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隆中十年养精蓄锐(4)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刘备本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先年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家道中落,少年时期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过的非常艰辛清苦。刘备其貌不扬,生有两个大耳朵,个性比较沉闷,待人态度谦和,喜怒不形于色,非常善于结交朋友。

在刘备家的东南角,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桑树,高有五丈多,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富贵人家所使用的华丽车盖一样,来往的行人看到了之后都觉得这棵桑树长得非常特别,都盛传这户人家必然会出贵人。在刘备小时候,他经常与其他小孩在这颗桑树下结伴玩耍,他曾经指着这棵桑树说:“将来我一定会乘坐有像这棵桑树一样华盖的马车。”这个意思就是他一定会出人头地。

刘备少年时期曾与公孙瓒一齐拜卢植为师求学,出师后的刘备喜欢与英雄豪杰来往,与关羽、张飞在涿州市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投身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因为他数战有功而被封为安喜县县尉,这使他登上汉末的政治舞台,但由于他拥有的军队力量实在弱小,一直没有打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固定地盘。后来逢朝廷政策改变,朝廷下令要遣散因为战功而做官的人,刘备的上司郡督邮要遣散他,当刘备知道消息后,立即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但是督邮谎称自己有病而拒绝了他的要求,刘备被怒火冲昏了头脑,脑袋一热就联合了关羽、张飞二人将督邮抓起来,狠狠地鞭打了他两百下。害怕事情败露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一起弃官逃亡,从此开始了一生的风雨之路。

建安元年(196年),经陶谦保荐,刘备出任豫州刺使,驻屯小沛(今江苏沛县),在徐州牧陶谦死后,刘备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来徐州被吕布攻占,他只能抛弃妻子投奔曹操。曹操敬重刘备是个英雄,为他供其军粮,增其将士,让他收合散兵组成军队,在曹操殷勤的帮助下,刘备终于消灭了吕布。当时大权已归曹氏,汉家天下已有名无实,大权在握的曹操认为刘备可为自己所用,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但是刘备始终认为曹操名不正言不顺,而自己是汉室遗后,两者无法共存,最终还是选择了弃曹投刘。后来,刘备领军与曹操对战,在战争中他被曹操重创,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军队,只能孤身一身逃跑去投奔了刘表。

刘备本出身贫贱寒门,入世时更是无枝可依,先后投靠公孙赞、陶谦、袁绍、曹操、刘表等人,却时过多年仍是居无定所,只能到处流浪,惶惶如丧家之犬,但是这一切从刘备跃马过檀溪、躲过蔡瑁的追杀开始就发生转变,三顾茅庐的戏也在此正式悄悄拉开了帷幕,他将会碰见可以改变他一生的人——诸葛亮。

适逢刘备一行人驻扎在新野,打听到了附近有个隐士名为司马徽,听说此人能言善辩,学问高深,刘备此时正是遭难的时刻,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便想着找时间去拜访他,想着说不定可以请动他出山相助,能为自己寻找个好助手。

刘备登门拜访名士司马徽时,被告知说:“您如果想要争江山,就一定要有人才,要知道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您得擦亮眼睛,这会儿,襄阳的奇才都集中在这地儿,他们就在您的身边,但一定得是您要自己亲自去请他们出山。”刘备惊奇地问:“这些奇才都是什么人?住在哪里呢?”司马徽继续说:“响马老汉得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听了这话,刘备赶紧问:“您说的卧龙、凤雏是什么人呀?”司马徽又说:“这一带有卧龙和凤雏两个人最有才华,如果您有幸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其中,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两人都是名门之后,是德才兼备之人。”刘备得到了司马徽的指点,再三感谢他,拜别之后就立刻动身直奔庞统所在的地方,而“卧龙”诸葛亮却被他放在了第二位,这一次,刘备与诸葛亮擦肩而过。

