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大全集
- 朱亚娥
- 42211字
- 2020-06-24 13:09:46
六、十九世纪的欧洲文明
1.火车与铁路的出现
早在1556年,德国科学家格奥格乌斯·阿格里科拉(1494~1555年)就描述了建在横木上的矿井铁路系统。17世纪末期,英国米德兰地区的煤矿使用马匹拉着空车厢沿着斜面爬出矿井,随后利用重力将装满矿物的车厢沿着轨道滑到矿底。18世纪初期,随着亚伯拉罕·达比(约1678~1717年)开始制造廉价的铸铁,更为坚固的铸铁铁轨也开始应用。
1803年,英国工程师理查德·特里维希克(1771~1833年)建造了人类历史上首台蒸汽机车头。它在潘·戴伦钢铁厂与南威尔士格拉摩根郡运河之间长约16千米的铸铁铁轨上来回行驶。当时,特里维希克机车采用无凸缘铁轮作为车轮,因此在铁轨外侧加铸了凸缘,防止机车出轨。4年后,他又在伦敦北部尤斯顿地区修建了一条环行铁路,人们只需付1先令便可乘坐“谁能追上我号”绕行一圈。
1825年,乔治·史蒂芬森(1781~1848年)主持修建的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竣工通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条货运客运两用铁路,全长42千米。但在1833年之前,该铁路的客运车厢仍旧使用马匹牵引,只有货运车厢才由蒸汽机车牵引。1830年,第一条城际铁路——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竣工,由史蒂芬森设计的“火箭号”机车牵引。该路线主要用于将利物浦港口的棉花运送到英国西北部城市曼彻斯特的加工厂,尽管线路必须经过一片广阔的沼泽地,但是史蒂芬森(同样是该铁路的主要设计建造者之一)通过在沼泽地铁轨下部铺设紧密栏木的方法,攻克了这一巨大的障碍。
除了英国,修建铁路的浪潮也席卷其他欧美国家。1830年,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竣工通车,最初全长仅21千米,由巴尔的摩出发,到达埃里考特城的制造厂,为此,美国工程师皮特·库珀(1791~1883年)专门设计建造了第一台火车头“汤姆·萨姆号”。1831年,费城-哥伦比亚铁路竣工通车,不过最初仍以马匹作为动力牵引车厢,3年后才开始使用蒸汽机车头作为动力牵引机车。1831年竣工的南卡罗莱纳铁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从查尔斯顿出发到汉博格,全长共248千米。
1832年,法国第一条蒸汽牵引机车铁路竣工,位于圣埃蒂安与里昂之间。1835年,连接纽伦堡与弗斯的德国首条蒸汽铁路由英国工程师罗伯特·史蒂芬森(1803~1859年)主持修建,后者也为此铁路专门设计建造了“老鹰号”蒸汽牵引机车。1840年,奥地利、爱尔兰以及荷兰同时修建了铁路。由于新兴铁路的出现,驳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诸多的运河也终因年久失修而慢慢失去作用。
同蒸汽机车、车厢一样,铁路轨道也需要其他设备以维护线路安全。最初的铁轨由铸铁铸造而成,在铁轨两侧铸以竖起的直角凸缘以防脱轨。不久,人们不再使用带凸缘的铁轨,转而将凸缘置于车轮之上,并采用“鱼腹式”铁轨,即铁轨剖面中部加厚,使得铁轨承重力更强。但是铸铁轨道唯一的不足之处便是易碎,经常破裂。1858年,英国炼钢工人亨利·贝西默(1813~1898年)发明炼钢工艺后,铸铁轨道逐渐被钢质轨道所替代。
为了帮助机车进入站线以及支线铁路,铁路系统引入道岔装置,该装置最初是由英国工程师威廉·约瑟普(1745~1814年)于1789年为原始电车轨道系统设计。随着越来越多的火车在铁轨上通行,工程师发明了铁路信号系统,它们呈盘装或臂装,能够翻转,同臂板信号机类似。1849年,纽约&伊犁公司引入区间闭塞信号系统,这一系统能够确保在前一列火车离开某区间之后才能允许下一列火车进站。随后,闭塞信号系统也实现了电气化。
2.摄影的诞生
照相机源自“暗室”,暗室是在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小孔的密闭房间。光线进入小孔,将外面的景物投影到对面的墙上,形成上下颠倒的影像。最初,艺术家们使用该暗室协助描绘景色,之后,暗箱初步演化为便携式设备,变为较大的密闭暗盒,并且用透镜代替了小孔。
1725年,德国医生约翰·舒尔茨(1684~1744年)发现某些银盐(含银化合物)在日光的照射下会变暗。50年后,瑞典化学家卡尔·谢勒(1742~1786年)发现暗化效应是由于金属银粒的存在引起的。结果,银盐成为感光乳剂(即胶片上的感光涂层)中的标准成分,用以制造胶片、感光纸等。18世纪90年代,英国人托马斯·韦奇伍德(1771~1805年)曾尝试制造感光皮革。当然,在谢勒的暗化效应被广泛接受之前,诸多的科学家也曾尝试过其他不同的感光方式。
