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庭生活(1)
- 读懂青春期的男孩: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父母如何引导孩子
- 章程编
- 4892字
- 2017-11-07 15:10:54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他们的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等人格特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他们开始学会了关注、分析、反思;开始带着怀疑、警觉的态度认识、评价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开始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开始有了“欲与天空试比高”的志向……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时不时地顶撞父母,不再像过去那么听话了,甚至会公开地向父母叫板:“别管我,将来有没有出息是我自己的事!”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必须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在孩子的青春期与孩子一起成长!
【别管我,将来有没有出息是我自己的事!——如何疏导孩子的逆反心理?】
高飞刚上初三,爸爸妈妈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们期望儿子在未来能够展翅高飞,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这天晚上,高飞正在看韩寒的《三重门》,边看边喝彩。高飞的爸爸奇怪,儿子今天怎么这么激动?因为平日里他看书总是悄无声息的。于是,爸爸便问高飞:“有什么值得喝彩的?说出来让爸爸见识见识!”
高飞便把韩寒那种叛逆精神讲给爸爸听,爸爸听后却不以为然,有点不高兴地说:“以后不要再看这样的书了,这会影响你学习的积极性,你还是好好上你的课吧,这样将来才会有出息。”
“韩寒的学习不好,可是你看他现在多有出息啊!做自己喜爱的工作,还玩赛车,这也是我向往的生活!”高飞接过话茬,兴奋地说。
“韩寒这样的是极少数,你看看有几个有出息的人是韩寒这样的啊?别学他的什么叛逆精神,对你一点儿好处都没有!”爸爸严厉地说。
“跟你也说不明白,反正我就爱看他写的文章!再说了,将来有没有出息是我自己的事,你们别管我!”说完,高飞走进了自己的房间,继续看《三重门》去了,留下一脸愕然的爸爸独自在客厅坐着。
读懂孩子心理
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学专家把促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诸多因素归纳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
1.主观因素方面
从主观因素来说,青春期的孩子爱逆反,首先是和其特定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大脑的发育日渐成熟,孩子的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能力越来越强,思维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和丰富,这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其认识往往是不坚定的和易动摇的,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他们往往不能与大人的教育同向思维,而是站到对立面去思考,常会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与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自己站到施教者的对面,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2.客观因素方面
从客观因素来说,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四点。
第一,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会无形地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孩子又找不到排解良策时,便容易在情感上对家长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劝说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形成逆反心理。
第二,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是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由于部分老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不恰当言行,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使孩子逐渐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甚至背离,并因此反其道而行之。
第三,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孩子的同辈中,不仅有相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他们之间容易相互认同、相互转化与感染。因此,在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人生有两个反抗期,第一个是在孩子三岁左右,第二个是孩子十来岁,正值青春期的时候,这两个反抗期均是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这时,孩子们对外界充满着好奇心,求知欲旺盛。然而,许多家长却对孩子的行为不予理解,有的表现为冷漠、置之不理;有的则对孩子的行为强行制止,甚至给予处罚等,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到压抑,从而以反抗来回应家长。
专家给你支招
如果对孩子的逆反心理与逆反行为听之任之,就会阻碍他的成长,甚至导致病态的人格。反之,如果对其粗暴制止或强行压制,则又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将他们推向另一个极端。那么,如何科学地疏导孩子的逆反心理呢?
1.用同理心疏导孩子的逆反
父母疏导孩子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同理心,也称同感,是指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尽力感受孩子体验到的情感。同理心并不是要求家长有跟逆反心理孩子一样的逆反心理或言行,而是要求家长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所遇到的问题,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比如:如果故事中高飞的父亲能够用同理心来对待孩子的问题,那么效果会迥然不同:“高飞,我明白你现在的想法,你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向往着有一天和韩寒一样玩赛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爸爸年轻时候也这样想呢!可是又怕由于自己的叛逆,失去了学习的黄金时间和宝贵机会,所以我还是选择了认真学习。你现在的心情爸爸特别能理解,我也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父亲如果站在理解孩子的角度上,用同理心来疏导孩子的逆反心理,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叛逆,效果可能会更好。
2.适当进行自我表露
家长可以在孩子跟前讲述自己也曾有过偏执、怨恨或古怪言行的经历,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表露,这样可以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当孩子觉得自己不能被人理解时,家长可以适当地透露自己也曾有过的类似感受或体验。这样做,有助于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解除心理防线,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面质,“一语惊醒梦中人”
