”题名的学术论文共149篇,以“关键词”方式搜索含“道德自觉”的学术论文、硕博论文共627篇,以“主题”方式搜索含“道德自觉”的学术论文、硕博论文共911篇。其中有1篇硕士论文《道德自觉及其培育研究》是专门研究道德自觉问题的,其他的都是对相关范畴或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从宏观上讲,国内学者主要从文化哲学、价值哲学、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人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德育等角度对自觉或道德自觉的概念、心理机制、原则等议题进行了研究,诸如戴茂堂从文化哲学视角阐发道德自觉;熊晓红、王国银所著的《价值自觉与人的价值》从价值哲学视角论述价值自觉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冯契在《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一书中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对道德自觉行为问题进行探讨;蒙培元在《情感与理性》中,以情感与理性关系为主线,立足于中西哲学的宏观比较,在对儒家心性之学进行全新阐释的基础上,提出良心即道德情感的自我知觉,良心凸显人行为的自觉性;李建华在《道德情感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种视角》中,以道德情感为切入点探讨道德自觉问题;张鸿燕在《儒家道德主体自觉论思想的德育价值》中,从德育视角阐述儒家道德主体自觉思想的主体自我原则和自觉原则,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儒家道德主体自觉思想在大学生道德修养、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和道德自律精神养成中的价值。具体而言,目前学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道德自觉问题:

1.从人的主体性存在视角来研究和探讨自觉或道德自觉

从主体存在论的视角来探讨自觉或道德自觉问题的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是从人存在特性的视角来探讨人的自觉性。郭湛在《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中指出人的主体性的自觉性“是对自发性的辩证否定即 ‘扬弃’”,人的自觉性“表明人的精神、思想或认识的状态”,人的自觉性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即“自觉意识、自我意识到理性自觉,由理性自觉到实践理性以及理性实践,一步一步深化和扩展,构成了作为人的主体性的自觉的完整含义”。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37~40页。焦金波在《“道德人”及其生成的元问题审思》一文中,从人的元问题即“道德人”的视角来研究道德自觉。强调道德人即“处在有节制、有信仰和有敬畏的状态之中”, “能够在实践理性精神主导下自觉做出有益于他人的却与自身利益无关甚至是有违自身利益的行为或活动的人”焦金波:《“道德人”及其生成的元问题审思》,《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第40页。,指出人的价值即“对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意义性的自我确信和在此基础上的意义性展开和完成”。焦金波:《“道德人”及其生成的元问题审思》,《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第42页。第二种观点是从人的本质的视角来研究道德自觉问题。王炳书在《实践理性论》中认为:“自由自觉活动是人的存在本性”, 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第45页。“交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重要形式,……语言则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第50~51页。自由自觉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实践理性生成的根据,同时,他将人类自由自觉活动划分为两个方面:“自由自觉的观念掌握世界和自由自觉地实际把握世界,……实践理性是人自由自觉的观念掌握世界的最高形式,而实践是人自由自觉的观念把握世界之活动的现实展开。”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第54页。第三种观点是从人的主体性视角研究道德自觉问题。东南大学哲学家、伦理学家王育殊在《道德的哲学真义》一书中指出:“道德主体性即人的活动主体性,或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包括认识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和道德主体性等。道德主体自觉性即在道德活动中的自决、自主、自控的属性和功能。”王育殊:《道德的哲学真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39页。周银红在《人的道德主体性的生成机制探讨》中指出:“人的道德主体性既能够使道德主体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增强自我完善意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周银红:《人的道德主体性的生成机制探讨》,《学术交流》2005年第11期,第1页。

