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张入场券,刘伯温就有了中进士的机会。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希望就在前面,他自然非常兴奋。
会试的地点在大都(今北京),时间是第二年,即公元1333年的2月上旬。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参试学子们一般都需要提前一两个月就动身进京。
刘伯温当然也不能例外。
公元1332年岁末,刘伯温向着人生的目标又靠近了一步。
跨过无数条河,翻过千万座山,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刘伯温终于来到了天子脚下。在一个22岁的年轻人眼中,京城充满着神奇和未知。
这里是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中枢,整个城市,壮丽而繁荣。就连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也曾认为元大都是“商业繁盛之城”。
在蓝天和白云下,有高高的红墙、宏伟气派的宫殿以及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有谈吐文雅的官员以及从天南海北汇集的无数人才俊杰。
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充满期待。
从跨进京城的第一天起,刘伯温就在心里立下了誓言:一定要竭尽全力跻身在这个行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到礼部报名后,离开考尚有些时日,刘伯温便先找了一家旅店住下。这一日,刘伯温闲来无事,到街坊上闲逛,偶见一家书铺,便走了进去。
眼见书架上数不胜数的图书,有好多是未曾读过的,刘伯温不由感叹:不愧是京城,一个不怎么起眼的书铺竟然有这么多的好书。
浏览之间,忽见书架上有一本天文书——《开元占经》。
刘伯温如获至宝,随手拿过来翻阅。书中的内容吸引了他,使得他捧书在手,一读就是大半天,竟然连茶饭都忘记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书铺要关门,刘伯温还是像钉子一样钉在原地一动不动。
老板有些纳闷,这本书放在那里好久没有人动过了,难道这位年轻人看得懂?
“客官,我们要关门了。”
刘伯温抬起头一看,天已经黑了,满怀歉意地说:“实在抱歉,实在抱歉。”说罢,便把书又放回到书架上。
“年轻人,既然你对这本书如此爱不释手,何不把它买了,老夫可以给你最低的折扣。”也许是这本书基本上无人问津,所以老板急于出手。
“谢谢老板,此书已装在这里了。”刘伯温笑了笑,指指自己的脑袋说。
好大的口气,白看书就白看书,撒谎吹牛就不对了。
“年轻人,话不能说得太满,如果你能背出其中的一章,老夫便把这本书送给你。”说完,老板便从书架上拿下那本书,随意翻了一章,让刘伯温背诵。没想到,刘伯温不仅一口气背诵下来,而且内容丝毫不差。
当了这么多年的书铺老板,还是第一回遇到这样的读书人,老板惊讶的程度可想而知,愣怔了半天才说:“奇才,真是奇才啊!”
第二天,书铺老板带着一部祖传兵书——《黄石公》来到客店。
找到刘伯温,老板真诚地说:“公子才智,令人佩服。这部祖传兵书,就送给你了。想必公子定会令此书发挥最大的作用。”
宝剑配英雄,好书配才子,这一回,书铺老板算是找到知音了。
“如此,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对于书铺老板的信任和盛情,刘伯温没有拒绝。他知道,最好的报答和感谢方式,就是不要辱没了此书。
刘伯温所住的客店本就是各地考生集中住宿之地,经书铺老板绘声绘色的一番描述,刘伯温捧书在手便能背诵的事儿,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京城。
由此,还未走进考场,刘伯温就捧得个头彩。
金榜题名,不等于乌纱帽
刘伯温来到了大都,准备求取功名,效力朝廷。那么,朝廷处于什么状况呢?
刘伯温在括城求学那几年,正值泰定帝也孙帖木儿即位时期。
泰定帝共在位5年。从泰定二年,即公元1325年开始,因国库收入少于支出,泰定帝开始减少国家支出。7月,他下令不允许汉人收藏和携带兵器。9月,泰定帝改革全国的行政区划,将全国分为18个道。虽然,元朝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但从整体来说,整个国家基本上比较安宁。朝廷对于科举考试还算是重视的,学习风气也还算浓厚。
因此,刘伯温的运气还算不错。
当刘伯温在石门书院学习之时,1328年8月15日,因为泰定帝也孙帖木儿病逝于上都,引发了元朝历史上最血腥和破坏性最大的帝位之争。
公元1332年,正值地方上三年一次的乡试年。幸运的是,此时正值毒死兄长元明宗的元文宗再次在位的兴盛之际,乡试并没有被取消,刘伯温如期参加了乡试,并顺利取得第二年进军大都,参加会试的资格。9月,元文宗因病去世。临终为了弥补毒害兄长的罪行,遗诏令元明宗次子懿磷质班继位,为元宁宗。然而,元宁宗在位仅月余,就被明宗长子妥欢帖木儿取代帝位,是为元顺帝。
因此,当公元1333年,刘伯温来到大都之时,又如期顺利地走进了会试的考场。
然而,不论元朝皇族如何进行血腥的皇位之争,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民族歧视。
虽然从跨进京城的第一天起,刘伯温就信心满满。但对汉族知识分子来说,元朝是一个异族统治的时代,处处都充满了民族歧视。在科举上的歧视尤甚。
汉人若想进仕比登天还难。
虽然面前是一座貌似无法翻越的高山,但轻易放弃不是刘伯温的性格。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拼了!
