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金榜题名不是梦,是传说(3)

第三次是在元朝入主中原后的13世纪末,为了使南北相联,共花了10年时间,开通了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从京城大都可乘舟直达杭州。

刘伯温站在船头,面对波光粼粼的情景,顿感一股豪迈之气涌入心田,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唐人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诗: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客船在大运河上乘风破浪,站在船头的刘伯温此时也是思绪万千……

自师从郑复初开始接触到“程朱理学”,刘伯温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因此,刘伯温对于程朱理学的研习和掌握相当的精细和纯熟。特别是对世称为“朱子”的著名理学家朱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顶礼膜拜了。

在元朝,朱熹所撰的《四书章句集注》是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刘伯温之所以能够顺利金榜题名,得中第二十六名进士,直接原因就是刘伯温的会试答卷,融入了程朱理学的理论精髓。

刘伯温对“程朱理学”的研习如此透彻,除了为应对科举考试,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伯温把朱熹当成了自己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朱熹云: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刘伯温读到此处颇有同感。

都说刘伯温是“神童”,但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比别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他读书时,能充分做到“三到”罢了。此前,刘伯温对此只是一个朦胧的想法,从朱熹的人生轨迹和理论中,他终于找到了确切的答案。

朱熹是徽州府婺源人,出生于南剑州尤溪。相传其父曾找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虽然这恐怕是后人的附会之词,但朱熹学成大儒却是事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5岁时,朱熹就能读懂《孝经》,并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6岁时,就开始向父亲问日、问天上的事了。

联想着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家乡武阳田垟中的“七星落垟”,刘伯温愈发有了亲切感。

7岁时,朱熹与母亲寓居建州。18岁时,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第二年,19岁的朱熹成婚并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敕赐同进士出身。

然而,三年后,22岁的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才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如此也才踏上了仕途之路。

又过了两年,一个火热的盛夏,24岁的朱熹在赴同安上任途中,拜李侗为师。秋天,到达同安,以“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治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赋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一日,所乘坐的客船顺利到达吴越故都杭州城。刘伯温弃舟登岸,即刻前往徽州,在风光秀美,山水人文之间,在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之中,找寻偶像朱熹的足迹、身影、理论……

此时,中得进士,但却未获得一官半职的刘伯温想:难道我也需要三年的等待吗?

覆船山,搁船尖

踩着偶像朱熹的足迹,这一日,刘伯温来到了位于徽、杭与建德交界的歙县南乡的一处山脚下。只见这山,高数千刃,起伏顿挫,奇形怪状,千百万变,气势磅礴。

“老伯,此山名称是什么?”刘伯温拉住一位向山上攀登的须发皆白的老者问道。

“覆船山。原名羽山,又俗称为歙县南山。”老者见有人问,一边手捋胡须,双目炯炯地打量着刘伯温,一边用简短的语句回答道。老者语言不多,但一副你算是问对人的神态。

刘伯温一看即知这不是平凡的山人,于是,进一步提问:“覆船山,难道此山曾经有船倾覆吗?”

“据传说是大禹所乘之船,因巨浪翻船而化成的。实话说,这大概是上古时代的造山运动的事儿!”这老者又捋捋胡须,接着说,“不过,现今乃是一方祈祷之处,神龙之所宅也。”

刘伯温有意恳请老者同游,这老者,也似乎遇到了知音,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两人缓步漫游,老者全然没有一丝老态,气定神闲,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总的来说,此山是黄山向江浙右侧的余脉。向南出,是建德的金紫峰以及云源诸山;向北,是白石崖龙塘山,一直至杭州的于潜临安。东西龙飞凤舞之处为两天目,极其灵秀。”刚起步时,老者就指点着前后左右的地势,将覆船山的整个地理位置简单地进行了概括。

向上,两山对峙如峡,时狭窄时宽阔,狭窄处,两山如两扇石门紧锁。一道,二道,三道……十道浑然天成的山门,让刘伯温联想到了家乡的十源。

沿着峡谷间的山路攀行,山路一侧,流水如歌。

山巅有龙池,有泉水流出,并沿着断裂的山体而下,至山之腰,倾为瀑布。十道石门如九锁,使泉水与石相触,时而澎湃激射,如喷异状,时而流入石后深潭,莫测其底,据说为龙之别宫也。