2.从德性论视角来研究和探讨自觉或道德自觉

目前,从德性论的视角来研究自觉或道德自觉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道德自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德性活动就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江畅在《德性论》中,将人的德性形成发展划分为“前反思”、“反思”和“后反思”三个阶段,并指出在“后反思”阶段做到了德性自觉。陈根法在《德性论》中认为:“德性选择则是人类活动的自我制约、自我调节、自我关照,是人自己为自己立法”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70页。,它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一种自律性的选择,德性活动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道德自觉活动。第二种观点认为良心即自觉的义务。董莉在《良心是对义务的自觉意识——对良心与义务的哲学思考》中指出:“良心是人们对义务的自觉意识,良心是对义务的自觉履行,良心实质上是自觉的义务。”董莉在:《良心是对义务的自觉意识——对良心与义务的哲学思考》,《理论月刊》2000年第12期,第37页。第三种观点认为德行是个体道德自觉的行为。俞世伟、白燕在《规范·德性·德行——动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性研究》中,通过对道德义务他律性与自律性的考察,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性,指出德行是“基于自觉意识而做出的行为”, “处于自愿、自我选择的行为”,“不是孤立的个人意志的表现,而是与他人意志有着本质联系的行为”俞世伟、白燕:《规范·德性·德行——动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性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第133~134页。。李永华在《“为仁由己”的主体性道德思想》中通过对儒家“为仁由己”的剖析,指出道德在个体身上主要是依靠内心的自觉来发挥作用,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道德行为具有价值的内在原因,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主体在行为中要自制和内省。第四种观点认为个体道德内化和道德修养过程是主体道德自觉提升的过程,道德品德是道德自觉意志的结晶。易玉梅在《论道德内化与人的主体性》一文中指出:“道德内化过程是主体自觉的能动过程,离不开人的主体性。”易玉梅:《论道德内化与人的主体性》,《湖湘论坛》2007年第4期,第43页。张方玉在《德性: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指向》中指出:“德性完善是通过道德修养进行的,道德修养过程就是主体道德自觉提升过程。”张方玉:《德性: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指向》,《唐都学刊》2008年第1期,第58页。沈雷在《论道德品质的形成》中指出:“道德品质是一种自觉意志的结晶”沈雷:《论道德品质的形成》,《科教文汇》2007年第2期,第23页。,他认为道德品质养成是个体自觉意志行动的过程,是个体处理感情与行为过程中的道德自觉意志的凝结。

3.从道德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和探讨自觉或道德自觉

以道德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道德自觉,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学术界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道德自觉的发源地。何丽青在《试析道德自省的作用因素》中指出:“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觉能动性的发源地,是个体自主行为的动力基础,……又是自主行为的策源地。”何丽青:《试析道德自省的作用因素》,《沧桑》2007年第3期,第79页。第二种观点认为意志自由是道德自觉的前提。魏长领在《意志自由:道德信仰的形上基础》中指出“意志自由是对道德义务的自觉”魏长领:《意志自由:道德信仰的形上基础》,《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62页。;贾旗在《意志形成看道德自觉的途径》中考察道德自觉的途径时指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未必总是能够做到道德自觉,只有控制最终意志的形成过程,使得人的动机抉择能够以道德职责为目标,才能实现道德自觉。”贾旗:《意志形成看道德自觉的途径》,《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8页。第三种观点认为道德自律是道德自觉的表现形式。黄月辉在《论道德自律的本质》中,以道德自律为切入点论述道德自觉,他指出:“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幸福而自觉地内化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所形成的内在约束。”黄月辉:《论道德自律的本质》,《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99页。段慧兰在《论道德自律与自律意识的培养》中指出:“自律以他律为前提”, “以这种积极的他律作为基础,道德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自律,才能形成德性,最终成为一个道德自觉的人。”段慧兰:《论道德自律与自律意识的培养》,《湖湘论坛》2003年第5期,第70页。张志伟、李华娟在《道德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的特质》中指出:“在道德领域中主体的自觉性(道德自觉)是以自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当道德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时,人才能使自己的意志得到自主,由自主过渡到自为,成为 ‘道德自我’。”张志伟、李华娟:《道德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的特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411页。第四种观点认为责任意识是对责任的自觉体认。高湘泽在《论当前道德责任意识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文中指出:“道德责任意识是道德主体对与自身特定的角色和权利相联系的自己在道德上的‘分内应做之事’或 ‘应当为没有做到分内应做之事所担当的道德过失’的自觉体认。”高湘泽:《论当前道德责任意识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第196页。他进一步强调,加强道德责任意识建设,以道德责任意识自觉来促成道德行为的自觉自律,是当今中国搞好公民道德建设所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的一项突出任务。

4.从儒家传统文化视角研究和探讨自觉或道德自觉

立足儒家传统文化阐释自觉或道德自觉是学术界研究主要倾向,目前主要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道德自觉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和原则。柴文华在《儒家道德自觉论》一文中指出道德自觉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和原则,并对道德自觉的目标内容、途径、境界等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李禹阶在《从主体道德自觉到集体道德理性》中,立足于朱熹“修、齐、治、平”思想,论述理性“内圣”心性之学从主体道德自觉到集体道德理性的社会整合模式。余治平在《超越与内在——比较康德的实践理性与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一文中指出:“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阳明心学的致良知都十分关注主体道德自觉的建构。”余治平:《超越与内在——比较康德的实践理性与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第28页。第二种观点认为道德是人生实践的自觉选择。孔令慧在《浅论梁漱溟的道德观及现实意义》中分析指出,新儒家梁漱溟的观点即道德基于人性的自觉,形成于人生的实践,只有具备自觉能动性的人,才是道德之事的主人,才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人生实践的自觉选择,道德之真要存乎人的自觉自律。第三种观点认为道德自觉及道德自律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廖小波、李禹阶在《“天人合一”与“性心合一”》中指出,以朱熹心性论为代表的理学社会控制论的基点是个人主体的道德自觉和自律,而道德自觉及自律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即人之社会意识、社会思想的转化。

