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管理之巅:如何从零打造高质效互联网技术团队?
- 黄哲铿
- 5971字
- 2020-08-27 07:19:08
第1章 技术团队定位篇
1.1 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1.1.1 “互联网+”成为最大风口
当前互联网行业最大的机会点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释放传统行业的潜力,对于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化是一张“生死牌”,不论是零售、金融、教育、汽车、旅游、广告,还是游戏、社交、传媒、医疗、娱乐、餐饮,都在与互联网产生强关联。不能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业务的话,必然会在游戏规则改变后失去竞争优势,这个转型必须由传统企业进行自我颠覆来完成。
传统行业互联网化,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下面我们来看“案例1-1邮礼网和大货栈的兴衰。”
案例1-1 邮礼网和大货栈的兴衰
邮礼网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触网”的一个项目。2010年1月,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投资成立了邮礼网,主要是想利用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EMS业务和渠道,针对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传统礼品服务需求,提供从礼品选购、包装到派送的全方位专业礼品服务。邮礼网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的江西邮政负责运营,但从2010年1月建立到2011年2月关闭,仅仅运营了一年零一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大货栈没能逃掉倒闭的厄运。2010年7月,全球500强企业、被称为印尼第一财团的金光集团投资成立大货栈,旨在从传统百货转型B2C电商服务。大货栈也曾辉煌一时,是与1号店并称“沪上电商双雄”的网上百货购物平台,但在运营一年后,大货栈因资金断裂,完全终止主站运营,其员工纷纷离职,CEO也随即离职,在上海的办公场所已经人去楼空。
我买网、邦购、飞虎乐购、呼哈网、时代杂志网、泰妮丝等不同传统行业,电商模式转型也不尽如人意,格兰仕电子商务部部长赵志、李宁电子商务负责人林砺、苏宁易购等传统企业电商部门总经理、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电商负责人的纷纷离职……诸多案例证明,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商业模式转型发展面临种种坎坷。而传统企业在渠道、营销、产品内容和业务服务等方面受到的冲击更是不亚于电商模式转型。
小结一下,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将面临6大问题,如图1-1所示。
图1-1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面临的问题
战略缺失,许多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被电子商务企业蚕食,销售额每况愈下,因为顾客的购买行为已经改变,线上购物的习惯已经形成,传统企业不得不转型线上,迎合顾客的购买习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必须有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要以提升顾客体验为目的,要结合传统企业自身的优势来制定战略转型策略,例如,万达的互联网化侧重的是线下,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通线下数千万的会员,形成会员大数据,提供多元化服务,更好地服务顾客。
模式僵化,传统企业互联网化,首先是思维模式的改变,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现有的线上企业的做法,简单复制必定导致企业本身难以适应该模式。传统企业互联网化,需要针对企业自身的优势,进行模式再造。提升顾客体验是根本,不论是营销环节、导购环节,还是售后服务环节,只要能够给顾客提供超出预期的体验,把顾客变成粉丝,业绩的增长都只是时间问题。
体验不佳,导致顾客体验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全渠道服务模式设计理解不够深入,全渠道解决的是顾客购买体验的一致性,无论顾客在PC端、移动端,还是线下实体店消费,商家提供的服务在点上可以有侧重,但是在面上必须保持一致性和延续性;其次线上线下的系统需要整合,打通数据流,在系统层面提供顾客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给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流量不足,传统企业普遍缺乏线上营销经验,导致引流成本高、转化率差。不论是企业自有网站和移动APP,还是入驻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1号店等,都需要付出昂贵的引流成本。线上营销关键是通过创意文案引爆眼球,达到内容自己传播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互联网公司不惜重金,招募时尚主编来做互联网营销的原因。
人才缺乏,这里指的是渠道、营销、物流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的缺乏,由于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管理理念、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问题。一般的解决办法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相信也是许多企业正在做的,通过组织管理团队去一些成功企业参观、取经,学习别人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可以把行业中的领军人物请到公司内部,开展专项问题研讨会,针对企业的问题让专家们诊断,提供解决思路。
