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大全集
- 朱亚娥
- 32140字
- 2020-06-24 13:09:45
四、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明
1.罗马式教堂
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指的是查理大帝时代到12世纪哥特式建筑出现以前的建筑风格。总的说来,这是一个模仿罗马宗教建筑风格时代。
十字军东征掀起了整个欧洲的宗教热潮,许多狂热的宗教封建主全力在自己的领地兴建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教堂建筑。
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拱券结构演变自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罗马式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罗马式教堂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这样,整个建筑让我们感到圆拱形的天空一方面与大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现出它与现实大地分离。罗马式建筑还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罗马式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从这时起在西方无论是市镇还是乡村,钟塔都是当地最显著的建筑。钟塔的建立在现实意义上是为了召唤信徒礼拜,但是在战争频繁时期也常兼作瞭望塔用。罗马式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教堂内部装饰主要是壁画和雕塑,浮雕多数雕刻在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上,与建筑浑然一体。雕塑还都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由于“蛮族”艺术掺入而运用了变形夸张手法,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具有一种阴郁和怪异感,体现了中世纪对基督教的解释和感受。
罗马式教堂建筑迅速遍及全欧洲。不过,不同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如:法国呈现多样化;德国的形式很质朴;英国和西班牙都接近法国罗马式。最有影响的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意大利人是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忠诚的追随者。伴随着哥特式建筑的兴起,罗马风格已经渐渐销声匿迹,但是意大利人一直认为哥特式是野蛮人的发明,他们看不起哥特式,在他们看来,那些野蛮的高卢人住在阿尔卑斯山后面,艺术上简直就是无知。所以,直到15世纪,意大利人都保持着高贵的罗马风格,只作了一些修改。
①比萨大教堂
罗马式教堂的代表性建筑,是11世纪建造在意大利比萨的大教堂。1062年,罗马人和阿拉伯人开战,最终罗马人打败了阿拉伯人,攻占了巴勒摩。比萨教堂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而建造的。教堂规模非常大,除了主教堂,它还包括钟塔和洗礼堂。这些建筑是彼此独立的。主教堂从1063年开始建造,到1092年才完成。它是一个拉丁十字式的建筑,也被称为巴西利卡。主教堂全长95米,有四排柱子,侧廊使用了十字拱。它的正立面有32米高,有四层空券廊作装饰,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建筑。主教堂的整个外表用一排一排的连拱和菱形多彩大理石板嵌成,外观给人一种神圣华丽的感觉,体现了中世纪意大利教堂建筑的风格。
洗礼堂比斜塔建筑的时间要早,于1153年建造,但是建成的时间较晚,时间为1278年。它也是一个圆形建筑,直径35米多一点,距离主教堂前大约60米,总高度有54米。当时,洗礼堂的顶部为锥形,但后来经过改修,顶部加了一些哥特式的风格,变成了圆形,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1174年开始修建,直到1350年才完工的比萨斜塔实际上是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楼,外观呈圆柱形,共有8层。54.5米高的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顶部厚2米多,从下而上,共有213个拱形券门,底层有15根圆柱,中间6层各31根圆柱,顶层则有12根圆柱。斜塔全部用大理石建成,总重1.42万吨。造形古拙而又秀巧,称得上罗马式建筑的典范。顶层为钟塔,塔有294级螺旋状楼梯,站在塔顶眺望,比萨城全景就可以尽收眼底。比萨斜塔自完工以来,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倾斜。1972年10月的一次地震,更是对这座古塔的一次冲击,幸仍巍然屹立,这种斜而不坍的状态,使比萨斜塔更加出名。到1992年时,整个塔的倾斜度已达5.5度,塔顶中心点向南倾斜4.9米,塔顶南侧比北侧高出2.5米。
比萨主教堂 11~12世纪
比萨主教堂共分5个殿,有4层凉廊,用18根大理石柱支撑,正面有3扇大铜门。
为了挽救比萨斜塔,世界上的建筑师曾经提出近万个方案,其中最有效的是建筑师瓦萨里的方案。1550年,瓦萨里加固了塔基,这个办法使比萨斜塔稳定了上百年,倾斜的速率几乎可以忽略了。但后来,比萨斜塔又恢复了每年1毫米的倾斜速率。1990年,比萨斜塔停止接待游客,进行一次大的维护。都灵大学的米歇尔教授带领“控制沉降”的专家小组利用向塔身北侧浇灌铅液的办法以平衡南部重量,到1993年,塔身不但没有倾斜,反而向北侧矫正了4毫米。但这仅仅是一个临时措施,要真正保持比萨斜塔斜而不倒,但又不矫枉过正,还需要人们更多的努力。
关于斜塔,曾经发生过一个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事。1590年的一天,比萨大学的数学讲师伽利略登上了比萨斜塔,准备在七层塔楼做自由落体试验。在当时,著名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的理论已统治物理学界1000多年,人们早已对这个理论深信不疑。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伽利略选择了比萨斜塔作为自己的实验地点。为什么他会选择比萨斜塔作为实验地点呢?原来,正是由于比萨斜塔是倾斜的,从倾斜的南侧塔顶抛下的物体会毫无障碍,垂直落在下面的广场上,因此,这是个理想的实验场所。随着号令一响,10磅和1磅重的铅球同时脱离伽利略的手掌,并同时落地。伽利略成功了,他推翻了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体落地速度不同的理论。
由于意外的偏差形成的举世奇观的比萨斜塔,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联合国在1987年将其连同周围的主教堂、洗礼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②其他罗马式教堂
德国的杜奈大教堂则在十字形两侧设四个钟楼,是设置钟楼最多的罗马式教堂。建造于11世纪的圣埃提安教堂,位于法国北部的卡昂城,在建筑样式上比罗马式建筑有许多改进,并向哥特式建筑风格靠拢。法国的圣塞南教堂则是哥特式和罗马式相结合的建筑,但内部设置和主体建筑还属于罗马样式。英格兰北部的杜汉姆教堂是英国境内的最大教堂。它建于11世纪,内厅是罗马式建筑中装饰最华美的,有许多X形的拱顶肋架,充分体现基督教的精神。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罗马式教堂建筑还有许多。德国的施派耶尔教堂、奥地利的古尔克教堂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2.骑士精神的永恒见证:骑士堡
十字军侵略途中为纯军事目的建造的城堡,大多在地势险要的高山上。但严格说来,十字军所建造的反倒像是普通的要塞,如马尔卡布堡。不过,最普遍的是一种大要塞,或称凸角形城堡。这种大要塞通常位居一个两面是陡坡的岬角,形成三面都有天然屏障,第四面则是从高原或山岭凸出来的一个角,再修建一条壕沟和坚固的围墙来加强防御能力。这类城堡最负盛名的是骑士堡,骑士堡又被称作“医院骑士团要塞”,是十字军东征时留下的建筑,是骑士精神的永恒见证。它记录了骑士们为了信仰而战的壮举,体现了宗教力量的号召魅力。
骑士堡是一个典型的罗马式建筑,采用了十字形构造,正厅后面是后殿,整个堡垒被十字拱和谐地分为几部分,堡外有附属的支柱支撑着堡垒的重量。要塞有两道城墙,外墙上筑有雉堞,在堡垒角落上和每面墙中部建造着方形的塔楼,构成了外部防线。骑士堡内有厅室、库房与小教堂,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军事与东方艺术结合的产物。战争防御时,堡内可住60名士兵;进攻前夕可接纳2000士兵。
11~13世纪,是十字军活跃的年代。当时,欧洲的基督徒为了收回圣地耶路撒冷,他们组织了十字军,长途跋涉远征小亚细亚等地,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争考验了东征骑士们的意志和决心,显示了他们对于上帝的虔诚。在他们向圣地耶路撒冷进军的同时,他们也留下了他们精神的见证,一个个罗曼式建筑遗留在他们进军的征途之中,骑士堡就是建立在叙利亚边塞的一个军事要塞,是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建造的最大城堡,著名的医院骑士团曾长驻在这儿。
医院骑士团,俗称马耳他骑士团,全名是耶路撒冷圣若望医院独立国军事修会,它是由一名意大利籍的本笃会士于1048年在耶路撒冷的一家收容所医院内创立的。医院骑士团平时为伤患者和病人服务,同时还要遵从铁血保卫圣地的号召。1142年,医院骑士团驻守骑士堡,此后该堡便享有许多特权,并成为叛逆土地上的一个钉子式的要塞。骑士们认为该堡战无不胜,是他们骑士精神的旗帜。但再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有被攻陷的时候,医院骑士团驻扎期间,曾经遭遇12次的围城,最后在1271年被北非的柏柏尔族人攻陷。
骑士堡不仅是十字军时期的一个要塞,而且是骑士精神的再现,是宗教信仰的一个见证。
3.朝圣路上的圣塞南教堂
中世纪是宗教崇拜最强烈的时代。那时候,不仅宗教的权威比君主大,而且教皇意味着一切。人们对宗教的崇拜也就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朝圣。
那时候,人们朝圣的目的不同。有的是治疗疾病,在一些人眼里,宗教不仅能解决精神上的病痛,还能解决生老病死给人带来的痛苦;也有的人纯粹是宗教目的,国家要求一些犯人去朝圣,以期获得上帝的宽容,达到赎罪的目的。朝圣是一种团体旅行。那个时候人们还不能完全有旅行的机会,而至少他们可以到上帝去过的地方看看。在中世纪的时候,妇女也可以朝圣,这些人组成一个有向导的旅行团体,从他们的家乡出发,去耶路撒冷或者罗马,也有人去西班牙的圣地亚哥,这个西班牙北部的地方,被认为是使徒圣雅各的葬身地。
10世纪的时候,许多人梦想着能够穿越法国,抵达西班牙的西北部的圣地亚哥。12世纪,甚至有了一本关于去圣地亚哥的最好路线的旅行指南。这些都说明了圣雅各的葬身地的朝圣地位的上升。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随之而来的麻烦多起来。每天路上的人都熙熙攘攘,这些人要水、要食物、要休息地,这些问题越来越浮现出来,因为这些人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严重影响到了所经之地的人们的日常生活。
圣塞南教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圣塞南教堂的地点在图卢兹,这里正好是法国通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一条主干道,它可以招待过往的朝圣者。教堂完全用桃红色的烧砖建造,这与图卢兹当地缺少石料有关系,教堂只在一些窗孔、门道、墙角和雕塑装饰上使用了石料。这座教堂的外观呈现十字形布局,一座高塔坐落在整座建筑的两轴的交点上。这种建筑风格有着很强烈的象征意味,它表示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身体。大概从11世纪晚期,对这些有着象征意味的教堂建筑的理解开始形成,并且成为传统。这种教堂风格现在多称为朝圣路类型,圣塞南就是这类型教堂的典范。
圣塞南教堂
中世纪的朝圣为教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实际上,教皇的权威随着君主地位的上升而下降,特别是十字军东征,给当时的教皇的地位带来很严重的影响。朝圣意味着宗教圣地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地方。人们把它当作圣地去朝圣,说明了这些地方变得自由了。教会允许人们去朝圣,说明教会的权威神秘的面纱被揭开。
