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义从今安在

——辽东军阀公孙瓒

新版《水浒传》电视剧第一集里有这么句台词,“一旦为吏,终身为吏,全无出头之日,认命去吧!”一语道破宋代地方吏员的悲剧。

自隋朝开创科举制以来,封建政府官僚体系中的“官”(即手握实权的领导阶层)与“吏”(即基层办事员阶层)之间的等级鸿沟日趋加深。唐代吏员们被归于“流外官”(即九品以下的所有公务员与事业编众)一类,尚能通过“铨选”等程序进入“流内官”(即九品以上的公务员,算是真正的“官”一族了)行列。但若无人举荐或者无背景,你就不得不老老实实按九品勋转制吏勋品分为九品,三年一考核,合格者可升一品,到达九品者方能获得铨选流内官的资格。的程序至少走完二十七年基层生涯,然后才能盼着吏部能不能念在你这么多年苦劳的份上开开恩。这样即使能做上个九品芝麻县令,你也早已是胡子一大把了。对比那些年纪轻轻就通过考试或者各种明的暗的渠道步入天子门生行列的后辈们,难免空生几分“可怜白发生”的感慨。

唐代小吏的转职之路走得虽然艰难,但总还算有条像样的路走。到了宋朝,文学之风与科举之风大盛,全国各地的才子呈几何级倍数增加,又呈几何级倍数拥入官场。再加上恩荫补官(即靠老爹或亲戚关系上位)现象日趋泛滥,大宋行政机关领导岗位严重饱和。以至于连选人(即京官以外的低级文官)转为京官的门槛都高到吓人,时人皆以“选海”称之。有人统计,有宋三百余年,仅有少得可怜的几例堂吏(中书省办事员,还是京城小吏)最终进入流内官之列。至于那些可怜的广大地方基层小吏们,想当上真正的“官”简直无异于白日做梦。

相比之下,汉代的吏员们出身的路子就宽多了。比起唐宋,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汉代想为官,大抵有这么几条路可走。

1.征辟:顾名思义,由中央向地方召集贤才,大抵分为皇帝亲自下诏征辟(受征者多为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与公府(即中央各机关)、州郡(即地方机关)自行征辟两种方式。此制度东汉较多,典型例子有东汉末年著名党人领袖李膺、三国名人王允等。

2.任子:两汉为慰劳功臣们,允许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不经考察直接上位。这批官宦子弟中虽然不乏庸碌无为、道德败坏之人,但也很有几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如“留胡节不辱”的硬汉苏武、著名好好先生张安世、大权臣霍光、西汉“魏征”汲黯等。

3.纳赀:简单讲就是花钱买官。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你只要舍得,就能过把当官的瘾。不过这种法子不太光彩,所以两汉时只有极度缺钱花的时候才偶尔搞搞,而且买到的多是些很不入流的位置。这方面的名人有黄霸、张释之等

4.自荐:以材力为官,以方伎为官。意思是你要是个武林高手,或者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有那么一门特长的,你就可以学学毛遂,向皇帝自荐。当然这类属于非主流的选官之道,自然也没出过啥了不起的人物。

5.察举:即让地方州郡朝中央推荐人才,充分发动全国上下识人用人的热情。察举的项目有很多,例如孝廉(你是个大家公认的孝子,或者清廉能干的官吏,你就能到中央做官)、茂才(类似于科举制中的秀才,不过对象限于现任官吏)、贤良方正(特别会批评领导,而且能批评到点子上)、文学(一般指擅长经学之人)、明经(要求经学高手,但一般指儒学家)、明法(精通当朝法律之人)、兵法(对带兵打仗很有天分的人)等等。察举制为两汉时期最常见的选官制度,众多名臣如公孙弘、晁错、董仲舒、杨震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仕途的。

现在,察举制的名人榜上又要添上新的一笔,他就是本章的主人公——公孙瓒。

凭“天资”“忠义”拔于小吏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一带)人。东汉是门第决定出身的时代,公孙家世代作二千石的官,因此公孙瓒也算世家子弟了。本可凭借关系为他在州府弄个很不错的位置,可惜公孙瓒的母亲地位卑贱(估计是小妾之类的),因此“子以母贱”的公孙瓒最终很低调地在一位姓候的太守手下当了一名书佐(相当于现在的秘书)。