穿过十道山门,来到海拔大约1500多米的高山之巅,刘伯温顿觉眼前一亮,因为,他目之所见竟然是一马平川。只见,山脊宽缓,东西相距5公里,一派高山草甸自然奇观。

“搁船尖,到了。”老者站定脚步,喘息着说。

而刘伯温却陶醉了。初来乍到的新奇加上青春的激情,让他不见一丝的疲乏之态。

刘伯温伸开双臂,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风,心想:从深深峡谷攀援而上,山穷水尽疑无路,一看到搁船尖,始觉人生的坎坷,命运的多变,人生的感悟,视觉的冲击,瞬间都涌上心头。

“这搁船尖乃是覆船山的主峰,四季风景如画,真可谓春漫杜鹃、夏盈苇草、秋飘果香、冬舞银蛇呢。”此时老者似乎因攀登所带来的喘息已经平缓,又开始了滔滔不绝。

随着老者的描述,刘伯温更加陶醉了。真是不来搁船尖,神仙也叫怨啊!

老者边说边手搭凉棚向山尖深处眺望:“从另一个方向看,这山尖又似一把雨伞,因此,又称为雨伞尖。每当快要下雨时,就有云朵飘出其上,有如戴着帽笠。因此,当地人都用看云层在山尖所处的位置来观测阴晴气候,很是灵验。遇到干旱时,则众人一齐来祈祷,如果能看见蜥蜴蜿蜒爬行,那么,就会下雨了。”

刘伯温也随之望去——山尖的顶端,飞檐、青瓦、红墙,伴随着鼓棰声声……

刘伯温用问询的眼光看向老者,不待发问,老者便答道:“因其位于覆船山主峰搁船尖,故简称顶宫。该宫始建于西汉时仙姑得道飞升之后,初为石坛、石屋,祀仙姑石像。本朝延祐三年赐额圣佑观,专祀仙姑。”

延祐三年,乃是公元1316年,距刘伯温登临之时,只不过是十余年,正是香火鼎盛之时。

刘伯温想:这覆船山与搁船尖确实很神奇,难怪朝廷会重视此地。不说别的,就是这一片处于江南独特的高山之巅,且肥美广袤的千亩高山草甸,完全是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情,怎么能不让来自大漠的人们,在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思乡情更浓哟!

一阵风吹来,让刘伯温从沉思中惊醒,想起此行的目的,并不只是为观景,因此,又向老者提问道:“老伯,晚辈此次来到覆船山,为了探寻宋人朱子的足迹,可否指点一二?”

老者又是手捋胡须,双眼微闭,嘴角上翘,似笑非笑,一副早有预料的神态——

据说,南北朝的宝志公,为使儒、释、道三教合一,引入佛教,以搁船尖、雨伞尖,即日月双尖为中心,形成圆形环绕的东方二大光明佛国——阿閦佛的妙喜国和药师佛的琉璃国。

据说,徽州的太阳菩萨汪华,就是因为在这里得到《六甲天书》,按照天书夺取六州,成功后多次朝圣雨伞尖药师佛,被誉为太阳菩萨。

据说,宋人朱子曾于此地著书立说……

“你可去覆船山周围方圆十里探访,或许能找到答案。当然,得看缘份!”说完这句话,老者拍了一下刘伯温的肩膀,没等他有所反应,就风一样,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上山拜菩萨,不如拜石塔

话说刘伯温与老者一起登上了覆船山的搁船尖,顿生一种人生豪迈之感。经引路的老者提示,刘伯温才醒悟,上山时,由于心情急切,走马观花地攀登,实在是错过了许多风景。

回程时,在道道石门及山崖上,可见开凿有上百年的各种石佛像。回想起刚才的那位老者曾介绍,刘伯温想:这诸多佛像想必就是南朝宝志公所为了。当地人流传的“上山拜菩萨,不如拜石塔”的说法,看来此言不虚。

再向下,是被小誉为“江南敦煌”的锯解岩;有已有一亿五千年历史的硅化石,又名为木化石;有石门幽谷;有无字天书;有苦字等等景观。在这些景点,刘伯温只是略有停留,一心直奔朱熹曾经著书立说的朱子亭。

俗语云:天下名山僧占多。

在这“天心”石门奇境之中,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东阳大士、维摩吉禅祖师傅翕,建立了以“苦行修持,戒律颇严”为宗旨的“云心寺”。此后世代高僧,多栖居其间,木食涧饮,闲庭信步,坐看云起。

唐朝白居易有诗《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云鬓随身老,天心着处安。”

唐朝黄滔有诗《狎鸥赋》:“云心潇洒以荐往,鹤貌飘飖而叠至。”

真可谓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逢?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徜徉在乐山乐水之间,转迷成悟,找回我们的本来面目,找回我们的天心。

到了宋朝,思想家、理学大师朱熹,建造朱子亭,在此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