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商2.0:打造月入百万的微商新模式
- 魏星
- 3771字
- 2020-06-26 01:35:24
微商1.0到微商2.0:新商业环境下,微商的转型与进化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兴起与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备受争议的过程,以星火燎原之势兴起、发展的微商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命运。业界人士对其发展前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微商会如传统电商一样引领时代风潮,也有人认为微商就像是传销的代名词一样,前途堪忧。然而,不管评价如何,微商经过了摸爬滚打已然从争议的夹缝中发展成为了移动电商时代的主打歌。
其实,也难怪有人不看好微商的前景,实在是因为微商在兴起之初着实“疯狂”,各种商品在朋友圈内铺天盖地地泛滥着,还有不少商品出现造假现象,等等。幸而微商并没有一直疯狂下去,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终于渐渐冷静下来,回归理性了。
2014年,微商在火爆与饱受争议之间步履蹒跚地走过了一年,有的盆满钵满,有的却颗粒无数。那么未来几年,微商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呢?微商发展趋势如图1-4所示。
图1-4 微商未来的八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团队规模化
最初,微商是活跃于朋友圈的个人商业行为,以不断地发送产品图片和介绍为主,之后因频繁刷屏而引起大众的反感。可能是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微商的队伍,于是朋友圈内刷出的微商越来越多,刷出的产品却越来越趋同,所以竞争力越来越弱,渐渐地就被淹没在微商的大潮之中。
或许正是因为竞争的激烈,各自为战的个体微商的创业之路越发艰难,由此也激发了团体作战方式的崛起,韩束等品牌采用的集团作战使他们在市场上拥有了一定的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形势。
诚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取集团式作战或是相互抱团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比较可取的,但是在如今的形势下,微商团队实现规模化也并不意味着不会有陷阱存在。
绝大多数微商的交易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电商时代,这对于其发展是比较危险的,在产品得不到互联网化之前,微商的发展前景实在堪忧。也就是说,现在微商仅仅只有微店是没有竞争力可言的,毕竟再过几年有可能每个人都会是微商。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所以团队规模化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项挑战,能否在微商大军之中赢得先机还需把好微商的脉。
趋势二:用户社群化
微商这种经济活动毕竟是依托于移动社交而存在的,其首先面对的就是与之有着共同或类似兴趣爱好的同好,以及在情感上可以产生共鸣的朋友,而这些就是社群化得以建立的一个基础。
这种社群化不像那些著名的微信公众号那样有着强大的用户基础,也不像那些公众人物一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有着自身“小而美”的优势——既可以成为流量的一个入口,又能够灵活地变换新的方式。所以,它能够将品牌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出去,还能够将商家之间以及与用户之间的资源进行置换。
移动社交不能够脱离社群而存在,微商的发展自然也需要依仗社群,同时也会受到社群的制约。社群在拥有独特优势的同时,也有着难以克服的劣势,那就是固化和中心化,而这两者正制约着微商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微商不能够更广泛地拓展商品种类。在2015年这个微商发展十分关键的年份里,挣脱社群劣势的桎梏,使之可以进行裂变式传播,是十分重要的。
趋势三:渠道立体化
尽管现在微商还是在一个相关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发展,但是已经逐步地迈向专业化了。而在这个走向专业的过程之中,与之相伴的还有渠道结构的立体化发展。
微商,有望建立成一个系统化的发展模式,各个流程的参与者都将被纳入这个系统之中,并进行有机结合。届时,无论是厂商、批发商,还是零售商、代理商,甚至包括消费者,都将置于一个有机、有效的良性发展环境之中,而微商的渠道网络也将会进行高效率运作,还能够将微商从压货的压力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地向前发展。
微信之父张小龙不止一次地提过微信要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此番言论引起的是一片哗然,多数人认为微信本就是中心化平台,又何谈去中心化呢?