4.世俗音乐与游吟诗人
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整整两个世纪时间,是欧洲著名的十字军东征时期。那个时候,欧洲各地的基督教徒为了夺得基督教的圣地,进攻耶路撒冷,发动了长期的战争。这场战争虎头蛇尾,但如同以往或以后的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一样,它的影响渗透到了当时欧洲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文化的影响尤其巨大。战争的结束使人们从极端的宗教狂热中清醒过来,罗马教皇的权力逐渐衰弱,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文化格局被打破,阿拉伯等东方文明被广泛吸纳,最终成就了文艺复兴。那还是一个骑士精神盛行的时代,生活豪华奢侈,艺术上追求骑士精神的浪漫主义作风等,音乐上的显著表现是出现了游吟诗人、游吟歌手和抒情歌手,这些歌者把音乐带入了世俗世界,成就了世俗音乐的发展。
游吟诗人最早出现在普罗旺斯,那是法国南部的一个地方,时间是12世纪前后。从法国南部到西班牙,一些有身份的贵族喜好诗歌和音乐,于是亲自吟诗、即兴作歌,遍访各地的王公和贵族的府邸,用简单的乐器伴奏来歌唱,这就是所谓的游吟诗人。他们不仅是诗人,还是作曲家,他们不再使用教会音乐里面所使用的拉丁语,而用他们自己的方言和民间音乐,他们的作品是音乐与诗歌相融合的产物。他们用亲切的语言,抒发的多半是对贵妇人的崇拜和爱恋,这就是它们受到欢迎的原因。
现在的资料所记载的最早的游吟诗人是阿昆廷公爵威廉九世,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他是一个喜爱民间音乐的贵族,而且对作诗也很在行。他参加过十字军东征,但最后因为行为不检点而被教会驱逐,从此,神圣的基督教再也不能影响他追求自由的生活。这以后,他整天自由自在地骑着马到处巡游,去拜访各地的贵族,用当地的语言奥克语唱着情歌、牧歌、晨曲、小夜曲,这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生活,使他在贵族中很快获得名声。而且,他的这种自由色彩很浓的生活方式也很快传开,成为贵族们的时尚。
几乎在同一时期,法国的北部也突起了一批游吟歌手,他们大体与游吟诗人性质相同。他们演唱的内容更为宽阔,有情歌、叙事诗式的故事和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宗教或道德方面的内容。他们有时携同雇佣的艺人,让这些民间艺人演唱他们所创作的诗歌,这叫做戒勒尔或明斯特勒尔。据说戒勒尔一词,就是从小丑转化而来的,而明斯特勒尔是大臣助手的意思。游吟诗人和抒情诗人多数都不精通音乐理论,有的甚至在乐理上是白痴。他们只是即兴演奏,炫耀丰富旋律,这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
游吟诗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连王公也加入进去,最著名的是英国的狮心王查理。这个人的经历很奇特,本来他是法国阿昆廷公爵,因为继承关系做了英国国王。他也参加了十字军东征,不幸的是,在第三次东征的时候,他在归途被奥地利大公囚禁在城堡塔楼的地下室里。他有一个亲信,叫布龙德尔,也是一个游吟歌手,他唱着国王所作的歌曲,到处寻找自己的主人。一天,他来到奥地利,找了主人很久的他,几乎绝望了。那是在一个城堡的附近,突然,他感觉城内有人和自己的答对。噢,这正是自己的主人查理的歌声啊。于是,在布龙德尔的帮助下,查理国王终于被救了。
关于游吟诗人的故事很多,因为这些故事多半发生在王公贵族们的身上,所以流传的也很多。这些故事当然不乏传奇的色彩,但是,他们的歌声里开始传达了世俗的东西,开始了音乐世界的新乐音。
5.哥特式教堂
12世纪以后,教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国王修筑新式的教堂,确立自己的权威,以此来摆脱教皇教会对自己的控制。于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兴起,并且影响到了整个欧洲。
哥特式教堂建筑各有风格,外观造型各不相同。但是,因为处在一个时代,所以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从外型上看,它们追求体积和高度,这些都是过去的教堂所不能及的。比如,德国的科隆中厅高达48米,而乌尔姆市教堂的钟塔高达161米。在形体上,这些教堂建筑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墙和塔都呈现出一种共同的特色,就是越往上划分越精细,装饰越多越玲珑。教堂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尖顶。频繁使用“尖”的造型,所有的券都是尖的,建筑的局部和细节上端也都是尖的,这使得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哥特式教堂的整体风格所体现的就是高、直、尖这三种特征,这种建筑风格意味着城市的生机,代表一种新的精神,标志着新的审美趣味的到来。
哥特式就如它的名字一样,是反传统的、反罗马的,它野蛮、粗犷,同时奔放、灵巧,它汇集了一切上升的力量来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窗、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装饰,制造了宗教的神秘氛围。这些建筑不再是纯粹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不再是军事堡垒的象征,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它们暗示了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设计者心中自由的表现。总的说来,哥特式建筑较罗马式建筑,更接近生活和真实,它遍布欧洲,成为国际风格,因此也称国际哥特式风格。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院、夏特尔教堂、兰斯大教堂和亚眠大教堂,这些都在法国。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则在德国,而索尔兹伯里教堂和林肯大教堂、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的。
①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Noter-Dame)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斯德岛。这座教堂从1163年动工兴建,由教皇亚历山大和路易七世共同奠基,历时182年,于1345年竣工。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开欧洲建筑史先河,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巴黎圣母院长130米,宽48米,这个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高而尖,尖塔高达90米,由竖直的线条构成,雄伟庄严。整座建筑被壁柱纵向分隔成了三大块,又被三条装饰带横向划成三部分。圣母院的正西立面有三个联成一排的大门,左门叫“圣母门”,门中柱上雕刻着圣母圣婴像;右门叫“圣安妮门”,圣安妮是圣母的母亲,门中柱上雕刻着5世纪时巴黎大主教圣马塞尔像;中门表现的是“最后的审判”,门中柱上的核心人物是耶酥,他正在“世界末日”这一天,宣判每个人的命运: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一边是灵魂得救、升入天堂的骄子,这些雕刻十分精细传神。圣母院的尖塔很高,有直刺苍穹的感觉,尖拱、肋拱、飞壁犹如在天空里纵横。位于门洞上方的是“国王廊”,陈列了28尊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雕塑。1793年,法国大革命,一些极端分子把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塑像捣毁。但是,热爱艺术的法国人民,当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又将雕像复原,之后放回原位。巴黎圣母院中间有三层窗子。第一层两边是尖拱形的窗子,雕刻着亚当和夏娃;中间一层是由37块玻璃组成的一扇直径为9米的圆形大窗子,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第三层有许多美丽的栏杆,栏杆上雕刻着不同形象的魔鬼,据说都是根据著名的“希魅尔”雕刻的。最上面便是雨果《巴黎圣母院》中所描绘的两座钟楼,各高69米,由一条走廊把连接起来。南钟楼的巨钟重13吨;北钟楼有一幢387级的楼梯,可直接到达90米高的尖塔的塔尖。尖塔虽比钟楼高出21米,但从正面看去,高度却相同,由此可见建筑师的匠心。教堂的大厅可容纳9000人,是法国最大的教堂。
巴黎圣母院西正面 12世纪
许多人知道巴黎圣母院,主要是受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影响。这本书很早就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很有影响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吉卜赛姑娘爱斯梅达,还有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他们映衬出的善良与心灵美。巴黎圣母院虽然很古老,但依旧散发着魅力。雨果称它为“巨大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所在的斯德岛也是巴黎的诞生地,所以,更多的巴黎人喜欢称她为“巴黎最老的女人”。这一别致的称呼,即体现了巴黎人对自己的建筑与历史的热爱,也体现了巴黎人的幽默与煽情。
②夏特尔教堂
夏特尔主教堂的历史很悠久,建造在4世纪,但是得名在9世纪。9世纪的时候,查理大帝的孙子,秃头查理,赠送了一件圣物给夏特尔主教堂,这件圣物就是传说中的圣母的“束腰外衣”,这件外衣是圣母玛利亚在基督降生的时候穿的。从此,夏特尔成为基督徒的朝圣地。这座教堂坐落在巴黎西南大约90千米的地方,是法国最早信奉圣母的教堂。
一场大火之后,夏特尔主教堂所剩无几。事情发生在1194年6月10日夜晚,大火在夏特尔城蔓延,大半座城市被摧毁,其中包括主教堂的宫殿和除西正面之外的其他部分。这件事触及到所有的宗教负责人。于是,一个紧急的教士会召开了,会议讨论修复的问题。这个讨论和以往对灾难的讨论不同,以往的讨论结果都是论证了神的报复或者魔鬼撒旦的破坏等等。因为夏特尔所信奉的是圣母玛利亚,而玛利亚是慈祥的象征,所以,这次讨论的结果是神的恩赐。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修建超越欧洲任何一座建筑的壮丽宏伟的新教堂的契机。那时候,夏特尔教堂所管辖的地区是法国最大、最富有的地区。那里有定期的大型集市,商业的繁荣程度几乎可以与巴黎相提并论。每年的集市在圣母的四个重要节日开市,这四个节日是圣烛节、圣母领报节、圣母升天节和耶稣诞生节。定期的集市在主教堂周围的街道和广场进行,它们都在主教堂教士会的许可和保护中。这些商业活动使主教堂获得了很多经济上的收益,这些收益是重建的重要的经济来源。
当然,仅仅这些收入还不够建设一座宏伟的大教堂。教会还接受了大量的捐助,这些捐助来自城镇的手工业者和商业行会。在今天的夏特尔教堂的东面,还保存有一个窗子,上面绘制了一个屠宰行会捐赠的图案。除了来自平民的捐赠,还有大型的拍卖会的收入。拍卖品都是传说中的圣物。但是,教堂并不是真的把这些圣物拍卖出去,而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这样进行的:一件圣物拍卖之后,再由买主捐赠给教堂,使买主获得荣誉。当时,夏特尔的路易斯伯爵购买并赠送了圣安妮的头骨,圣安妮是圣母玛利亚的母亲。还有一些其他的捐献者,大都是王公贵族。如卡斯特尔王后;法国国王圣路易斯的母亲布兰奇,她安装了北交叉甬道正面的窗子;还有布立塔尼的德路克斯的彼得公爵,他安装了南交叉甬道的窗子,此外又捐赠了耳堂入口的雕刻品。有了这些经济物资来源,教堂的建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因为修建时间的原因,夏特尔主教堂几乎吸收了当时所有的哥特式风格,只要其他地方所能看到的哥特式风格,在这里都能看到。其中最著名的是它的彩色玻璃。在教堂南侧唱诗席一面的墙上,有最引人注意的彩色玻璃,它用18幅画面来衬托中间一幅贝依·弗里埃尔画的圣母画。其中,两侧各7幅,中间主图4幅,这些图画叙述了耶稣的事迹,有最后的晚餐、圣母领报等主题,合称为《耶稣传》。圣母头戴皇冠,目光端庄肃穆,色彩的对比强烈。富丽堂皇的大圣殿内的数十扇彩色玻璃窗是12世纪哥特式彩色玻璃画的杰出遗物。可惜的是,伟大的工匠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
③亚眠大教堂和兰斯大教堂