先“天”不足,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公孙瓒会就此被埋没。老天在身世方面委屈了公孙瓒,却在自身条件等别的方面很给了公孙瓒一些补偿。

◎ 公孙瓒画像(叶雄先生作品)

第一,相貌:“瓒”者,美玉也。《说文解字》的解读是“三玉二石也。从玉赞声。”《礼》则说:“天子用全,纯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瓒;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公孙瓒先生人如其名,外表颇有美玉之风,史书说他“有姿仪”,估计至少也是个相貌堂堂的男子。在化妆品和整容术稀缺的古代,天然美男子就和大明星一样,不但受尽女人青睐,也颇能得到男人们的好感。远的不说,西汉初年就有张苍和韩信因为长得帅而免于一死的例子。公孙瓒的俊脸没起过那么大的作用,但能大大增加在领导那的印象分却是真的。

第二,嗓子:汉代尚武,公孙瓒有一副中气十足的嗓子(史书说他“大音声”),隔老远都能听得到。书佐是个小办事员,常要向领导口头汇报,有时可能还要跑跑腿、传传话之类。这就意味着干这事的人绝不能是个蚊子声。公孙瓒的大嗓门让本郡太守听在耳朵里觉得男人味十足,很是受用。

◎ 公孙瓒的影视剧形象

第三,好记性:过目不忘的本事并不仅仅存在于传说中而已,公孙瓒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每次和领导汇报工作时,他总是不一件件细说,而是把所有部门的近日情况汇总起来一起报告。这明显是在卖弄嘛,可太守就中意他这副好记性。看样子就算让他在工作上独当一面也错不了。

总而言之,因为有上面这种种优点,候太守对公孙瓒是越看越顺眼,最后竟干脆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这么有男子汉气质的家伙,将来肯定能干出一番男子汉一样大气的事业来。这选择就和吕公挑中刘邦一样,绝对错不了。

当了太守的乘龙快婿,公孙瓒的人生开始发生变化,他很快就被送到了著名学者卢植门下学习明经。两汉重经学,出身明经科的丞相为数不少。看来候太守并不打算仅仅征辟女婿而已,而是要把他培养成值得朝中央察举的人才。

◎ 清刻本《合镌孝经名论编珠》

两汉时期,被举为孝廉是非常常见的进入仕途的方式,而且前途无量。

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孝道依旧是我们从小到大被日夜灌输的重要价值观。在民风相对纯朴的古代,孝道则更被看重、提倡。“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出自《商书》。当时的子女们若有不孝行为,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轻则遭舆论集体谴责,在公共场合永远也无法抬起头来,重则锒铛入狱乃至上断头台。相比之下,能恪守孝道的年轻人则将获得无比丰厚的回报,不但街头巷尾个个尊敬、人人称赞,更有可能大名高悬于石刻牌坊之上,成为家乡流芳千古的名人。

孝道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历代崇儒的统治者们为了大力宣扬重孝思想,往往对孝子烈女们给予实质性的奖励,例如立牌坊、青史留名、赐予钱物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自然对此格外重视,“举孝廉”就是其表征。

不过弘扬“孝”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弘扬“忠”,也就是把对父母的“孝”转化为对上位者的“忠”。武圣关羽被誉为“忠义千秋”,但其实公孙瓒在早年也做了一件充满忠诚和侠义的事情。

当时公孙瓒从卢植那里学成归来,并当上了一个郡的上计吏(专门负责向中央汇报州郡本年工作情况的人员)。眼看前途无量时,他的上司太守刘君却不知犯了何罪而被下诏逮捕。朝廷派来的专员将他装进囚车,押往京城。公孙瓒作为太守刘君的属下,在“忠君”和“侠义”的观念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与上司共生死。

按当时的法令,朝廷钦犯的囚车除了押解人员外,其他人等一概不准接近。(汉文帝时谋反的淮南王刘长就是这样被活活饿死的。)公孙瓒不得不换上一套普通士兵的衣服,乔装打扮一番混进了押运队伍。一路上,公孙瓒一面躲避着押车士兵充满怀疑的目光,一面尽力侍奉刘太守。虽然一路辛苦,但公孙瓒和刘太守总算坚持到了洛阳。廷尉的判决书很快就下来:刘太守被流放日南!