刘伯温积极备考,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毅然选择了最难走的那道独木桥。
说话之间,会试日期已到。刘伯温备好笔墨,入场应试。
天生的聪慧加后天的勤奋,使刘伯温在读书期间,早已将四书五经等各类经典古书读遍,天文、地理、历法、文学等等,也无不涉及,诗词歌赋,无所不会。这次应试,自然也难不倒他。
只见走进考场的刘伯温,气定神闲,不温不火,三场考试的各类试题,都是一气呵成,没等燃香的时辰到,便已全部题目答完交卷。
其中,刘伯温写了一篇《龙虎台赋》。虽然他没有去过龙虎台,但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加上丰富的想象,写得很有文采,赢得了大多数考官的一致称赞。
数日之后,考试成绩揭晓,会试录取的榜文在中书省大门旁贴出,刘伯温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不出意料地进士及第,得中第26名进士。
就像唐代孟郊高中进士一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欢快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一路金榜题名,高歌猛进,这是许多人也许穷极一生也不可得的,但刘伯温似乎轻松地就得到了。应该说,刘伯温是聪明的,也是幸运的。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只要考中了进士,便可封官进爵,从此身价百倍。刘伯温既中进士,自然心中欢喜不已。真是:十年寒窗苦,一朝美名扬,从此迎富贵,前程未可量。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按常理,得中进士后,就应该封官入仕。然而,金榜题名不等于就有了乌纱帽。
因为,此时的元朝统治者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制定了一系列歧视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朝廷把人划为三六九等,有区别地对待。
比如,同为进士,如果你是蒙古人、色目人,那么,恭喜你,不仅可以被授予七品以上官衔,而且还很快就能走马上任。如果你是汉人、南人,那么,对不起,你就变成后娘养的了,最多弄个八品虚衔,至于何时获得实职,那你就望穿秋水地等吧!
这可真是,同为金榜题名人,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刘伯温中了进士,但他身上贴着汉人的标签,所以,他在大都只得到了一个八品官的虚衔。没有官印,更别说实权。
万般无奈之下,无比失落的刘伯温只好离开大都,回家待命。
就这样,他从14岁入“郡庠”,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终于一举成名,22岁中举,23岁中进士。
然而,刘伯温实现理想和抱负之路,在何方呢?
黄石公,“圯桥授书”
金榜题名的刘伯温,没有如期得来乌纱帽,不得不带着些许的遗憾踏上回乡之途。
在大都,一路顺风顺水的刘伯温,第一次受到了挫折。尽管如此,刘伯温的大都之行也算没有白来,因为,除了进士之名,他还读到了许多书,特别是书铺老板赠送的《黄石公》又向他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好一个黄石公,好一个张良哟!”读到“圯桥授书”的故事,刘伯温不禁拍案叫绝。既然不能报效朝廷,那么就寻访一下古人古事的踪迹好了。
那么,从何处开始寻访呢?
思索中的刘伯温,头脑中反复萦绕着黄石公与张良的故事——
秦人黄石公,适逢战乱之时,将自己隐姓埋名在下邳,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来到这里干什么?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个有些“神道”的老人。
无独有偶。改姓氏为张的张良,因刺杀秦始皇失败,也藏在下邳。
有那么一天,黄石公与张良,在沂水的一座桥——圯桥上,相遇了。于是,有了黄石公三试张良的故事。
那一天,张良闲来无事,出去散步游逛,当走到沂水桥上时,遇到了一位老人。本是路人,张良还没有考虑好是否要打个招呼,就见那老人不由分说,脱下自己的鞋,当着张良的面,故意把鞋抛到了桥下。
“老人家,您这是——?”张良给整蒙圈了。
看着张良,老人不解释反而命令道:“小子,下去把鞋取上来!”