亚眠大教堂建造于1220年,位于巴黎北部索姆省省会,由柱墩与细柱支撑大厅,柱柱之间相连接的是不同的肋架,形成一种凌空飞腾之态势。大门上则雕刻一些圣经人物图像,工艺精湛。这座教堂施工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它是法国最大的教堂,高有43米,长有145米。
在巴黎东北的马恩省省会,有一座兰斯大教堂,它是在9世纪被焚毁的加洛林时期教堂的旧基上于1210年重建的。它的总体建筑和规模与巴黎圣母院相近。
④科隆大教堂
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教堂之一,是代表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杰作,又被称为圣彼得大教堂。
1248年科隆的大主教决定建造哥特式的大教堂,用了80年才完成正殿。1560年由于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工程被迫停顿下来。直到19世纪初在大诗人歌德等人的推动下,大教堂才于1842年重新继续施工。1880年全部建成。整个工程前后持续了600年多年。因其独特性和所体现的创造力,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科隆大教堂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磨光石块砌成的整个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内有10个礼拜堂。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的大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这两座塔高达161米,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苍穹。还有许多小尖塔林立在大教堂的四周,与之相呼应。大教堂前现建有“教堂平台”,是举行礼拜仪式和各种聚会的场所。每到夜晚,安装在四周各建筑物的聚光灯射出的一束束光柱,使得科隆大教堂显得既雄伟壮观,又神奇莫测。教堂的钟楼上,安装着5座响钟,其中圣彼得钟最大,达24吨,每逢祈祷响钟齐鸣时,洪亮深沉。站在钟楼顶端可眺望莱茵河美丽的风光和科隆大教堂的全貌。
大教堂内有5个礼拜堂,整齐地排列着木制席位,供神职人员所用的座位就有100多个。大教堂四壁设有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窗户,上面装着描绘有《圣经》人物的五彩玻璃,在阳光的反射下,这些玻璃绚丽多彩,金光闪烁。
教堂里拥有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教堂的祭台上,供奉着1164年从意大利米兰送来的古代“三圣王”的遗骸和遗物。这些文物现保存在一个被认为是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之一的金神龛内。在唱诗班的回廊,还有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1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法衣、福音书、雕像等文物。
1942年,英美联合空军轰炸德国。科隆因下游腹地是化工业的集中区,成为挨炸最惨重的城市之一。由于德国天主教通过罗马教廷提出要求,这座古教堂才免遭轰炸。科隆教堂虽然没有被毁掉,但也中了十几枚炸弹。为了保存这一教堂,20世纪末,德国政府对其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整修。
⑤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坐落于米兰市中心的杜莫广场上,仅次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大教堂,是欧洲大陆的第三大教堂。
1386年,米兰望族吉安·维斯扎蒂主持了教堂的奠基仪式,拿破仑于1805~1813年间完成了其大部分工程,直到1965年装上正面最后一扇铜门,修建工程才算告终,前后持续了长达6个世纪的时间。主教堂呈拉丁十字架形,宽55米,长150米,面积1.17万平方米,可容纳3.5万人。建筑师和设计师来自欧洲的意、法、德等许多国家,所以教堂集古希腊、古罗马及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于一身。教堂全部用康多利亚的白大理石修建,因而被人称赞为“大理石山”。教堂正面是5座大铜门和6组大方柱,最大的中门尽显华贵。每座大门从上到下分成许多方格,每格雕刻着有关主教堂的历史、《圣经》故事与神话,还刻有各种图案、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从方柱的柱基到柱身上,刻满了大型浮雕和各种人物雕像。135个哥特式大理石尖塔挺立在教堂屋顶上,远远望去,好像天国的塔林浮现半空,又宛如一顶雕琢精美的王冠。中央的八角亭尖塔最高达107米,塔顶是镀金的圣母玛利亚铜像,高4.2米,身裹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乘电梯登上塔顶,可以欣赏到远处阿尔卑斯山和周围乡村的秀美景色。其他塔尖的雕像与真人大小一样,整个教堂共有4000多尊雕像,较大的有3159尊,另有几百尊是镶在窗格里的。
在教堂大厅两侧有26扇巨大的玻璃窗,一般都有二三十米高,窗上是一些《圣经》故事,全部用五彩玻璃拼成。1805年,拿破仑宣布他兼任意大利国王,就是在这个教堂举行的加冕仪式。
因为许多国家的建筑师都参与过米兰大教堂设计,所以米兰大教堂汇集了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其中德意志风格尤为显著。
到过米兰大教堂的人,一定听说过圣母降生的故事。相传,圣母玛利亚的出生是圣灵感应的结果。结婚二十多年还没有子嗣的约雅金被祭司从神殿里赶了出来,因为没有子孙的人是不适宜到圣殿中上供物的,伤心失意的约雅金离开了妻子安娜,到荒野中绝食了40个日夜,他一直向上帝虔诚地祈祷,失去丈夫的安娜也在家里祈祷着。一天,天使显灵告诉安娜:“上帝已经听到了你的祷告了,你很快就会怀孕的。”同时,上帝也让另一天使告诉约雅金说:“你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快回去吧。”喜极而泣的约雅金回到安娜的身边,果然,安娜怀孕了。不久安娜生下一个女孩,取名玛利亚。后来,著名画家乔托有一幅名画《金门之会》,画的就是约雅金和安娜在门前相会的场面,画中两人相拥在一起,安娜在约雅金的怀里喃喃低语,似乎在感谢上帝的恩赐。
在米兰大教堂的每一处,都能找到神话故事的影子。据说在米兰大教堂的屋顶藏有一枚钉死耶稣的钉子,教徒们为纪念耶稣,每年都要取下这枚钉子,朝拜三天。为取送这枚钉子,意大利著名科学家、画家达·芬奇还发明了升降机来帮助虔诚的教徒们实现这一愿望。
6.坎特伯雷主教堂
伴随着哥特式建筑在欧洲大陆的风靡,哥特风格也开始影响到英国。1170~1240年这70年的教堂建筑,剑桥的艺术专家们称其为早期英国风格。而在这种风格中,出现最早的建筑是坎特伯雷主教堂。
这座建筑的经历很不平凡。1174年,工程还在进行中的时候,一场大火把最先的建筑都烧毁了,这对兢兢业业的建筑者来说是一场灾难。当时,有位叫森斯德·威廉的法国石匠决定开始一种新的内殿设计,他监督工程建设。不过,好景不长,这项工作又因为一个偶然事故而中断了。这位石匠正站在横梁上,准备用机器转动巨大的穹窿。突然,他脚下的横梁断了,他掉了下去。但是,这些都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他摔落到地上后,15米高的穹窿顶上的石头和木料都纷纷落下,他被砸伤了,再也不能监督这项工程了。这件事,由当地一个编年史家坎特伯雷的一名修道士作了很生动的描述。在这位神职人员看来,这一定是神的报复或魔鬼所施加的怨恨所致,因为,除了森斯德·威廉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受到丝毫的损伤。
森斯德·威廉躺在床上,期待在医生的护理下尽快康复,回到工作岗位上。但是,不久他就意识到,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他的伤不能好转了。他不得不结束在英国的工作,渡海返回法国的老家。有关森斯德·威廉回去之后的情形没有记载。坎特伯雷主教堂的工程由一名优秀的石匠来主持。
这第二位石匠就是英国的威廉。他们改变了方案,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建筑。最初设计将坎特伯雷建筑成四层的高度,设计师认为这样可以显示出教堂的高大来。现在,经过精心的研讨,通过了三层楼的内殿方案,而且考虑了水平的因素——强调设计中的水平因素多于垂直因素,是中世纪英国教堂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关系使它在接受弥漫整个欧洲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时候,比欧洲大陆的国家要慢得多。而且,这个建筑风格一旦渡过海峡,来到这个独立的王国,马上就有了自己的特点,在欧洲的整体风格上呈现出自己的异域特色。正是这样,人们今天所看到的坎特伯雷主教堂,比法国流行的哥特式建筑更强调线条与装饰效果。这大概与英国人的审美趣味有关吧。
7.但丁与《神曲》
但丁的《神曲》它描述了一个神游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旨在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痛苦走向幸福。在《神曲》中地狱的第四层,但丁写了教皇和主教、教士,在那里互相辱骂;在地狱的第七层和第八层,暴君、独裁者以及买卖圣职的尼古拉三世教皇,以及但丁时还活着的教皇朋尼法斯八世等都在这里遭受酷刑,苦不堪言。但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爱憎分明的感情。
《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33篇,加上序,共计100篇,结构严谨,想象奇特,富有浓烈的情感色彩。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皇皇巨著。除了《神曲》外,但丁还写了《论俗语》、《飧宴》等作品。
8.石破天惊:《十日谈》
薄伽丘(1313~1375年)是欧洲14世纪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相传他是佛罗伦萨一位有名的商人的私生子,因此对小市民阶层怀有很深的感情。他是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意大利学者,对拉丁文和当时流行俗语的认识也同样深刻。初登文坛时,薄伽丘曾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诗人,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爱情抒情诗和叙事长诗,如《爱情的幻影》、《菲埃索勒的女神》、《苔塞伊达》等,以及传奇《亚梅托的女神们》、《菲洛柯洛》,晚年还著有传奇《大鸦》和学术著作《但丁传》等。
薄伽丘最著名的作品是故事集《十日谈》(创作于1348~1353年),这部文艺复兴早期产生的名著,为作家赢得了“欧洲短篇小说之父”的不朽声名。它像是一幅幅五光十色的风俗画,散发着浓郁的市民生活气息。《十日谈》猛烈抨击教会的神圣,并无情揭露教会僧侣的种种丑行。作品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提出了挑战,并大力提倡个性解放。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石破天惊、洪水猛兽,即便是今天,看起来也依然充满震撼。
《十日谈》以1834年欧洲大瘟疫为背景,讲述了七个美丽年轻的小姐和三个英俊热情的青年结伴到郊外的一座山中别墅去躲避瘟疫的故事,他们在十天的避难时间中商定每人每天必须讲一个动听的故事,以此来度过难熬的时光,这一百个故事集成了《十日谈》。
《十日谈》的主旨在于抨击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不仅令人震惊,也同样充满了智慧与趣味。
薄伽丘在《十日谈》第四天的故事前讲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佛罗伦萨有一个名叫马杜奇的男子,妻子死后万念俱灰,带着两岁的儿子上山修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进城,儿子对许多东西都感到好奇,但他最感兴趣的却是路上那些漂亮的姑娘。他惊异地问父亲那是什么,父亲骗他说那是毫无用处的绿鹅。儿子生平没见过女人,更谈不上对女人有什么了解,然而在父亲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却很自然地说:“亲爱的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好么?”马杜奇恍然大悟,终于认识到两性相悦,男女相爱,乃是人的天性,他不该抗拒,也无法抗拒,自然的力量比人为的教诲强大得多!
