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大全集
- 朱亚娥
- 10641字
- 2020-06-24 13:09:45
三、古罗马文明
1.伊达拉里亚人与拉丁人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文明的发源地,它位于地中海的中部,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居民生活了。
这里的居民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经开始耕作、畜牧和制陶了。到公元前8世纪,伊达拉里亚人进入意大利的第伯河和亚努河流域,并不停地扩张势力范围。历史学家认为,伊达拉里亚人是受当地小亚细亚移民维兰诺瓦人的统治,经过许多年的融合才形成的。
伊达拉里亚人出现阶级社会的时间是在公元前8世纪至前7世纪。公元前7世纪,国家也产生了。这些国家都是城市,没有统一起来,各自发展。
公元前5世纪,伊达拉里亚人被高卢人夺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波河流域,继而,罗马崛起,兼并了伊达拉里亚的全部城市国家。
伊达拉里亚是古代罗马文明的开创者。他们融合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并予以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罗马的城邦制度以及城市建设,都得益于伊达拉里亚的经验,并使经济快速地发展。伊达拉里亚人的占卜、三位一体神、角斗、王宫仪式都为罗马沿袭。同时,罗马人采用的拉丁字母,也是在伊达拉里亚人对希腊字母的改造和利用的基础上逐一完善的。
伊达拉里亚人又名埃特鲁斯坎人,他们学习了腓尼基人的经商技巧,并吸收希腊人的艺术、宗教中的精粹,如阿波罗、阿耳忒弥斯等信仰,特别表现在艺术雕塑上,主要以陶塑为主。在维伊城出土的阿波罗神像,明显地带有古风时期希腊塑像的艺术风格。当时,他们的尊贵者以陶制棺材为殓,陶制棺材上的死者塑像栩栩如生。另外,青铜艺术也达到了较完善的地步。较典型的是一尊母狼的青铜塑像,这尊母狼代表了罗马精神。
公元前754~前509年,古罗马共有七王执政,史称王政时期。其中,有四王是伊达拉里亚人。
除了伊达拉里亚人外,古罗马的民族还有拉丁人。他们主要生活于拉丁姆平原,那里是台伯河的下游,他们创造了罗马最早的铁器文明和铜器文明,与伊达拉里亚人一样,他们都是意大利人的祖先。后来,他们统一了拉丁地区,融合了伊达拉里亚、高卢及希腊人文化,成为古罗马的民族主体。
埃特鲁斯坎母狼青铜雕像
该像铸造于公元前480年,这只机敏、警惕的母狼,成为罗马的象征。据说,罗马城的建立者双胞胎罗慕洛斯和勒莫斯就是靠吸吮狼奶获救。
2.古罗马的城市
古罗马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前30年)的城市建筑,是在罗马统一意大利以后兴盛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筑上,在罗马帝国期间,罗马城市建筑如万神庙、大斗兽场等建筑,天然混凝土大显身手。
①古罗马大斗兽场
公元前2世纪起,罗马的券拱技术在桥梁、城门、输水道以及陵墓中都得到运用。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对多利克柱式进行了适当调整,改革成塔司干柱式,同时,罗马形的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也形成了。罗马人的券柱式中,圆柱与方形的墙墩使建筑增添了许多艺术趣味。与此相提并论的则是叠柱式,各层叠柱各具风韵,罗马城的大斗兽场是其代表作。
在古罗马城市中,角斗场与剧场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角斗场基本上是开掘山坡后建成的,它的样式来自于剧场,都是圆形的,在罗马帝国时期最多。
大角斗场位于罗马的东南方向,又称为古罗马大斗兽场。它是一个巍峨壮观的圆形建筑物,形状类似现在的体育场,有人曾评价它为“现代体育场的样板”。这个庞大的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最长直径达188米从外围看,整个建筑分为四层,高约50米的外墙全都用大理石砌成。底部三层为连拱式建筑,每个拱门两侧有石柱支撑。第一层有80个直通场内的高大拱门,每一个门楣上都用罗马数字编了号;第二、第三层为回廊;第四层为闭合的围墙,上面只有40个透气孔。正对着四个半径处的四扇大拱门,是专供皇帝和显贵们出入的。环绕在四周的看台可容纳5万多观众同时观看,级级上升的座位分为平民、贵族、元首等不同等级。看台的墙壁采用多重拱廊,这样天然形成多个出口,5万名观众可以在3分钟内同时退场。竞技和斗兽的“沙场”是一个大直径为87米、小直径为54米的椭圆。“沙场”下面是地下室,那里有更衣室、武器库、机械室,还有关野兽的樊笼和陈尸的太平间。在地下室的通道走廊上有30多个凹进墙中的壁龛,那里安装着升降机将角斗士和野兽运上“沙场”。
