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潜规则和规则大全集
- 邢群麟 胡昌宇
- 37855字
- 2020-06-24 12:33:09
职场潜规则篇
第一章 会表现才能有出头之日
职场中有许多机会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你有能力,就该醒目地亮出自己,自告奋勇地去争取那种许多人无法胜任的任务,如此你成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第一节 醒目地亮出你自己
人们总是根据外表来评判一个事物,那些为人们所看不见的事物因此就什么意义也没有。千万不要将你自己淹没在人群中,或者躲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里。站出来吧!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自己闪耀夺目。把你自己装扮得比那些乏味的人和胆小的人看上去更加大气、更加光彩照人、更加神秘,然后出现在公众面前,像磁铁一样吸引各方的注意。
有一匹千里马,身材瘦小,但却能矫健如飞,日行千里。这匹千里马混在众多马匹之中,黯淡无光,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有与众不同的奔跑能力,因为它看起来实在太瘦弱。马场的马一匹匹被买主买走,这匹千里马始终没有被人相中。但千里马并不为之所动,在心里甚至耻笑那些庸庸之辈,对那些买主更是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目光短浅,与其被他们挑中,宁愿自己永远这样待着。马场的老板对这匹马渐渐地没有了信心和耐心,给的草料数量和质量越来越糟糕。但千里马仍然信心很足,它相信总有一天,伯乐会相中它的。
有一天伯乐真的来了,他在马场转了半天,来到了这匹千里马面前。千里马高兴极了,心想,这下机会来了。伯乐拍了拍马背,要它跑跑看。千里马见伯乐如此举动,心里很是不快:如果是伯乐,肯定一眼就会相中我,为什么还不相信我,还要我跑给他看呢?这个人一定不是真伯乐!于是千里马拒绝奔跑。伯乐失望地摇摇头,走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马场的马只剩下千里马这一匹了。老板见它可怜,本想骑着它回老家去,好好饲养它,可千里马就是不走。无奈之下,老板只好把千里马杀了,拿到街上去卖马肉。
千里马至死也不明白,世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它。
千里马的一生非常悲惨,“怀才不遇”,终年混迹于平庸之辈中,普通人不能看出它的不凡之处,伯乐也错过了提拔它的机会。但是,造成这悲剧的究竟是谁呢?是马场主吗?是伯乐吗?都不是。千里马应该反省自身,假如它抓住机会,站出来,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优秀品质来,假如它能让自己比那些平庸的凡马显得更高贵、更光彩,假如在伯乐面前它能够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用速度与激情证明自己的实力,恐怕它早就可以离开马场这个狭窄的空间,到属于自己的广阔领域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了。
有句俗话“酒香不怕巷子深”,不知误了多少英雄。要有多么浓郁的芳香才能从深巷里传入人们的鼻端呢,又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寻找这芳香的源头呢?只怕最终也不过是“长在深巷无人识”。那些慨叹怀才不遇的人,不知何时才会醒悟。有能力就要表现出来,有本事就得发挥出来,不吭声,不动作,不作为,谁会知道你胸中的万千丘壑,谁会将你这颗钻石从沙砾中拣择出来呢?
中国人是富有谦虚精神的民族,羞于启齿,不擅长表现自己是很多中国人的共同特点。我们总是满怀希望地等着,等着伯乐从远方来发现我们、提拔我们。只可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并不是所有领导、上司都独具慧眼,将机会拱手送上。在你做白日梦的时候,别的千里马,甚至“九百里马”、“八百里马”们早就迎风疾驰,令众人瞩目,获得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切靠你自己主动,美好的东西不会主动跑到你面前来,就算天上掉下馅饼,也要你主动去捡,而且你还必须抢先别人一步。金子如果被埋在土里就永远不会闪光。如果要闪光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矿工侥幸发掘,而这种几率几乎为零;另外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力量破土而出,如果你努力,如果你是真金,这种可能几乎等于必然。
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人生的第一步是必须学会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
人们总是根据外表来评判一个事物,那些为人们所看不见的事物因此就什么意义也没有。千万不要将你自己淹没在人群中,或者躲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里。站出来吧!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自己闪耀夺目。把你自己装扮得比那些乏味的人和胆小的人看上去更加大气、更加光彩照人、更加神秘,然后出现在公众面前,像磁铁一样吸引各方的注意。
是珍珠就要让自己发光
表现欲是人们有意识地向他人展示自己才能、学识、成就的欲望。对于我们来说,增强自己积极的表现欲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积极的表现是一种促人奋进的内在动力。谁拥有它,谁就会争得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从而接近成功的彼岸。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并不这样看问题。他们对表现欲存有偏见,以为那是“出风头”,是不稳重、不成熟,所以不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自己,仅满足于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也有一些很有才华、见解的人,缺乏当众展示自己的勇气,遇事紧张胆怯,每每退避三舍。这样一来,他们不但失掉了很多机会,而且给人留下了平庸无能、无所作为的印象,自然得不到好评和重用。这些现象告诉我们,表现欲不足无疑是一种缺憾,积极的表现欲应该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心理。
有一家大型企业到某高校招聘人才,毕业生们非常踊跃,偌大的礼堂座无虚席。首先,人事主管对企业概况、发展简史、招聘岗位与要求等一一做了介绍。这家企业在国内久负盛名,这次招聘开出的待遇条件也相当优厚,未来发展前景非常良好,不少毕业生都很动心,在台下认真地做了记录。一旁的总经理突然说道:“哪位同学觉得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可以现在就做个自我介绍。”立刻,会场变得鸦雀无声,众目睽睽之下,谁也不想“出风头”。何况万一人家觉得自己不合适,不是白白丢脸。总经理非常惊讶,在这些青年人身上竟看不到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失望之际,一个男生从后排站起来,他的脸涨得通红,看上去非常紧张,他结结巴巴地说:“您……您好。我是……管理学院……管……管”,“管”了半天,周围的同学开始窃笑。总经理温和地说:“没关系,你先放松一下,再介绍一次。”他腼腆地笑了笑,停了一会儿,这才开口说道:“对不起,我太紧张了。我是管理学院工商系的学生,我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贵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如果能够得到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发挥所学,尽我最大努力,做好工作。”总经理点点头,示意他坐下。他拿过麦克风,对台下说:“我不了解这位同学的详细情况,但我可以告诉他,他被录取了。他身上有你们很多人缺少的东西,就是勇气。在机遇到来时,大胆表现自己,这就是勇气。年轻人不能没有勇气啊,我们的企业就需要这种积极向上、无所畏惧的青春力量。”
台下的窃笑早就停止了,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而更多的则是懊悔。为什么自己没能站起来展示自我呢?与其说是人家幸运,不如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必须善于表现自己。表现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有了这项才华,你就不愁吃,不愁穿了,因为当你学会了推销自己,你几乎能推销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有人具有这项才华,有人就不这么幸运了。
自我表现能够让人变得自信,让人充满激情和力量,给人机会和成功。
善于表现自我的人,参与意识和竞争观念都比较强。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把当众表现当成乐趣和机会,主动地寻找表现的场合,甚至敢与强手公开竞争。所以,他们就比一般人多了参与实践的机会,比如,在会议上发言,表现欲强的人常常主动发言,谈自己的见解。如此不断实践,他们的思想水平和口才就会得到锻炼,得到长足的提高。他们通常都注意塑造自我形象,有较高的追求。他们为了当众塑造良好的形象,必然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获得真才实学。
一个有才干的人能不能得到重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在适当场合展示自己的本领,让他人认识。如果你身怀绝技,但藏而不露,他人就无法了解,到头来也只能空怀壮志,怀才不遇了。善于表现自我的人总是不甘寂寞,喜欢在人生舞台上唱主角,寻找机会表现自己,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让伯乐选择自己,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自我表现应把握的几条原则如下:
1.推荐以对方为导向
在推荐自己的时候,注重的应该是对方的需要和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感受说服对方,被对方接受。某重点高校学生琳琳,个性外向,多才多艺。她听说一家知名刊物招聘记者,便立即前去面试。谁知由于准备工作不足,她对该刊物缺乏了解,回答此类问题时张口结舌,尽管她成绩很好,也很聪明能干,却没能赢得总编的好感。琳琳的自我表现因为导向错误而归于失败。
2.不要害怕失败
人有百号,各有所好。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这样。假如你尽力针对对方的需要和感受仍说服不了对方,没能被对方所接受,你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但是不要因为一次失败便失去自我表现的勇敢。你应该调整的是你的期望值,而不是自我表现的态度和方法。
3.掌握一些方法
人们通过自我表现可以取得推荐自己、说服对方、达成协议、交流信息、消除误会等功效。自我表现时,应注意和遵守以下法则:依据面谈的对象、内容做好准备工作;语言表达自如,要大胆说话,克服心理障碍;掌握适当的时机,包括摸清情况、观察表情、分析心理、随机应变等。
4.要有自己的特色
表现自己必须先从引起别人注意开始,如果别人不在意你的存在,那就谈不上表现自己。那么,如何引起别人的注意呢?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这里所谓特色,就是你个人的风格、特点、优点、长处,那些有别于旁人的,不流于俗的东西,你尽可以大胆展现出来,定会令人眼前一亮。
5.应知难而退
在表现自我时,如果发现时机不对或者对方无兴趣,就要“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时候,表现要冷静,不卑不亢地表明态度,或者自己找个台阶下,给人留下明理的印象。
通常说到“表现表现”多少带点讽刺意义,现实中确有一些人为了获得赏识、得到提升或一些眼前利益,投机取巧,刻意追求,故作表现。但这里所说的“表现”却是让你在工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亮出自己的真本领,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做力所能及的分外事,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给自己创造机会,使自己脱颖而出。
第一,在一个企业中总有很多优秀的员工还没有被充分认识,他们的能力还没得到充分发挥。这也许是中国的传统观念造成的,认为谦虚、忍让、内敛是人的美德,不愿抛头露面,在别人没有认识自己时不愿主动站出来说:“让我来!我能行!”这样失去了很多机会。
第二,如果你有某方面的能力,但长期不表现出来,得不到锻炼,你的能力也会退化,知识也会老化,那样会真正被埋没。所以你一定要大胆参与各种活动,积极主动改进工作,让你的领导、上司认识你,也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第三,领导要鼓励“表现”。做错了不要紧,失败一次不要紧,“表现自己”本身也是一种锻炼的机会。不断“表现”自己,不断改进工作,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企业上下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从不同性质的活动中发现人才,从各个侧面来观察一个人不同方面的能力,从中选择干部,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
但是,“表现”说到底还是比较表层的东西,是需要真才实学做后盾的。一个人的能力,最终还是体现在工作中。你是否胜任了你的工作,并主动推进着工作。你的工作绩效是你最好的“表现”,是你是否具有真才实学的最好证明,也是最终获得机会的保证。
现实工作中有很多机会等着你,所以大胆地“表现”自己很重要。希望那些还没被认识的各种人才,大胆“表现”,是珍珠就要让自己发光。
在现代职场中,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不一定得到重用。一个精明的员工,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表现”自己,这样才有机会脱颖而出。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人生的第一步是必须学会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说到底,这是一种观念,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选择?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成功与否。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做了很多,但升迁、加薪的往往不是他;有的人虽然做得不是很多,但却引来老板的赞赏、同事的羡慕,加薪等好事自然也尾随而至……相信每个人都想做后者而不想做前者,那么如何让别人看到你所做的?如何让老板关注你呢?