在法国,化学家约瑟夫·尼埃普斯(1765~1833年)也试验了瞬间留影的银盐影像,1826年,他利用一块抛光的锡铜合金板,涂覆沥青作为感光物质,首次成功地实施了拍摄。经过长时间的曝光,沥青转白,尼埃普斯利用一种溶液将沥青从未曝光的区域去掉,并且将金属板置于碘蒸汽中使其暗化。
1826年,摄影师约瑟夫·尼埃普斯从卧室的窗口拍摄了这张模糊的照片,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需要曝光8小时。
碘在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1787~1851年)完善摄影技术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制作他的照相版,他将银镀在铜板上,随后将其板置于碘蒸汽中(在暗室中),产生了感光碘化银。他将感光板放置在照相机中,随后再将拍摄完成后的感光板置于汞蒸汽中,完成显影这一工序,再经过定影(将其浸在普通盐溶液中)得到永久的影像。之后人们以达盖尔的名字命名该照相法,又称为银板照相法,可惜的是,产生的是镜像,无法复制。
1841年,英国化学家威廉·福克斯·塔尔波特(1800~1877年)取得纸基负片照相法的专利权。早在1835年,塔尔波特便设计出该方法,使用浸泡过硝酸银、食盐或碘化钾溶液的相纸拍摄。在照相机中曝光后,将相纸置于镓酸之中显影,随后置于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溶液中定影,得到“负像”(即黑白相反的图像),再使用一片相纸与胶片相接触,转化为“正像”(即景物原本的图像)。这一过程可以重复,能够大量复制出“正像”。
随后,威廉·福克斯·塔尔波特转入商界,与他的助手尼古拉斯·海勒曼一道在英国南部城市雷丁建立世界首家专业摄影工厂,成为最早的专业摄影家之一。1843~1847年,他们拍摄了大量的肖像照。但当时因为印刷纸质纹理的原因,照片影印还是非常的粗糙。1850年,法国人路易斯·戴瑟·布兰克沃特·伊沃德(1802~1872年)用蛋清涂覆在相纸上改进了这一缺陷。尽管福克斯·塔尔波特控告伊沃德窃取了他的专利,但伊沃德的发明确实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福克斯·塔尔波特发明的纸基负片照相法逐步普及,1851年,伦敦人弗雷德里克·阿彻(1813~1857年)突发灵感,产生了在火棉胶(一种极易燃、无色或黄色糖浆状火棉、乙醚、酒精的混合溶液)中制备银盐感光溶液的想法,并将其涂于玻璃片上,这便是湿珂珞酊法,并很快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摄影法。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干底片”所取代,后者是英国内科医师理查德·马杜克斯(1816~1902年)于1871年发明的,干底片采用了明胶感光乳液。1888年,美国人乔治·伊斯门(1854~1932年)将干明胶感光乳液应用于他所设计的首架柯达相机之中,最初使用纸质底片,后使用透明胶片(又称赛璐珞)。随着柯达相机的大量销售,大量照片被拍摄出来,标志着摄影开始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3.法国的浪漫主义画家
19世纪,浪漫主义在法国盛行。它不但在音乐、文学上有所表现,而且也反映在美术上。主要画家有席里柯、德拉克洛瓦等。浪漫主义在19世纪30年代发展最盛。
席里柯1791年出生于法国卢昂。在法国,他最早致力于浪漫主义绘画。创作于1818年的《梅杜萨之筏》是他的代表作。“梅杜萨号”是当年法国的一艘巡洋舰,1816在西非的布朗海峡触礁沉没。后来,救生艇被船长与官员占用,其余150名船员被困在一只临时捆扎的木筏上,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结果只有10名船员生还,其余的全部遇难。《梅杜萨之筏》描绘的就是筏上的情景。这幅画较真实地表现出船上人物求生的欲望,表现了一种极度紧张的氛围,能紧紧抓住观众的情绪。这幅作品采用金字塔式的构图,一个人手里摇动的红巾,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所寄托的美好愿望。为了使这幅画具有真实性,作者特意到亚勃兰体验海洋景色,去医院观察病人及死者的情形,从而使这幅画更具艺术感染力。
席里柯只活了33岁。与他同期的德拉克洛瓦则以《自由引导人民》体现出自己的共和思想。这幅画以1830年7月的革命事件为题材,重现了27~29日巴黎市民为推翻波旁王朝进行的一次巷战。画中的克拉腊·莱辛姑娘举起三色旗,引导人民前进。这位莱辛姑娘也是美国自由女神像的原型。《自由引导人民》整幅画气势磅礴,雄浑而豪放,颇能振奋精神。1832年,德拉克洛瓦开始去北非旅行,画了一些异域历史风情画,如《阿尔及利亚妇女》、《希阿岛的屠杀》、《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等。