罗马的历史没有一页不与斗兽场有关,斗兽是罗马生活的标记。当时的斗兽表演分为三种,即兽与兽斗、兽与人斗、人与人斗。角斗士搏斗时,场地上铺满了沙子。兽与兽、兽与人斗时,为了使场景逼真以吸引观众,场上布置了一些灌木丛和假山。夏季在斗兽场演出时,为使观众免受酷热,剧场顶端用一个中间开孔的帆布遮盖。当时的角斗士相斗场面非常残忍。双方必须分出胜负直至一方死亡为止。角斗士的生命操纵在看台上寻欢作乐的贵族手上。角斗士双方决出胜负时,由观众表决败者的生死。如果他们将大拇指朝下,那么败者必然遭杀;若大拇指朝上,败者可免于一死。一直到公元405年,这种野蛮的娱乐活动才被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宣布停止。
竞技场在古罗马的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8世纪时,一位叫贝达的神父曾这样预言:“什么时候有了竞技场,什么时候便有了罗马;竞技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1084年,日尔曼人攻进罗马,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竞技场也在战火中成了废墟,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部分预言。
②罗马大道
人们说“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大道是古罗马城市的标志建筑。从罗马城出发,可到达各个城邦。罗马大道条条笔直,如遇山岭和深谷,则开凿隧洞或架建桥梁。每隔1英里设一个圆柱形的里程碑,数英里长的大道,宽度误差也超不出一米。
在全盛时期,罗马的公路长达8万千米,若将它们相连,足够绕地球两周,29条大型的军用道路从罗马城伸出。另外,还有一个从北非的迦太基沿地中海南岸延伸的马路系统;在高卢,道路从里昂呈辐射状发散;在英格兰,伦敦是道路系统的中枢。第一条罗马马路是亚壁古道,位于罗马以南,建于公元前312年,由罗马将军阿波斯·克劳西乌斯·凯克斯(生卒年不详,约公元前4世纪)主持建造。最初这条路只通到卡普阿,但是后来一直延伸到了今天的布林迪西(意大利东南部港市)海岸。其他道路的建设也紧随其后,例如通向基诺阿的奥勒利亚大道,以及连通弗莱米尼亚和阿德里亚特海岸的大道。这两条路分别以罗马的两位权贵的名字命名。
罗马人建筑马路主要是为了给速递人员、商人以及税务人员等公务行政人员提供工作方便。当然,如果跟地方民众发生冲突时,这些道路同时也可以保证军队迅速转移。勘测员利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地形,只要有可能,道路都会修成直线,当然,在高地势的地方则不得不弯曲。在建造主干道路的时候,工程师们首先设计挖出平行的、相隔约12米的排水沟槽,然后在它们之间挖一条浅沟壕,填入砂石、泥灰,以及连续的排列紧密的石块,这样就形成了道路的路基。路基上面是不易渗水的碎石层,表面有用泥灰粘合的石板或鹅卵石。他们用碎石、火山灰(如果有的话)和石灰来制造混凝土。在潮湿柔软的沼泽地中,道路则相对于周围乡村的地势会高一些。意大利的一些主要干道两侧有石头铺成的路缘,有20厘米高、60厘米宽,在正路旁边还有作为单行道的边路。双轮战车可以在这样的道路上每天跑120千米,而8匹马拉的四轮载重马车在满载时速度就慢得多,每天只能跑约25千米。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没落,这些道路因而年久失修,最终被荒弃了。后继的筑路者们也会汲取古罗马道路的经验,应用到新的道路建设中,比如英国任何道路地图都有显示得像箭一般笔直的道路那样的风格。
③古罗马输水渠
随着罗马城镇规模的日益扩大,民众饮用,洗浴用水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公共浴室和喷泉则成为许多罗马城镇的特色。为了能够引进水源,罗马工程师建筑了输水渠—一种能够永久运输水源的通道,它可以是一个开敞或者封闭的管道、一条穿过小山丘的隧道,或者更为壮观的—一条贯通整个山谷的高架输水道。
