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赤字皇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真的那么臭名昭著吗?
记得小时候,每每说到历史上的弱智皇帝,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总会被提及。无独有偶,法国也流传着一个雷同的故事,被称为“赤字皇后”的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在听闻法国贫民连面包都吃不起时,说出了“让他们吃蛋糕”的可笑回答,成为这个“赤字皇后”不识民间疾苦的又一罪证。
玛丽·安托瓦内特
但有时候,你听到的故事未必是真实的。“食肉糜”载于正史,晋惠帝想翻案都难;但“吃蛋糕”的典故仅可见诸卢梭的杂文集《忏悔录》,连野史都算不上。而且原版故事是记叙一位善良的“高贵公主”倡议让领不到祷祝面包的穷人去吃蛋糕,谁想居然被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后,又张冠李戴安在了“赤字皇后”的头上。可怜的法国皇后不仅掉了脑袋,还要在此后数百年内为一句自己压根没说过的话遭人耻笑。
功罪盖棺犹未定,是非留待后人评。在此,我们不去评判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是非功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绝代艳后确实推动了法国在时尚、服饰、艺术、园艺、饮食等领域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剪不断理还乱的经典美食。
“让他们吃蛋糕!”——不,应该是布里欧修
“让他们吃蛋糕”的故事在西方流传甚广,但正如上文所述,此话并非出自玛丽·安托瓦内特之口;此外,《忏悔录》原文中提到的点心也非蛋糕,而是布里欧修(brioche),这是一种在制作时加入大量黄油的高油面包。只是,历史真相早已不重要,人们更情愿去相信这个绝代艳后的愚蠢,至今法国俚语中“做了个布里欧修”都有“做了桩蠢事”的含义。
布里欧修的前身是教堂制作的祷祝面包(pain bénit),它既是做弥撒时的宗教食物,又会作为慈善品免费发放给贫民。随着腐朽的教会越发“土豪”,制作面包的过程中添加了更多的黄油,黄油和面粉的比例甚至可直接反映出贫富差异。
布里欧修面包
由于掺入大量黄油,布里欧修的质地格外松软油润,弥漫出浓郁的黄油香气。在法国,布里欧修可分为多个品种,如顶部有个“小脑袋”的巴黎式、烤成两列平行小面包的南特式、皇冠形状的波尔多式、加入葡萄干和糕点奶油作馅的瑞士式等。
她真的带来了维也纳式糕点吗?
另一款与玛丽•安托瓦内特有关的甜点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羊角面包(croissant),又称可颂。制作羊角面包时,需同时运用到发酵和起酥两项技术,它们能使烤好的面包外皮酥脆而内里膨松。事实上,这种代表性的法国面包居然是奥地利血统,这背后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维也纳甜点
在维也纳战役中,奥地利人大挫土耳其军队,为纪念此次大捷,面包师根据土耳其的星月旗发明了一种月牙形面包。后来,随着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出嫁法国,这种面包由其御用糕点师传入法国,而她带入法国的各种糕点也被统称为“维也纳式糕点(Viennoiserie)”。
然而,这个故事同样只是传说。19世纪中期,奥地利人奥古斯都·臧(August Zang)在巴黎开设了“维也纳面包房”,主打奥式风格的特色糕点,风靡全法国,“维也纳式糕点”也由此得名。维也纳式糕点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酵母发酵,并加入黄油、鸡蛋、牛奶、奶油、糖等材料以使风味更香甜浓腻,羊角面包、布里欧修、丹麦面包、巧克力面包等皆属此类,此外玛德莲、费南雪等不甚符合定义的甜点也被归入其中。
不过,有证据显示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法国宫廷时,确实很喜欢用一种名为kipfel的奥式面包作早餐。因这种面包通常被视为羊角面包的前身,所以如果说羊角面包是由她带到法国的,倒也不算完全的谬论。
专治胃病的巧克力
尽管布里欧修和羊角面包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历史上并没有太显著的关联,但嗜食甜点的绝代艳后确实推动了一些经典甜食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现如今最普及的甜点——巧克力。
18世纪时,可可刚传入欧洲不久,昂贵的进口原料和繁复的制作工艺使其仅限于上流社会内部享用。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其他贵妇名媛一样,是巧克力的疯狂拥趸,她尤其喜爱往浓稠的热巧克力中添加香草、杏仁、橙花等香料,想想就好喝!玛丽有严重的胃病,而巧克力在当时恰巧是热门的食疗药剂,于是御医黛堡为皇后调制了一款治愈系巧克力,好吃又治病。法国大革命后,他创办的巧克力店黛堡嘉莱依照原配方创制出一款固体巧克力。根据外形其被命名为“西班牙金币(Pistole)”,如今在店中依然有售,并显赫地打上了绝代艳后的美照作为宣传。
黛堡嘉莱的Pistoles巧克力盒上依然打着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肖像
除甜点外,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饮食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奢靡。当时的法国宫廷宴会排场甚大,但玛丽与她钟爱暴饮暴食的丈夫不同,并不喜此道;她通常在宴会之后回到宅邸单独进膳,吃些水煮或烧烤的禽肉和蔬菜而已,相当朴素。
面对当时已冠绝欧洲的法国宫廷美食,这位皇后居然能不为所动。除了她不是贪吃的法国人之外,只能解释为她为了保持身材而有意克制食欲了,难怪这位以容貌著称的艳丽皇后能始终保持令人艳羡的好身材。可惜瘦成这样也没能使她逃过断头台的厄运,看来“要么瘦要么死”在当时并不通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