自由引导人民 1830年 德拉克洛瓦
这是德拉克洛瓦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是法国七月革命的直接反映,画中的自由女神成了法国绘画中最迷人的形象,它与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法兰西文化的象征,画家也因此画而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领袖人物。
德拉克洛瓦一生画了600多幅速写,加上诸多的动物画、肖像画等,有将近1万幅作品存世。出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他在临死之前对作画还念念不忘。
法国浪漫主义雕刻家有吕德、卡尔波等。吕德的主要作品是《马赛曲》浮雕。在这幅作品中,胜利女神与法国人民融为一体,鼓舞人民的民主革命斗志。它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异曲同工,皆是表现重大题材的杰作。
4.柏辽兹的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按照一个故事、一系列图画或情感的说明所作的音乐。最初这种音乐有一份正式出版的说明,交代作为音乐之缘起的事件或情感。后来,给音乐配上一个描述性或想象性的标题就足够了。标题音乐对于浪漫派不是一件新东西——它至少可以追逐到16世纪的牧歌作曲家。然而,它在浪漫主义作曲家手里才发挥出它的优点并辉煌起来。
柏辽兹,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19世纪上半叶法国音乐最伟大的代表。
1803年12月11日,柏辽兹生于法国南部小城科特·圣安德列。1821年,他遵从父亲的决定,到巴黎学医。然而,柏辽兹热爱音乐,在巴黎的这段时间里,他没有放过学习音乐的一切机会。在观看了格鲁克的歌剧《伊菲戈涅》和聆听了贝多芬的交响曲之后,音乐的力量使他激动不已,他坚定了从事音乐的决心。为此,他的父亲和他脱离了关系。没有了家庭的支持,他的生活很艰难。经过艰苦的奋斗,他终于以第一部作品获得了罗马大奖,他用这笔奖金在罗马进修了两年,然后到德国发展,在那里他与李斯特结为密友。回到法国后,他没有担任固定的公职,而是继续创作。
柏辽兹的主要创作是在法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岁月写出来的。早在1826年,他写过《希腊革命》大合唱。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他还把《马赛曲》改编,供合唱与乐队演出之用。他参加过意大利的烧炭党,这是当时的一个革命组织,在《浮士德的沉沦》中他还写进了著名的匈牙利革命歌曲《拉科齐进行曲》。他的《安魂曲》和《葬礼与凯旋》大交响曲,都是为纪念七月革命的阵亡烈士而写的。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例如哈罗尔德、罗密欧、朱丽叶、浮士德等,都有一种追求善与幸福的坚强信心,都与现实进行着各种不同方式的斗争,遗憾的是,他们历尽了种种苦难,还是逃避不了毁灭和死亡的命运,这就是柏辽兹作品的悲剧性。这是和整个革命时代相交融的。
今天只要提到柏辽兹就会提起标题音乐,而一说起标题音乐就要举出柏辽兹的名字。标题音乐在那个时候和革命合拍,它不像交响乐或奏鸣曲那样只是欣赏声音美的纯音乐,而是试图以音乐来描绘出故事或情景。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柏辽兹、李斯特和舒曼都是标题音乐的创造者。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这类作品中的第一部。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用丰富的音乐形象来表达诗与文学,这使得他的音乐画面明晰、情节具体,并且作品结尾越来越戏剧化。这些音乐在布局上都很宏伟,描绘也很具体,感情尤其丰富,有巨大表现力。