在大约公元前312~公元200年,工程师为了满足罗马城供水需求,修筑了约11条水渠,其中有些甚至从约90千米以外的地方运水而来。他们在建筑这些水渠时,将管路略微向目的地倾斜,这样水就可以依靠重力作用流动了。其他一些位于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的古罗马水渠一直沿用至今。以位于西班牙希高维亚的水渠为例,该水渠由罗马帝王图拉真(公元53~117年,公元98~117年在位)下令建造,水渠没有用任何泥灰粘合,仅仅由2.4万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块砌在一起建成,结构中包含了165座高730米的拱顶。法国尼姆市的3层拱门型的著名水渠—庞特多嘎德,延伸275米,最高达50米。该水渠是在约公元前20年由罗马将军马库斯·阿格里帕修建。
高架输水道把水源引入城市,供市民日常所需。这种输水道在帝国时期形成极盛之势。著名的加尔水道桥至今还横在法国加尔河上。
④神庙和广场
在罗马的城市中,神庙也是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它们必须建在高高的台基上,既有圆形的,也有长方形的。著名的神庙是蒂沃利的圆形神庙,它建于公元前1世纪。城市的居民中,四合院住宅也能见到。楼房公寓从三四层到五六层甚至二十余层。在四合院居住的往往是奴隶主。它们在罗马共和时期演变成别墅。
古罗马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广场。每个城市都必须有一个广场,神庙、市场、会议厅以及政府大厦、柱廊等都围绕在广场四周。在公元前2世纪兴建的罗努姆广场的基础上,恺撒大帝又下令建造了恺撒广场,并把自己的青铜像放置其中。罗马帝国时期的奥古斯都广场,也与恺撒广场一样,成了罗马皇帝实施个人崇拜、弘扬个人威势的主要阵地。
⑤凯旋门和纪念柱
罗马统治者为了展示战功,常在城市建造凯旋门和纪念柱,彰显自己的功绩。凯旋门并不是城门,而是单独建立、横跨在道路上的建筑。公元前2世纪,凯旋门就已经建造了。到4世纪,罗马城就有36座凯旋门,由原来的一个拱门改为三个拱门。门上装饰浮雕。在罗马城现存三座。提图斯凯旋门是罗马帝国时期弗拉维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提图斯修筑的。即位之前,他成功地镇压了犹太人的反抗,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他于公元81年建筑了这座凯旋门。这座凯旋门的台基与女儿墙都比其他的凯旋门高,给人一种稳重、庄严、威武、雄壮的感觉。整座建筑物用混凝土浇注而成,用大理石贴面。檐壁上雕刻了提图斯凯旋回来向神灵献祭的情形。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一块刻画提图斯的军队的浮雕。浮雕上兴高采烈的军人整齐地走在象征着罗马的凯旋门前,他们手里正抬着从耶路撒冷神庙里缴获的重要战利品:黄金圣案、烛台和银喇叭。浮雕布局和造型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创造出真实的空间感,人物的动势展现出罗马军队宏伟的气势。
图拉真纪念柱 公元107~113年
上有螺旋式大理石浮雕,用以纪念皇帝图拉真的历史功绩。纪念柱高100英尺,内部挖空,建有楼梯通至柱顶的顶灯。
除此之外还有塞维鲁建造的凯旋门。它是在2世纪建造的,是为纪念帕提亚人和阿尔比努斯的战斗胜利。
与凯旋门功效相同的则是纪念柱,罗马城的马可·奥勒利乌斯纪念柱和图拉真纪念柱是最著名的。两柱柱身都饰满浮雕,其中以图拉真纪念柱较为杰出。图拉真纪念柱高38米,其中柱身高27米,用大理石建筑而成,耸立在方形的基座上。纪功柱的周围缠满了由22个圈组成的螺旋形浮雕,总长为200米左右。出现在这个浮雕带上的人物多达2500个。记录了图拉真率领罗马人向达奇进军的故事。其中一个场面是这样的:罗马军队正准备渡河,士兵有的在修筑工事,有的在坚守阵地,而图拉真正在对士兵训话。图拉真是所有场面的中心,共出现了90多次。整幅雕塑是一部形象的战争史,是世界上最长的战争史立体画卷。浮雕上不仅展示了伟大的战争,而且人物的容貌、民族特点、服饰等方面的刻画,也都很丰富。柱顶圆柱直径3米,多利亚式柱头上,安放着图拉真雕像。柱的基座为爱奥尼亚式,下面埋藏着图拉真夫妇的骨灰。
据说,居住在罗马尼亚境内的达奇人后代的一个牧民很想见见自己的祖先,便来到罗马城。他看到柱上的描绘后非常留恋,就睡在柱下。有位摄影记者从这里路过,发现这个人非常像浮雕中的达奇人,于是拍了一张照片。没想到,罗马市报纸竟然以“一个达奇人从图拉真柱上走下来”为标题发表了这张照片,引起轰动。这件事印证了浮雕的艺术价值,它向世人证实了古罗马的艺术水平。
3.庞贝古城