如果上司看不到你的工作成绩,确实是件相当郁闷的事情。但总的来说,每个人身在职场其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非常自信,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上司会明白;有的人选择随遇而安,并不是很介意;有的人则比较消极,甚至有破罐破摔的想法。
在上司迟迟未能看到你的成绩时,你可能会选择跳槽;你也可能抱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信念继续积极工作。只有真正聪明的人会主动寻求良机与上司进行沟通。
工作经验不同的人对此事的反应也不一样。刚工作的新人会有一大部分首选跳槽,也有继续工作的,但主动与上司沟通的就少了。随着工作阅历的丰富,职业人开始明白与上司沟通的重要性,工作5年后就会有一部分的人选择“找机会与上司沟通”,而选择继续积极工作等待上司来发现的就会变少。
要想让老板注意你的成绩,首先要明白老板对你工作的要求,正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仔细地想清楚老板的要求,这样会对你以后的职场之路有很大帮助。
你可以正式和老板面谈,或定期发E-mail,向老板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及成果;还可以在会议中适当发言表述自己的工作成绩。不过,利用战术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想在公司有所发展,消极等待与一味地默默工作都是不可取的,努力找机会让老板明白你的想法,知道你工作的成果,才是积极的做法。
勇敢地把自己推销出去
自我表现的目的是为了成功地把自己推销出去。人生有许多机会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你有能力,就应该自告奋勇地去争取那种许多人无法胜任的任务,你的毛遂自荐也正好显示你的存在,你成功的机会也将会大大增加。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多次失业者在面试时推销自己的妙招: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其中多为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经过3轮淘汰,还剩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人。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将会出现十分“残酷”的场面。可奇怪的是,面试现场出现了12个考生。
总裁问:“谁不是应聘的?”
坐在最后一排的男子一下子站了起来:“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连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又有什么意义呢?”
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我本人即是财富。”
大家又一次笑得很开心,觉得此人不是太狂妄,就是脑子有毛病。
男子接着说:“我不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我还有11年工作经验,并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
总裁打断他:“你学历、职称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错,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
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认为这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岁。”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进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那些公司。虽然不成功,但我从那些公司的错误与失败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而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的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去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成功的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
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说:“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和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洞察力,举个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全场11个考生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笑了:“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为何失败。”
在这里,该男子的面试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整个过程却都是该男子推销自我的表演。因此,要想使别人接纳自己,并重用自己,你必须使出全部招数,竭尽全力去游说,必须有创意,而且具有鲜明的印象,让用你之人因佩服而接纳你。
推销是一种才华,就像是绘画的能力,两者都需要培养个人的风格。没有风格的话,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已。推销自己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艺术。有了这种才能,人们才可能安身立命,才能抓住机遇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能够将自己推销给别人的人才能推销世界上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自我推销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是:
(1)先评估自己的能力,看是不是自己把自己高估了。自己评估自己不客观,你可找朋友或较熟的同事替你分析,如果别人的评估比你自我评估还低,那么你要虚心接受。
(2)检讨为何自己的能力无法施展。是一时没有恰当的机会?是大环境的限制?还是人为的阻碍?如果是机会问题,那只好继续等待;如果是大环境的缘故,那只好辞职;如果是人为因素,那么可诚恳沟通,并想想是否有得罪人之处,如果是,就要想办法疏通。
(3)考虑拿出其他专长。有时“怀才不遇”是因为选错了专长,如果你有第二专长,那可以要求上面给你机会试试看,说不定就此打开一条生路。
(4)营造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要成为别人躲避的对象,反而应该以你的才干协助其他的同事;但要记住,帮助别人切不可居功,否则会吓跑了你的同事。另外,谦虚客气,广结善缘,这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5)继续强化你的才干。当时机成熟时,你的才干就会为你带来耀眼的光芒!
(6)自我警觉,说话流利,适当地友善,每一根毛发都要各就各位。
(7)推销自己时绝不可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你一定要看起来很有信心。最重要的是,你要认为你有资格担任那项职务,如果你被雇佣的话,你认为你会做得很好。(8)当你在推销自己的时候,别担心做错事,但一定要从错误中得到教训。
把握分寸,过犹不及
需要指出的是,自我表现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两者的界限就在于自我表现的动机和分寸的把握。如果一个人单纯为了显示自己,压倒别人,争个人的风头,甚至做小动作,贬低别人,突出自己,这种表现就失之于狭隘自私,易于令人生厌,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那就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可言了。
张扬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得人缘的干部,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很满意,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炫耀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原来他太以自我为中心了,无论与谁讲话,都不忘了“表现”一下自己的出色,岂不知,他已经从正常的自我表现上升到炫耀了。这种暴露性的自我标榜,让身边许多人产生了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在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那种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自我表现最重要的守则便是掌握分寸,不要动不动就孔雀开屏,张扬自我,那很容易激发别人羡慕和嫉妒的心态,不知不觉为自己树立了敌人。
有很多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未露声色,他们与别人进行交谈时多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后者给人以距离感,而前者则使人觉得较亲切。要知道“我们”代表着“他也参加”的意味,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异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向影响他人。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杜绝说话带“嗯”、“哦”、“啊”等停顿的习惯。这些语赘可能被看作不愿开诚布公,也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敷衍、傲慢的官僚习气,从而令人反感。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也不会表现得特别优越。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却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希望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我们提倡适度地自我表现,如果真想表现自己的重要性,不如自然尽情地放纵自己,无拘无束,不需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刻意伪装自己,只要你表现得自然,就有无限的魅力。矫揉造作、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地伪装自己,会让人讨厌,反而让你失去最美好的东西。要表现自己的重要性,就自然地、大大度度、从从容容地表现自己,自然会更好地表现你的本性,恢复你原来的魅力。矫揉、曲意奉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是一种痛苦,也会让你大失风采。我们要做一个现实的自己,做回一个自然的自己,消除内心的歪理,尽情自然地表现自己,会更受到人们欢迎和尊重。人们会更加重视你,那样你会过得无比快活。
想更好地表现自己就自然地表现自己,那样你会受到别人的重视,而别人会认为你可爱而更富有魅力,同时你自己会对生活更自信,充满力量。自然就是最好的表现自己。
第二节 表现出你的高贵
你表现自己的方式往往会决定别人将会如何对待你。从长远来说,如果你看起来庸俗而普通,人们将不会尊重你。一个国王尊重他自己,而且也会影响其他人产生相同的情绪。像一位君王一样行事,相信你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你就能让自己看起来像是注定会戴上王冠一样。
一天,龙王与青蛙在海滨相遇,打过招呼后,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龙王说:“珍珠砌筑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阙楼;屋檐华丽而有气派,厅柱坚实而又漂亮。”龙王说完,问青蛙:“你呢?你的住处如何?”
青蛙说:“我的住处绿藓似毡,娇草如茵,清泉汩汩,白石映天。”说完,青蛙又向龙王提出了一个问题:“大王,你高兴时如何?发怒时又怎样?”
龙王说:“我若高兴,就普降甘露,让大地滋润,使五谷丰登;若发怒,则先吹风暴,再发霹雳,叫千里以内寸草不留。那么,你呢?青蛙!”