他的代表作《幻想交响曲》是根据他的一次爱情经历创作的。柏辽兹在年轻时和英国一位女演员相爱,但他对爱情似乎不抱希望。他的音乐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情节:失恋的艺术家吞服了吗啡,企图自杀,但他服量过多而陷入沉睡,睡眠中他做了各种各样的梦,这些梦发展成为五个乐章。全曲大约有50分钟,是首大型乐曲。第一乐章为表现爱人的优美主题,以后每出现这一主题,就表示爱人登场。在第二乐章中,艺术家和她在跳舞会中相遇了,因此这一主题变奏为圆舞曲。第三乐章表现的是去农村旅行,主题变奏为缓慢的牧歌情调。第四乐章,他在恶梦中杀害了自己的爱人,自己被处以死刑而堕入地狱。第五乐章,他在地狱里与变得污秽不堪的爱人不期而遇,这时,爱人生前的主题变奏得奇形怪状。柏辽兹企图给爱人主题以性格的变奏来描写故事的发展。这一作品在法国未获得认可,而在德国却赢得了成功。
除了创作音乐外,柏辽兹还写音乐著作。著名的《管弦乐法》一书是他留给后代的,此书一直被奉为音乐的经典文献。
1869年3月8日,柏辽兹在巴黎孤单地死去,他的遗体由古诺、托玛和其他一些著名音乐家护送,在《葬礼与凯旋》大交响曲的《葬礼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被安葬。
5.富裕的门德尔松
1810年前后两三年,是音乐天才诞生的时期,这使浪漫主义音乐在以后的岁月里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这些伟大的音乐家有:1809年诞生的门德尔松、1810年出生的舒曼和肖邦、1811年的李斯特、1813年的瓦格纳与威尔第等等。他们都成就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其中肖邦和李斯特以巴黎为活动中心,而门德尔松以莱比锡为自己的活动场所。
1809年2月3日,门德尔松生于汉堡。他的祖父是哲学家,父亲是银行家,因此门德尔松与其他的作曲家比起来,可以说度过了非常幸福的一生。门德尔松的兴趣很广泛,除音乐外,他的绘画几乎达到专业画家水平;此外,文学、骑马、游泳、击剑,全部受过家庭教师的训练。门德尔松的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他的姐姐范尼·卡西里也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都有成就的人。门德尔松很早就显示出音乐才华,除演奏钢琴、小提琴和管风琴之外,他还学习了作曲,并因此得到了许多钢琴老师、作曲老师的鼓励。其中一位重要的老师策尔特,是大文豪歌德的朋友,所以,门德尔松有幸在1821年到魏玛拜访歌德。
门德尔松9岁就公开演出,到过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举行旅行演奏。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14岁组织了自己的私人乐队,这只有在富裕家庭才能实现。16岁时,门德尔松发表了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序曲是他的第二首杰作。1829年,20岁的门德尔松在柏林歌唱学院指挥《马太受难曲》,这是在巴赫去世后首次公开演出宣传巴赫的作品。这次著名的演出大大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门德尔松同年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这也是他10次英国之行的第一次。
1831~1832年,门德尔松在巴黎与李斯特、肖邦相遇,但是这次相遇并没有为音乐带来新的格局,门德尔松音乐风格没有什么改变。1833年,他返回德国,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1835年,他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自此以后他声誉日隆,管弦乐演奏也因此确立了新标准。1837年,他与出身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1842年,他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最后又再度访问英国。1846年,他在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了成功。然而,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这件事给了他沉重的打击。6个月后,他也去世了。
门德尔松的作品数量很多,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包括钢琴曲、交响乐、室内乐、声乐、世俗音乐及教会音乐等,其中最受欢迎的名曲是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此曲旋律甜美,技巧华丽,是他的代表作,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在交响乐方面,他从苏格兰赴意大利时所作的风景画一般的《苏格兰交响曲》和赴意大利旅行时所作的游记式的《意大利交响曲》最为出众。在钢琴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近50首珠玉般的“无词歌”。这些音乐反映了他幸福的生活,甜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清澈的和声与如同希腊雕刻般完美的形式,特别是那种精灵跳舞似的轻盈风格,可称一绝。
