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科学(2)

泰里莱认为,未来的量子电脑足以创造出真实的游戏环境,模拟人们的生活。他还用PlayStation游戏机来解释他的想法:按照现在的硬件升级速度,假设30年后的PlayStation能够同时计算一万个人的生活,那么只需要一亿台PS主机就能模拟地球了。一亿台似乎很多,不过PS2的全球累计销量早就突破了一亿台。另外这位研究员还计算了虚拟世界的大小,他以游戏《横行霸道4》举例,表示只需要自由城面积的一百万倍即可,而且和游戏中一样,任何你看不到的地方都不会显示。也就是说在未来只需要一亿台游戏机加上一百万倍的自由城就能够模拟现在所有人的生活,听上去是不是让人毛骨悚然?③

如何分辨虚拟与现实?

在影片《黑客帝国》中,墨菲斯问尼奥:“你是否曾做过这样的梦,尼奥?梦中的一切真切得如同真实一样。要是你无法从这样的梦中醒来会怎么样?你怎么确定自己能分清梦幻世界与真实世界?”

作为对《黑客帝国》影响最大的哲学著作,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写道:“我们可以尝试去想象,并非只有一个‘缸中之脑’,所有人类(或许所有的有直觉的生物)都是‘缸中之脑’……或许没有邪恶的科学家,或许(尽管这有些荒唐),宇宙仅仅是由自动化的机器组成,它们管理着一个充满神经系统的大缸。”黑客帝国的世界观和普特南的构想可以说几乎是雷同的。然而,《黑客帝国》中的剧情毕竟还残存着一丝商业电影的积极和希望,逆境中的主角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发现系统的漏洞,就像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那样,靠着思考而对经验进行着质疑和反抗,从而找到自我。尽管很多人对于人类到底应该选择反抗还是继续生活在虚拟现实中有不少争论,但这些选择都基于人类拥有理性思索的微弱希望。

而在普特南的构想中,这种微弱的希望则永远不会出现,你将永远无法意识到自己是“缸中之脑”的事实——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是身处现实世界还是受困于电脑模拟情境,那么你就不能确定自己对于世界的信仰是否正确,你的推理能力并不比感官判断更为可靠:邪恶的科学家或者机器化的宇宙可以确保你的推理能力和你的感官一样存在缺陷。

类似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在马斯克抛出惊人言论之后不久,电视节目主持人比尔·奈也加入了讨论。他认为,鉴于虚拟现实的复杂性质,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得知真相。比尔·奈称“无论编写这个虚拟程序的是谁,或者是怎样的超级实体,他们都可以让这个程序变得无比复杂精细,即使你的记忆本身也是由虚拟器编程出来的结果。”因此,你也许永远都无法真的弄清,我们是否只是某个大型电脑游戏中的人物。比尔·奈表示,由于虚拟现实创造者和虚拟现实具有这样的特性,“他们可以让虚拟现实变得极其复杂,我们根本就无从辨别”。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房间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那么这个人的思维就“不具备辨别外面世界的能力,除非有哪里出了问题才行”。④不愧是电视人,他的想法与《楚门的世界》里的真人秀如出一辙。在那部电影中,楚门是发现周遭世界的多起异常后,才开始怀疑世界的真实性的。

的确,从本质上讲,这个问题你无从知晓。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世界,这就令人无法区分它究竟是真是假。这是因为你的体验源于大脑的运算本身,而非那些能刺激大脑开展运算的东西。考虑这种情形时我们面临的直接挑战在于,这种推理会轻易地陷入怀疑论的旋涡:我们不相信任何事情,甚至连我们演绎推理的能力也不相信。如果我真的身处这样一场模拟中,我为什么要相信神经生物学教科书讲到的知识?很可能教科书也只是模拟出来的,由某个虚拟生物学家“撰写”的,而虚拟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取决于模拟软件的运行状况,因此我们容易得出这与“真实”大脑的运作机制毫无关联的结论。这里的“真实”大脑本身也可能是计算机营造的一种骗局。一旦你不相信你的知识基础,真实性也终将石沉大海。⑤

模拟可能存在的漏洞

如果真有模拟者存在,他们会避免在虚拟世界中运用整套自洽的自然法则,因为这太复杂了,他们只需拼凑出接近“真实”的效果就行了。以动画片为例,要表现湖面的反光时,动画师不会利用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光学的定律去计算光的散射,因为这得动用超强的计算能力。相反,用一些合理的经验法则就能模拟光的散射过程。这比真实的散射过程简单许多,但却能营造出真实的感觉——只要观察者不用仪器去测量就行了。如果模拟者只不过想玩玩而已,选择这样经济实用的方案来模拟现实就很有必要。但如果模拟程序之中真的包含这样的不足之处,就可能偶尔会出现穿帮镜头,而且也许这种穿帮镜头在虚拟世界内部也能看到。

对模拟的修正有可能会造成物理定律的缺陷,甚至是失效。某些事物的行为可能会与预期不同。科学家曾经观测到过类似的现象吗?答案是肯定的。天文学家曾经指出,从可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发出并到达地球的光,呈现出物理定律在遥远的过去曾经历了某种程度的扭曲。这些光是在一百二十亿年前发射的,和我们依物理定律做出的预期相比,它在穿行宇宙的过程中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具有略微不同的特征。对精细结构常数的观测结果似乎也显示,支配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方式的精微细节,在过去是稍有不同的。这是一个“程序设计”中的错误,还是一个纠错程序的一部分?尽管常数发生随时间变化这一科学推论似乎是足够可靠,但是要说它为我们生活在模拟之中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也是说得通的。⑥

即使模拟者一丝不苟地模拟了自然法则,他们也无法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虽然他们对自然法则的认识十分深刻,这种认识也不可能是完备的。他们也许知道很多模拟宇宙所需的编程知识,但对于自然法则的了解总会存在一些空白,甚至存在错误之处。但这些漏洞应该是难以捉摸、不易发现的,否则我们假想的能模拟宇宙“发达文明”就配不上“发达”二字了。⑦

据德国伯恩大学一个团队的研究,不管模拟的宇宙有多强大,它们仍然受限。生活在模拟中的人们就像一般的物理约束进程一样多少会察觉到这些限制与约束。那么,我们如何证实这些限制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自己模拟宇宙然后就能找到。事实上,物理学家实际要做的也不过如此。最终,他们用量子色动力学原理创造了一种极微小的宇宙——小到毫微微(比纳米还要小)。⑧

可是,为什么会有人(或其他什么存在)要创造一个虚拟世界并让有意识的生灵在其中生存呢?伊隆·马斯克的解释十分简单,却难以反驳:“任何一个足够先进的文明都没有理由不去创造一个世界。”⑨

【责任编辑:杨枫】

注释:

①影响物理发展的20个大问题,(美)布鲁克斯,第18章

②《隐藏的现实》

③NASA科学家力证:其实我们都生活在游戏里

④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人类或永远得不到答案

⑤《隐藏的现实》,P329

⑥影响物理发展的20个大问题,(美)布鲁克斯,P185

⑦《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

⑧可能有办法证明我们正生活在计算机模拟中

⑨上帝之手:我们都活在虚拟游戏里?https://zhuanlan.zhihu.com/p/2137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