青蛙说:“我高兴时,就面对清风朗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
青蛙在龙王面前,充分表现了自信。龙宫固然美丽,但是青蛙居所也别具一格,可谓不卑不亢。只有心灵健全的人,才能切实做到这一点。
小小的青蛙在水族至尊面前不慌不忙,表现出了自己的风度和高贵。即使如龙王一般地位崇高的人,也不敢小视。
由此可见,想受人尊重首先要经过别人的权衡,但实际上却取决于每个人自尊的程度。也就是说人格品性、道德修养的高尚或低下,是由自身而不是别人决定的。自身的轻重取决于自己,这是每一个有德性的人都很清楚的,也是必须牢牢记住的古训。
你表现的方式往往会决定别人将会如何对待你。从长远来说,如果你看起来庸俗而普通,人们将不会尊重你。一个国王尊重他自己,而且也会影响其他人产生相同的情绪。像一位君王一样行事,相信你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你就能让自己看起来注定会戴上王冠。
一个人只要不是情操低下,行为卑劣兼酒囊饭袋,那么,无论能力大小、地位高低、条件好坏,都应有充分的自信,而不应自感低人一等。这种平等观念是每个人在为人处世中所应具备的态度和风度。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往往不惜出卖人格,降低自己的尊严去逢迎那些在某一点上比自己强的人,哪怕受逢迎者对自己傲慢无礼。
有的人坠入欲望的深渊,为了金钱、权力、浮名,甘心套上沉重的枷锁,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放弃自己的操守,让自己成为一件廉价商品。
有的人迷失了良知,为了维护自己的一己私利,变得凶狠、残忍、六亲不认,亲情、友情、爱情都成为他们向上爬的牺牲品。
他们也许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但失去了多少又该怎样衡量。在他们的字典上缺少两个价值百万的字:尊严。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引诱你去做“人”所不应该做的事。不要为了金钱而作践你的人格与自尊,去为他人做种种不正当的工作。不管你从事于何种职业或事业,你总应该尊重你的人格,保持你的操守,表现你的高贵。不要忘记,你是在做一个“人”!最初,最后,直到永远。
尊严不仅代表一个人的资本,更是道德的保证和最高尚的财富。它是一个植满了人类美好愿望与荣誉的庄园。人们投资于此将会得到报偿,会获得真正的荣誉和受到人们的尊敬。
一种高贵的人格就是无价的财富,比宝石、金子都更具有价值。赚钱是一种行为,可是,当人的思想变得贫穷时,当它消除了人对美的感受时,当它使道德感变得迟钝,并且混淆了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时,赚钱就是最恶劣的罪恶行为。
同样,权力、地位,等等,都不能取代你高贵的人格。只有当你像爱护生命一般捍卫自己的尊严,以高贵来作为你做人做事的标准时,你才能够将自己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无愧一生,无愧于心!
高贵源自道德品质
高贵源自于闪光的道德品质。你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以德为本的人,否则你就绝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更谈不上成功人生。
的确,做人必须从“德”字开始,树立有德之人的品牌,这样才能成大事。什么是“德”呢?德者,道德、品德。古人说:“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道德、品德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做人的首要问题。从大方面讲,一个人的道德人品高决定了他的行为是向着有利于社会、集体、企业的方向努力的;反之,只会给社会、集体、企业带来损害。从小方面来讲,一个人只有守住“德”字,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找到立足点。否则你在欺骗别人的同时,别人也会欺骗你。那么做人的“德”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在对道义与功利的取舍上。一句话,舍利而取道,即为做人之本。这是一切成大事者都恪守的做人原则。
曾经的“奥地利皇帝”卡尔-海因茨·波姆是一位真正高贵的人。
这位德国演员在出演电影《茜茜公主》之后,就息声影坛。
20世纪50年代,他与扮演茜茜公主的德国著名女演员罗密·施耐德在这部影片中的合作表演,使德国国内外的观众为之倾倒。但是,对于卡尔-海因茨·波姆来说,这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因为此后20年,他远离电影事业,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作为援助人员,在极其贫困的埃塞俄比亚工作。
说起来,卡尔-海因茨·波姆的角色转换颇有戏剧性。一次,卡尔-海因茨·波姆作为德国著名演员,应邀参加德国电视的娱乐节目《咱们打个赌,好吗》,他打的赌是:当天晚上,为饥饿的非洲人捐款一个马克以上的人数,不会超过观看这个节目的观众的三分之一。他没有想到,他打的这个赌会改变他的后半生。捐款结果表明,卡尔-海因茨·波姆输了,这次节目中,德国人一共捐款120万马克。几个月后,他带着这笔捐款前往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去就留在了那里。20多年中,他和他成立的“人帮助人”基金会为援助埃塞俄比亚做了大量的工作。
埃塞俄比亚居民中,82.5%是农民,总数约为6000万。卡尔-海因茨·波姆说,埃塞俄比亚要获得发展,首先要建立现代化农业,要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农田建设,实行农田灌溉和绿化造林。这些也是“人帮助人”基金会的工作之一。
除此以外,卡尔-海因茨·波姆及其基金会还从事其他援助项目,如饮用水供应、扩建公路和建设学校。基金会一共建成了67所学校和3所职业培训中心。医疗保健也是基金会的工作重点之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埃塞俄比亚每33000人才有一名医生。为了改变埃塞俄比亚的医疗状况,卡尔-海因茨·波姆和他的工作人员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他们建成了40个医疗站、3所诊所和3所医院。每一个实现的项目都是一项成就,但是卡尔-海因茨·波姆并不满足业已取得的成就。他说:“我在这里工作的目的是:有一天,埃塞俄比亚的政府首脑,不管他是谁,到我这里来,对我说:‘卡尔,你在这里已经待了很久,谢谢你。但是我们现在不需要你了,我们自己能解决这里的问题。’这就是我的愿望,我的目的,我为这个目的而工作。”
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了前程远大的演艺事业?是什么力量支持他在贫瘠的非洲土地上艰苦地工作?
是名誉吗?“超级影星”的称号本可以为他赢得更多的名誉,而且看起来几乎是轻而易举。是财富吗?是地位吗?
都不是!是高贵的精神品质,是他毕生奉行的道德准则,让他默默地,尽他所能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用他所有的全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曾经饰演过一位皇帝,然而在现实中,谁能说他不像君王般高贵?他宽广的胸怀令千万人为之心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又是最成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爱戴更有价值的了。
人类历史上,大人物的名字比比皆是,可真正经得住时间、真相和道义检验的却是凤毛麟角。有的凭权势或时运,固可煊赫当朝,但“验明正身”后很快就暗淡无光,甚至被弃汰如粪。而真正高贵的人,作为生命个体,他的伟大、慈善及所有高洁的特征皆完整保持到了生命终点。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其理想内涵不会因光阴的淘洗而褪色变质,相反,却历久弥新,来自后世的敬重与感激亦随着历史经验和世界参照的积累而愈发强烈……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人生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人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虽有着不同,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
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德的前提就是尽量帮助别人,做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事,而不损人利己。
有大德之人必有大誉。此种大誉并非得自刻意追求,只是因为有大德之人,从不蝇营狗苟,谋求一己之私利,凡事都为天下大众着想,大众的苦乐就是他的苦乐,大众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他不求声名自有声名,不求荣誉自有荣誉。可以说,任何伟大人物的丰碑都是他自己建立起来的。
高贵源自灵魂的力量
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都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个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物质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的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2000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比他的生命还要宝贵。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洲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蹲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亚历山大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相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被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代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贝多芬,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苦难、他的欢乐、他的勇气、他的高贵的灵魂!