庞贝古城位于维苏威火山脚下,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现在属于那不勒斯市的一部分。在罗马与迦太基进行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庞贝归属于罗马帝国,成为古罗马的一个自治市。由于这儿风景秀丽,古罗马的许多上层人物都在这儿建有别墅。所以在当时,庞贝城是一个富裕、发达的旅游度假城市。
大约2000多年前的庞贝古城,规划得非常合理,像棋盘一样井然有序。城内有4条大街,都用石板铺设,交叉成“井”字形,将全城分为9个区。城的东南方是椭圆形的角斗场,大约建于公元前70年,比古罗马的角斗场还早40多年。角斗场四周有观众席,可容纳5000多人同时观看。在角斗场的旁边还有一座正方形的体育馆,馆内有圆柱长廊。
在城西南方向,是庞贝城的中心广场,广场的三面围着一圈高约10米的柱廊。中心广场的北面是太阳神庙和女神庙,南侧是政府机构、法庭,东面是工商业者联合会和市场。这儿是庞贝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1763年,在维苏威火山南侧的农田里,有人发现了一块刻有“庞贝”字样的男子大理石雕像,根据小普林尼的书信记载,人们推测此处便是失踪了的庞贝古城的所在地。在古城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资料,而且城内的市街保存完整,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风俗人情。到现在为止,在当地政府和考古专家的努力下,庞贝城的75%以上已经重现当年的风貌。
由于被火山灰覆盖了千余年,庞贝城的建筑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一些壁画也成了人们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及民众生活的原始材料。根据考古的勘测,这些壁画多绘制于公元前2世纪~1世纪中叶,分为四种样式。
前两种样式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分别为:第一样式,又称镶拼式,制作方法是用石膏制成各种彩色的仿大理石块,在墙上镶拼成简单的图案。学者普遍认为这种风格始于公元前2世纪,承袭了古希腊壁画的样式。第二种样式,又称建筑式,是从第一种样式发展来的。这种样式打破了镶拼的模式,直接在墙面上用透视法绘制各种建筑,以达到扩大室内空间效果。这种壁画立体感很强,有限的空间扩展为无限的视觉空间。这种样式题材多样,有建筑物、人物和林木花鸟,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流行。
后两种则属于帝国时期,分别为:第三种样式,十分精细华丽,又称华丽式。由于画中出现埃及图案和狮身人面像,因此也称为“埃及式”。这种样式纯粹是一种室内装饰,喜用华丽的柱形图案,在1世纪时流行。第四种样式表现了罗马帝国的腐朽生活,画面追求繁复华丽、层层叠叠似真似幻的装饰效果,除吸收了上述几种样式的一些特点外,特别注重光色和动感,因此被称为“庞贝巴洛克式”或“复合式”。
4.基督教的诞生与传播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最先在犹太人中间盛行,它是犹太教的一个支派,沿袭了犹太教的遗风,但依然是一个“异端”,它奉耶稣为救世主,耶稣出世之年则成为公元元年。
据说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到人间传道说法,救度百姓,却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他复活了,升上天堂。因此,基督徒便以十字架作为象征物,把耶稣的话当作教义。
耶稣壁画 4世纪左右
早期基督教的思想吸收了在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和伊朗等地广为流行的宗教思想,教义虽然比较简单,特征却很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崇信耶和华为宇宙唯一真神,上帝将降福于所有民族的“选民”。基督教的“选民”打破了犹太教的概念,不仅包括犹太人,也包括其他一切非犹太民族的人民。二是强调只要信仰基督的降临,就能得到拯救和上帝的恩赐。基督教废除了犹太教的各种献祭和繁琐的礼仪。基督教早期的政治思想是围绕“天国思想”而形成的:反对罗马和犹太上层的黑暗统治;仇视有钱有势的人,同情弱者,救济贫困;建立平等的、共同消费的、劳动人民掌权的新社会。这些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战斗性。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特别是在地中海东部沿岸的各族下层居民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初期基督教的信徒主要是奴隶、隶农和自由贫民,他们在城镇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公社,以十字架为标志,每个公社的信徒平等地在一起聚会、听道、祷告、聚餐,彼此互相帮助。公社的领导人被尊称为长老或执事,后来又增设了财务监督。
