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致富能人到村党支部书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农村地区吸纳“先富阶层”?

无论是战争、革命、改革,还是市场化、民主化或工业化,急速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往往引发国家政治精英阶层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相应出现的影响深远的重要变革。这些变革包括但不限于政治领导阶层组成结构的变化、对体制外人才吸纳程度和方式的更新、政治精英集团主导意识形态的演进、执政政治集团权力及认受性基础的变迁,以及政治精英和社会民众之间互动关系的重塑等。不言而喻,在历经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后,当下中国农村地区出现的最具根本意义,亦最应引起人们关注的政治发展之一,应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在组成结构、领导力量及执政基础等各方面逐渐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重要变化。而农村私营企业家及其他致富能人在政治上迅速崛起并逐步进入中共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领导位置,尤其属于上述重要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本章中,私人企业主和其他致富能人是指那些拥有或者参与商业经营的成功人士或者私人执业的专业人士,范围从个体户到大型企业主不等。参考:Kellee S. Tsai, Capitalism without Democracy(Ithaca, N. 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7), p.11。他们是那些在市场经济转型中获得成功的本地经济精英。在某县的官方话语里,“私人企业主以及其他致富能人”被简单称为“能人”“致富能手”或者“新社会阶层”等,以避免引起意识形态上的疑虑。参考:Bruce Gilley, “The Yu Zuomin Phenomenon: Entrepreneurs and Politics in Rural China, ”in E. Bonnell and Thomas B. Gold(eds.), The New Entrepreneurs in Europe and Asia(Armonk, N. Y. : M. E. Sharpe,2002), p.74。

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 Putnam)于1976年曾言:“‘谁在管治’?此问题有理由成为实证政治科学的核心议题。”Robert D. Putnam,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1976), p.2.基于笔者自2005年起在华北某县(以下以“庆县”指代)连续进行多年的田野调查研究,本章详细考察了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兴起的农村先富阶层如何进入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领导岗位,并逐步取代传统社、队干部而成为新型农村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村支书”)的复杂过程。通过田野调查研究,笔者亦深入了解这些企业家和致富能人出身的村支书群体内在的多样性,厘清他们得以在基层政治生活中崛起的推动力、诱因与自我动机,以及探究这些新型村支书赖以取得和行使政治权力所必需的社会资源。

本章的讨论重点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社区的内生动力(endogeneous dynamics)如何有力推动农村先富阶层在基层政治中的地位跃升,以及农村党的基层领导结构的变化。这里,两个方面的观察至关重要。一方面,由市场经济改革所催生的、根植于本地社群网络内部的政治动力正推动农村新型企业家村支书们在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治中逐步获取并扩展其领导权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和私有企业发展的浪潮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通过学习新的实践、打破固有意识形态局限,充分开拓政权的弹性空间,扩大执政党的边界。通过把社会经济转型大潮中涌现的能人阶层吸纳进党的基层组织,鼓励他们带领民众致富,中国共产党将经济社会转型中新兴的社会力量化为己用,并以此增强党在基层农村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从而进一步密切农村社区和政权的联系,最终达到巩固党和政府执政基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