贝多芬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示出比贵族还要高贵。
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他们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们。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一封信:“……公爵,你之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正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这个世界上确有过无数的公爵。然而,历史最公正,时光最无情,当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都一个个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贝多芬却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正是它们,为贝多芬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也正是它们,为贝多芬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一座无形的丰碑。要知道人民从来就不承认世俗的册封,他们所首肯的永远是那些让他们心悦诚服的高贵的灵魂。
我们所说的高贵,不是仪表的华美,不是出身的高贵,不是地位的显赫,也不是金钱的多寡或其他外在的装饰,而是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自然散发、由里及外的灵魂的美丽和大度;是一种有丰富内涵、有独特思想和见地、有高尚情感和无私奉献的心灵;是一种大爱的心,爱人类、爱万物、爱一切的生命;是一种热爱生活、执著追求、不懈努力的、永不气馁的心。
它就像一股清泉,清澈透明,荡俗涤尘。它就像一缕阳光,明亮温暖,照耀着人们的心房。它也像一束鲜花,带来的是美,是迷人的馨香。
高贵是灵魂的一种香味,自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高贵的内涵很多很广:是一种对人生的深深感悟,对世界的一种清醒的认识,对生活的一种真诚热爱,对美好情感的一种不懈追求,对事业的执著,对丑恶的鞭挞,对世界的感恩,等等。
高贵的灵魂没有贵贱,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皆有可能拥有一颗高贵的心。这只在于你自己的选择,不因你的位高居尊而优越半分,也不因你的位卑份低而逊色一点。高贵的灵魂更应该是有丰富学识和文化底蕴来支撑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个粗俗的人会拥有一颗高贵的心。
这个世界,有地位、有身份、有财富的人很多很多,但真正能拥有高贵灵魂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有的人想用无尽的财富来证明自己很高贵,却不知灵魂的高贵是无法用财富等其他外在东西所能包装的,反倒有时候更显其粗鄙而已。像那些夸富斗尊的人,像那些一掷千金的人,像那些没有爱心的人,无论有多少财富,都是与高贵挂不上边的,哪怕他穿再高级的名牌,都无法与高贵结缘。
高贵,源自灵魂的力量,源自充盈的内心,值得我们用尽此生去追寻。
表现出你的高贵
有人这样说过,一个真正的贵族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征——高贵的自尊和面对顺境逆境都能宠辱不惊的那份风度。
宠辱不惊,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处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不足为奇。古人云:君子坦荡荡。高贵的心灵宠亦坦然,辱亦坦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宠信时勿轻狂,莫忘“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受人侮辱时忌激愤,犹记“吊者在门,贺者在闾”。那份洒脱、大度的气派令人深深叹服。
唐太宗时期,一个负责运粮的官员因为一时疏忽,导致运粮的船只沉没了。到年终时,卢承庆奉命给下级官员评定等级。此事事关每位官员的仕途升迁,所以大家都很紧张。因为运粮船沉没的缘故,卢承庆给那位运粮官评了个“中下级”,那位运粮官并没有显露出半点不悦的神情。后来,卢承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中下级”的评定不妥,遂将运粮官的级别改成了“中中级”,运粮官依旧是波澜不惊的样子。卢承庆赞扬他“宠辱不惊,实在难得”,最后将他的级别改为了“中上级”。
19世纪中叶,美国实业家菲尔德率领他的船员和工程师们,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联结起来”。菲尔德因此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一举而成为美国最光荣、最受尊敬的英雄。但因技术故障,刚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中断,顷刻之间,人们的赞辞颂语骤然变成愤怒的狂涛,纷纷指责菲尔德是“骗子”。面对如此悬殊的宠辱逆差,菲尔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事业。经过6年努力,海底的电缆最终成功地架起了欧美大陆的信息之桥。面对重大的波折,菲尔德始终不为所动,表现出一种高贵的气度。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一则流传甚广的联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无疑,这是一种大智大慧、大觉大悟的心境,有了这种心境,人就能够活得平和了。人生在世,大可不必把别人的态度太当一回事,不必因上司的一个脸色“口将言而嗫嚅”,也不必因老板的一个眼神“足将进而趑趄”。如果你因失宠于某人而自暴自弃,或因受辱于某人而自怨自艾,甚或由此做出种种极端的举动,其目光是否太短浅了些,胸怀是否太狭窄了些?这样的处世态度只会让他人对你的评价大打折扣,所有这些都是不成熟、不稳重的表现,永远不可能赢得别人对你的重视和信任。为人处世,对任何事都应当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每临荣辱有静气,达到了这种境界,人的精神天地才能开阔浩渺,气象万千,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入世俗的泥沼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泡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在不知不觉中,一个站立的“人”弯下了脊梁,佝偻着身躯,越来越渺小,越来越卑微。
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便是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心地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些高贵的人们,之所以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人生。
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成功者之所以注定要忍受平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寂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价,不愿自甘堕落,不愿丧失本色,不愿委曲求全。成功者始终坚信,自己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
大凡成功者,全身上下总会透露出一份坚毅的自信,即使是在最狼狈的时候,即使衣衫褴褛形容憔悴,成功者也会始终保持一颗高贵的心灵。
让我们表现出自己的高贵,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甚至是不再年轻的时候,不管道路有多曲折,不管命运如何捉弄,如果我们始终能充满自信,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沿着高贵的方向锲而不舍,我们必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第三节 制造引人注目的形象
对仪表的精心修饰,对个人形象的努力打造是完全必要的,更细节的部分是对一些附件的考究,往往能在不经意间先声夺人,吸引众多眼球,让你影响力大增。
文森特是一名杰出的律师,他对自己的形象要求非常考究。他的着装风格大气而无炫耀之嫌,最吸引人的是他腕上那块瑞士名表,虽然只是偶尔显现,却将他的地位、实力彰显无遗。然而在很久以前,文森特在手表问题上,还吃过大亏。他多年佩戴的一块电子表总能让对面财大气粗、位高权重的客户皱紧眉头,可怜的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弄清楚原因。这看似不起眼的电子表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留给客户的印象,寒酸、潦倒、窘迫就是客户对他的评价,这样的律师怎能令人信服。发现了问题所在,文森特立刻为自己购买了几块顶级名表,这些昂贵的行头顿时让他身价倍增,为他增添了几分成功人士的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劝告:不要以貌取人。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很难不以貌取人。从人的审美眼光出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认识,很多时候是从第一印象中产生的。而人的外在形象恰好承载了这一“特殊”的任务。
试想,一个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个装束典雅、整洁利落、精于修饰的人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同去办一样分量的事情,恐怕前者很可能受冷落,而后者更容易得到善待。特别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办事,怎样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世上早有“人靠衣装马靠鞍”之说。一个人若有一套好衣服配着,仿佛把自己的身份都提高了一个档次,在心理上和气势上增强了自己办事的信心。聪明的人切莫怪世人“以貌取人”,人皆有眼,人皆有貌,穿戴出众者,谁不另眼相看呢?穿戴艺术给人以好感,同时还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它往往能在尚未认识你或你的才华之前,向别人透露出你是何种人物。因此,在这方面稍微下一点功夫,你就会事半功倍。
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服饰和仪表上得来的,因为穿着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身份和个性。毕竟,要对方了解你的内在美,需要长久的过程,只有仪表能一目了然。
对仪表的精心修饰,对个人形象的努力打造是完全必要的。更细节的部分是对一些附件的考究,它们往往能在不经意间先声夺人,吸引众多眼球,让你影响力大增。
一位房地产销售经理这样说:“让我判断有实力的买主和无实力、无诚意的客户的办法是看他们用的什么笔。一个随身携带真正万宝龙笔的人是有实力的,而一个用圆珠笔的人,则会让我考虑观察一番。”
虽然说笔的作用在于写字,但对于中高层的人士,笔的功能却不仅仅是为了写字。它是你的代言物,它在告诉别人你是一个普通的人,还是一个优秀的人!如同表一样,一支精制的、金属制的墨水笔,就能醒目地把你从用塑料笔的人群中区别出来。不过,现在名牌赝品的出现已经严重地混淆了市场,但是精致的饰物赝品还是不能够达到鱼目混珠的程度。用赝品和用圆珠笔的后果是要认真考虑的。
一支笔、一块手表、一副眼镜……
正是这些小附件,可以让我们区别出一个真正有身份的成功者和一个还在努力中的人,让我们辨别出一个追求卓越的成功者和一个普通的成功者。
形象,成功的门票
西方有句俗语:“你就是你所穿的!”(You are what you wear!)这也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天性。在远古时代服装最基本的功能是御寒,遮裸是人类有了文明的标志。在有了阶级的社会里,尤其在现代社会,它的最大功能是自我展示和表现成就的工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选择那些能让他们展现出最好风姿和成就的服饰。服饰在无声地帮助你交流、沟通,传递你的信息,告诉人们你的社会地位、个性、职业、收入、教养、品位、发展前途,等等。
在一次形象设计的调查中,76%的人根据外表判断人,60%的人认为外表和服装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毫无疑问,形象在视觉上传递你所属的社会阶层的信息,它也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大部分社交场所,你要看起来属于这个阶层的人,就必须穿得像这个阶层的人。正因如此,很多豪华高贵的国际品牌的服饰,虽然价格高得惊人,却不乏出手不眨眼的消费者。人们把优秀的服饰与优质的人、不菲的收入、高贵的社会身份、一定的权威、高雅的文化品位等相关联。穿戴出色、昂贵、高质地的服饰就意味着事业上有卓越的成就。
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身边的人,那些形象不凡而出众的人,自然会让我们另眼相看。而对于那些形象不佳、衣衫不整的人,我们会低估他们的能力和品位。形象在事业上的作用不但不可忽略,而且相当重要。无论选择雇员还是提升职员,如果面临着竞争,我们可能更容易倾向于那个形象出色者。庄重而有品位的形象能够赢得我们的信任。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东西能够给予一个人真正而持久的力量,那就是一个人的魅力。个人魅力是你成功的没有理由的理由,是最让人不服气的,同时,又是最让人服气的。今天我们提起那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几乎很少就事论事地讨论他们的功绩,我们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魅力。魅力几乎比功劳更持久。
而魅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你的外在形象。你的形象,从某种意义来说,成了通往成功的门票。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先做一个有魅力的人吧,用心为自己设计一个最佳的形象。
以不修边幅著称的软件英雄比尔·盖茨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他曾经请专家对自己的形象进行设计、包装与宣传。
有一次,他将要在拉斯维加斯发表演讲。但是,演讲并不是盖茨的长处。为了使自己以更好的形象出场,使自己的演讲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比尔·盖茨专门请来了演讲博士杰里·韦斯曼为自己的演讲作指导。杰里·韦斯曼在演讲辅导方面是一位专家,经验非常丰富,曾经帮助几个电子公司的高层经理克服对演讲的恐惧感。他从盖茨的演讲词到手势、表情,都做了重新设计,他们在一起排练了12个小时。盖茨演讲时,熟悉盖茨的人都非常吃惊。只见盖茨一改往日懒散随意的形象,穿了一套昂贵的西服,他那尖锐的嗓音虽然无法改变,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演讲。结果这场主题为“信息在你的指尖上”的演讲传遍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盖茨的形象魅力值也迅速得到提升。
富有魅力的形象,在一遍一遍向你周围的人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此人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很可靠、实力雄厚、地位不可小视,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仰慕他、信赖他。”而人们似乎也听从了、认可了。你也许什么都没做,就已经在人们心中获得了一定地位。
因此,虽然不能说形象决定成功,但成功与形象之间一定是相互促进的。你越成功,你的形象便越有影响力;你的形象越魅力十足,你也就越容易走向成功。