恰逢诸葛亮的挚友徐庶听闻刘备带军驻扎在襄阳境内,正在招募能人异士,特地来亲自上门拜访来投奔他,想要在他的旗下谋个一官半职。刘备与徐庶聊得非常投缘,两个人惺惺相惜,刘备很器重他,答应要给他一个可以实现抱负的机会,并不加吝啬地称赞他为济世之才。徐庶听见刘备的夸奖,十分谦虚地说:“我可不敢接受将军您的称赞,要知道我的好朋友诸葛孔明这个人,他才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他的才能要高出我好几倍。”刘备已经是第二次听见了诸葛亮的名讳,就连忙问他:“他是什么人?”“将军可愿意见他?”徐庶问。刘备点点头,毫不犹豫地说:“您和他一起来吧,我为你们安排官职。”没想到徐庶立刻摇摇头,非常坚定道:“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让他自己上门来,如果将军你真想召他,就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说:“罢了,罢了,若他真是人间的一条卧龙,有着能撼动九州的本领,我真得亲自上门请他助我兴复汉室。”

这天,刘备和关羽、张飞打点好军中事务,三人就动身去往隆中,刘备准备亲自说服诸葛亮出山辅佐他。诸葛亮早耳闻刘备要请他出山,但是他知道刘备是个何等角色,几年来打着兴复汉室的口号却连一块自己的地盘都没有,现在更是依附刘表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完全不是一棵可以栖身、依附的大树,而他这只猛禽如果想要择枝而息,必定要先考考刘备这个人。

这天一早,诸葛亮就对妻子黄月英嘱咐道:“我听说刘玄德这个人知人待士,宽宏仁义,是个明主,但是我还要亲自考考他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人,一会儿,如果他来上门拜访就告诉他我出门了,叫他下次来。”说完,诸葛亮就刻意避开了他,转身出门闲游去了。刘备同关羽、张飞两人一起等来隆中,遥望山畔有数人正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刘备听到了这首歌,立即勒马唤来唱歌的农夫,问他说:“此歌何人所作?”农夫回答:“乃卧龙先生所作也。”刘备一听正是他要找的人,就再问他说:“卧龙先生住何处?”农夫说:“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刘备感谢了他,带着其他二人策马前行,来到了诸葛亮隐居的草庐前。黄月英理解丈夫的用心,就照着他的话,待到三人登门时告诉刘备诸葛亮外出了,让他下一次再来登门拜访。得知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又一次冒着大风雪去请诸葛亮出山,不料刚到门前就碰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他听了三人的来意,对他们摆摆手,可惜地说道:“哥哥出外闲游去了,一时半会不可能回来,你们不必等了,下一次再来拜访他吧。”刘备舍不得就这么离开,就请诸葛均拿来了笔纸,仔细用心地写下了一封信,字里行间都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倾慕之情,说明自己想请他出山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图,最后又写了自己的见解,才将信交到了诸葛均的手上,请他代为转交给诸葛亮。夜里,就着昏暗的灯光,诸葛亮将刘备的信细读了一遍,在信中不难看出刘备这个人有志替国家做事,想要还天下太平,而且真心诚恳地请他帮助,诸葛亮能够看到他的求才之心绝对不假。夜里诸葛亮难以入睡,索性挑亮油灯,双手摊开了纸张,根据这些年静观全局的心得与刘备军事集团的特点和所占据的地位,在一番全面仔细的思索后,他终于落笔写下了一份关于政治、军事的精彩对策,字字泣血,句句都是点睛之笔。这份对策就是诸葛亮为刘备准备的《隆中对》(《草庐对》)。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x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再说刘备,他回到了营地,心里又是遗憾又是可惜,但是对诸葛亮仍不死心,准备在几日后再去拜访他。这次,为了表达自己的求贤之心,刘备特意吃了三天的素,准备再去一次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而这一次拜访也没有令他失望,诸葛亮这次就等在草庐中。

在与诸葛亮的谈话中,刘备十分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汉室的统治崩溃,佞臣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如今国家大权落在了奸臣手里,我自己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才能,德行也不能服人,但是我心怀天下,见不得百姓流离失所,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只是我落到如今这个地步,虽是我才疏学浅,但是还是心有不甘,很想挽回这个局面,我又实在是想不出好办法,所以特地来请先生指点一二。”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对他畅谈天下大势:“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导致了天下大乱。其中,曹操与袁绍相比,要弱小的多,但是曹操却最终打败了袁绍,这是他的谋划得当,所以事半功倍,现在已是不可小觑的角色了。我以为,以将军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图谋荆州,那里交通便利,信息充足,自古就是一个军事要地,是一块大家都想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刘表守不住这块地方,他没有足够的能力,性格更是懦弱,将军你大可攻占它,给自己留下喘息之地。”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马上对他肃然起敬,态度便更加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