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人族乱 夏启篡位

却说大禹因有了辟土珠这异宝之后,挖掘渠道一事也就可以进展神速了,除此之外,在大禹带领下,采集首山赤铜,在众人合力之下炼制了一件定海神针,用以测量水位,紧随着又有天庭送来天下河图,这河图乃是王母娘娘运用大神通把地仙界的天下江河湖海的所在之处都刻画在这异宝之上,特意用来相助于大禹治水以及人教教主坐下门徒玄都大法师送来开山神斧,以助大禹开山劈石所用。有了诸多异宝的相助,又有人族齐心协力,大禹终于疏通了天下九条大河,他把洪水疏导至合黎,使洪水的下游注入流沙。

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

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菏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

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他又凿开龙门,将定海神针置于东海,以定水文,至此大禹治水终于完成。这水患历时二十多年后,终于完满结束后,人族顿时欢声一片,舜也是颁布了一系列的政令,以示普天同庆。而大禹也因治水一事生,声望达到了顶峰,天下贤名广为流传,便连隐世不出的修士对大禹的名号也是略有所闻。

这或许便是所谓的锦上添花,却不如雪中送炭了吧。洪水治平后,大禹及时巡视各地,组织实施善后工作,变水害为水利,引水筑渠,建坝畜水;继续关注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使得男耕女织,不夺其时,故公家有三十年之积,私家有九年之储。而帝舜在位三十年时,,欲在将来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八年以后,舜在南巡中离去。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他迁都安邑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却说大禹即位之后,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利用在治水的过程中,自己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的了解,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又命人以开山神斧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

一条是从汧山和岐山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从此各地不再隔绝,有效的加强了对各方的控制。自此九州统一,天下归心,四境之内,物庶年丰,人民安居乐业。随后,他又总结出人族这几百年间为何如此多灾多难,他认为人族会如此,乃是因为人族自身气运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禹废寝忘食三天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思及人族自诞生以来,多灾多难,虽前有三皇与四帝的带领,然而气运终究不足,是以他要防止如今的圣人教派一般,带领人族炼制一件能够镇压气运的至宝,以镇压人族气运。

于是他下令搜集天下之铜,又召集众多的人族修士,广邀天下得道仙家,将上古龙族祖龙九子赑屃、鸱尾、蒲牢、囚牛、狴犴、饕餮、霸下、睚眦、獀猊、椒图斩杀,并将其精魄拘来,最后以自身筋骨为柴,以治水和自己治理人族的功德为火炼制了九座大鼎,将祖龙九子赑屃、鸱尾、蒲牢、囚牛、狴犴、饕餮、霸下、睚眦、獀猊、椒图的精魄分别封印在其中,置于九州,形成九州结界,以此护佑人族。这九座大鼎乃是集人族自诞生以来的功德于大成,是以用来镇压人族气运虽不及圣人的至宝,但胜在得到天道支持,是以也是绰绰有余。如此,有了九州鼎镇压气运后,至此,五帝俱立,人族气数圆满。

大禹在位的五十一年间,人族一片欣欣向荣,而在大禹逝世之前,又有人推举皋陶当继承人。这皋陶乃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助天子定刑法,制教规。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以正直闻名天下。只是天威难测,这皋陶却是在大禹之前便已经魂归地府,大禹无法,只得又把帝位让给了伯益。

他是黄帝的五世孙、少昊的玄孙,身份背景雄厚,又曾在大禹治水之时,伯益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发明了凿井技术,让治水之事顺利开展。只是大禹的儿子夏启在听说大禹要将共主之位传给外人之后,积极联络夏王朝的大臣们,准备在大禹死后以武力夺取帝位。而在大禹死后,伯益继位,夏启自然不服,是以在众大臣的支持下掀起叛乱,伯益对于政务虽是精通无比,但又如何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启的对手,当下他的军队被杀的大败,伯益自己也被俘虏,最后被杀。

启虽然通过武力登上了帝位,但却是违反了几千年来人族的崇高传统,是以当下便有不少支持禅让制的部族起来反抗他的统治,其中就以有扈氏为代表。他以“尧舜举贤,禹独与之”为名反对启的统治。而启为了巩固自己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帝位。于是发兵讨伐有扈氏,大战于甘,战前,启作誓词,说“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在最后有扈氏战败被灭,其部众被罚为奴隶。各部落不敢再有异议,启的统治得以确认巩固,家天下的世袭制终于正式取代了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