每当看到那些小有成就却形象猥琐或乖戾的人时,我们都免不了替他觉得惋惜,不能改善形象的成功就不是成功。这样的人只能成功地做成某些事,而形象魅力十足的人成就了他自己。只有成功一次接一次地到来,你的形象才能长葆魅力。而有了超强的魅力,你会发现,成功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成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形象不佳的人只会惹人嫉恨,拥有美好形象的人才会受人拥戴。
做事的“心机”有时就体现在对一些细节的关注上。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烙印。如果你在第一次交往中给别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别人就乐于跟你进行第二次交往;相反,如果你在第一次交际中表现不佳或很差,往往很难挽回。所以,务必注意你第一次跟人打交道时的“第一印象”。
人的仪态和风度全面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及能够被人信任的程度。一个人举止端庄文雅,落落大方,就能给人以深刻良好的形象。培根有句名言:“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仪表是展示自己才华和修养的重要外在形态。要想有良好的形象,就必须注意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使你的形象在交往中光彩夺目。
打造美好形象全攻略如下:
1.创造最佳第一印象
首先,要注意保持衣服的整洁与卫生。饰品精致、有品味,穿着得体,修饰到位,这样才会给人一种清新、健康的良好印象。
其次,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即使心情不佳,也不要表现出愁眉苦脸的样子,让自己显得萎靡不振。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总是将美丽的笑容挂在脸上,就算是再冷漠的人肯定也会被你融化。
2.庄重、成熟是基本守则
在办公室中,装扮轻佻夸张会给人以不老实的印象,无法令人予以充分的信任。而穿戴庄重、成熟却能给大众一种稳定的正面印象,是对自我进取心与责任感的一种说明和强调。一般情况下,西装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为了体现出自己沉稳与成熟的一面,最好选择蓝色,或是深蓝色,或者灰色西服,然后再配上相应色彩的领带和黑色鞋袜。这样的穿着不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信赖感,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你成熟的魅力与沉稳的个性。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交际场合,切记不要穿得过分休闲,这样会给人一种没有职业品味、不严肃、不庄重的印象。
3.彰显个人魅力
(1)超越名牌思维。时装的作用不只是装饰,还是个人性格、品味的体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堆砌华丽的穿着习惯,而以简约为时尚。
(2)打扮应注重个性。要想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就要在穿着上显露出独特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许多成功人士,不论他们来自哪个地方,对衣着的要求几乎惊人地一致,就是让衣着除了感觉舒适之外,还能够提升他人对自己的肯定。
(3)不盲目抄袭别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适合穿什么,所以不会浪费时间试试这个,试试那个。”现在,许多人都想塑造“自我形象”,但是,他们对时装的了解却甚少,往往在穿着上埋没了个人的风格,错过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展现。照单全收只会弄巧成拙。在塑造个人形象时,必须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让缺陷尽量变得不明显。你所要呈现给别人的,正是你身上最好的、最闪亮的地方。
细节为你的形象加分
打造美好形象不可小视的一部分就是对细节的考究。那些引人注目的附件可以为你营造出权力和影响力的光环,提升你的魅力值,为你的形象加分。有时,令人折服的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
你所要注意的细节无外乎领带、领针、钱夹、戒指、手表、手套、鞋帽、提包、皮带、头饰等。这些小附件的选择要从色彩、质地、形状和大小等因素来考虑,要把它们和服装的色彩、款式、造型、面料等相匹配,同时还要考虑个人的喜好和文化的素养。
现代的服饰除了实用性以外,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只有在突出内外协调的整体美的时候,才更能体现出穿衣人的艺术品位。
一条品位高雅、与西装相得益彰的领带,可以增添服装的整体效果。与西装颜色、品牌相配的钱夹,可以体现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戒指都是一种美好的装饰。佩带戒指,可以推断出主人已婚或未婚的身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但是,把黄金饰品当做财富来炫耀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有的人把4枚戒指同时带在手上,以此来表现他的富有,这样做非但不能提高他的档次,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暴发户的庸俗气。
一个人的服饰成功与否,鞋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脚长的女人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可见鞋子对于人的重要。
一个成功的人,他的鞋子应该是清洁的。这样的人注意细节,只有注意细节的人才能有缜密的思维,能够把每一件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一个人的鞋子上满是污垢和灰尘,会给人留下一个不拘小节、狂放不羁的印象。这样的人可能在某种时候会表现出超人的艺术才能,但他们不会处理好身边的一些小事。如果把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给这样的人来处理,那么,结果是令人担忧的。
皮带处于人体的中轴线上,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选择一条西方传统的名牌皮带,与色彩和谐的西裤、衬衫相搭配,会取得不俗的效果。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在选购皮带的时候一定不要过于吝啬,因为这项投资对于你的形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皮带的式样以不过于显眼、招摇,质地与西装颜色相配为原则。…………
总之,一个成功的人,懂得他身上的任何细节可以成为他的增值器,也可以是减值器。在同等条件下,把一个有品位、有艺术修养的追求完美的成功者和一个暴发的成功者区别开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一个大块耀眼腰带扣与一个设计大方的传统腰带扣的区别是品位。
在商务形象设计的原则中,成功男人和女人的修饰物应该越少越好,本着“设计简单,质量精致”的原则。饰物越少,越能够让人细心品味。佩饰物如同画中的亮点,如果过多,会让人感到俗不可耐。多余的修饰物除了让人感到过时、土气、画蛇添足之外,别无其他的功能。
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的几条忠告:
(1)不要佩戴领带夹、领徽等多余饰品。
(2)选用金属表,优质真皮或金属表链。黄金表看起来优于白金。虽然白金表被认为高雅,但易于与银表和不锈钢表鱼目混珠。
(3)金丝边眼镜比塑料边的儒雅,不要选粗、厚、宽的塑料框架的眼镜。
(4)腰带要与皮鞋同色,腰带扣形状要简洁,不要把大字符的商标符号显露在外。只有中下层阶层才把品牌商标符号露在外边,避免太显眼的品牌设计的附件。
(5)公文包。选用国际公认规格的公文包,放弃“砖头”包。选用深棕色或黑色的牛皮或羊皮包。外表杜绝一切花纹图案和文字,花哨意味着低品位。不要用背肩式、夹式或箱式的皮包。
(6)投资买一支优质的高贵品牌的金属墨水笔。杜绝廉价塑料圆珠笔。
(7)不要戴毛线、布料手套。只能戴黑、深棕色皮手套。
(8)按“重质不重量”原则,宁可把钱存起来买名牌服装、首饰、手表和皮包,也不要盲目地追求时髦。因为时髦不见得适合每个人,何况真正有品味的人。一定不要去抓流行的尾巴。在配件的选择上,钻石固然炫眼,可是不及珍珠显得有雅味。装饰物以少为原则,千万别挂得像棵“圣诞树”。
第四节 不要模仿他人
每一个人都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身后,和别人跳进同一个圈子里,跳一样的舞蹈。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就是失去自我,成为别人的复制品。你所要做的是走自己的路,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
有一位年迈的富翁,他非常担心自己留给儿子的巨额财产不但不能给儿子带来幸福,反而会害了他。为此,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了他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目的是希望儿子也能发愤图强,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个天下来。
儿子听了很感动,就决定独自一个人去寻找宝物。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能散发一种浓郁的香气,放在水里不像别的树一样浮在水面而是沉到水底。他心想:这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为此他深感苦恼。当看到隔壁摊位上的木炭总是很快就能卖完时,他一开始还能坚持自己的判断,但时间最终让他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他决定将这种香木烧成炭来卖。结果很快被一抢而空,他十分高兴,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诉父亲。但父亲听了他的话,却不由得老泪纵横。原来,儿子烧成木炭的香木——沉香,切下一块磨成香粉,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做人最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没有主见,经不住外界的诱惑而随风摇摆,最终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世人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坚守自己,而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一位大师曾经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能去看,不能比较。”
其实,尘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沉香”。但世人往往不懂得它的珍贵,反而对别人手中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只能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世界上充满了来自外界的“应该”的命令。社会、家庭和单位,有各种各样的“你应该是谁”和“你应该怎样做”的想法。但,你身外没有一个人如你一样知道你个人的路线。
他们指出的某些“应该”和你的“愿意”相称,但大多数却不能。许多人退回到外部声音所指示的外观上安全的路线上去。然而,可能像你一样,一个有着独立精神的小人物,发现挑战比遵从更有吸引力。走权威走过的路就意味着“非常便利”,选择开辟好的道路是便利的,没有问题和挑战。但是那些接受和按照来自外在的力量的命令去做的人,要以失去他们全部热情为代价——无疑,这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交易。
有这么一个故事: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星朵。’”语气中免不了有几分得意。
杨岐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
白云怔在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心里很愁烦,一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怎么也找不出他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去问师父为什么笑。
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陷入别人对我们的评论之中,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总是会在不经意中搅乱我们的心,消灭了我们往前迈步的勇气,甚至整天沉迷在白云般的愁烦中不得解脱,白白损失了做个自由快乐的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永远只有你自己,一旦人生轨迹被别人所预设,你将被这个世界真正遗弃。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身后,和别人跳进同一个圈子里,跳一样的舞蹈。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就是失去自我,成为别人的复制品。你所要做的是走自己的路,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
模仿与成功背道而驰
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追随者和模仿者,他们总是喜欢依照他人的足迹行走,沿着他人的思路思考。他们认为,模仿可让自己省心省力,是走向成功,创造卓越人生的一条捷径。岂不知,“模仿乃是死,创造才是生”。
对任何人来说,模仿都是极愚拙的事,它是创造的劲敌。它会使你的心灵枯竭,没有动力。它会阻碍你取得成功,干扰你进一步的发展,拉长你与成功的距离。
专事效仿他人的人,不论他所模仿的人多么伟大,也绝不会成功。没有一个人,能依靠模仿他人,去成就伟大的事业。
所以,要想成功就不能抄袭,不能模仿。一个人愈去模仿他人,愈会失败。
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那里的人们从没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聪明的商人,临别赠与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
另有一位商人听说了这件事后,不禁为之动心。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吗?于是他带着葱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他们决定赠与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步人后尘者,便如东施效颦,只能收获两袋大蒜,模仿是妄想成功的懒人最容易想到的捷径。整日装在别人套子里的人,永远不会披上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彩衣。模仿别人而不能创新,那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
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人们惯于模仿,既出于一种惰性,更出于对先贤圣哲的追捧。但是对好的东西的模仿很容易堕落成一种媚俗,失去自我,步人后尘,而且在先贤们和周围人的压力下,大概没有人敢喊出自己的声音。
