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心理诱因:没有一个借口是偶然(4)

从众心理是很普遍的,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比如你跟三个好朋友去饭馆吃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点什么呢?要不来一份蛋炒饭吧!”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可能会说:“我也好久没有吃蛋炒饭了,我也要一份蛋炒饭。”剩下的两个人中的一个人也可能附和说:“那我也来分蛋炒饭吧!我正好也想吃。”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一个人自然而然就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从众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吧。在现实中,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并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就会怎样去做。

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就叫做“从众”。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很多人找的借口,也往往是从众而来。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从众心理,很多时候,从众心理还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

比如,一个公共厕,没写明男女的情况下,人们会观察一下别人是怎样做的:如果男人们都进左边的那个门,女人们进右边的那个门,后面来的人也会这样做。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众人那里得到的。离开了众人提供的信息,个人的信息量是极为贫乏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加可靠,所以会出现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我就会怎么做的现象。

但是,实际上,从众心理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俗话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从众并不完全可靠。比如,有人看见很多人在广场上围了一圈,水泄不通,就会很好奇,就会跟众人一样,拼了命往里面挤。到里面一看,是有人在玩“三张牌”,让人们进行押宝,猜红桃A在哪里,每次总有三五个人抢着参与,而且经常会赢钱,其实他们就是所谓的“托儿”,但是很多人不明真相,只是被从众心理激化,也踊跃参与到押宝的活动中。只要你参与,你就会输,因为这是骗子们设计的一个局,只等着从众的人上钩而已。

当你输了唉声叹气地回家之后,把事情跟家人一说,家人纷纷责怪你,你就有可能把脖子一歪,对他们说:“当时很多人都在押,我也就跟着押了。没想到会输啊,我看得很清楚。”

正是因为从众心理的存在,经常会让少数人放弃自己正确的观点而遵从众人的错误。心理学家阿什做了一个实验:阿什找来6个大学生,事先安排了一下,让他们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A、B说成是等长的,然后找了一位真正的被试者,让这6个大学生影响他。结果,最后被试者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正确答案,而认同了这6个人的错误观点。

人们为什么会盲目从众呢?是因为有一种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人们希望群体接受他、优待他、喜欢他,害怕如果自己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群体会驱逐他、虐待他或讨厌他。为了避免被称为“越轨者”或“离群的人”,他便会选择从众。群体中存在一股强大的压力,要求人们保持一致性,当某人不赞同群体众人的意见时,众人就会努力迫使他人遵从。

比如,在开会的时候,要举手表决某个问题,自己明明不想举手,但看到别人都举手,也往往会跟着举手,因为害怕“与众不同”,引来众人的瞩目或者质疑。

人人都有从众心理,形成了跟着周围的人一样找借口。在这种效仿观念的驱使下,很多时候,还没有理清头绪,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假对错,就盲目找借口,随波逐流,这样的后果往往就是把事情越搞越糟糕,甚至会酿成悲剧,更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因从众心理而找借口,给人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小视的。

我们不应该成为从众的牺牲品。人要想克服这种从众心理,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即使你的观点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随便去找借口。做任何事情,要多动脑子,不要让别人的言行影响了自己的决定。

·源于内心的懈怠与冷漠

很多人爱找借口,源于内心的懈怠和冷漠。他们不想去努力,不愿意燃起热情,因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随便拉一个借口来搪塞。不管这个借口合适不合适,有用没用。而心理学实验证明,人越多的情况下,人越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门瑟·奥尔森发现:一个集团的成员越多,以相同的比例正确地分摊关于集体物品的收益与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小,偷懒的可能性越大,因而离预期中的最优化水平就越远;而集团得到规模越大,参与讨价还价的人数也就越多,从而讨价还价的成本会随着集团的扩大而不断扩大。这个发现就可以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的现象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心理学依据。

1920年,德国心理学黎格曼就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请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加者有时独自一人拉,有时3人一组拉,有时8人为一组拉。经过测试发现,单人平均拉力为63千克;3人一组总拉力为160千克,人均约为53千克;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千克,人均只有31千克,由此可见,单人拉时拉力最大,人越多平均拉力越小。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人们会借口说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借口说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借口团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出来,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所以就顺理成章降低个人努力,或不全力以赴。

借口除了因为懈怠而产生,还会因为冷漠而产生。因为冷漠,人们常常会随便找借口搪塞他人。就是在人命关天的紧急关头,很多人还不忘找个借口为自己开脱。

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是一种传统美德,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见义不为,见死不救,冷漠旁观却成了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社会上是一片道德谴责之声,但却不能减少它发生的次数。如果你去采访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人,他们能说出一大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1964年3月的一天,在纽约的某个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名杀人狂截住。杀人狂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之久,当时,住在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被杀女子被刺的情形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帮助一下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这些人的冷漠,但是这些冷漠的人却各有各的借口。

面对这一事件,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找来72名不明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进行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的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采取行动,呼喊病人发病了;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呼救的那组,只在31%的人采取了行动,呼喊病人发病了。

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这是他们找借口的最主要的理由。

旁观者冷漠的产生主要因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因此想看看在场的其他人会怎么做,自己再决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