《十日谈》中第九天讲到一个故事:某处有一所以虔诚、圣洁著称的女修道院。修女当中有一位名叫伊莎贝拉的美丽姑娘,与一名青年男子相恋,时常在夜里偷偷幽会。一天夜晚,伊莎贝拉正在与情人幽会,不小心被人发现。女修道院院长得知后立即带人前来捉奸。她在全体修女面前痛斥伊莎贝拉淫乱无耻,一定要严惩不赦。可这时修女们却尴尬地发现女院长头上戴的不是头巾,而是一条男人的内裤。原来女院长正在陪着一位教士睡觉,修女们来报案时,她在黑暗中慌忙穿衣,竟把教士的裤衩当作了头巾!
《十日谈》对禁欲主义的批判和人文主义的宣扬,使人们将其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正如意大利近代著名文艺评论家桑克提斯所说:“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而薄伽丘开创了一个时代。”在思想启蒙方面,《十日谈》同样敢为时代之先,薄伽丘也因此被尊为“14世纪的伏尔泰”。
9.英国文学之父乔叟
杰弗里·乔叟(?1343~1400年)是中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因其先知先觉般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史诗创作,而被誉为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和“英国文学之父”。
乔叟出生于伦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成为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儿媳阿尔斯特伯爵夫人身边的少年侍从,借此增长了许多见识。早年的乔叟十分幸运,不仅躲过两次大瘟疫,而且在1359年英法之战中被俘后仍能得到国王的关照而被赎回。乔叟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富有辩才,很快受到皇家的重用,几次秘密出使他国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到过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并有幸结识了薄伽丘和彼特拉克,这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从1386年开始,诗人乔叟的厄运接踵而至,因与当权者交恶,被剥夺官位和年金,不久他深爱的妻子菲丽芭离世。他曾写过一首诗《致空囊》交给刚登基的亨利四世,表明自己的贫穷。正是在这样内外交困的逆境中,乔叟迎来了他文学创作上的丰收。从1387年到1400年,他完成了宏篇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400年乔叟逝世,被安葬在伦敦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诗人之角”。
乔叟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受法国影响的时期。期间创作了《悼公爵夫人》,并翻译了法国中世纪长篇叙事诗《玫瑰传奇》。第二时期是受意大利影响的时期。诗人接触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创作出《好女人的故事》、《百鸟会议》等作品,反映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观点。第三时期是创作成熟时期。诗人在生命的后15年里创作出了《坎特伯雷故事集》,无论在内容和技巧上都达到他创作的颠峰。这部故事集堪称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乔叟终于在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与命运对他的磨砺中完成了向人文主义思想的跨越,成为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行者。
《坎特伯雷故事集》在结构上近似于薄伽丘的《十日谈》,借聚到一起的不同身份的人讲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使读者充满趣味地体会到其中的意蕴。《坎特伯雷故事集》原计划写120个故事,但最后只完成了24篇,其中两篇是散文体,其余的采用诗体写成。全书有一个总序,作者用这种方式把各个零散故事连成一体。与薄伽丘相比,乔叟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真实。在诸如《律师的故事》、《自由农奴的故事》、《骑士的故事》、《医生的故事》中,读者会随着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或哭或笑,仿佛进入了书中的情境,让人们真正体会到14世纪英国的“人间喜剧”的无尽妙谛。
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乔叟与29个香客结伴前往坎特伯雷城朝圣,大家约好,在这个临时组织起来的集体中每人讲两个故事,讲得好的大家凑钱请他吃饭。于是朝圣路上的各色人物纷纷粉墨登场,香客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画面:有负债却假装若无其事的商人,也有满脑子学问而不谙世事的学者;有风流潇洒、乐于表白自己的随从,也有身经百战、谦虚谨慎的武士;有信奉“爱情胜于一切”的女修道长,也有嫁过五次、风骚妩媚的贵妇人;有粗鄙委琐的磨坊主,也有市侩狡诈的赦罪僧——故事就这样渐次展开,他们所讲的故事或雅或俗,却都细微、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坎特伯雷故事集》采用了中世纪的各种文学体裁,有寓言、圣徒传、布道文、骑士传奇等。在人物刻画和故事描绘上饶有趣味,富于幽默感。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语言带有鲜明的讲述人自身的特征,每人故事都明白无误地表明讲述人的身份、爱好、趣味、职业和人生经历。
英文版《坎特伯雷故事集》
图中杰弗里·乔叟用手指着其《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一页,这是一本由一群朝圣者讲述的故事集。
《坎特伯雷故事集》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印刷的第一本书,时间约在1476年,由英国印刷业之父威廉·卡克斯顿印行。首版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当年只发行了425册,现在已极难寻见,只在大英图书馆中存有两套珍本。
10.骑士文学
说到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就不能不提骑士制度。它是在当时西欧封建制度完全确立,封建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与教会相辅相成,构成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两大精神支柱。但骑士文学与教会文学却是截然对立的,它更具体而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精神需求。可以这样说,骑士制度来源于封建制度,而“骑士文学”则来源于骑士制度。
在中世纪的欧洲,各个封建领主之间常有武力冲突,领主们养了许多骑士用以自卫。刚开始骑士的尚武精神是比较强烈的,因为骑士一方面要用武力保护领主,一方面他们还要进行无休无止的宗教战争和封建战争。但从12世纪起,随着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完善和巩固,贵族骑士开始变得腐化堕落,在空虚与无聊中,他们把自己的心思更多地放到谈吐、服饰和仪表上来。骑士们都把获得贵妇人的宠爱当作最大的荣耀,并由此标榜他们所谓的献身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宫廷中产生了一种贵族式的文学,以描写骑士爱情、冒险和道德为主要内容,这就是所谓的“骑士文学”。
骑士画像
骑士出身于拥有爵位及土地的贵族家庭,并有自己的组织——骑士团。他们从小习武,学成后要参加神圣的宣誓活动,全身沐浴以表明身心已被净化,最后由领主封为骑士。骑士所忠于的信条是:忠君、护教和行侠。他们不仅要对主人忠心耿耿,更要效忠和保护女主人,女主人是骑士心目中的圣母。
12~13世纪是欧洲骑士文学的繁荣期,而其中又以法国为最盛。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骑士文学主要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人们把法国南部的骑士抒情诗称作“普罗旺斯抒情诗”。普罗旺斯抒情诗最常用的题材是爱情,中世纪骑士心目中的“典雅爱情”主要是指男人要为女人献身并服从于女人,女人则更多看中的是男人所谓的典雅的品德,而男人博得女人爱情的过程,也正是他“典雅品德日臻完善”的过程。通常骑士们要举行比武较量,为观赏台上的贵族小姐奋力出战。骄傲的骑士入场时不仅带着头盔与盾牌,还随身藏着他们所钟情的贵妇人的一件饰物,可能是一条丝巾、一块手帕,或是一片披肩,胜利的骑士将有幸亲吻他最钟爱的女人。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女人可以因为男人的财富而与之结婚,却与自己心仪的别的男人暗中相好。由此而来,绝大多数的骑士总是把他们的爱情献给了妻子以外的女人,或是别人的妻子,这样看来“典雅爱情”原本也不过就是骑士们借以掩盖其淫乱、放荡的借口而已。
创作骑士抒情诗的人往往是贵族,也可能是封建社会帮闲的宫廷诗人或弦歌诗人。普罗旺斯的诗歌形式多半借助民歌演化而成。其中有短歌、感兴诗、牧歌、小夜曲、破晓歌等。尤以破晓歌著名,这是一种描写骑士与贵妇夜晚幽会后在黎明惜别之情的诗歌,被恩格斯称赞为普罗旺斯抒情诗的精华。
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创作这种诗歌的诗人被称作“特鲁维尔”,即游吟诗人的意思。骑士叙事诗一般篇幅较长,也是以描写对贵妇人的爱情以及为爱情冒险、牺牲为主题。
骑士叙事诗中以描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作品最多,其中又以法国的克雷提安、德·特洛阿所写的故事最为著名。特洛阿笔下的亚瑟王讲究优美典雅的礼节,骑士都云集到他的宫里,兰斯洛特更是风流倜傥,成为完美男人的化身。他们都对美丽的贵妇人爱慕无比,崇拜至极,到各地去冒险以博得她们的宠幸。特洛阿极力美化、粉饰骑士生活,即令人向往,又让人觉得虚妄。
骑士文学中也不乏表现出一定反封建精神的优秀作品,比如流传很广的《特里斯丹和伊瑟》。作品描写的是康瓦尔王马尔克委派特里斯丹到爱尔兰迎娶公主伊瑟,二人在归途中误饮催生情感的魔汤,由此产生了不可遏制的爱情。伊瑟虽然同马尔克结了婚,但却一心地爱着特里斯丹,马尔克对他们进行了种种迫害,却始终不能阻止他们的爱情,最后一对有情人双双悲惨地死去。作品赞美了真诚美好的爱情,脱离了所谓的骑士精神的无聊和局限,表现出真挚可贵的人文色彩,因而一直被后人所传诵。
11.摧毁骑士小说的《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1547~1616年)是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也是在人类文学史上堪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文化巨匠。塞万提斯出生时家境贫困,幼年过着近乎流浪的生活。他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广泛阅读拉丁文历史及文学著作,后来成为红衣主教的家庭侍从,这使他有机会阅读主人丰富的藏书,并游历罗马、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等文化名城。
1570年,塞万提斯加入西班牙海军以抵御土耳其人的进犯。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最后被截去左手。部队统帅写信给国王菲利普二世推荐他,塞万提斯由此踏上回国的航船。航行遭到土耳其海盗的袭击,塞万提斯被俘并押解到阿尔及利亚,在那里的监狱整整呆了五年,期间他组织参予了五次越狱均告失败,但每次失败后都能机智地化险为夷。直到1580年9月,塞万提斯终于被营救出来,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然而他当年的事迹早已被国人淡忘,一贫如洗的塞万提斯深感失望,开始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期间写出了《未发表的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有胆有识的西班牙人》、《走运的妓院老板》和《阿尔及利亚浴场》等作品,所刻画的社会层面十分广阔,显示出塞万提斯超人的文学创作才华。