欧文·柏林与乔治·格希文第一次会面时,已是声誉卓著的作曲家了,而格希文却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以格希文所能赚的3倍薪水请他做音乐秘书。可是柏林也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为欧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只懂得模仿他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失去个性。而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因素,没有个性便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深邃的思想,更没有创造力。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那些电影导演都坚持要卓别林学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演员。可是卓别林直到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才开始成名。鲍勃·霍伯也有相同的经验。他多年来一直在演歌舞片,结果毫无成绩,一直到他发展出自己的本色之后,才成名。威尔·罗吉斯在一个杂耍团里,不说话光表演抛绳技术,继续了好多年。最后他才发现自己在讲幽默笑话上有特殊的天分,他开始在耍绳表演的时候说话,才获得成功。
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蕾刚刚进入广播界的时候,想做一个爱尔兰喜剧学员。结果失败了。后来她发挥了她的本色,演一个从密苏里州来的、很平凡的乡下女孩子,结果成为纽约最受欢迎的广播明星。
金·奥特雷刚出道之时,想要改掉得克萨斯的乡音,为了像个城里的绅士,便自称为纽约人,结果大家都在背后耻笑他。后来,他开始弹奏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成为在电影和广播两方面最有名的西部歌星之一。
可想而知,如果这些人刻意模仿,失去自己的本色,恐怕永远不能得到幸运女神的垂青,更不会享誉全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努力创造,学会从得到中失去,从失去中获得,做一个时代的新人。永远不要打“模仿”的如意算盘,指望它来扶助你获取成功。这个错误的念头,只会给你带来失败的征兆,让你一生平庸。
也不要说自己没有创造力,只能模仿他人的丧气话,那是自欺欺人,给自己寻找不成功的理由。上天是公平的,它在赋予人们生命的同时,也将不同的天资潜入到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你只需动动脑,努努力,就能把它充分挖掘出来,像所有成功者那样,在创造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发现自己的潜质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以别人为参照物去要求自己,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相同的人。
即使别人功成名就,而你只是个无名小卒,你也没必要自惭形秽,裹足不前。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现“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读大学时的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罗丹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3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只会使你失去自信,不敢轻易尝试。读过巨著《红楼梦》,还梦想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吗?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曹雪芹、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每一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模仿别人,便是扼杀自己。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即使驾着的是一只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波涛的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
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自己的心胸里。每个人都应该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认识自我,将自己给自己,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
不要轻信权威
一位睿智的先哲曾说:“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哪条路是他的心拉着他走的路,然后全力以赴地去选择这条路。”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不需要去膜拜任何外在的力量、无需向任何人低头。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的命运就藏在自己的心胸里,而不是被别人的评论所掌控,更不会陷入权威的阴影中。
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正无精打采地背诵经文。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立地成佛,他为此而苦闷、彷徨,渴望解脱。正好,一位云游四方的哲学家来到他身旁。
“尊敬的哲人,久仰久仰!弟子今日有缘见到你,真是前世造化!”和尚来不及站起,激动得颤颤巍巍地说,“今有一事求教,请指点迷津:伟人何以成其伟人?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位佛祖……”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哲学家从容地说。
“是因为……跪着?”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着哲学家,“这么说,我该站起来?”
“是的!”哲学家打了一个起立的手势,“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伟人!”
“什么,你说什么?我也可以成为伟人?你……你……你这是对神灵、对伟人的贬损!”
说着,和尚双手合十,连念了两遍“阿弥陀佛”。
“与其执著拜倒,弗如大胆超越!”哲学家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超越?呸!”和尚听了哲学家的话如惊雷轰顶,“这疯子简直是亵渎神灵,玷污伟人!罪过!罪过!”说着,虔诚之至地补念了一遍《忏悔经》,又跪下了。
芸芸众生,有多少人在走着一条朝“圣”之路。在这条路上,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下跪,一次又一次地丧失自我,向权威俯首称臣。别人伟大,那是因为你跪着。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力量能屈使你下跪,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活得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老在别人的背影中生活。只有永远保持自己站的权利,你才会成为这个世界的唯一。
泰戈尔曾经说过:“除非心灵从偏见的奴役下解脱出来,否则心灵就不能从正确的观点来看生活,或真正了解人性。”而一个人最致命的偏见,莫过于认为权威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正确的。这种偏见往往会葬送一个人的一生。
最高的道德是你自己的原则
英国的一个城市公开招聘市长助理,条件是必须是男人。当然,所说的男人并不仅仅从生理上界定,它指的是精神上的男人,每一个应考的人都理解。
经过了多番文化和综合素质的角逐,有一部分人获得了参加最后一项特殊的考试的权利,这也是最关键的一项。那天,他们轮流去一个办公室应考,这最后一关的考官就是市长本人。
第一个男人走进来,只见他一头金发熠熠闪光,天庭饱满,高大魁梧,仪表堂堂。市长带他来到一个特别的房间,房间的地板上洒满了碎玻璃,尖锐锋利,望之令人心惊胆战。市长以万分威严的口气说:“脱下你的鞋子!将里面桌子上的一份登记表取出来,填好交给我!”
男人毫不犹豫地将鞋子脱掉,踩着尖锐的碎玻璃取出登记表填好交给了市长。他强忍着钻心的痛,依然镇定自若,表情泰然,静静地望着市长。市长指着一个大厅淡淡地说:“你可以去那里等候了。”男人非常激动。
市长带着第二个男人来到另一间特殊的屋子,屋子的门紧紧地关闭着。市长冷冷地说:
“里边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张登记表,你进去将表取出来填好交给我!”男人推门,门是锁着的。“用脑袋把门撞开!”市长命令道。男人不由分说,低头硬撞,一下、两下、三下……
足足有半个小时,头破血流,门终于开了。他取出表认真地填好交给了市长,市长说:“你可以去大厅等候了。”男人非常高兴。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那些身强体壮的男人都用自己的意志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市长表情有些沉重。他带最后一个男人来到一个房间,市长指着站在房间里的一个瘦弱的老人对男人说:“他手里有一张登记表,去把它拿过来填好交给我!不过他不会轻易给你的,你必须用你刚硬的铁拳将他打倒……”男人严肃的目光射向市长:“为什么?你得让我有足够的道理!”“不为什么,这是命令!”“你简直是个疯子,我凭什么打人家?何况他是弱小的老人!”
市长又带他分别去了那个有碎破玻璃的房间和紧锁着的房间,同样遭到了他的反对和拒绝。市长对他大发雷霆……
男人气愤地转身就走,被市长叫住了。市长将这些应考的人都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只有最后一个男人考中了。
那些无一不伤筋动骨的人都捂着自己的伤口审视着被宣布考中的人,当发现他身上的确一点伤也没有时都惊愕地张大了嘴巴,非常不服气,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
市长说:“你们都不是真正的男人。”
“为什么?”
市长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男人懂得反抗,是敢于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人,而不是选择唯命是从,做没有道理牺牲的人。”
最高的道德是个人的原则性。当你外在的行动和内在的思想相称时,你是诚实的。当你抛弃你的真理去取悦他人时,你就放弃了诚实。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大声疾呼:“要想知道你喜欢什么,而不是谦恭地对世界告诉你应该喜欢的事物说‘阿门’,就要保持你的精神活泼。”没有什么比保持精神活泼更重要,而这种精神活泼的支柱莫过于一个人的尊严、操守、自尊、自信、正直。放弃那些迎合别人的无谓牺牲,那么你就拥有别人最真诚的敬意,你才算恪守这个世界上最高的道德的人。
当我们在决定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时刻,我们总被引导着相信生活决定我们是谁。而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的精神才能告诉你,你将要走上去的前途是什么样子的。除了你之外,没有人能够主宰你未来的方向。你应该坚持的事就是你自己的原则。相信、倾听你心灵的召唤,人就会生活在深刻的精神中,这也是最灿烂的道德之光。
第五节 重新塑造你自己
不要接受社会强加给你的角色,要通过铸造一个新的身份来重塑你自己。这个身份应该能吸引众人的注意力,并且永远不会让观众厌烦。要成为自己形象的决定者,而不是让他人来定义你的形象。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孩小时候因为医疗事故导致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她瘫痪了。从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她的一生就算终结了。一个整天躺在床上的人对家庭、对社会都不会有什么作用了。她也是这么想,于是就整天看些“闲书”来打发时光。
一天,来为她做针灸的大夫在离开时对她说:“你既然能看这些闲书,那干吗不去自学落下的功课呢?难道别人怎么看你,你自己就应该认命吗?这个世界没有没用的人,只有不努力的人。”她猛然警醒,她非常后悔,为了以前浪费的时光。
她开始了病床上的求学之路。每门课程结束,她都会让爸爸给自己考试,当成绩合格的时候,她才觉得松了口气,感到自己并没有离开校园。她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完全能够参加高考了,却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她当时的身体状况,根本不能允许这么长时间的考试。命运对一个重度残疾的人是这么苛刻。
她没有放弃,又参加了英语自考辅导班。用了4年时间,她在没有初中和高中毕业证的情况下,获得了一个全国的英语专科自考毕业证。
再后来,她又先后获得了自考的本科学历证和在职硕士进修班的毕业证。令所有人都非常惊讶的是,她竟然还拿到了第四个证书——博士证。
如果她接受了世俗的眼光对她的认定,那么,今天她也许只会是那个躺在病床上,等着别人照顾的弱者。她的坚强、她的勇敢、她的不屈不挠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获得的成功甚至是我们当中很多身体健康的人所不敢想象的。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努力去塑造自己。为了达到目标,不要在乎任何艰难险阻,永远不要停歇。女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接受社会强加给你的角色,要通过铸造一个新的身份来重塑你自己。这个身份应该能吸引众人的注意力,并且永远不会让观众厌烦。要成为自己形象的决定者,而不是让他人来定义你的形象。
认识自我
苏格拉底把镂刻在古希腊特尔斐神庙的名句“认识你自己”作为一生的追求。这向世人昭示: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有这样一个青年,他从小家境富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各方面都有潜能,成绩也不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是,他却对自己的成功之路一筹莫展。他喜欢运动,却没有吃苦锻炼的勇气和毅力,因此当不了运动员;他发表过不少作品,可他根本静不下心写出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他的兴趣变化不断,似乎很多领域都有涉猎,却没有专长。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他的内心也非常矛盾,他是想好好地认识自我,然后选择符合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想尽可能地尝试更多更好的东西,发现自己的兴趣,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很多人也许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对自己的认识还很不够,可能工作了好几年,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适合这个行业。一个人的成功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认识的过程。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伴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完成的。虽然自我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完全有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和准确的选择,才能把握机会,成功人生。
人对自己的认识本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敢于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才能成就自我。
有很多人认为,认识自我就是认识自己的缺点。于是,有很多人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们会说:“我的能力恐怕不足,何必自找麻烦!”