而去中介化更是一个伪命题。尤其是对微商而言,一旦微信真的去中心化,好不容易开始走向规范的微商市场就会被扰乱;而去中介化更是不可能,因为那意味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被消除,而微商本就依靠信息不对称化来盈利。
趋势四:技术规范化
微商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朋友圈卖货一直占据着大众的主要视线,并一度成为了微商的代名词。当曾经席卷了所有人的朋友圈的刷屏卖货不再适合微商的发展,微商就需要寻求更适应自身发展的规范与需求,这时就需要技术来提供帮助了。在微商目前的交易流程中,存在着的乱象不仅使消费者望而却步,也使得商家极为头疼,而使用技术手段来进行规范和调整就是所谓的技术规范化了。通俗地说,就是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构建微商新的活跃平台,比如微盟推出的SDP平台。
尽管技术规范化是解决问题的一大利器,但并不容易实现。当前的微商毕竟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自身能力不够强大,无力面对技术规范带来的高成本,所以要么选择依附平台,要么选择第三方发展,别无他法。这同样也有风险——如果监管得当还好,万一监管不利,淘宝早期的困境就会重演。
趋势五:产品多元化
很多人都将微商与淘宝视为同一种类型的电商,只不过是平台与运营手段有所不同而已,看上去的确如此,充其量再多一个移动电商与传统电商的区别。
其实,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因为微商在产品的多元化方面与淘宝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更适合做非标产品的销售。所谓非标产品,是指那些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格制造,而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需求来设计制造的产品。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里,小而美的产品持续走俏,有着独特风格以及明显差异化的产品极受大众欢迎,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欢迎,而微商的主要受众群体也正是这批年轻人。而非标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彰显个性化,更是得到了诸多年轻用户的青睐。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演讲时提到,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中,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简单来说,就是将品牌赋予人的特性,品牌的格调与情怀等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其实,这也属于产品多元化的一种。可惜,如今的形势下鲜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
趋势六:营销媒体化
微商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信任,其交易的本质也在于信任二字。所以说,在这一点上,微商和传统电商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能说信任的比重可能会稍微高一些。但是,除此之外,其他都有所改变。
在传统电商时代,消费者都是有了一定的需求才会选择购买,与商家之间就是简单直接的买卖关系;而在微商时代,消费者首先是对商品有了一定的认知,然后根据是否感兴趣或是需要再决定是否购买。
一直以来,对于电商来说,沉淀用户是其发展的关键。从这一点上来说,经营得当的话,微商基本可以做到,那也就意味着营销和传播等手段必须要跟上。只要产品有着足够的亮点,不管是有情怀也好,有溢价空间也好,都能够通过社群或粉丝的力量充分地传播出去。
在微商的营销方式中,最节约成本的莫过于营销媒体化,主要是利用媒体思维来武装微商的营销活动,这无疑是最为简单而效果却最为明显的方式之一。
比如,助力思维,这是属于病毒式传播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是通过朋友之间的转发来实现快速传播,从而达到全民关注的目的。微商所依托的微信平台,本就是一个盛产内容的平台,就看谁能够抓住这一点来进行充分有效的传播了。
趋势七:运作资本化
在1000多万的微商之中,虽然不乏团体作战的集团式卖家,但各自为营的散户还是占据大多数,规模效应只是初见雏形,真正达到一定影响力还尚需时间,如今的微商世界还属于混战阶段。然而,资本根本等不到建立好秩序再进入微商领域。随着资本越来越多地注入,微商市场的混战会越加激烈,市场最终会走向何方,谁也不能保证。
所以,面对风口浪尖上的微商,有人看到了商机,有人却看到了泡沫。但是,商机转瞬即逝,新生事物的发展也都有着扑朔迷离的阶段,只有去尝试,才能找到答案。
趋势八:政策柔性化
微商,已经站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其发展亟须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公众将微商的营销视为传销并不仅仅是误解,事实上,有些微商的营销手段已经在向传销靠拢了,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法规加以规范,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社会。
所以,国家必定不会袖手旁观。而即便没有向传销的方向发展,微商也存在着一些恶意营销的手段,这势必会对微信的声誉造成一定的损害,微信官方也一定会拿出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整顿。面对这一情况,无论是国家还是微信官方,都不会制定太过严苛的政策,反而会向柔性化靠拢。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体,微商能够促进就业并带动创业,对社会安定来说同样有着不小的贡献,而微信朋友圈的活跃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微商。
其实,微信用户应该早就发现了,朋友圈广告已经悄悄地出现在了大家的朋友圈里,是微信官方以“微信团队”为名发布的。当然,微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看与不看,感兴趣者可点击“查看详情”来了解详细的广告内容,而不感兴趣者则可点击“我不感兴趣”来拒绝接收此类消息。且不说朋友圈广告能为微信官方带来多少盈利,它的出现已然证明了微信官方对微商政策的柔性。
我们并不知道,政策的柔性能够将微商推向哪一步,但我们知道,未来面对的微商,将会是一个可以放心交易的制度完善的购物平台。
在腾讯与阿里巴巴的对战之中,微信是腾讯手中最后的一张王牌,而微商则是王牌中一柄利刃。但是,微商这柄利刃能否出鞘取决于它能否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因为微商和淘宝在卖货方面其实就是平台的不同。如果微商沿用淘宝思维,那么这柄利刃有可能就会生锈;如果微商确立了媒体思维,那么这柄利刃必将出鞘,大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