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慎独”的现实价值

一、何谓“慎独”

“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的隐蔽意识、情绪进行管理与自律的一种修为方式。最早见于《中庸·第一章》:“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对于“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己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慎独”也就是个人独处时,在没有别人看见或监督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内心深处发生于萌芽状态,尚未引起他人注意的错误意识,不正当的欲望或不正常的情绪,并自觉地用社会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字由“心”和“真”二字组成,“慎独”便是指道德主体在无人监督、独处活动,有做坏事的可能并不会被发觉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仍然能真心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慎独”是通过个人道德修养,形成道德信念,进而达到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

二、如何“慎独”

《中庸》强调从细微处着手,从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做起,从更为人性的或者心理的角度来实践“慎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君子要警戒谨慎“其所不睹”,就是在别人看不见时要注意并心存戒备;“恐惧乎其所不闻”,在人们听不到的地方,也要有一种自我约束的恐惧,这就是“慎独”,这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同理。当然,这两句话还可以这样理解:要戒备那些自己看不见的东西,要恐惧那种自己听不到的事情,这也符合人之常情。“莫见乎隐”:没有什么比隐藏起来的那些东西更容易显现出来;“莫显乎微”:极其细微的东西也逃不过众人的眼睛,都会呈现出来。儒家强调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隐”和“微”就是这个含义。《中庸》在这里启发人们,要善于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对于私欲不要做加法,而要做减法,减去自己心中对物质、名誉及权利无止境的贪欲,使别人所看不到的内心由美好品德充盈起来。

“慎独”的修身理念还体现在离群独处时,一是要真诚,《大学》云:“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要真心诚意地去处世为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二是要自觉,《大学》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小人”见到“君子”时,会遮掩其不好的地方,只把好的地方展现出来给他人,在独处的时候却做尽坏事。可君子不论是自己独处,还是见到他人,都会自觉依道德而行,这就需要一种高尚的自我约束精神。

历代儒家代表人物,如柳下惠“坐怀不乱”,东汉杨震“慎独”拒贿,宋代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元人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曾国藩在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时,写下著名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这四条中,慎独是“体”,是根本;其他三条是“用”,是枝叶。凡此种种,都极好地展现了贤儒们的“慎独”之功,成为后世不断传颂、仿效的“慎独”楷模。

三、“慎独”在今天的积极作用

儒家认为最大的敌人,不是学习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障碍,而是内心的欲望恶念与肆无忌惮。“慎独”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作为积极的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第一,“慎独”强调了道德的自觉和自律,随时随地提醒人们对自身的道德规范进行检测,如果“慎独”成为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到的道德修养方法,就可以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二,“慎独”思想蕴含着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积极修身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慎独”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锻炼才能达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培养了一如既往“慎始、慎终、慎隐、慎微”“毋自欺、毋欺人”的精神强化持久力和积极品格。

如果人人能够“慎独”,做到无论何时何地,是否有人监督,是否有人知晓,都以相同的态度去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绝不因无人知晓而恣意为之,也不会因有人监督而只做表面应付工作,无假冒伪劣产品,无欺诈蒙骗现象,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幸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