然而不幸还是占据了塞万提斯生活的主流。回国后命运多舛的他还因各种看似荒唐的理由数次入狱。就是在这样波折动荡的生命中,塞万提斯始终笔耕不辍,没有向命运屈服。1603年终于完成传世巨著《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全欧洲的读者争相阅读,人人都在谈论那个疯骑士和他的胖侍从。因为盗写续集的困扰,塞万提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迅速完成《堂吉诃德》第二部,而且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丝毫不亚于第一部,于1615年出版。
《堂吉诃德》原名《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是一部讽刺已经灭亡了的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写的是主人公堂吉诃德三次游侠的古怪经历。堂吉诃德本是一名乡间绅士,却因读风靡一时的骑士小说而入迷,想象自己是神勇的骑士出外游侠。他找出一副破烂不堪的盔甲和一根生了锈的长矛,骑上一匹瘦削的老马离家出走,他选中了邻村一个相貌平常的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内娅,作为自己毕生为之效劳的贵妇人。
堂吉诃德来到一家旅店,店主顺他的意“封”他为骑士。路上遇到一队商人,堂吉诃德挺枪就刺,不想马失前蹄,商人们趁势将他打得鼻青脸肿,堂吉诃德被抬回家中。养好伤的堂吉诃德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次旅行,这一次他劝说一个名叫桑丘的农夫来做他的侍从。堂吉诃德一会儿把羊群当作敌军,一会儿又把风车看作巨人;一会儿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一会儿又把酒囊当作巨人头……直到同村的神父设计把他装进笼子里送回家来,堂吉诃德的第二次游侠经历才告一段落。
第三次出游,主仆二人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公爵,公爵有意捉弄他们,将二人请到自己的城堡作客,并让桑丘当上了镇上的“总督”。最终主仆二人受尽磨难,险些丧命。回到家后的堂吉诃德卧床不起,临终终于明白了骑士小说的危害。他立下遗嘱,要求继承自己财产的侄女一定不要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取消其继承权。
《堂吉诃德》像是一块人类为自己树立起来的不朽丰碑,那上面有我们每一个人灵魂的影子。堂吉诃德与同时代的哈姆雷特双峰并峙,成为全人类性格的双重写照。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过:“在欧洲一切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堂吉诃德》。”
1616年4月23日,因为水肿病恶化,塞万提斯在马德里的家中逝世,一生不幸的塞万提斯在这一天得到了安息。然而命运有时也是值得玩味的,就在他去世的同一天,在不远的英国,另一位世界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莎士比亚也离开了人世,两个为欧洲文艺复兴立下最大功劳的人物在同一时刻撒手人寰,这只能归因于上帝的意旨了。
12.欧洲大学的起源
大学源自中世纪的欧洲。早在公元800年,查理大帝下令每个教会辖区必须建立初级学校。
但到11世纪时,教育水平依然很低。12世纪之前,欧洲教育主要以教会学校方式存在。它的目的在于对教士进行培训,学习读写古罗马的经典作品。13世纪,世俗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教会的教育垄断丧失。12世纪大学在欧洲产生了。巴黎大学是欧洲最早、声望最好的大学,皮埃尔·阿贝拉尔是当时最著名的教师。作为一位经院哲学家,他在《我的苦难经历》中提到自己的遭遇;在《认识自己》中,他鼓吹通过个人自省探求人性本质;在《是与否》中,他就150个神学问题作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他把神学作为一种科学来研究。由于他常常公开与人辩论,招致失败者的怀恨。相传当时他被禁止在地上讲学,他便爬到树上去讲;后来禁止他在半空讲,他就跑到船上去讲。受阿贝拉尔的影响,许多学者纷纷来巴黎大学任教。1200年,巴黎大学专门开授神学和七艺。
大学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实质上是一个教育行会。继巴黎大学后,博洛尼亚大学成立。13世纪,牛津、剑桥、那不勒斯等直至现在仍很著名的大学也相继问世。
中世纪大学在欧洲设立神学、文学、法律、医学等系。现在的牛津、剑桥大学依然沿袭中世纪时的组织形式,它是从巴黎大学套用而来的。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促进了经院哲学的形成。除了阿贝拉尔外,其他的经院哲学家有彼得·隆巴尔德。他的名作是《教父名言录》。圣托马斯·阿奎那试图把阿拉伯和古希腊哲学与西方哲学融合起来。他认为研究创世和自然知识就是研究神学的正道。他著有《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强调人的自赎和理性。
13.意大利自然主义画家乔托
乔托是中世纪具有开拓性的画家,他是13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少时被大画家契马布埃发现并收为弟子。后来,乔托又到罗马学习雕刻艺术。在意大利,乔托与但丁一样享有盛誉。从他开始,意大利的绘画摆脱了拜占庭的宗教气氛,更贴近自然生活。
乔托的绘画,散布于佛罗伦萨、罗马、帕多瓦诸城市的教堂里,主要表现有关《圣经》的内容,著名的作品是《犹大之吻》。画面上,犹大引领士兵与差役,让他们举起火把兵器,捉拿耶稣;犹大走近耶稣,以亲吻作暗号。这一特定的场景富有强烈的情节性,人物情感很有张力,也体现了作者歌颂真理和对邪恶的憎恨之情。除此,他还画了《逃亡埃及》。圣母玛利亚抱着襁褓中的小耶稣,骑着毛驴急匆匆地行走在去埃及的途中,画面人物非常传神,显得非常真实。
犹大之吻 1305年 乔托
此画取材于《圣经·新约》:耶稣的门徒犹大为了得到30块银币,与官兵约定,他上去吻谁,谁就是耶稣。随后罗马士兵和法利赛人逮捕了耶稣。
乔托与但丁是一对好朋友。当但丁被逐后,在帕多瓦的乔托收留了但丁。乔托与但丁表现的都是宗教题材,但各自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乔托在一幅《乐园》的画中,就把但丁的形象加了进去。在乔托的作品中,他大多数是用壁画这一形式来表现宗教题材的。除了《犹大之吻》外,著名的作品还有《约亚契姆与牧羊人》,其内容是圣母玛利亚的父亲约雅金被人赶出神殿,栖隐于山林之中,绝食了40天,一个牧羊人与约雅金打着招呼,一群羊也随之欢叫而来。作品富有清新的格调与真切的情感,朴素无华,体现纯自然的精神。
乔托还满怀尊敬的心情,画了《向小鸟说教》、《岩洞找水》两幅壁画,竭力礼赞大自然,凸显了人道博爱的主题。这些壁画使高高在上的宗教画一改冷漠气氛,更亲近民众。
乔托1305年开始创作的阿雷纳礼拜堂壁画被认为最能全面显示他艺术成就的作品。乔托设计了礼拜堂的壁画。这座礼拜堂位于意大利北部帕多瓦城。他是商人E·斯克罗维尼为他放高利贷的父亲赎罪而修建的。
此外,乔托还参加了建筑设计,这使整座礼拜堂的结构和壁画搭配协调。礼拜堂是一个长方形厅堂,入口在西面,东侧是祭台,南北面墙绘满了壁画,南面墙开有小窗。这是座奉祀圣母的礼拜堂,因而壁画以圣母和基督生平为题材。南北墙面各上下3列,每列6幅,祭台两边各1幅,共38幅,为连环组画形式。西端入口处墙面绘制有《最后的审判》,东端祭台面还配有礼拜基督的画幅。
阿雷纳礼拜堂壁画完成之后,乔托的声誉更为远扬,各地王公贵族纷纷请他作画,在故乡佛罗伦萨尤受欢迎。遗憾的是,乔托在意大利各地的绘画皆已失传,现仅存于佛罗伦萨圣克罗切教堂中的巴尔迪及佩鲁齐两座礼拜堂中的壁画残片,但由于后人妄加修补,很难看出乔托真迹的气韵。
14世纪初,意大利艺术家试图糅合拜占庭僵化的美术风格,描绘更具立体感,更贴近真实的人像。乔托继承这些革新的做法,同时发扬光大,将哥特式刻板的圣像予以人格化,人物更具量感,画面开始出现空间感,以致大步迈向自然主义,成为全欧洲绘画核心的创造者。
乔托的艺术创作对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影响极大,在佛罗伦萨还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乔托画派,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但是,这些人都没有超越乔托。乔托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作品重新点燃了人性之光,洋溢的激情,引发了绘画的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无不受到他的启示,在他开创的道路上执着地前进。
14.佛罗伦萨的大伞
1296年,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的鲜花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开始动工,整个工程由阿诺尔富负责,乔托指导钟楼工程。工程在14世纪的下半期进展得出奇的慢。那时候,为了赶进度,市政府拆毁了许多房屋,为的是给教堂一个长长的街景。教堂四周的街道被加宽到21米。在佛罗伦萨市民看来,这样的大教堂就应该在美丽、宽广的大道和房屋中,这彰显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工程的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在中殿和耳室中造一个拱顶,需要一根43米长的穿越八角形大厅的大梁。显然,在当时要找一根如此长的横梁是不可能的。后来,勃鲁奈勒斯契参照了罗马万神殿和其他罗马时期的穹顶,找到了修建圆顶的方法。就是在八角的圆柱上垒一圈又一圈的砖石,每一圈都要结实到能够支撑它的上一圈;然后用石头筑成八道弯梁,放在八个角上。为了隔热,也为了更壮观,勃鲁奈勒斯契还造了两个圆顶,一个外顶,一个内顶。这样,雄伟而又硕大的圆顶就出现在佛罗伦萨的地平线上,如同一把巨大的伞开在佛罗伦萨的市中心。这种设计代表了当时佛罗伦萨人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说明了他们能够担当起这样大工程的建筑了。
今天,鲜花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周边宽阔的街道,是为了突出它而专门开辟出来的。通往洗礼堂的大街路面宽阔,可以让宗教或世俗团体举行游兴和庆祝活动。在距离教堂一箭之遥的地方,还有配套建筑,这就是市议会广场和市议会大厦,它们被称为旧宫,在1314年完工。整个广场在1330年铺上了石头,1376~1382年又造了凉廊。从那时候起,人们把这里当作民主的发言地,许多重要的演说都在这里进行。此外,任何重大的事情和庆典,包括美人时装展览等等,也在这里举行。14世纪后半期,美第奇家族还赞助举办狂欢节和体育比赛。总之,这里成为佛罗伦萨的标志,是佛罗伦萨永恒的象征。
15.手抄本绘画
14世纪的北欧,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开始走俏,这就是用鲜艳的色彩绘制手抄本插图。
现在所存的最有名的手抄本是扬·普塞尔绘制的《埃夫勒德·珍妮的时辰祈祷书》,创作的时间大概是1325~1328年,现在保存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书里用了“浮雕式灰色装饰画”风格,这些画除了局部有彩色装饰外,其余部分都用灰色的阴影画成,看上去有点像石像。这本书是一本经文小册子,与教堂等绘画的大格局所不同,不是为公众创作,而是为私人创作。埃夫勒德·珍妮是当时的一位王后,1325年,她与查理四世结婚。1328年,查理四世死去。其间被推测为手抄本的制作时间。
卷首插页的第二页上,描绘了两个分开的场景,一个在经文的上面,一个在经文的下面。在经文起首的字母中跪着的人像,许多学者认为就是珍妮王后本人,因为在她的脚下还有她的哈巴狗,这是贵族的象征。图的主体是圣母领报。下面的内容却非常奇怪,与宗教没有什么关系,描述的是世俗的中世纪游戏活动,这个游戏被称为“中间藏蛙”。游戏是这样进行的:表演者前后跳跃,去碰击撞他的人。插页上的表演者坐在垫子上,盘着腿,很像一只青蛙。这种装帧常常被称为手抄本的“底脚”。
那个时候所流传的手抄本绘画也不全是宗教的。有一部属于世俗的作品,叫《淑女传》,原著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所写的著名妇女的传记,和他所写的男子的传记是姐妹篇。这个手抄本经常被复制。据记载,这本书最初的法文译本,是1403年送给法王查理五世的弟弟、菲利浦公爵的新年礼物。关于手抄本插图作者,现在仅仅知道他名为“加冕典礼大师”,而他的绘画本领似乎是跟荷兰人学来的。这个手抄本现在收藏在巴黎国家图书馆。
薄伽丘在书中叙述了古代著名的女人马希亚,马希亚是希腊古典时代的画家。这本书有个插图,就是关于这点的。插图中的马希亚正在照着镜子给自己画像。她坐在画架前的一个黄色的椅子上,画架上放着一块画板,画板上有她未完成的作品,不过已经可以看出画完的方整的脸和金色的头发。这个画家很注重打扮,她的左边有一张搁板桌,上面摆放着马希亚绘画时候使用的画笔、碟子以及各种色料。而马希亚本人则俯身于作品之上,双肩下垂,看起来非常可爱,体现了她作画时候的专心致志。