在基督教早期的传播过程中,以中产阶级为骨干的保罗派,逐渐战胜了以贫民为骨干的彼得派,从而使基督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期,基督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基础的扩大和信徒成份的变化;主教等神职人员的产生及其对教会的控制。随着信徒的增多和捐献的增加,早先的公社变成了教会,后来在教会里又逐渐出现了集神权、财政权和管理权于一身的主教。主教制的产生,说明有产者已经掌握了教会。与此同时,《新约》全书各篇也逐渐定型,负责补充和解释基督教教义的神学家——教父也开始出现。
从2世纪末期开始,受奴隶制危机的影响,基督教得到了迅速发展。城乡中等阶层的居民以及受到震动和冲击的奴隶主、大地主、大商人、官僚甚至皇室成员,纷纷皈依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会组织迅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罗马、拜占庭、迦太基、亚历山大里亚等城市逐渐成为所在地区教会的中心。大量有产者的加入,改变了基督教的社会成份,使基督教的教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基督教的发展和演变,使罗马统治者对它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逐渐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政策,由最初的镇压改为宽容与镇压并行,再转为依靠、扶植和利用。公元313年,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又将“三位一体”派定为正统派,而且确立了皇帝对教会的最高领导权。公元392年,提奥多西把基督教定为国教,让基督教上升到罗马帝国唯一合法宗教的地位。
基督教奉《圣经》为经典,认为《圣经》记述的都是上帝的启示,包括《旧约》和《新约》。《旧约》是天主通过梅瑟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新约》则是通过耶稣基督而与信者另立的新约;《旧约》反映了古以色列的宗教生活和经验,《新约》反映了早期基督教的生活和宗教经验;《旧约》由律法书、历史书、智慧书、先知书和后典几部分组成,《新约》包括《福音书》、《宗徒行传》、《宗徒书信》、《启示录》四部分。基督教认为《新约》是基督的使徒和弟子著作的汇编。
5.戴克里先的皇宫
戴克里先是3世纪末期的罗马独裁者,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政治。他认为自己是朱庇特之子,对个人进行极端的神秘化。他在统治期间,对基督教实施严厉的打击,捣毁基督教堂,对教会的财产予以罚没。戴克里先穷奢极欲,这可以从他宫殿中的豪华设施中看出来。
戴克里先的皇宫位于南斯拉夫,是古城斯普利特的中心。它的占地面积有3.6公顷,围墙2.1米厚,高15~21米,与罗马古城堡的构建无甚两样。有人称,这座皇宫的城墙内,居住着1/5的斯普利特市民。在石灰岩砌就的城墙中,有类似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罗马式、哥特式建筑。
濒海而建的戴克里先皇宫,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有寝宫、大厅和穹顶门庭,还有周围以科林斯柱子围绕的八角形皇陵。在这里,人们在7世纪建造了一个教堂。太阳神朱庇特神殿与皇陵相呼应,至今保存得非常完整,与大教堂结成和谐的一体,它是洗礼的场所。戴克里先及皇后的肖像依然挂在皇陵的檐下。
戴克里先建造这座皇宫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神性。在宫中,他头戴旒冕,身着蟒袍,上朝退朝,接受百官的跪拜礼。尽管他镇压了高卢人和非洲人的起义,千方百计地提防篡位和政变,但皇位还是岌岌可危。公元305年,戴克里先退位了。与他执位时疯狂遏制基督教、迫害基督教徒相反,他的皇陵成为基督教大教堂。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6.罗马的教会