跨界管理,线上和线下业务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巨大的差别,主要是互联网思维和传统思维上的差异,需要有配套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这对于习惯了传统思维的管理人员来说的确存在难度,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更新、理念转变以及经验积累。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需要关注以上6个方面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遇到的困难,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制定企业互联网转型策略,把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冲击变成一次机遇,让企业走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1.1.2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移动互联网跟传统PC互联网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移动互联网独有的5个特性上,即手机是带着体温的终端、使用时间的碎片化、地理位置特征、真实关系特征、屏幕较小。
带着体温的终端,手机是个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大部分时间是不离身的,可以随时随地上线,基于这个特征,许多应用被开发出来,例如新闻阅读、天气预报、手机搜索、手机视频、手机通信软件等。
碎片化,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是碎片化的,例如等公交车、睡觉前、上厕所、排队、工作累了等,都会使用手机。图1-2是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景分析,我们发现人们使用手机的行为习惯呈现出了很明显的碎片化特征。除了时间碎片化之外,需求也是碎片化的,刚睡醒的时候会关心天气、新闻,等公交车的时候会打游戏,开车和逛街的时候用手机导航,在饭店吃饭的时候用手机看菜肴评论。
图1-2 使用手机的时间场景分析
地理位置特征,通过基站和GPS,手机终端可以获得使用者的位置,根据位置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附近餐馆的推荐、手机地图导航、基于位置信息的交友等。
真实关系特征,手机上的通讯录是真实的个人社会关系载体,基于通讯录的SNS社区,成为新的增长点,因为用户的关系是真实的社会关系,在安全和隐私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将有更多创新型、颠覆性的应用出现。
屏幕较小,相对于PC来说,目前手机终端的屏幕比较小,处理器也比较弱,所以在手机终端的应用想要展示更炫酷的画面效果,技术上将面临挑战。手机应用的设计要求在有限的空间里把最有价值的信息展示给用户。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屏幕较小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种种迹象表明,现今移动互联网发展已进入全民时代。
1.1.3 迅速崛起的O2O领域
狭义的O2O指的是,线上交易线下体验消费。模式上分为两种:
1)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N2F),例如,用户在线上购买或预订服务,然后再到线下商户实地享受服务。
2)Offline to Online(线下到线上F2N),如:用户通过线下实体店体验并选好商品,然后通过线上下单来预定商品。
广义的O2O指的是,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其模式的核心是基于平等、开放、互动、迭代等互联网思维,利用高效率、低成本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链中低效率的环节。
O2O是一次零售业革命,不论是线上企业,还是线下企业,都要以各自的优势作为出发点,开始跨界的整合与实践,殊途同归,最终都会走向全渠道融合。许多企业如万达、苏宁、京东、1号店都开始了各自的O2O模式探索。下面我们通过“案例1-2万达和京东的O2O模式探索”,来了解传统商家卖场企业、线上零售企业是如何开始O2O实践的。
案例1-2 万达和京东的O2O模式探索
万达团队认为,做B2C电商肯定没戏,因为做B2C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且由于天猫和京东已经建立起了遥遥领先的优势,肯定赶不上。目前万达在全国有85家万达广场,2014年开到120家,2015年开到140家。每家万达广场每年的访问人数有2000万,一年就有超过20亿人次的流量,庞大的人流量和会员是万达的优势所在。
万达的O2O模式,很自然地侧重线下,通过打通线下所有万达广场的会员数据,实现一个会员资格,可以在全国所有的万达广场、万达酒店、万达文化园区内通用。
2014年下半年,万达、百度、腾讯成立了新电商公司,致力于打造O2O生态圈:其中万达主要发挥线下商圈优势;百度主要贡献大数据,旗下的团购网站糯米网及百度地图等也将与新电子商务公司打通;腾讯主推财富通支付工具。有两个关键词不容忽略:通用积分联盟和账户互通。
京东的O2O模式如图1-3所示,主要分成小店、生鲜、品牌专卖连锁三种模式。
图1-3 京东的O2O模式
小店模式,通过跟线下的社区便利店、药店等进行整合,例如良友、快客等,为顾客提供更丰富的品类、更快捷的配送服务,帮助线下小店搭建会员体系和全渠道消费体系。
生鲜模式,通过跟线下超市、大卖场进行整合,例如唐久,提供便民生鲜直送上门服务,打通原产地直采的高效生鲜供应链体系。
品牌专卖连锁模式,为线下服装、箱包、家居等连锁企业,提供在线营销、本地化会员管理、门店库存管理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使传统企业具备了全渠道服务能力。
万达和京东的O2O模式,成败与否,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这些模式不论结果如何,都是企业对全渠道模式的理解和探索。如图1-4所示,总结了零售业全渠道模式进阶图。
图1-4 零售业全渠道模式进阶图
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多渠道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只是完成了多渠道的建设,而各渠道产生的数据没有完全打通,各渠道对会员的服务是不一致的。
跨渠道阶段,指的是各渠道之间的数据全部打通,给会员提供的服务是一致的,企业提供的服务有了质的飞跃,顾客在任何一个渠道的购买行为、偏好都被汇集成会员大数据,企业能够提供针对顾客的个性化服务。
全渠道阶段,指的是在跨渠道的基础上,实现顾客跟企业间的双向互动,享受更及时、体验更佳的服务,企业提供的是多维度、立体式的全渠道服务。顾客不论从PC端、移动端,还是线下门店,都可以随时随地购买服务并参与到服务的个性化定制过程当中,企业和顾客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共同定制个性化服务。
1.1.4 大数据和云服务快速普及
到2012年为止,人类生产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量是200PB。目前,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2013年,每10分钟产生的数据是5EB(而2011年时需要2天),其中仅互联网每10分钟产生的数据,要靠10亿张DVD才能存下。