当时,手抄本还是贵族的专属。它们向人世展示了后期哥特式艺术的追求。
16.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意大利绘画发展到15世纪,出现了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他们是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这一时期美术的主要题材还是宗教。
①达·芬奇
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16岁时去佛罗伦萨学艺,很快熟练运用雕塑与绘画的艺术手法,在当时的佛罗伦萨已小有名气。后来他去了米兰,在那里,他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他画了三年。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马太福音》。耶稣与十二个门徒聚餐,席间,他对大家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门徒们猝不及防,非常吃惊,问到底是谁,耶稣说:“同我一样把手蘸在盘子里的人就是。”画面上的众门徒,神态各异,生动传神,富有戏剧冲突和强烈的时空效果,能提起观众的情绪。
此外,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以神秘的微笑而举世闻名,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这幅画时,都会被她的笑容所征服。它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是达·芬奇花了四年(1503~1506年)时间,苦心经营的传世杰作。
据说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商人佐贡多的妻子,时年24岁。这幅肖像花费了达·芬奇的大量心血。所以,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达·芬奇在法国去世,也就把这幅传世的杰作《蒙娜丽莎》留给了法国的卢浮宫,成为法国人民为之骄傲的财富。
多个世纪以来,这幅杰作一直被谈论的是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它似乎会随着观赏者的不同和观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有人说她的微笑“有时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略含哀伤,有时显出讥嘲和揶揄”。关于神秘的微笑,有下面一个故事:达·芬奇请了一位优秀的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使这位高贵的妇人能像模特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似乎在告诉观赏者她正在倾听。把她那双美丽的手与她的脸联系起来欣赏,你就会觉得她的神情诚挚、轻松和坦然。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没有任何依托,显得很放松,一点拘谨都没有,仿佛正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背后的景色: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梦幻般飘拂不定,蒙娜丽莎的思绪仿佛沉浸在梦的世界里。
蒙娜丽莎 1503~1506年 达·芬奇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杰出、最神秘的肖像作品。蒙娜丽莎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十分含蓄的微笑,嘴角微翘,双眉舒展,仪态安详,流露出内心的愉悦。蒙娜丽莎的手被认为是美术史上画得最美的手,精确、丰满、柔嫩,展示出女主人公温柔的一面,也显示了她的身份和地位。
达·芬奇的这幅画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达·芬奇奇特的烟雾般的迷幻笔法。他把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美丽的外表完美地结合,对眼角、嘴唇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予以细致的刻画,使“神秘的微笑”达到妙不可言的境界。而且,许多人已经指出,这幅画的成功得力于画家力图使人物丰富的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所以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描摹进涵义无穷的画家感受,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这神秘的微笑则使观赏者如坠云雾,只觉得妙不可言。这幅完美的人像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的体现。
因为这幅油画,达·芬奇声名大噪。达·芬奇除了绘画外,还致力于科学研究,他对人体解剖学有细致的研究,并发明设计降落伞、风车,也进行关于飞机的构想和设计等。
②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是与达·芬奇同时期的雕塑家,也出生于佛罗伦萨,13岁进入作坊学艺,后参加人体解剖的实习,奠定了他的雕塑艺术生涯。他21岁到罗马,25岁回佛罗伦萨,创作了《大卫》,名声鹊起。
正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在世界绘画史上的伟大地位一样,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塑同样是一件体现人文精神的不朽杰作。这座白大理石裸体雕像,表现一千多年前以色列开国元勋大卫的形象,把人类的美和智慧以及生命、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被安放在市政厅门前的广场上。在这件作品中,米开朗琪罗赋予大卫健美的体格与完美的身材,深邃的目光与坚毅的神情又令人物充满了坚定、昂扬、顽强的精神气质,具有强烈的英雄气概。虽然造型非常轻松,但全身饱满紧绷的肌肉却使蕴含在体内的巨大力量一触即发。这种新形象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时代精神的典型体现。
米开朗琪罗的另一个著名雕塑是《哀悼基督》。它表现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圣母玛利亚抚尸痛哭的情景。这是他20岁时的作品,圣母在他的刀凿之下显得美丽绝伦。
1536年,米开朗琪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6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审判》面积近200平方米,耗时6年。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一个人完成是艰难的,他找来一些人作助手,最后却留下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绘画都由他自己动手完成。画中的人物充满超人的力量,表现了丰富的动感,并充满戏剧性。1541年10月31日,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揭幕了,这一瞬间,整个罗马惊讶了。《最后的审判》是现在已知的这一题材作品中最惊世骇俗的一件,它将内在的上帝威严(而不是他的父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审判是对整个世界的,而这个世界在他看来已腐化堕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其实这种审判在当时是反基督的,属于异教徒行为,但在当时被视为极其正统。有人评价这件作品:“审判者基督是一位伟大的、复仇的阿波罗。而这幅画可怕的震撼力正源于画家充满悲剧色彩的绝望。他把自己也画入这场审判,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张被剥的人皮——一副由于艺术的重压而被榨干人格的皮囊。当圣母也在叱咤风云的巨人身旁畏缩不前的时候,唯一的安慰是:这张皮在圣巴多罗的手中。这位殉教者曾经发誓普度众生。”
另外,他还创作了《摩西》、《奴隶》等名作。在《奴隶》中,他体现被缚奴隶虽然垂死,但依然要进行不屈的反抗,赞美了人类生命的尊严。
米开朗琪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体格雄浑,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大量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显示了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代表。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作品中倾注了他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股激情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有现实的感受。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③拉斐尔
拉斐尔于1483年生于意大利乌尔比诺镇,13岁那年去鲁吉诺作坊从师于维提(他是波伦亚派的画家)。1504年,他到了佛罗伦萨,时年21岁。在那儿的教堂里,他画了许多圣母像。著名的一幅《圣母子》富有人情味,圣母逗爱圣婴,平静而愉悦,色彩与线条极为和谐,并有鲜明的节奏感。
《西斯廷圣母》是一幅祭坛画,他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她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拉斐尔一反传统,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在运动的视点和感觉下观赏圣母下凡。构图显著的特点是稳定的安祥感和旋律般的运动感。艺术史家高度评价这一杰作可与《蒙娜丽莎》媲美,都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瑰宝。
圣母子 1507年 拉斐尔
拉斐尔被后世称为“古典主义”大师,不仅影响了“巴洛克风格”,而且对17世纪法国的古典学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拉斐尔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而且也为后世开启了一扇创作典范的新窗。
这是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的三幅巨型壁画之一,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包括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在内的七种自由艺术为基础,弘扬了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画面上,古希腊以来的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汇聚一堂,有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还有艺术家自己。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一起自由讨论,气氛活跃。全画背景为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拱门的中心透视点直通遥远的天际。画面两侧的壁龛里,分别供立着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太阳神阿波罗的雕像。上层台阶的人物列成一排,以两位伟大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为中心,其他的人众星捧月般围着他们。
在这幅巨型壁画里,拉斐尔将思想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精神面貌揭示了出来。构图上巧妙地利用了建筑的特点,扩大了壁画的空间效果,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宽敞、壮丽。作者对作品的色彩进行了谐调性处理,人物的衣饰红、白、黄、紫、赭等交相辉映,就连地面的图案、拱顶的几何装饰结构的构图都经得起数字方法的计算,严谨之极。