基督教在形成传播之初,就开始以牧师和神职人员组成长老组织,这种组织是西方基督教会的起源。牧师与祭司被赋予了超自然的权力,往往与世俗之人不同。3世纪前后,由于西方各地风俗与地理上的差异,这些神职组织分化成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西方教会亦称“拉丁教会”,采用拉丁文著述,以罗马教会为中心;而东方教会则以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里亚等地为中心。在当时,君士坦丁堡是罗马帝国的总部,东方教会的地位愈加稳定和显赫。
基督教在公元392年正式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教会拥有很大程度的特权。公元445年,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自称教皇。公元451年,东罗马(拜占庭)皇帝马西安宣布君士坦丁堡主教与利奥一世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格列高利一世声称罗马教会是耶稣门徒领袖彼得创立的,理所当然,他是继承者。这种说法东、西方教会都不承认。公元1054年,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九世洪贝尔派使者与君士坦丁主教迈克尔·凯鲁拉谈判,遭到拒绝,后来双方都下谕开除对方教籍,于是东、西方教会分裂了。西方教会信奉的基督教叫“天主教”,亦称“公教”;东方教会信奉的基督教叫做“正教”,亦即“东正教”。
自此以后,罗马教会的主教正式把“教皇”称号占为己有,而且与世俗争夺权力。到16世纪初,教皇格列高利十世在德国倾销赎罪券,招致德国民众的反对。其时,马丁·路德任教维登堡大学,认为赎罪券与基督教教义有极大矛盾,便写了一篇《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大学的墙上,就赎罪券问题展开辩论,后来导致一场宗教改革。新的基督教派别脱离了罗马教会,成为新教。
教会在维护封建统治和麻痹人民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它们对异端,对科学和哲学的迫害愈加明显。如13世纪的英国人罗吉尔·培根、意大利人阿斯科利、波兰人哥白尼、意大利人布鲁诺等,都被教会囚禁或处死。
7.教皇制与教皇国
教皇一词源于教父,是基督教对神职人员的尊称。罗马主教称为教皇,是在8世纪后。在古罗马,罗马城主教、罗马行者大主教、西部宗主教、基督在世代表等,都是教皇的别称。
天主教会认为,彼得是基督诸门徒之首。他的继承人是罗马主教,其地位也等同于彼得,甚至要高于其他的主教。在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中,教皇可以直接任命主教,有制定或修订教规,组织教廷、法庭的权力。教皇可以终身任职,也可以辞职,但不能指定继承人。
教皇的权力有的时候超过国家权力,于是与教会或国家产生矛盾。因此,教皇权力被不同程度地限制着。
公元756~1870年,意大利中部拥有领土主权的政教合一国家为罗马教皇拥有,罗马教皇曾经要求罗马帝国赠予其罗马城周围的财产,这一事件发生于9世纪。后来,拉托兰宫被君士坦丁一世赠给罗马教会。西罗马灭亡以后,教皇直接控制意大利,但与法兰克王国关系密切。不久,法兰克国王将意大利领土馈赠给罗马教皇。公元774年,威尼斯和贝内文托诸城被查理曼大帝拱手让给教皇,罗马教皇国开始扩张。到11世纪,教皇国达到极盛。
8.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杰出代表,它既有罗马建筑的特色,又有东方艺术的韵味,是伊斯坦布尔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于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罗马帝国繁荣时期,君士坦丁大帝将都城迁到黑海之滨、欧亚大陆的交会处后,就将它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亚,始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大帝为标榜自己的文功武治进行重建,将它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