5.从德育视角研究和探讨道德自觉

德育与道德自觉相辅相成,目前学术界对二者之间关系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培养道德自觉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刘华、杨启亮在《现代视域中的儒家德育思想》中,通过对儒家“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伦理追问,将涵养儒家“仁爱之心”作为德育目标的重要维度,以文化涵养德性,重视引导主体的道德自觉、自省、自律。姜滢、胡药辉在《道德教育应注重学生自觉意识的培养》中指出,“在道德教育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觉意识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接受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内心的道德观念和外在行为选择达到和谐统一,自觉履行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的道德义务”。姜滢、胡药辉:《道德教育应注重学生自觉意识的培养》,《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第229页。第二种观点认为道德教育的人性本体目的是培养道德自觉的人。刘丙元在《自觉为人——道德教育的人性本体目的》一文中指出:“道德教育体现着人的自觉意志,……道德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使人获得 ‘人’的称义,即教人自觉为人。”刘丙元:《自觉为人——道德教育的人性本体目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1页。第三种观点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个体道德自觉的重要途径。方世南在《主体道德自觉:价值、功能与实现途径》中指出:“主体道德自觉是通过人格教育逐渐达到的。”方世南:《主体道德自觉:价值、功能与实现途径》,《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第84页。陈杰在论述道德自觉养成时,强调“必须激发主体源自内心的道德需要,开启道德价值理性,丰富道德情感体验,唤醒道德反省意识”。陈杰:《在交往中理解和体验——论道德自觉的养成》,《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3期,第45页。张燕红在《培育学生道德自觉性的路径分析》中指出:“道德规范要真正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关键是要培育人对践履道德的自觉精神。”张燕红:《培育学生道德自觉性的路径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第7期,第170页。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学界关于道德自觉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专题上,道德自觉问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基本上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严密、科学的论证体系,因此,对自觉、道德自觉的研究仍然有很大空间,需要对这一论题进行全方位、系统地研究和论证。

(二)国外研究现状

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道德自觉”概念属于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学术话语,西方文化语境中尚未明确提出“道德自觉”这一概念,且多以理性自治、道德自律、道德自由等样态论及,实际上道德自觉问题同样也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尼采认为,人本身就是对强力意志的追求和运动。“强力意志”是实现“重估一切价值”的有力武器,是“超人”的“主人道德”,主人道德的自觉自律就是通过“强力意志”释放人的生命的能量来实现人对自我生命和其他事物的支配权力。“对于主人道德来说,在奴隶道德中被视为恶的东西(如 ‘伤害’、‘残酷’等)恰恰具有 ‘善’的价值;因为它不安于现状,而是着力超越一切;它不倾向于平静与和谐,而习惯于在激烈的颠簸中奋起追求;它不求助于任何外部的东西作为价值标准,它自己便是自身行为的主宰者和总裁者。”周辅成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6,第876页。

存在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萨特以“存在先于本质”为出发点,将其与“自由先于本质”统一,共同建构个体道德自觉的存在论基础。他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是人的最高价值,同时,自由意味着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自由怎样控制激情,又怎样地为自己的利益而利用激情的呢?有一条很古老的格言——斯多葛的格言——教导人们向他的激情妥协以便能控制它们,简言之,人们将建议针对情感性行事,就像人在一般意义上的自然面前行事那样,那时服从自然是为了更好地驾驭它。因为人的实在显现为被一个被规定的过程整体包围着的自由能力。人们将区分完全自由的动作,自由意志据以发挥能力的被规定过程以及原则上避开人的意志的过程。”〔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564页。萨特所强调的道德自觉的出发点即个体主观性,实际上是一种个人的“自觉意识”,表明个人企图“超越自己”“超越现实”的内心自觉的欲求。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将他的道德自觉思想建立在实证的社会学基础之上,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只要科学地认识它,就能达到道德上的自觉和自律。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意志自由。这里所讲的意志自由就是指个体要具有理性,能自主、自觉和自律。他把道德看成是一种他律性规范体系,与具有自律性的道德意识相对应。他在《道德教育》一书中强调人是有意识的,是通过主体内部有意识的自主自觉活动而做出选择的。“强加给我们良知的任何一种限制,似乎都是不道德的,因为限制确实对我们个人的自主构成了危害。”〔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06~107页。在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中,自主自觉不仅是道德内化的高层次要求,而且是道德内化的目标。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觉能动性,使之去选择应有的道德行为,使自己成为自觉的负责的人。