面质是一种质疑技术,指家长对有逆反心理的孩子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情绪体验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面质的目的并不是指出孩子说错了什么和做错了什么,而是把重心放在讨论问题,帮助孩子身上。比如:家长可以这样面质:故事中的高飞“你说的韩寒的叛逆精神爸爸大致理解了,确实挺有道理的。可是叛逆的孩子很多,最后成功的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父亲的疑问会引起孩子的思索,使孩子学会辩证地看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面质的意义不在于否定孩子,贬低孩子,教训孩子,而在于启发孩子,激励孩子。通过面质,家长可以一方面设法动摇孩子的不合理信念,一方面启发引导孩子树立理性、现实的信念。
另外应当注意的是,为了达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面质的提问方式通常都比较尖锐。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是真诚、尊重、信任的,切忌用面质来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4.改变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面对处于逆反期的孩子,父母应当审视自己是否有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比如:“专断”、“粗暴”等。孩子们不会无缘无故与家长作对,有时候,父母的一点点改变,就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另外,任课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有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与老师及时沟通,并婉转地提醒老师进行改变。
5.关注孩子身边的伙伴
孩子的身边总有一群伙伴,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辈群体的影响对孩子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身边的伙伴。有机会的话,家长可以介绍孩子认识一些开朗活泼、善解人意的伙伴,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的逆反性格得到转变。
6.接纳孩子正确的“叛逆”
叛逆不一定全是错的,这一点,家长也不能忽视。
亿万富翁井户出生于日本静冈县山坳中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是位雇工,靠帮人采伐木材挣得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着一家人的生计。母亲也只是做临时雇工,收入非常少。他们希望井户能够赶快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挣一定的工资贴补家用。可井户有自己的理想,他虽然理解父母的意愿,但他觉得,如果要实现理想,就一定要有知识,要坚持上学。母亲怪他不懂事,可少年井户仍旧坚持己见。
初中毕业后,他决定去比较大的滨松市工作。为此,他又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因为父母不希望他离家工作,认为在本地找一份工作能够维持生计就很不错了。但井户却认为,如果留在本地,实现不了他的理想。于是他又一次叛逆,坚持走自己的路,毅然离开了家。正是由于这一选择,井户才由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亿万富翁。
没有叛逆精神,井户不会走向成功。他坚持学习和离家工作都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做出的努力,所以,叛逆不一定完全是不好的。如果孩子叛逆得有道理,那么不妨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妈妈送给女儿的母爱小纸条
你之所以有种种不同看法,是因为你在思考,在成长。
【我先回家了……——与儿子距离为什么越来越远?】
小杰现在是高一的学生,作为父母的独生子,他被父母当成“小皇帝”似地呵护着。小时候,小杰最喜欢骑在爸爸的背上,挥舞着小拳头喊:“前进”,那时候他有什么话都对自己的父母说。可是一上中学,特别是到了高中,小杰渐渐地与父母疏远了,很少主动和父母交流,更别说谈心了。爸爸妈妈对此很困惑,也很着急,他们努力想改善现在的关系,于是,在小杰生日那天,爸爸妈妈特地带着小杰去了他最喜欢的自助餐厅。
“生日快乐!”爸爸妈妈落座后,齐声对小杰祝贺道。
本以为小杰会开心地一笑,没想到他却不好意思地环顾了四周,脸红地低下了头,说:“小声点……”
“为什么,你不开心吗?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我们给你过生日了!”妈妈疑惑地问。
“没什么,吃吧!”小杰依旧低着头,轻声说。
爸爸打破了母子之间的尴尬,笑呵呵地说:“为什么?我们儿子长大了呗!儿子说说,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啊?”
小杰抬起头,淡淡地说:“没什么事儿,每天都一样上课、下课。”
爸爸不知如何接口,饭桌上一片沉默。
40分钟后,一家人吃完了晚餐,妈妈提议说:“不如我们去广场散散步吧!正好消化消化!”
还没等爸爸说话,小杰就说:“你们去吧,我先回家了,还有好多作业呢!”
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爸爸妈妈叹了口气,他们不知道与儿子的距离为什么越来越大,也不知道能够为此做些什么?
读懂孩子心理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对父母疏远,让父母觉得有距离感呢?这与其特有的内心矛盾有关。青春期是孩子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正处于由依赖向独立过渡的阶段。尽管他们希望和父母一样,能够独立地处理和决定事务,但又留恋着父母对自己特殊照顾的童年时代,因此在与父母的关系上,他们的内心常常会发生矛盾。以上面的故事为例,小杰对爸爸妈妈特地为他庆祝生日有些冷淡,很有可能是因为受“我都这么大了,是个男子汉了,还要在这样的公众场合像个小孩子一样过生日,多不好意思”的心理支配,然而这并不表示小杰就不喜欢爸爸妈妈的行为,因为在他的心里还留有小时候过生日的美好印象,甚至可以说,小杰是希望爸爸妈妈给他过生日的,只是有些不好意思,不知如何应对,毕竟他是个大人了。孩子青春期依赖与独立的矛盾让小杰的反应看似“冷淡”,但这种“自己”与“自己”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专家给你支招
父母本来应是孩子最愿意倾诉衷肠的对象,可孩子到了青春期,这种情况往往就改变了,有不少家长常感到与孩子有距离感,很难与孩子交流,在教育方面更是不知所措。虽然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倾诉、渴望理解,但因为顾及自己“成人”的面子,他们不愿意轻易打开自己的心扉,这就为父母与孩子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
1.提升自己的亲和力
如果孩子爱看球,家长可以搜集一些有关信息,与孩子一起谈论赛事、球技;如果孩子爱唱歌,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歌坛的各种趣事,有机会一起去听场演唱会,或者讨论一下对追星的看法,从中了解孩子的观点、态度,引导他正确认识成败、名誉。这种类型的交流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它没有居高临下的威迫感,极具亲和力,孩子也容易打开心扉,接受与父母的交流。
2.善于察言观色
与孩子交流时,父母要善于察言观色,对孩子的反应要敏感些。孩子对谈话内容感兴趣时,可将话题引向深入,一旦发现孩子有厌烦情绪,就应立即停止,或转移话题,以免前功尽弃。另外,即使找到交流的话题,也应力求谈话简短有趣、目的明确,切忌啰嗦,以免造成切入点选择准确,但交流效果不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