2012年的瑞士达沃斯论坛,《大数据、大影响》报告宣称:“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就像货币或黄金一样。”麦肯锡的分析报告中有如下阐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的来源:包括网络日志、RFID、传感器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数据、互联网文本和文件、互联网搜索索引、呼叫详细记录、天文学、大气科学、基因组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军事侦察、医疗记录、摄影档案馆视频档案、大规模的电子商务等。
大数据的4大特征:数据量大(Volume)、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速度快和时效高(Velocity)。而当今互联网具备以下特性:连接、身份、位置、感应。这些特性决定了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的发展方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特性。
连接,指的是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双向适时互动连接。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推送信息,这使得企业能够得到更多有用的用户数据,例如,用户行为偏好、用户个人信息、用户画像等。企业能够基于用户大数据,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身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联网设备就是他的智能手机,相对PC互联网时代来说,身份特征更明显,一般来说手机的使用者就是本人,使得企业在开发应用的时候,能够实现,把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推送给合适的人。
位置,带有位置属性信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基于用户位置的应用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因为顾客的需求往往是基于时间、状态、地域的,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享受到随时随地的服务。
感应,手机具有的一些特性,使得它成为人类感官的延伸,例如,陀螺仪,能够感知人的体位,是坐着、还是站着、还是躺着;GPS能感知人的位置,精确度到10米以内;体温感知,当手机贴近脸颊时屏幕会变暗;速度感应,可以用来计步等。
基于这些特性,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案例1-3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应用”,介绍其中一些优秀的应用。
案例1-3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应用
口袋购物,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发现引擎的技术,让手机的购物体验更加愉快。从5.7亿件商品中根据网友喜好,每天精选潮流新品。购前决策所需高清大图、购后评论展示,店铺橱窗展示,帮你一站式购买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凡客、苏宁等商城的商品,随时随地发现又好又便宜的宝贝,为你推荐流行潮品。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化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自2012年8月份上线以来,截至2014年9月,已经累计用户达1.6亿以上,其中日均活跃用户1600万人,成为增长最快的资讯类客户端,包含了新闻动态、图片和短文。
大数据应用与云服务是紧密相联的,云服务指的是建立在云计算之上的服务的总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热备份冗余(High Availabl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云服务分为3类: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
• 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例如硬件服务器租用。
• 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的发展,尤其是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例如软件的个性化定制开发。
•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须购买软件,而是向服务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例如salesforce、淘宝服务市场等。
云服务有以下5个特点:
• 弹性服务,服务的规模具备快速伸缩性,可自动适应业务负载的动态变化。用户使用的资源同业务的需求相一致,避免了因为服务器性能过载或冗余而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或资源浪费。
• 资源池化,资源以共享资源池的方式统一管理,使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利用虚拟化技术,将资源分享给不同用户,资源的放置、管理与分配策略对用户透明。
• 按需服务,以服务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基础设施等资源,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分配资源,而不需要系统管理员干预。
• 服务可计费,监测用户的资源使用量,并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对服务计费。
• 泛在接入,用户可以利用各种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笔记本电脑等)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云计算服务。
正是因为云服务具有上述5个特点,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存储个人电子邮件、存储相片、购买音乐、储存配置文件和信息、与社交网站(例如Facebook、LinkedIn、微博等)互动、查找驾驶及步行路线、开发网站,以及与云服务中的其他用户互动,使用户的生活、工作更加便捷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