拉斐尔其他作品还有《圣母婚礼》、《圣礼辩论》、《美丽园丁》等,都体现了理想中的境界。有人这样评说,拉斐尔是理想的化身,达·芬奇是智慧的象征,而米开朗琪罗是力量的凝聚。
17.水城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既是一个著名的城市,又产生出一个著名的画派。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现在所遗留的建筑大部分是15世纪的杰作。当时,它是地中海的商贸中心。文艺复兴早期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盛期以罗马为中心,而文艺复兴由盛转衰又复兴繁荣的,则是以威尼斯为中心。威尼斯是开放的,它不像别的意大利城市那么保守。中世纪的威尼斯,也是拜占庭的领地,东方波斯、中国、印度都与之有密切的贸易往来。马可·波罗是在威尼斯诞生的,他的游记常有鲜明的东方情调。
威尼斯城的文艺复兴建筑,则以圣马可广场为代表。威尼斯的总督府是圣马可广场的重点。
圣马可钟楼高98米,是威尼斯的象征。附近的圣马可教堂,是11世纪的建筑,属于拜占庭样式。整齐划一的拱柱形的柱廊和各具特色的屋顶,形成鲜明的映衬,使这海滨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神圣的风景。就像威尼斯的建筑文化一样,威尼斯画派也有浓郁的东方色彩。
威尼斯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利尼、乔尔乔内、提香等。
提香1488年生于距威尼斯西南90千米的皮奥韦,与乔尔乔内同拜贝利尼为师。贝利尼的艺术成就同他的老师相比略胜一筹,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乔尔乔内仅活了32岁,他的代表作是《入睡的维纳斯》。画面圣洁自然,以静美和煦的自然风景作衬托,更显出维纳斯无上的圣洁。他的《田园合奏》表现了对对男女在田野弹琴唱歌的快乐情景,寄托了对大自然的热切向往。
提香的《圣爱俗爱》是他的初期作品,俗爱为裸体的,圣爱为穿衣的。除此,还有《酒神的狂欢》等。《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则以室内的豪华设施为背景,其风格旨趣类似于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在表现方法上,则是很有生活味的。
提香是擅长体现人物性情的肖像画家。他的画色彩鲜明、艳丽。他能根据人物需要安排色调,使其更为和谐,《花神》富有烂漫青春的情致,而《保罗三世和孙子们》则紧紧把握人物个性,体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热爱自然,关注现实,使他成为一个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大师。
威尼斯画派晚期的代表人物是丁托列托。他是提香的学生。其代表作是《银河的诞生》,这是一个古希腊神话,宙斯命信使之神把希克力士带到宙斯之妻赫拉面前,趁她熟睡之机吮奶汁。赫拉受惊,猛地跳了起来,奶汁竟洒成了银河。整幅画面色调丰富,妙趣横生。
丁托列托和另一位画家韦罗内塞的作品人物虚饰太多,影响到巴洛克艺术。
18.北欧文艺复兴美术家丢勒
丢勒是文艺复兴时期北欧美术的代表人物。1471年,他出生于德国纽伦堡,1490年外出求学,在威尼斯结识贝里尼,1494年返乡。他早期的作品以版画为主。这些版画中,木版画和铜版画兼而有之,造型及布线富于逻辑性。1498年他自行印制了15幅《启示录》。这15幅中最突出的是《四骑士》,内容是上帝派出的4个骑士杀戮恶人的情景。因此,他的影响日益扩大。
自画像1498年 丢勒
丢勒是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形式和理论传播到欧洲北部的重要导师,也是北欧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他一生虽然都居住在德国文化重镇之一的纽伦堡,但是他旅行的脚步遍及各地。他曾两度前往意大利,这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丢勒不单是当时德国最有名的画家,也被誉为一流的版画家。他的版画在欧洲各地流传,具有国际声望。在德国人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被誉为民族英雄。
丢勒现存的作品当中,约有70幅油彩画、数百幅版画(木刻版画约300幅,铜版画100幅,另外还有为书本绘制的各类插画),此外还有运用当时的最新技术——蚀刻法所绘制的铜版画实验作品数件。同时,以水彩及多种媒体完成的素描,也留下了将近100幅,丢勒是率先使用水彩来作画的画家之一。
丢勒成就最高的是版画。他的版画展现了他卓越的技法,其阴影处理和质感之丰富,达到了与绘画相当的程度。尤为甚者,他的铜版画制作的复杂程度,超过了他以前的任何一位版画家。1513年创作的《骑士、死亡与恶魔》与1526年的《伊拉斯莫的肖像》,显示他的铜版画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其中,《骑士、死亡与恶魔》的骑士在危难中毅然勇往直前,即使面对死神也无所动摇,显示出对基督教的坚强信念,令人观后留下深刻的印象。丢勒的版画将他的意念表达出来,标志着丢勒从中世纪观念艺术转变为致力于表达创作者的个人意识,是具有“近代思想”的艺术家。
丢勒的版画使他的名声传播到遥远的国度。他的作品在他生前就被模仿得很厉害,不时地会发现冒用他名字的赝品。在意大利瓦萨利所撰写的被视为美术史先驱的著作《美术家列传》(初版1550年,增补修订版1568年)之中,丢勒是少数受到公正评价的非意大利画家之一。瓦萨利在书上说他的版画“令世界震惊”。
丢勒的人物肖像,著名的有《父亲肖像》和《自画像》。
在丢勒的油画作品中,有典型意大利风格的《哀悼基督》,色彩鲜明,描绘细腻。《基督诞生》则是为纽伦堡的教堂绘制的壁画。比例合理,个性凸显。在后期的作品中,《三位一体的膜拜》体现了弘大的场面,华美而富丽堂皇。
1528年,丢勒死于肝病。在世界艺术史上,他与达·芬奇并驾齐驱。
19.伊拉斯谟及其他基督教人文主义者
继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后,15世纪的欧洲北方文艺复兴也如火如荼。在宗教哲学上,北方基督教人文主义兴起,原先的经院哲学对人生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很明显。伊拉斯谟是“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宗师”。他出生于荷兰鹿特丹,进入修道院时还不满10岁,39岁时获得神学学位。伊拉斯谟博学多才,思维敏捷,代表作品有《愚人颂》、《对话录》等。在这些著述中,他对经院哲学教条主义的迂腐性进行了有力地抨击。另外,他著有《基督教修士手册》与《和平的抱怨》等书。伊拉斯谟最杰出的贡献是他编修注解的希腊文《新约圣经》,他把它重新翻译成拉丁文。
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是伊拉斯谟的同道者。他的代表作《乌托邦》,是1516年写成的。他虚构了一个理想岛屿。在那里,实行每天六小时的工作制,那里的居民一有空闲和精力便从事文化思想的探究。其实,莫尔的“乌托邦”是针对现实中的不理想现象生发出来的。不劳而获,战火纷飞,尔虞我诈,这种现象在乌托邦是难以觅寻到的。由于莫尔不承认亨利八世为教皇,因此他被处以绞刑。
《蒙昧者书简》是乌尔里希·冯·胡滕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著作。他故意用蹩脚的语言捏造信件,署名也是滑稽别扭的,并伪称是科隆大学的经院哲学家的作品。这些信件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其中,有一位叫做海因里希·羊嘴的作者。他在信中说,他吃了一枚鸡蛋,打开蛋壳,发现好像变成了小鸡,又因为吃蛋这一天是星期五,因此闷闷不乐,好像上帝在惩罚他。这些署名为装大粪者、挤山羊奶者的乱七八糟的信札,讽刺辛辣,入木三分,很快招致教会的查禁。但它们依然在民众中流行。
除伊拉斯谟外,这些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在与教会的斗争中皆一败涂地,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的努力也促进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成功。
20.欧洲三大航海家
在哥伦布航海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地球不是圆的。12世纪起,真正意义的航海开始了。1291年,两位热那亚人驶向大西洋,却没有成功。到14世纪,葡萄牙人才横渡了大西洋。此后,他们把殖民地扩张到亚速尔群岛等区域,后来,又远航到非洲。1487年,好望角被轻而易举地绕了过去。完成这个历史性转折的是一位叫做迪亚士的船长。
“好望角”原来的名称叫风暴之角,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给它改名,是因为他看到了希望。
达伽马受约翰二世的派遣,率一只船队开始了新的“万里长征”。他们绕过好望角,然后沿非洲东海岸向北挺进,并到达了印度。他重返家乡,已是两年之后的事了。1500年,葡萄牙至印度航线开通了,后来葡萄牙人完全控制了印度和马六甲这一带地域。
公元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87名水手,分乘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随后,向南航抵古巴和海地。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在后来的八年间,哥伦布又三次西航,先后到过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地,还到过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巴拿马。但是,哥伦布所发现的地方并不富饶,离人们的期望太远,因而招致人们的误解、谩骂。最后,国王剥夺了他的财产。1506年,他在穷困潦倒中死去。哥伦布生前一直把他所发现的地方误认为是印度,后来人们以他的名字称这个“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
葡萄牙贵族费尔南多·麦哲伦(1470~1521年),深受哥伦布等人探险的影响,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265名水手,分乘五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圣卢卡尔港出发,横渡大西洋,并于次年3月到达南美洲巴塔哥尼亚。然后沿海岸南下,于10月到达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该海峡后来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随后他们在时人所称的“南海”中航行三个月,由于没有遇到风浪,便将其命名为“太平洋”。1521年3月,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因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被杀。当这支探险队横渡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7日重返西班牙时,仅剩下一艘帆船和18名船员。
21.命运多舛的日心说
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也得到了一些发展。率先提出地球和众行星绕太阳运行即日心说的科学家是尼古拉·哥白尼。在此之前,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
1506年,哥白尼学成归国,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这使得他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保障,得以继续从事天文学观测和相关的实验活动。为了便于观测天象和不引起人们注意,他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一个箭楼作为自己的宿舍兼工作室。这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天文台,里边陈设着自制的简陋仪器。在这个不起眼的实验室里,他进行了长达30年的天文观测。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继而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书中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楼上观测记录的。《天体运行论》共6卷,书中完整地阐述了太阳中心说,批判了托勒密地球静止不动的错误理论。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推翻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尽管他的学说仍然坚持宇宙中心和宇宙有限论,但已经把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标志着近代天文学的开端。哥白尼被誉为“近代天文学之父”。