但是,门德尔松的音乐表达了太多的幸福感,现代对他的评价已经远不如当时。或许发现门德尔松要经过一段时间,当我们幸福的生活到来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的音乐里的华丽气息。
6.肖邦和哀伤的民族
肖邦是他那个时代最先进思想的代表,他的音乐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发挥着富于革命性的作用,被舒曼誉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1810年2月2日,肖邦生于距华沙50千米的热里亚佐瓦·沃里亚。出生后不久,全家移居华沙,他也就在那里度过学生时代。从6岁起,肖邦就开始有系统地学习钢琴,7岁时就发表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这是一首钢琴曲。8岁那一年,肖邦举行了公开钢琴演奏。但是由于身体羸弱,13岁之后,他才进学校读书,不过在此之前,在家里他就已经很轻松地学会各门课程。1826~1829年,他进华沙音乐学院攻读,一些老师称他为“音乐天才”,这对一个年轻的学生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鼓励了。1830年,由于国内政治局势动荡,肖邦到国外旅行,这一去,正如他自己预感的那样悲惨,就此同他的祖国永诀了。肖邦1830年离开故乡,前往巴黎。自从1831年他到达巴黎后,他一直居住在那里,直至1849年10月17日逝世。
18岁的肖邦正在为波兰贵族要人弹奏钢琴
关于肖邦的爱情传说很多,著名的是和玛利亚·沃金斯卡之间的恋情。肖邦还在华沙时就已经和玛利亚熟识,但直到1835年他们在德累斯顿相遇时,才开始有恋情。1836年夏,肖邦去马利安巴德温泉休养时,又和玛利亚及其双亲相会,二人的关系愈加亲密,而且订下了婚约,遗憾的是,这一段恋爱并没有成功。据传玛利亚的母亲支持他们的婚事,而玛利亚的父亲对他们两人的关系却冷眼相视。肖邦的收入仅够供给自己一人生活,如果再供养生长在富裕家庭的玛利亚就很难了。而且,玛利亚虽美丽,性格却很冷漠,并不像肖邦所想象的那样对他怀有一片衷情。失恋对肖邦的感情生活影响很大,从肖邦的遗物中,发现了他用丝带把玛利亚的来信扎成一束,上面写着“我的悲哀”。1837年,玛利亚同一位贵族结婚,但两人关系不好,终致离异。
肖邦另一个很重要的情人是乔治·桑,她的丈夫是一位男爵。但是这个女人喜好女扮男装,还使用了乔治这样男性化的名字。她是一个作家,写了120多篇文学作品,在当时的巴黎文坛和社交界大放异彩。肖邦与她相识是在失去玛利亚不久,最初他并不喜欢她,但是随着交往加深,肖邦为她的热情深深感动,两个人的关系也逐渐亲密起来。1838~1839年的整个冬天,他们同去马约卡岛旅行。这以后,两人在巴黎和诺罕两地的乔治·桑的别墅中共同生活。肖邦患有严重的肺病,这时候已相当严重,却受到乔治·桑无微不至的护理。直到1846年,两人几乎每年都要一同去诺罕,他们在那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但是,1847年之后,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甚至开始互相憎恨。
肖邦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凡事专心致志。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的艺术家,他倾注全部的热情创作波兰音乐。肖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的前一天,朋友们送给他一个大酒杯。杯中盛着波兰的国土,以示他不要忘记祖国。这是一件富有诗意的礼物,肖邦终生都将此杯放在身旁。他去世以后,朋友们将杯中的泥土撒在他的墓中。按照遗嘱,他的心脏被带回波兰,存放于华沙的教堂中。