认识自己的缺点是很好的,可以由此谋求改进,但如果仅认识自己的消极面,就会陷入混乱,让自己变得没有什么价值。因此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首先就不能看轻自己。
你知道自己的优点吗?所谓的优点是任何你能运用的才干、能力、技艺与人格特质,这些优点也就是你能有贡献、能继续成长的要素。但是,我们大家总觉得说自己的优点是不对的,这样会显得太不谦虚。
其实,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优点,偏要去否定它,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人性,也不表示诚实。肯定自己的优点绝不是吹牛,相反的,这才是诚实的表现。
当然,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不容易。王玲小时候非常嫉妒自己的表妹。表妹会弹钢琴,会唱歌,会跳舞,经常被人称赞。而小王玲却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沉默的小姑娘。父母经常用表妹的例子来教训她,希望她变得活泼一些。于是,她幼小的心中便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孩子,所有人都讨厌自己,她变得越来越自卑。直到上了大学,因为一篇出色的稿件,她获得了一次校级表彰,她才发现,原来自己身上也可以有闪光发亮的东西,她也有自己特别的才能。她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优点。
要想看清楚你的优点,你首先必须重视自己,要塑造对自己的好印象。如果你能用积极的心态看你的过去,就能用积极的心态看你的现在。你必须仔细地看你自己,发现自己具有哪些优良的特质,这些特质也是你本质的一部分,这些都是你具有的优点。而优点就是力量,你的优点能使你更自由、更自在。
不论决定从事哪一行,如果你本身令人失望,或个人表现欠佳(对这一点请诚实面对自己),那么就要勇敢地放弃一切,重新再来!
相信自我
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相信自己。如果对自己都有所怀疑,又怎能走得出下一步?
小泽征尔成名之前,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上,他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觉得乐谱有错。这时,评委们却坚持说乐谱没有问题。面对这些权威人士,小泽征尔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便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正是比赛的一部分,小泽征尔的勇敢、自信征服了所有评委。
正是因为相信自己,他才果断地跳过了“圈套”。这次的夺魁,也正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前程!
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失败原因。”
的确如此,成功不一定站在智慧的一方,但一定会站在自信的一方。相信自己,就会拥有自己的成就与幸福。
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并且深信自己一定能达到梦想,你就一定会成功。因为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有的时候别人(或者整个大环境)会怀疑我们的价值,所谓三人成市虎,久而久之,连我们都会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接受了社会强加给我们的角色,变得自甘堕落起来。如果你任由这种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将一辈子都无法抬起头来,沿着别人给你划定的圈子无奈地走下去。
失去自信终会失去自己,这是多么的可悲!
自信,是坦然,是敢于向自我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挑战自我,才能重新评价自我,认真审视自我,深刻反省自我,不断总结自我,从而更好地深化、发展、完善自我。挑战自我,才能焕发勇气、动力,才能经受磨炼和考验,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铸造更辉煌的人生!
机会和运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么,为什么一些人可以在逆境中披荆斩棘地走出来?而另一种人,却会在困难面前倒下去,从此一蹶不振呢?更有甚者,甚至会走向自暴自弃,或者走向死亡。这样的人是自私的,至少向世人证明了他的懦弱。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外来的挑战虽然很严酷,但不管你能不能克服,总有过去的时候。现在对你造成威胁的事件,以后未必还会存在。唯有内心里那个自我永远不会消失。因此,假如缺乏自信心,你这一生一世就无法摆脱它的控制。
请相信自己,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在力量。不发挥出潜在力量,就是自己埋没自己。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在大部分时间,大多数事物中,不是别人限制你,而是你埋没了你自己!
充实自我
重塑自我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进而调整自我,充实自我,从而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
有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以砍柴为生的老人有两个儿子,老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希望在临终前让两个儿子学会养活自己。
于是,老人拿出两把钝了的斧头,给儿子们一天时间,让他们去砍柴,看看他们到日落时能砍多少。
大儿子为了让父亲高兴,急急忙忙地拿着斧头进了树林,二话不说便开始砍树。可惜斧头实在太钝了,他累得满头大汗,一天下来也没有多少成果。
小儿子比较聪明,一动手就发现问题所在。他停下来,不慌不忙地把斧头磨得锋利无比,再砍树就轻松多了……
日落之时,老人看着两个大小不一的柴捆,摇了摇头,对大儿子说:“难道你不觉得斧头很钝呀?”大儿子吞吞吐吐地说:“我也知道斧头钝,我……我是为了抓紧时间,才……才不磨的。”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时间是要抓紧,可你只用蛮力,不用脑是不行的。”
是的,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力气,如果斧头不一样,工作效率肯定不同。小儿子的斧头足够锋利,工作效率就高;大儿子怕耽误时间而不磨斧头,费的力气更大,浪费的时间更多,工作效率却变得更低。正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一生都在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不敢让自己有丝毫的停歇。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够努力,也不能说他们不够敬业,甚至也不能说他们不够幸运,但是他们取得的成就却不一定卓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为了完成眼前的工作而忘记了如何更好地工作。
完成眼前的工作和更好地工作是两个有着紧密联系而又存在很大区别的概念。完成眼前的工作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执著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更好地工作同样需要这些条件,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而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关键就是学习。
学习对于工作,就如同磨刀之于砍柴,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大大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从而达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仅仅做一个“工作狂”是不够的,而应该做一个“学习型工作狂”。学习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当乐于学习。乐于学习体现了人们对进步的追求和成长的渴望,乐于学习还是现代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要选用标准之一。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人们在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创造更多的机会。
人在任何时候想要获得成长和实现进步都离不开学习,所以除了乐于学习之外,人们还应当善于学习。学习如同人生中其他最重要的事情一样,如果不讲究方法,即使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所以人们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卓越的学习能力。
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现在已经成了大多数公司着重强调的用人标准之一。如果你达不到这样的标准,那么你就不能成为公司的一员。即使你能有幸成为公司的一员,在这个注重学习的大环境下,不具有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你也只能被公司中的其他同事超越,进而被公司淘汰。
有一位哲人说过:“能够造就自己的东西不光是生来就有,还有学习所得,所以卓越者必谦虚好学。”这句话流传已久,它还会继续流传下去,因为它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任何人。在这个重视学习、重视知识、注重竞争的大环境下,这句话的意义尤为显著,更值得每一位追求事业进步、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人深思。
不要停止努力工作的脚步,也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学习不是停止,而是积蓄继续前进的力量;学习不是浪费工作时间,而是为了使工作做得更好。盲目地、急匆匆地工作也许会使眼前的工作迅速完成,但只有学习到工作的方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才能在更好地完成眼前工作的同时,又使日后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重新塑造自我的步骤是:
(1)树立远景。迈向自我塑造的第一步,要有一个你每天早晨醒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它应是你人生的目标。远景必须即刻着手建立,而不要往后拖。你随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些改变,但不能一刻没有远景。
(2)调高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3)做好调整计划。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划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
(4)加强排练。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的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自己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5)经常内省。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是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因此,我们可以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做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
第六节 凭自己的力量前进
如果你拥有有名的父母,要想比他们更出色,你将不得不取得两倍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不要因为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下而失败,也不要因为那些不属于你自己创造的过去而遭受挫败。树立起属于你自己的名声,并且通过改变路线来让自己独特起来。凭自己的力量前进吧,你将收获加倍的快乐。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就告诉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断然拒绝了父亲的建议,他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便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截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
“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
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希望您看重的是我创作的作品本身而不是我的姓氏。”
面对着这个充满自信的年轻人,老编辑不由地笑了。他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相信他一定可以走出名人父亲的阴影,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度山恩仇记》,小仲马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小仲马接受父亲的建议,在作品上注明自己是名人的儿子,也许他能很轻松地过了编辑这一关,但这并不代表他的作品很出色、很成功。也许他将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他将永远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透不过气来。
如果说伟人是茫茫宇宙中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那么伟人的继承者则是环绕在明星周围的星群。它们有的光彩夺目,有的暗淡无光,有的像流星划过天际,有的则比明星更耀眼……实际上,承继伟人的位置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种压力也许是普通人的上百倍。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些继承伟人位置的人更应当成功,于是,你将成为舆论和人们目光关注的焦点,你的一举一动,一进一退都可能成为人们的谈资。作为伟人的后继者,你很不幸地被放在一个很高的起点,因而摔下来时也会比普通人跌得更重,摔得更惨。
