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难破冰

金融的根本意义是为实体经济配置资源,在识别风险与机会的过程中,促进实体经济的更好发展。但中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理财市场混乱,天量资金流入国企和房地产,而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银行坐收高利润,金融改革困难重重。

■ 名词解释

【非借入准备金】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法定准备金数量不足时,按其自身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作准备金的部分称为非借入准备金,又称自有准备金。向拥有超额准备金的银行借入的货币资金称为借入准备金。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杠杆收购融资】以企业兼并为背景,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双汇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阿里巴巴2012年退市私有化的贷款均是杠杆融资。借入资金占收购资金总额的70%~80%,其余部分为自有资金。

【众筹】一种新产品或者服务尚未问世前,发起人向公众募集资金,拿到钱后,发起人完成项目。对出资人的回报是:产品或服务,例如一本书、一张电影票、一次洗脚按摩等。如果发起人给出资人现金回报,可以定性为“非法集资”,直接抓起来。于是,众筹在中国变成了“产品预售”。

【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全中国知道这个工具的人,可能不超过100人。图穷匕首见,一句话解释:高收益,不保本的证券。何种情况发生不保本,由央行通知。这种东西,起码利息是7%,玩的是心跳。

【央票和定向央票的异同】央票的作用都是减少商业银行放贷规模,不同点是:央票是自愿购买,不买也可以;定向央票是央行强制某个银行必须购买。因为央行觉得这个银行放贷过猛,给它敲敲警钟。

【央行为啥要规范表外业务】表外业务的形式,千奇百怪,每个合同的风险,你不花上很长时间研究,根本无法理解。央行的职责是不发生系统风险,但是面对汪洋大海般的奇怪合同,头大了,怎么办?于是,央行就要规范表外合同,央行在月底拿着报表一看,心里基本就清楚了。但这断了金融民工的财路!

【抵押补充贷款(PSL)】央行的新玩具。说白了,就是凭空印钱。第一步是商业银行把国债抵押给央行,商业银行增加准备金,释放4到5倍的M2。第二步,让商业银行自己印一点债券,央行买回来,再一次释放流动性。哈,房价啊!

【抵押支持债券(MBS)】银行把天量房贷余额切份,再卖给屌丝,贷款人交银行100元利息,银行拿走20元,剩下80元发给买MBS份额的人。本质是银行创收项目,人民币总量无上限,所以和宏观经济关系不大。这项目又养活了一大批银行人员,对社会没啥促进意义。银行不缺钱,缺的是给自己发钱的理由。看,发钱理由来了!

【常备借贷便利(SLF)】打个比喻,就像是一个灭火器。日常的同业市场利率6%,如果因为某个小事情,利率的火苗一下子蹿起来达到12%,地方人民银行直接用SLF这盆水浇灭,平时不用的。还是看不懂?就是印1200亿放在一边,谁家急用可以向人民银行申请。

【货币空转】这是个新名词,说白了,就是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旧贷款的利息都是新贷款得来的。比如借10元新债,还9元旧债和1元利息,所以规模越滚越大,但是实际没有从事新的生产和劳动。一旦不让借钱了,立即暴风雨。之前的钱都变成高架桥了,不可能还银行的贷款。再比如你买1万元理财产品,利息6%,实际贷款人成本是12%,于是一年后使用人要付出11200元,但他根本赚不到12%的利润。奥秘是:储户得到本金利息后,觉得有利可图,会继续转买下一期理财产品。实际上你并未提取这笔钱,借钱人实际上用你的钱还你的债。如果M2持续超发,就能拖下去,直至最后一棒!