肖邦的创作几乎全是钢琴曲。在1830年之前,他就已经注意到自己的作品同波兰民间音乐有联系。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他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1830年之后,肖邦的创作已完全成熟。1838~1845年,肖邦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包括几首叙事曲和奏鸣曲,最优秀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等。肖邦倾注一生创作钢琴音乐。在肖邦看来,钢琴最适合表达他的灵魂,他已经认清了自己的能力,他的作品强烈地反映出波兰乡土色彩。
与乔治·桑分手后,肖邦的晚年很孤独。但临终时,他的姐姐、姐夫和波兰的同胞们都聚集在他的身旁,波托茨卡伯爵夫人还应他的要求,为他唱了一首波兰歌曲,这是他听到的最后音乐。他最后的一句话是以微弱的声音说出的:“妈妈,可怜的妈妈!”这是他对祖国的呼唤。
7.解放的艺术家李斯特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
1811年10月22日,李斯特生于莱丁,这个地方当时属于匈牙利。李斯特从6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音乐上展现了神童的才能,被人称为“莫扎特第二”。1820年,李斯特在一个贵族的资助下去维也纳留学,在那里拜车尔尼为师,学习了三年。1823年,李斯特抱着雄心壮志,一家三人同去巴黎。本来他希望进入音乐学院学习,但由于是外国人而遭到拒绝,只好向私人教师学习作曲。不过,仅仅过了半年,他就在巴黎获得了成功。他在歌剧院举行了钢琴独奏会,轰动一时。后来他应邀赴伦敦,在那里也赢得了极大的成功。于是,李斯特在欧洲各地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1827年他第三次赴英旅行,当时年仅16岁。
年轻的李斯特成为整个欧洲的音乐焦点。据说他1839年去普莱斯堡时,那里的议员们竟然决定延期举行议会而先赶赴李斯特的演奏会场。在布达佩斯举行演奏会后,手持火把的队伍从会场一直排列到旅馆。在离开柏林的那一天,国王和王妃为了观看狂热的人群,亲自乘马车在市内巡视了一周。还有一次,李斯特在意大利的一家乐器店中弹奏身旁的钢琴,这时店主跑来握住他的手喊道:“您是李斯特先生吧!不然您就是神仙!”他成了19世纪的钢琴英雄,与肖邦并列为巴黎乐坛的双璧。
音乐上的成功使李斯特很年轻就进入巴黎社交界的上层。他认识了达古伯爵夫人,这个贵妇人成为他的情人。她比李斯特年长6岁,已经有了3个孩子。1835年,他们移居瑞士日内瓦,过了4年的同居生活,生有1男2女。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巴黎。这段爱情最终破裂,他们所生的次女科济玛就是后来的著名音乐家瓦格纳的夫人。
李斯特与维特根施坦侯爵夫人的恋情却极端曲折。维特根施坦侯爵夫人本来是一位俄国贵族,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哲学修养,也生有孩子。她与李斯特两人真心相爱,打算结婚,但他们因为这场婚姻不为宗教所容许,侯爵夫人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留居罗马,开始一种修道生活;李斯特寻得罗马教会地位较低的神父职位,决定在宗教信仰中度过余生。从此以后,李斯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总穿着神父的黑衣,从未脱过。他也不再为金钱演奏,只为慈善事业演奏。他听从侯爵夫人的建议,开始作曲,开辟了交响诗的新篇章。
李斯特的社会活动频繁,因此团结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德彪西等,并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魏玛乐派”。从1854年组织“新魏玛协会”到筹备1859年的莱比锡音乐节,直至1861年在魏玛建立“全德音乐协会”,小小的魏玛成了德国的音乐中心。这时李斯特的创作也进入了全盛时期,他最优秀的作品,包括《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12首交响诗、15首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奏鸣曲》、两集标题套曲《游历的岁月》和两首钢琴协奏曲等。
在晚年,李斯特主要生活在魏玛、罗马和布达佩斯三地,但他先前所拥有的那种旺盛的创作精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过,他还积极参加了1875年在布达佩斯创立的音乐学院的建院工作,亲任该院院长和教授。直到他去世为止,他的学生据统计共有300多人,其中有不少人获得世界性声誉,如柏辽兹和瓦格纳等。
1886年,尽管患病在身,李斯特还是出席了拜洛伊特音乐节,在看过了《帕西法尔》的演出之后,又去观看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可惜由于体力不支未能终场。肺炎的发作使他在这一年7月31日去世。