如果拥有有名的父母,要想比他们更出色,你将不得不取得两倍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不要因为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下而失败,也不要因为那些不属于你自己创造的过去而遭受挫败。树立起属于你自己的名声,并且通过改变路线来让自己独特起来。凭自己的力量前进吧,你将收获加倍的快乐。
自立才能自强
不要寄希望于你的伟人父母。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步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要想成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
你的一切成功,一切造就,完全决定于你自己。有时候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如果将别人的帮助当成了一种依靠,就势必会形成一种懒惰的习惯。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来说,他的选择是:“舍弃依靠,自己去奋斗。”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曾说,他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先到另一家企业里工作,让他在那里锻炼锻炼,吃吃苦头。他不想让儿子一开始就和自己在一起,因为他担心儿子会总是依赖他,指望他的帮助。
姜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姜明23岁大学毕业后,进入父亲的企业工作。按照家族惯例,从小业务员做起,熟悉情况后便加入管理层,姜明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在同龄人眼中,他确实是一个值得羡慕的对象。父母给了他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从小没吃过苦,没走过弯路。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幸运而沾沾自喜,反而产生了一些危机感。他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是一个依赖父母的富家子弟。他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让自己永远用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未来的路。
2年以后,姜明用一句“我要超越自己”作为理由,离开了父亲的企业,没要家人一分钱,没依靠父亲一点关系和帮助,在另一个城市创办了自己的小店铺。从没遇上过大风大浪的他终于在自己创业的路上遇到了困难。对于创业初期的艰难,他并没有气馁。他认为父亲给了他一帆风顺的童年,也让他在困难来临的时候缺乏应对的智慧和能力,现在才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他欣然接受挑战,渐渐地,他的小店铺开始走上了正轨,生意日渐兴隆,而他自己也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很多问题了。
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辛劳,他的脸上有了少年老成的自信。而他的内心,也装满了理想的果实。对于未来,他充满憧憬。这家小店也只是创业的第一步,他的理想是能像父亲那样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企业。对于他而言,在这条理想之路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因为超越赋予年轻更多的内涵。
的确如此,躲在伟人的阴影下,依赖别人的名望、地位、财富生存,你将永远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在父亲的溺爱和庇护下,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的人很少会有出息。只有自立精神能给人以力量与自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培养成就感和做事能力!依赖性强、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而只有迫不得已的形势才能激发出我们身上最大的潜力。有人这样说:“把孩子放在可以依靠父亲或是可以指望帮助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一个可以触到底的浅水处是无法学会游泳的。而在一个很深的水域里,孩子会学得更快更好。当他无后路可退时,他就会安全地抵达河岸。”待在家里或总是得到家人帮助的人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出息。而当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不得不动手去做,或是在遭遇失败之时,他们通常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惊人的能力来。
年轻人需要的是原动力,而不是依靠。他们天生就是学习者、模仿者、效法者,如果给他们太多帮助,他们很容易变成仿制品。
依靠拐杖走路,尤其是依靠别人的拐杖走路,是很多人的一种懒惰行为。对于能拼能赢者而言,他们的习惯是扔掉别人的拐杖,迈动自己的双脚!
这样做当然会很累,当然比依赖别人辛苦多了。可是,与其现在因依赖而享受,不如靠自己的独立奋斗为将来获得更大的享受。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就能这样去做了。所以,思想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声,只有先提高对依赖心理的认识,才会正确地去对待它。
其实,脱离对别人的依赖,独立地发展和锻炼自己,扔掉拐杖,走出成长的误区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别人能够做成的事,自己也定能够做成。
摆脱依赖的建议是:
(1)依赖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一切都靠自己去奋斗,去争取。只有一切依靠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消除身上的惰性。依赖心理产生的源泉,在于人的惰性。要消除依赖心理,先要消除身上的惰性。要消除惰性,就得锻炼自己的意志。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果敢上前,说做就做,该出手时就出手。还得有灵活的头脑,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3)要有独立意识,要自己替自己做主。就是要时时想到,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的成果,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享受自己的成果,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4)要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成,需要慢慢地起步,一点一点地积累,最后才能做成。这就像是跳高,总需要先慢慢跑几步,然后再快速跑,最后才起跳。
当你放弃依赖别人的念头,决心自强自立时开始,你就走上了成功之路。就这么往前走,百折不回,你会发现原来你在许多方面都毫不逊色于在你之前的那些伟人们。你将实现你梦想不到的奇迹。那时,你的心里定会雀跃出一个从未有过的惊喜:我终于找回了那个原来的自己。
摆脱一份依赖,你就多了一份自主,也就向自由的生活前进了一些,向成功的目标迈近了一大步。
凭自己的力量前进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在危险中挣扎求生。虽然这种做法太严格,然而,只有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认真地、一步步地爬起来。它自己从深谷爬出来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
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同样,一个人的成功,也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你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任何人都无法替你选定,一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人,要靠自己活着,而且必须靠自己活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尽力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立精神,这是当代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形成自身“生存支援系统”的基石。因为缺乏独立自主个性和自立能力的人,连自己都管不了,还能谈发展成功吗?即使你的家庭环境所提供的“先赋地位”是高于常人,你也必得先降到凡尘大地,从头做起,以平生之力练就自立自行的能力。因为不管怎样,你终将独自步入社会,参与竞争,你会遭遇到远比学校生活要复杂得多的生存环境,随时都可能出现或面对你无法预料的难题与处境。你不可能随时动用你的“生存支援系统”,而是得靠顽强的自立精神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要驾驭命运,从近处说,要自主地选择书本,选择朋友,选择服饰。从远处看,则要不被种种因素制约,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事业、爱情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应该掌握前进的方向,把握住目标,让目标似灯塔在高远处闪光;你得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懂得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你要明白,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好的依靠,你的品格、你的作为,就是你自己的救星。
人若失去自己,是最大的不幸;而失去自主,则是人生最大的陷阱。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应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和特有的色彩。相信自己创造自己,永远比证明自己重要得多。你无疑要在骚动的、多变的世界面前打出自己的牌,勇敢地亮出你自己。你应该果断地、毫不顾忌地向世人宣告并展示你的能力、你的风采、你的气度、你的才智,而不是生活在伟人的阴影下,慢慢地丢失你自己。
自主的人,能傲立于世,能力拔群雄,能开拓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能学会控制自己,规范自己的情感,善于分配自己的精力,自主地对待求学、择业、择友,这是成功的要义。要克服依赖性,不要总是任人摆布,让别人推着前行。
多一些吃苦精神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跟从他习画的那个青年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大画家?
他回答说:“不,永远不会!他没有生存的苦恼,他每年都会从家里得到好几万元资助。”这位艺术家深深知道,人的本领是从艰苦奋斗中锻炼出来的,而在财富的蜜罐中,这种精神很难发挥出来。
翻开历史可以知道,各行各业的许多成功人士,在早年往往都是贫苦的孩子。成功的人大多是从困乏与需要中训练出来的。大商人、教授、发明家、科学家、实业家和政治家大多是为了提高自己地位的愿望而努力向上的。
成功是排除困难的结果,伟人都是从同困难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不经过艰难挫折的拼搏而要想锻炼出能耐来,是不可能的。
一个生长于奢侈的环境中的年轻人,时常依附于他人而无须用自己的努力挣饭吃的年轻人,自小被溺爱的年轻人,习惯于躲藏在父辈羽翼下的年轻人,是很少能具有大本领的。富家子弟与穷苦少年相比,就像温室中的幼苗和饱受暴风骤雨吹打的松树一样,只有那些经受风雨洗礼的大树才能看见更加蔚蓝的天空。
日本教育界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或做家庭教师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学会吃苦,能够让你不会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乱了阵脚,无助哀叹;学会吃苦,能够让你在奋斗的路上多一份坚韧,多一些从容。然而,曾几何时,我们早已将吃苦精神丢弃一旁。我们习惯于依赖别人,等着别人为我们搭好桥,修好路,再牵着我们的手慢慢通过。殊不知,吃苦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一种资本,更是一种财富!
没有受过寒流的抽打,就不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没有经历沙漠的干热,就不会体会到绿洲的清爽。
苦,可以折磨人,更可以锻炼一个人!吃下这个“苦”字,会使你的生命力更加强健,让你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多一点吃苦精神吧!因为,吃苦的经历是我们成长的养分。
吃苦是一分收获,吃苦是一种资本,吃苦更是一种财富!
如何上好“吃苦”这门“必修课”呢?
(1)培养吃苦精神,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吃苦精神不能一蹴而就,而且要靠日常的锻炼、提高。平时应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一个事事依赖父母,靠别人帮忙的人是不会具备吃苦精神的。
(2)体育锻炼是一项好的磨炼意志,提高吃苦能力的活动。当你不管刮风下雨每天跑上5000米的时候,你不仅是在锻炼身体,同时也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3)阅读伟人的吃苦故事,学习他们的吃苦精神。古今中外伟人艰苦奋斗的故事可谓比比皆是,我们应该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来激励自己的吃苦意志。
(4)有意识地给自己设置一些吃苦项目。《北京青年报》曾报道过北大附小四年级的王一妍横渡琼州海峡的故事。2003年8月,10岁的王一妍经过10小时零6分钟的奋力拼搏,游完了2108千米的路程,成功地横渡琼州海峡,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横渡琼州海峡者。
当然,吃苦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冒险。吃苦的困难不在于事情本身而是平时的训练,哪件事情的成功完成不浸透着当事人的汗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