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凝神苦想,反复思考(3)

例如,1983年《上海文学》上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巨兽》的小说,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的两个事件:一是年轻的猎人不畏关于巨兽的传说,走进深山打死了那头被人们视为神兽的野猪;一是年轻猎人的父亲因忍受不了众人对他的蔑视(他曾和一群猎人与巨兽搏斗后脱生),最后拿起猎枪走向山林,再也没有回来。这两个事件分别揭示了习惯势力比野兽更能吃人以及不畏传统势力同自然作斗争这两个主题。两个主题随着故事的叙述同时展开,平行演进,形成既相互呼应又不混为一体的复合关系。

平行主题所包含的是两个“中心思想”,两个“基本观点”,思想信息的容量可以比单向性主题更大。

设计平行性主题,要注意两个主题既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要有内在的某种联系,这样两者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的内容相互协调,具有整体性、统一性。

③多元性主题

这是指一篇诗文作品中有三个或更多主题的设计方案。这种多元性主题设计,主要适用于长篇作品。例如,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中,作者既设计了揭露俄国社会的黑暗、官僚机构的腐朽这一批判性中心主题,又设计了围绕中心主题的这样三个主题:一个是贵族陪审员聂赫留道夫在法庭上看到玛丝洛娃因他的罪过而堕落后,受到良心上的谴责,最后通过忏悔走向了精神上的“复活”;二是玛丝洛娃在聂赫留道夫等人的感召下,走向了新的生活,道德上得到了“新生”;三是作者通过这两个主人公道德上的自我完成,象征着“人道主人”在那个罪恶的社会长出了嫩叶。这三个主题在书中一起发展,相互渗透;而又自成单元,相对独立。这种多元性主题设计,并没有造成小说的散乱;相反,由于书名包含多层次多元性的寓意,使主题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

多元性主题,是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事物:不仅写出事物的亮面,也和盘托出事物的暗面和灰面,且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概括事物的思想意义。这种主题设计,便于写重大复杂的题材内容;便于反映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便于描写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它的最高最终目的是还给人们一个真正的现实世界。

④逆向性主题

一对相互矛盾的事物才具有逆向关系。逆向性主题就是将两个相互矛盾的主题结合在一篇诗文作品之中的独特设计。这种主题设计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观点在写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逆向性主题产生的根源是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性。

例如,现代作家贾平凹名为《丑石》的散文中,前面写一块面貌丑陋的石头。这块石头既不能垒墙,又无法凿石磨,又不像大青石那样可供捶布,甚至连铺台阶都用不上,它实在是丑得不能再丑了。可是,随着作者的笔锋一转,那块丑石却“訇然中开”,将你引入别一世界。原来它是块陨石,曾在天上发过光,燃烧过,落在地球上也具有一种“不属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这里先是展示一块丑石头,表现的是诅咒“丑”的主题;后来则是描写这块石头有了光芒,成了一块非凡的石头,表达的是颂扬“美”的主题。对于这块石头,人们不认识它时,认为它“丑”,当人们认识了它时,则认为它“美”了。在认识这块石头人们前后矛盾的,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审美感受,在人们认识这块石头的前后矛盾中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审美感受,逆向性主题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设计逆向性主题要以对立统一观点作指导,着眼于抓事物的矛盾。对立的双方形成的对比、悬殊、反差,格外引人注目,对事物的揭示往往特别深刻。揭示出矛盾对立不是目的,最终要使矛盾双方达到统一,表明一定的思想、观点,使主题树立起来。

⑤象征性主题

在有的诗文作品中,作者往往凭借一种主观对应物——一个既能实指又有象征意味的客观对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个客观对象被作为整篇诗文作品的中心内容或描写的焦点。读者可以从这个客观对象那儿感受作者的暗示,悟出作品的主题。这种主题设计所着眼的是客观对象的象征意义。

象征性主题设计一般是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用于抒发情怀,暗线则与之呼应。由于被象征的东西是虚指的,落笔的范围不受限制,拓宽了抒情空间,所容纳的思想内涵就更丰富。例如,茅盾的著名散文《白杨礼赞》,表面上写的是华北平原那挺拔向上的白杨树,字里行间却埋下了象征伏笔:通过赞美白杨树来歌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抗日军民那种坚强不屈、英勇抗战的精神:这样一实一虚,明呼暗应,抒内心之情于文中,寄不尽之意于言外。文中的白杨树就已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具有暗示主题的象征意义了。

7.构思应注意的问题

构思是进行文章的整体设计,它和内容、形式、认识、表达等诸方面都有关系,是文章成败好坏的关键一环。构思时有五点需要注意:

(1)通观全局

构思时一时一刻不应忘记文章的总目的和整体,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

写文章的构思要有“成竹”在胸,而不能“一枝一节”地堆累起来,成为一堆枝叶。“堆累枝叶”,是写不好文章的。

(2)多方发想

抓住总目标、围绕主题考虑文章整体,但却又并非不敢越雷池半步。要开阔思路,多方发想,就要凭借现实,充分发挥想像力。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已有的、以前创造的,想像力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未来,又会变成知识。发挥想像力要注意“联想”——由此及彼、由彼及此,注意“幻想”——从已有的想到未有的。这样有助于解放思想,发挥创造性,出新见,立新意,开拓出新的境界、新的思路,理出新的思绪,构想新的框架,最后写出好文章。构思过程中如果思绪不来,或者思想卡住了,就应该放宽思路,从其他方面考虑;到了一定程度,思绪就会产生,然后再作文,不可没想好就写作。

(3)观念新颖

一个文章系统,是由形象、观念以及形式技巧所组成的三维结构。观念的力度和价值如何,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优劣。文章观念的新颖,是指文章要有新认识、新见解。如果一篇文章所表现的观念是读者早已了解到的,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人云亦云,就必使人感到索然无味。只有在观念上写出新的东西、提出新的思想、有清新的风味,才能对读者起到感染启发作用。

(4)形象独特

写作构思的形象,应该是独特的、新颖的。新颖的形象,是以个别的、特殊的形态为其特征而出现的。作为一个作品中的新颖形象,除要求具有独特的个性外,还应具备现代意识,即是最能反映当前现实的一种思想或者意念、情绪。

(5)手法奇妙

手法奇妙,是指写作所采取的新颖的表现方法。构思时有了新颖的观念、独特的形象仍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用一定的形式去表现它。在形式中,表现手法是占着重要位置的。一篇文章能否产生好效果,往往与它采用的表现手法有关。当然,奇妙的表现手法要与文章的其它元素协调起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当然,我们强调构思的重要,绝不是说形式决定内容,相反,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体裁形成的因素。当作者在选材、立意、提炼情节的时候,一般总是同时酝酿着采取什么样的体裁,形式还是为内容服务的。同时,一旦决定了某种体裁形式,就决不轻视这种体裁所固有的特点、要求,以便在形象构思中扬长避短,使内容和形式臻于完善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