“我……!”望着桥下干枯的河床,张良真想大发雷霆,可又一想:也许是年岁大了,脑子糊涂了吧!给老人当一回跑腿的又何妨呢?
因此,张良下了桥,取回鞋子。
没想到,那位老人竟然坐在地上,伸出脚来,说:“给我穿上。”
以老人所摆的姿势,七尺之躯的张良,俯身弯腰都完不成。帮人帮到底,张良索性就跪着给老人把鞋穿上了。
老人也不再多言,心安理得地让张良把鞋穿好,然后,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土,笑着走了。徒留张良一脸茫然地愣怔在原地。
老人大约走出一里远,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年轻人,很不错!五天后的清晨,在这里再见。”张良更觉得奇怪了,张张口,不知道如何做答,而老人已经风一样地走远了。
五天后的早晨,张良如约去了沂水桥。远远地,老人的剪影在朝阳中熠熠生辉。及至跟前,张良深施一礼,还不待言,只听老人似乎暗含着火气说:“你与老人约会,为什么后到?五天后再见吧!”说完,老人又风一样地走了。
再五天后的早晨,张良天不亮就去了,仍然是晚于老人到达。结果和上次一样。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踩着星星就过去了。这一次,他终于抢了先。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很好,应该这样嘛!”
于是,老人将一本书递给张良,说:“读懂这本书,你就可以成为帝王之师了。”
“请问老人家,您是何方高人?”张良一脸茫然地求问道。看到张良的神情,老人又接着说道:“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
天边已经现出鱼肚白,张良还在原地发呆,而老人的身影早已不见了,只有张良手中的书,向他证明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借着晨光,张良翻开书一看,书名为——《素书》。
后来,张良与沛公在陈留相遇。张良只用了《素书》中十之一二策略,便辅助沛公灭项兴刘,且自己也明哲保身。
十三年后,张良跟随汉高祖刘邦来到济北谷城山,在黄石台下果然找到了一块黄石。
张良恭敬地为“黄石”立碑建祠供奉起来。张良嘱托后人,他死后,要将“黄石”与他一起埋葬。在张良心中,“黄石”就是为他授书指路的那位老人,他没能获知恩人的名姓,只好尊称老人为“黄石公”了……
多少年后,金榜题名后又怀才不遇的刘伯温,在书中了解了这段渊源,到济北谷城山探访黄石老人的踪迹,就成了刘伯温最想做的事了。
刘伯温舟车前行,最后沿济水而上,于农历三月十八日这一天到达了谷城山下。
谷城山上下,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聚集在“黄石公祠”前,有的在默默地诵读着请求,有的在上香磕头祭拜;更有那些文人雅士将目光聚焦在山中的大石上,赋诗作词……
“请问,人们齐聚在此,是为何?”刘伯温拉住一位正在闲游的人问道。
“看来你是外乡人吧?今天是黄石公他老人家的生日,人们是自发前来祭拜的!”见有人问,这人不无骄傲地回答,“从凌晨就开始抢烧第一炷香喽!这样的阵式要持续一周呢!他老人家会保佑我们事事顺意!”
刘伯温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大运河,追寻朱熹的足迹
离开谷城山,刘伯温在孔孟之乡——济宁的一处码头登上了一艘巨型客船。
疏通后的大运河,河面宽阔,百舸争流,堪称为继长江之后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客船在大运河上航行,渡黄河、穿淮河、跨长江、经钱塘江、最后进入海河水系,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博学多才的刘伯温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共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开凿和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末期,胥溪、胥浦是最早开凿的一段。相传是以吴国大夫伍子胥的名字命名。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开凿了扬州向东北的运河,把长江水引入淮河。夫差虽然战败身死,但他却开创了大运河开凿的先河。
第二次是在公元7世纪的隋炀帝时期。这时更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隋朝时,扬州开了一种十分绮丽的花——琼花。隋炀帝听说了它的美丽后,就决定去赏花。于是,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通了著名的隋朝大运河,并乘豪华龙舟前往。可是琼花讨厌这位暴虐的君主,他来时就自行败落,不让隋炀帝看。
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事实上,隋唐时期,因开通了大运河这条水上通道,南北之间的往来更通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