【同业代付,买入返售】二姨太想把家里的钱借给老相好,但怕老爷知道,说不清楚,就委托丫鬟小红出面办妥。同时,二姨太向丫鬟担保:到期还钱。

【第三方回购协议】某投机客要向银行借钱,投机客只能提供各种复杂证券作为抵押,而且今天借,明天还,每天的笔数非常多,资金大大小小也不一样。银行不可能天天去研究抵押品够不够。于是,银行就让隔壁当铺的小刘天天算这些证券的价值,只要小刘说没问题,银行就闭着眼睛放贷,银行很省心了。

【影子银行的根源】银行放贷是要记入“表内业务”的,央行银监会天天看着你,一不高兴就来个电话指导你,真烦人。怎么办?银行想出了“不出钱也能赚钱”的绝招:利用银行信誉,给人担保。例如某行因为限制不能给某个每战必胜的老赌客放贷,就指使信托公司放贷,自己做担保人,赚他一笔。

【银行自营理财产品】三姨太把老爷的钱借给王员外,利息很高。丫鬟突然跑来说:老爷月底要查账。三姨太就把府里的长工和姨婆召集起来开会:大家信得过我三姨太,就把手里的银子借给我28天,对老爷就说是你们把钱借给了王员外,我不能白纸黑字担保,但我用贞节牌坊担保,除非老爷把我休了。

【货币乘数弱化之谜】金融民工惊呼:7月份,M2快速上升,新增贷款反而下降,货币去哪儿了?这简直是白痴问题。货币乘数是依靠产业链拉长获得的,甲贷款后,再存入银行,银行又贷给乙;乙再存入银行,银行再贷款给丙,以此类推,越长越好。现在是甲贷款买房,房产商还贷,完了。货币乘数自然消失了。简单普法一下。现在最有钱的是理财产品机构,也就是非银行金融机构,2011年,央行宣布,这类存款计入M2,也就是说,货币空转,即在基金公司和理财产品公司之间倒来倒去的那些钱,也被计入了M2,这个和贷款无关。这就造成了,M2越来越大,贷款反而下降了。

【夹层融资】银行给中小企业提供有信用和价格优惠的一到三年期贷款,同时,安排其子公司或关联公司获得该企业一定比例的股权认购权(通常不超过10%)。夹层融资客户一般都是房地产企业。比如一家企业买地需要10亿元,但自身只有5亿元,那么就先向我们贷款5亿元买地,地下来后再抵押给银行。我翻译下:我借给你高利贷,你去开个温州指压,然后每天的收入首先还给我,直到本息结清。如果倒霉被警察查了,你就要把家里房子卖了,还我钱。其实是一回事。

【夹层贷款,股权质押,结构性融资】你看得懂吗?其实就是一句话,通过合同约定:如果出借人最后收不回本金,整个项目公司股东一毛钱也拿不到,且项目公司的母公司承担全部的担保责任。

菜嫂和我一起去闲逛时,路过一个甲级写字楼,28层大楼名称是“某某大厦”,菜嫂一脸迷茫地说:“某某就是老张家二娃的谐音,他们家和我们家认识二十年了,他确实很赚钱,但也没有这么夸张到建甲级写字楼啊!”我告诉她,这就是“夹层贷款”。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大楼,名义上是老张家的,但实际不是。大楼地段较差,成本估计5个亿。夹层贷款可能是65%,老张的公司只要出钱1.5亿元。如果老张占到公司股份的一半,那么老张自己只要拿出8000万元就可以了。老张还有其他几个公司,贷款3000万元不成问题,也就是说,老张只要真金白银拿出5000万元,这个大楼就可以挂他们家二娃的名字了。

但贷款怎么还呢?打个比方,投资银行实际出钱3亿元,一年利息是5000万元。甲级大厦,5层以下是旺铺,大楼28层,简单说,每层楼只要能够收到180万元的租金,差不多就够利息了。每层楼可以隔出最多30间办公室,每间办公室是6万元的租金,每个月只摊到5000元。实际租金是1万元起步。在满租的情况下,老张家是赚翻了。投资人一看生意火爆,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低价,把20%的债权变成股权,这下子老张家的负担就立即减轻了。菜嫂说:“但实际上不可能满租啊。”我说,老张就要测算一个租金水平和租约比例,最低要求是租金达到利息和日常费用,就可以维持下去。菜嫂说:“一旦维持不下去,怎么办?”我说:“老张这个大楼,股权全部是质押给投资人了,工商局登记了,而且不能负债,如果老张违约,大楼就归投资人了。”菜嫂恍然大悟:“哦,其实就是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