哥白尼的天文学理念,由伽利略和开普勒得以佐证。
1592年,28岁的伽利略进入了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担任数学和天文学教授。伽利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做实验来证明科学界已存在的定论。后来,经过多次的研究,伽利略制成了可以放大32倍的放大镜。利用这台望远镜,他发现银河是由许多小行星汇聚而成的;太阳表面有一些黑点,而这些黑点在不断地运动;后来他又花了很长时间观察太阳附近的木星、金星等行星,结果发现他们都在不停地运转着,而且他们是围着太阳旋转。这无疑证明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伽利略将这个发现公布于世,这使当时在意大利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感到十分恐惧,因为几百年来,他们一直宣传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1632年,伽利略最有名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出版,年近70岁的他因此而被教皇召去罗马教廷受审,饱尝折磨,他被迫宣誓放弃哥白尼的学说,仍被判处终身监禁,监外执行。
开普勒认为,因为与太阳距离的远近不同,行星的运行速度也随之变化,根据自己的定律计算,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转是按照椭圆形的轨道进行的。这比哥白尼更前进了一步。后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更为日心说宇宙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布鲁诺在宣传日心说时,对基督教的教义逐一进行了反驳和否认。他认为,神灵主宰世界的学说全是无稽之谈,宇宙空间绝对不存在神和上帝。因此,宗教裁判所判定布鲁诺为异端,犯下大逆不道之渎神罪,然后处以火刑,将布鲁诺活活烧死了。
22.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是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他的戏剧作品有37部传世。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是讽刺剧;历史剧是《理查三世》和《查理四世》;悲剧则更多,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奥赛罗》等。
1586年,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去谋生。他干过多种卑贱的职业,包括在剧院门口为骑马的观众照看马匹和出演三流丑角。凭借着头脑灵活和口齿伶俐,莎士比亚获得了剧团的赏识,逐渐加入到剧团的一些事务性工作中,最后终于成为正式演员。在坚持学习演技的同时,莎士比亚还尝试着写些历史题材的剧本。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后大受观众欢迎,他赢得了很高声誉,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
真正让莎士比亚名满天下的,是1595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上演后,观众像潮水一般涌向剧场,在泪眼朦胧中观看这部戏。这个故事发生于14世纪意大利的维洛耶城,城中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两大家族积有世仇,蒙太古家的罗密欧与凯普莱特家的朱丽叶在一次假面舞会中一见钟情,并在神父劳伦斯帮助下秘密成婚。后来罗密欧为朋友复仇刺死了凯普莱特家的青年,被维洛耶亲王驱逐出城。朱丽叶被迫许配给贵族青年,朱丽叶向劳伦斯神父求助,神父令她服下一种假死后能苏醒的药,一面派人通知罗密欧。朱丽叶假死后被送往墓穴,罗密欧闻讯赶往墓穴,由于信没能及时到达罗密欧手中,他误以为朱丽叶已死去,遂服毒自杀。朱丽叶醒来后见罗密欧已死,也以罗密欧的匕首自杀殉情。二人死后,两大家族终于达成和解。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原是意大利古老的民间传说,很多作家都写过这个题材,但是当莎士比亚的剧本问世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写了。在这部洋溢着青春气息、生活理想和青年人特有的纯洁美好心灵的戏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用年轻的生命诠释着生命与爱情的真谛。面对着爱情和幸福的召唤,这一对青春少年把保守的封建家长制度,把势不两立的家族恩怨全都抛在了九霄云外,那样主动、积极,那样痴情、执着地渴望着、追求着。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两情相悦的爱情才是生命中弥足珍贵的神圣之物,与之相比,狭隘的家族私利显得多么的荒唐可笑,不值一哂。他们炽热的爱情就像一支火炬,尽管最终被熄灭在残酷的黑暗中,但那灿烂的火焰却为寒冷漆黑的大地留下了青春的爱的温暖。他们以自己短暂却又惊心动魄的生命,证明了爱情和青春的崇高与美丽,从而谱写了一曲激情洋溢的悲壮之歌。
《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是一支爱的颂歌,更是觉醒的巨人以新兴的人文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向保守的封建观念开战的宣言书。对尘世欢乐与幸福的渴望,和对个性解放与人格尊严的追求,使得这一对少年显示出在青春与爱情鼓舞下的巨大力量。在这种伟大力量的催动下,他们不但勇敢地冲破重重阻碍自由地恋爱、结合,而且还以爱的春风消融恨的坚冰,让两大家族化干戈为玉帛。这是人文主义理想对封建传统的胜利,它使人们隐隐约约地感受到,狭长黑暗的封建中世纪甬道即将走到尽头,人们即将迎来新世界的曙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著名的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款,帮助巴萨尼奥和鲍西亚结为秦晋之好。夏洛克是个高利贷者,当初因为安东尼奥借钱不收利息,夏洛克怀恨在心,于是伺机报复,便与安东尼奥订立契约,如果三个月对方付不起借款,必须要割一磅肉补偿。戏剧围绕一磅肉展开,富有冲突,氛围紧张。
《哈姆雷特》代表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水平。故事主要讲述了丹麦王宫以哈姆雷特为首的人文主义派与以克劳迪斯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激烈冲突。《哈姆雷特》三条线索并进,一是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二是老臣波洛涅斯的儿子为父亲和妹妹复仇,三是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为父亲复仇。这三个线索相互结合,使戏剧的冲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复杂而曲折的故事主体,个性生动的戏剧人物,还有强烈的悲怨交织,富有诗意的语言台词,真实地反映出历史和人生。
哈姆雷特的悲剧反映了包括莎士比亚在内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哈姆雷特是一个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挣扎的人文主义者。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认为“人是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这个世界也是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是“一顶壮丽的帐幕”,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然而,他一回国便面对着一个“颠倒混乱”的社会,而且父死母嫁、叔叔篡位的多重打击接踵而来。严酷的现实,将他昔日的梦幻、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刹那间击得粉碎。他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成了一个精神无所寄托的“忧郁王子”。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他的行为变得迟疑不决,变成了“延宕的王子”。
哈姆雷特在复仇时行为上的拖延和犹豫,是几百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也是《哈姆雷特》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在社会意义上,他的犹豫是因为在复仇过程中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简单是为父报仇,而是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一旦复仇成功,他就有责任担当起振兴国家的重任。而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雷特,却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然而在哲学和艺术层面上看,他的犹豫更多的是因为他对于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探讨,涉及到了人的生存、死亡与灵魂等形而上的问题。当他忧郁的目光从天上那“覆盖众生的苍穹”落到世间的枯骨荒坟时,他悲哀地认识到,人在本体意义上是多么的丑恶不堪,人的心灵又是多么的阴暗污浊,以至于连自己的心灵都是同样黑暗的;人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的短暂,命运是多么的强大;人是多么的渺小,死亡是多么地不可避免;世界是怎样的一个“牢狱”和“荒原”;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又是多么的遥远。在这深刻的精神危机中,“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经久不绝的痛苦的音符,就在他的灵魂深处奏响了。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心态,笼罩在哈姆雷特复仇的过程中,也就有了他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使他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哈姆雷特在行动中体现出的迷惘与忧虑心态,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人文主义信仰普遍失落的体现。伴随着剧情的剧烈冲突而展开的人物心理冲突,以及由人物的大段内心独白所体现出的对生与死、爱与恨、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哲学探索,作品凸显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在几百年后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在莎士比亚之前,还没有哪个作家塑造出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哈姆雷特富有哲理性的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直至现在,还值得人们深思。
戏剧《哈姆雷特》中的场面
莎士比亚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得益于他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诗人。除了戏剧作品外,他还有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