斯宾塞在《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一文中指出,德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用这个办法,培养了儿童的自治能力,不断地增加了让他自治的程度,逐渐地使他做到不要帮助的自治,完全消除了从外加管理的青年转到内在管理的成年的时候通常产生的突然和危机的变化”〔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第111页。。他指出德育的目的是养成儿童的自治能力,教育者鼓励儿童从预见的结果中学会自觉选择行为,逐步使儿童成为不需要别人管理的道德自觉的人。

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教育家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重视儿童道德发展他律、自律阶段的研究。皮亚杰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柯尔伯格吸收了康德和皮亚杰的道德自律思想,在此基础上,柯尔伯格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从道德认知发展的视角来阐发道德自觉和自律品格的形成过程。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的先进理念,密切结合社会现实,围绕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自由、尊严、公正及人权等问题,对道德自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尔海默指出,在现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康德的以尊重和相爱为主旨的道德自觉思想远离了社会现实,并在国家权力操纵下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这时人的自由、自觉完全抽象化、逻辑化和工具化。同时,霍尔海默相信人们的心灵深处总是不可避免存在一种道德自觉的精神力量,即心中的“道德律”。德国马克思主义者、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在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自我实现的个体道德自觉思想,他认为追求积极自由的状态就是自我实现,就是个体道德自觉;人的自发性活动(道德自觉)是自我的自由活动,是出于自由意志的活动,人正是在自发的自我实现过程(即道德自觉活动)中,使自身与世界、他人、自然及自我统一起来,最终达到个体的道德自觉。

当代著名伦理学家艾丽斯·默多克(Iris Murdoch)将道德自觉与德行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德行是好的习惯与出于责任的行动,是内在善的展现与道德价值的自觉内化。道德自觉就是出于自发性而行善,而非因必须遵循外在规范而做出被期望的行动。默多克重视动机与道德情感的成分,但并不偏重情性,她认为知识是德行的基础,主张以知识来辅助德行,强调道德自觉,强调知情并重。

综上所述,西方学者对个体道德自觉的研究主要有四条路径:一是强调理性在自律品格形成和道德自觉培育中的作用,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对道德自律品格形成中知、情、意、行要素平衡发展的整体认识,缺乏对个体道德自觉培育多端性的科学理解;二是以非理性主义的视角来研究个体道德自觉,强调自我意识在个体道德自觉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三是以道德心理学视角来研究个体道德自觉,主要从道德认知出发论证个体道德自觉;四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通过社会批判来建构个体道德自觉。总体而言,国外对自觉或道德自觉论述基本上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析

就目前学术界而言,对个体道德自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总体上讲,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实践理性、道德情感、德性、品德境界、人的主体性、自律、自由等角度对自觉或道德自觉进行探讨。目前国内外对道德自觉问题的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研究较为零星、分散。目前对个体道德自觉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期刊学术论文,或是作为某一整体研究的一部分,学术界主要从文化哲学、价值哲学、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人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德育等角度对自觉或道德自觉进行某一方面的研究。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钱焕琦教授在其主编的《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一书中,主要从良心、责任、耻感、尊严及敬畏等方面对道德自觉思想进行了阐发;戴茂堂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指出,道德自觉即道德要自觉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提高精神境界的使命和责任;熊晓红、王国银所著的《价值自觉与人的价值》从价值哲学视角论述价值自觉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著名哲学家冯契在《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一书中,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对个体道德行为自觉问题进行阐述,他认为真正自由的道德行为是自愿选择和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二,总体上研究较少。目前对个体道德自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成果较少,并且研究不够深入。河北师范大学朱景辉的硕士论文《道德自觉及其培育研究》,对个体道德自觉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主要从道德自觉的内涵、特征、现实定位、功能及培育的基本路径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并论述了道德自觉的现实意义及其重要性,但尚未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柴文华、段治乾、程寿等主要从道德自觉的概念界定方面考察道德自觉问题。郭湛、焦金波、王育殊等人主要从人的主体性存在的视角来探讨道德自觉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研究者是从德性论、儒家道德哲学和德育等方面涉及道德自觉问题。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对道德自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三,道德自觉的研究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没有做到中西文化的融通。可以说道德自觉的研究直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语境中多以理性自治、道德自律、道德自由等样态间接论及道德自觉问题。例如康德道德自觉思想是通过道德自律来显现,萨特的道德自觉思想则通过自由与责任来显现。目前学术界尚未在相互融通与相互补充基础上对道德自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道德自觉的研究尚需要中西文化的“接轨”,道德自觉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道德自觉之初步运思

