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用教程
- 伏忠国 李云鹤
- 1766字
- 2024-11-02 14:50:01
第四章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
个别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为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依据,了解个别咨询的相关理论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本身也有专业的理论体系,如人际沟通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都为团体辅导的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研究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成果卓著,它为团体辅导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辅导教师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团体辅导的过程就是一种人际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人际沟通研究的成果大多适合于团体辅导的过程。
二、团体动力学理论
团体动力学是研究诸如团体气氛、团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团体性质的影响等团体生活的动力方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团体动力学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于1939年提出的,后来得到广泛使用。
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勒温的“场论”。“场论”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是人与心理环境的函数。“场”是将行为主体及其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具有整体自身独有的特征;“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场论”的基本思想是“整体比部分重要得多”,引起社会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团体绝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集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的关系。由此认为,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看构成团体的成员本身,但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团体有着很强的纽带使个体成员的动机与团体目标几乎混为一体,难以区分。
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气氛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较大。团体在不同的团体气氛下行为有很大差异。例如:在一个民主气氛的团体中能提高工作效率;民主团体中的成员总是努力进行合作,并越来越要求提供和寻求合作;民主团体中的成员客观态度更多,民主团体中的成员积极性更高,表现为“我们需要”,而不是“我需要”;民主团体的结构更稳定,成员的感情和目的得到更大的发展;而在专制型的团体中成员缺乏信任感和创造力,相互充满敌意和冲突。
团体动力学还认为团体凝聚力对于团体的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团体凝聚力会使团体成员紧密团结在一定的目标之下,使团体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融合的团体。其次,团体凝聚力对团体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
团体动力学不仅为团体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团体辅导过程中团体气氛的创设、辅导教师的作用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团体动力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如敏感性训练等,直接成为团体辅导的方法、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等领域。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团体辅导为成员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团体中充满理解、关爱和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人本主义学习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开发,注重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如果自我正常发展的条件得以满足,那么个体就能依据真实的自我而行动,就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者或心理健康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他的自我概念与整个经验结构是和谐一致的,他能体验到一种无条件的自尊,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人本主义学习论还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