日南位于越南中部,东汉的时候那里除了横生的瘴气以及未经开发的山林外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是一片名副其实的穷山恶水之地。流放到那里等于是判了你的死刑。面对死亡的威胁,“忠义”公孙瓒还能坚持下去吗?

《三国志》和《后汉书》都记载了接下来这样感人的一幕:

北芒山(今洛阳北氓山)上,一座孤坟前,公孙瓒带着酒肉等祭品长跪不起。“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瘴气,或恐不还,与先人辞於此。”出自《裴注三国志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将一杯酒缓缓浇在坟前后,公孙瓒伏地大哭,叩头不止。见者无不动容。

大概上苍也被公孙瓒的忠义之心所打动,正当公孙瓒抱着必死的心即将跟着上司的囚车前往日南的时候,洛阳的诏书来了。这是份大赦令,刘太守和公孙瓒都免了远赴边疆之苦了!

回到属地,公孙瓒发现自己的事迹早已轰动全郡。这一年的本郡孝廉,公孙瓒毫无悬念地当选。他先被举荐为郎官,后又担任辽东属国长史。汉代的长史掌兵马,亦助太守掌兵,权力仅次于郡守。

当上长史只是事业的开头,长史既然是本郡军事长官,那自然要用战功来作为自己的功劳簿上的色彩。好在公孙瓒无论是所处的时代还是环境都相当特殊。公孙瓒所在的辽东属国,正是防备乌桓和鲜卑的前沿地带,面对着北方狄戎的重重包围,获得军功的机会可谓随时随地都会出现。

春秋战国时起,东胡“东胡,东北夷……北狄之别名也。”出自《逸周书 卷七 王会篇》孔晁注。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即已活跃在北方大地上。《史记》里多处留下东胡与燕赵等国发生战争的记载。西汉初年,东胡已经颇为强盛,于是四处惹是生非。正好邻近的另一少数民族部落匈奴起了内讧,匈奴单于头曼被自己的儿子冒顿打死了。东胡借口和头曼关系好,三天两头地来找冒顿的茬,今天要冒顿的好马,明天要他家的美女,后天要匈奴的土地。把冒顿逼急了,点起兵马杀进了东胡地界。东胡人不敌,部众四散逃窜,一部分逃到乌桓山(今内蒙赤峰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一部分跑去了鲜卑山(今内蒙古哲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西)。两拨人就在那定居了下来,久了干脆直接以各自的现居住地地名乌桓山、鲜卑山作为本族的名号。就这样,东胡族永远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新的民族——乌桓和鲜卑。

◎ 鲜卑山剪影(鲜卑人发祥地之一,属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

东胡已经没了,可匈奴还惦记着陈年旧怨呢。强盛起来的匈奴学当年的东胡,三天两头来乌桓那要这要那,乌桓若交不出东西,本族的老弱妇孺就统统被匈奴人当人质掠走。长此以往,乌桓人受不了了,干脆南下投靠了中原的西汉王朝。后来,汉朝于汉武帝时期派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几次出击,大败匈奴,匈奴不得不退出河套以西地带。汉武帝随后把乌桓迁移到了上谷(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渔阳(今北京密云)一线,让他们负责紧盯匈奴的动向。

作为汉家北大门的哨兵,乌桓一直尽职尽责。可惜天下没有不变的友谊:公元8年,大权臣王莽篡夺了西汉最高权力,建立了大新王朝。新莽朝与匈奴交恶,征发乌桓等部族兵马远征匈奴。乌桓人不堪奴役,反而与匈奴人联合起来抄掠边境,参与乌匈联军的还有新兴盛的鲜卑部落。此后多年,乌桓、鲜卑与匈奴一起久为北疆之患。

东汉建立后,在光武帝刘秀的软硬兼施下,乌桓与中原的关系再度走向和睦,还曾多次出兵协助东汉打败匈奴和鲜卑人。然而随着东汉王朝逐渐走向没落,对北疆的控制力也开始被严重削弱,乘机再度强盛起来的乌桓各部再度与鲜卑联合,频繁入寇。东汉在边境设置专门统辖这方面事务的护乌桓校尉连战失利,徒呼奈何。

但严峻的边防形势也给公孙瓒提供了充分发挥军事才能的空间。与敌人的第一次直接交锋很快就到来了,交锋的方式有些出乎公孙瓒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