道德自觉问题既是理论性很强的论题,又是直面现实的重要的实践性议题。但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还没有一部系统、全面、完整地研究此问题的学术专著。笔者初拟“道德自觉论”进行研究,力求从人学、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社会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综合性视角对此论题进行系统全面的阐发和论述。

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学术界主要从德育、道德哲学的视角对道德自觉进行研究,并主要从两种维度进行探讨和研究:一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自觉问题作具体的分析,主要涉及道德认知自觉、道德判断自觉、道德选择自觉、道德行为自觉等问题,并集中于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自觉培育问题进行研究;二是从理论建构的维度对道德自觉进行阐发和研究,从学理层面对道德自觉进行研究,探讨道德自觉存在的合理性、可能性和必然性等问题,即对道德自觉进行理论性阐发。从总体上讲,目前人们对道德自觉及其生成与发展机制和途径的研究不够深入,而且大都集中在前一个层面,并且研究的较为分散。本书拟在汲取前人对道德自觉研究精华的基础上,以人学、道德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综合性研究,深入探索个体道德自觉的生成与发展机制及其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道德自觉培育的现实路径,旨在为当前道德文化建设及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实践策略。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道德自觉概念释义,主要对道德自觉的概念、本质、特征及价值等进行厘定和阐发;第二部分,探讨道德自觉的思想资源和道德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论述道德自觉生成与发展外在条件、内在心理机制及外在表现形式,厘清道德自觉生成与发展的规律;第四部分,对当代道德自觉及道德教育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其成因;第五部分,探索道德自觉培育的现实路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中西不同文化视域中道德自觉的衔接与融通;第二,道德自觉生成与发展的机制及其规律;第三,道德自觉培育的现实路径。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全球化造成的价值多元化,以及市场经济中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张扬,给人们的道德生活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自觉意识,激发人们的道德自觉行为,促使人们养成道德自觉人格品质,提升人们的道德自觉境界,是新时期创新德育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本书拟从以下几方面力求创新:

第一,研究视角上力求创新。目前学术界对道德自觉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于伦理学视域,主要对道德自觉的概念、作用及功能等进行研究,在这种研究模式下,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研究内容都很难有所突破。因此,本书试图突破这种单一的伦理学的研究模式,以现代人学、社会学、文化学、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理基础,以人存在的多重价值维度来对道德自觉问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研究。

第二,在理论研究方面力求创新。首先,将道德自觉的研究放在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视域下进行研究和探讨;其次,立足于道德自觉的道德心理学方面,既关注基础理论的阐发与建构,同时又直面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研究注重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的统一;最后,探索中西文化关于道德自觉思想的融通问题。道德自觉实属中国传统文化话语,西方文化中多以“道德自治”、“道德自律”、“道德自由”等语境出现,通过本书研究,拟做到二者的融合与贯通。

第三,在实践层面力求创新。本书直面我国现实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力图探寻问题的症结,提出道德自觉培育的现实路径,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加以论证,并将道德自觉问题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个人品德建设、道德教育、道德文化建设、诚信建设等实践领域,从实践层面进行逐层分析和阐发。

(三)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文献分三类:一是中国历代关于道德自觉的注译专著及西方思想家相关的专著;二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关于道德自觉方面的期刊论文及硕博论文;三是国外一些与道德自觉问题相关的英文原著。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需要,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搜集与整理,了解相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展开道德自觉的整合性、拓展性、深入性和创新性的研究。

第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法。哲学思辨对于理论研究至关重要,对于道德自觉论题的研究,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一方面,注重理论研究,着重剖析道德自觉内涵、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和提炼其生成发展的机制及其规律;另一方面,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及道德教育问题,从实际出发,探讨道德自觉的培育路径。本书拟从哲学、伦理学、道德心理学、人学、社会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研究。

第三,实证分析法。本书立足于对当前道德文化建设和德育问题的现实关切,从现实生活中个体道德出发,将道德自觉研究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道德教育实践。走出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抽象化的研究范式,本书直接从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及道德教育问题入手,注重分析个体道德自觉生成与发展的实证性,从实证性分析中探讨道德自觉培育的路径。本书将运用大量实证材料,从对实证数据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中,探讨道德自觉的现实走向,进而为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