15世纪,奥斯曼的士兵把豪华的罗马宫殿付之一炬,历代相传的艺术珍品化为灰烬,古城目睹了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洗劫。不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来这座城市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现在的建筑大部分应该是查士丁尼时代修建的。前后历时7年多,耗资巨大,它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顶峰。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平面上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在室内没有用柱子来支撑,而是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的重量。教堂前部是一个华丽的庭院,周围有柱廊环绕,中央是水池。经过三联门便到了外前廊,其后就是宏伟的大前廊。它长61米,宽9.1米,分为两层,下层为新教徒与忏悔者使用,上层为教堂游廊的一部分。教堂大圆顶高15米,直径为32.6米,据说在里海中也可以看得到它。
圣索菲亚大教堂 公元537年
教堂的内部空间相当宏伟,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大小半圆顶错综变化。特别是中央大圆顶的支点,加之组成穹顶的40个柱子下部开设了40个窗子,所以当人们置身于那幽暗的大殿,斜射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到大殿时,眼中便会出现黑白交错的图案,使人产生宛如飘浮在空中一般的奇妙感受。
在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是色彩的利用。圆顶用砖砌,外面覆盖着灰色的铅皮。墙身内部各处都贴上彩色的大理石,有白、绿、蓝、黑、红等颜色。柱子大多是绿色的,柱头镶有金箔,地面用彩色碎石铺成各种图案,拱顶与圆顶则为玻璃绵石,并用金子镶嵌了天使及圣徒像。这样整个大厅显得璀璨夺目,神奇非凡。而墙身外抹灰泥,作黑白相间的条带,像由石与砖垒成,显得朴实典雅。
由于地震和战火的摧残,圣索菲亚大教堂经历过数次重修。公元532年,查士丁尼大帝投入了一万名工人,花费了32万磅黄金,前后用了6年的时间将大教堂装饰得更为精巧华美。直到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建成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9.基督教的中流砥柱:圣奥古斯丁
公元380~525年,西罗马帝国衰亡。这一时期西方基督教思想已经形成。圣奥古斯丁、圣哲罗姆、圣安布罗西和圣格列高利是西方拉丁教会中最伟大的人物。圣奥古斯丁是圣安布罗西的门徒,他是在33岁时接受洗礼的,在此之前徒有基督徒之名,无基督徒之实,后来出任北非希波城的主教。
在《忏悔录》中,圣奥古斯丁就人类自身的堕落作了生动的剖析,描述了他的富有神秘性的体验。除了《忏悔录》外,圣奥古斯丁还著述了《上帝之城》,这是他的神学系统理论的代表作。他阐发了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人们必须要过好公平的生活,并且为此花费最大的精力,才能接受末日的审判。圣奥古斯丁认为,行善也是必须的,但要被上帝选中,因为上帝已经确定了天堂的人数。行善是一种“博爱”,也就是热爱主和主的邻居。世人不要太贪婪,在生活中应当把自己当作朝圣者。《圣经》是人类的智慧,要认真地对《圣经》进行解读。只有拥有特殊地位的人才能受到基督教学校的教育。圣奥古斯丁认为学习基督教教义必须虔诚,如果单纯地为了研究古典思想或基督教义,倒不如对之一窍不通。
圣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影响到财富,只有“至善”才能达到幸福,“至善”亦即上帝。《哲学的慰藉》文字十分优美,它是中世纪最受欢迎的一本书。
格列高利亦即罗马教皇一世,他在前三位老师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一套全新的宗教理念。他认为苦行炼狱才是人们进入天堂的重要条件。他常在写作方式中采用朴素易懂的拉丁散文方式,并推行一种“圣吟”——《平歌》的宗教仪式。同时,他推行了一系列宗教政策。他本人是本笃会教士,为了促进本笃会的发展,通过本笃会修士使英格兰民众树立基督教信仰,继而又与法兰克教皇联合,赋予西方教会全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