李斯特一生的创作都在追求音乐的标题性原则,在他看来,这样有利于为最广大的听众理解和接受。他还主张音乐同其他艺术保持联系,这样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他有许多作品就是以歌德、雨果、席勒等大作家的著作为题材来创作的。他所创作的交响诗,把多乐章的形式合成单乐章,并倡导使用单主题发展原则,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李斯特被公认为像意大利最负盛名的小提琴手帕格尼尼那样,是一位伟大的钢琴家。画中李斯特正在为一名小提琴手及其友人演奏,友人包括作曲家柏辽兹和女作家乔治·桑。
8.威尔第一人支撑着意大利歌剧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这里诞生了许多重要的歌剧作家,但是,到19世纪下半叶的时候,这里只剩下一个人在支撑,并且支撑了50年,他就是威尔第·朱赛佩(Verdi,Giuseppe,1813~1901年)。
1813年,威尔第在布塞托附近出生。威尔第音乐生涯从在布塞托村教堂弹奏管风琴,同时担任布塞托爱乐协会助理指挥开始算起。1832年,威尔第报考米兰音乐学院,但是并没有被录取。没有正规的学校,他只好跟从斯卡拉歌剧院艺术家拉维尼亚学习。很快,斯卡拉当局就发现了威尔第的才能。遗憾的是,米兰学院派并不赏识威尔第。
即便如此,威尔第的第一部歌剧《波尼法西奥伯爵奥贝托》还是于1839年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威尔第也因此一夜成名。斯卡拉歌剧院领导梅雷利邀请威尔第再写三部歌剧。但是,这些粗制滥造的作品的下场是可以预料的。第一部喜剧《王国的一天》一败涂地。家庭的不幸也打击了他的信心,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相继病亡。威尔第发誓再也不写音乐了。梅雷利是个好心人,那个时候他经常劝说威尔第,还给他看了索列拉编写的《纳布科》的台本,剧本中的爱国热忱打动了威尔第。他又开始创作。1842年,《纳布科》上演。这与瓦格纳的歌剧《黎恩济》的上演是在同一年。《纳布科》大获成功,那首希伯来人合唱的《飞吧,我的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令所有的观众热血沸腾。这部歌剧也成了威尔第艺术生涯的第一座里程碑。
如果从1839年威尔第的第一部歌剧上演算起,到1893年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公演,整整54年,意大利没有人能在歌剧上超过他。他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这26部歌剧始终贯穿着威尔第对歌剧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歌唱家的歌剧”,这个信念实际上是古老歌剧传统的继承。同一时期,法国的比才和德国的瓦格纳都把新的艺术经验引入到了歌剧中,进行歌剧改革。或许正因为与传统的紧密联系,威尔第使意大利的歌剧有了更新的诠释。威尔第的一生还和当时的革命运动紧密相连,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革命激情,他被称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他的名字在50多年里响彻意大利。
9.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既是法国民主主义作家,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19世纪初,雨果出生在贝桑松城一个平民家庭,但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由于他在政治上主张民主共和,遭到拿破仑的打击。为了躲避通缉,他挈妇将雏,流亡了19年。他最优秀的作品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以及诗集《颂歌集》、《心声集》、《光与影》、《静观集》,另外还有诗剧《爱那尔尼》等。
雨果15岁时就开始写诗并获奖,16岁就开始创办《文学保守报》,20岁出版第一本诗集《颂歌集》,29岁完成《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于1831年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充满了反封建、反教权的浪漫主义战斗精神。作者完整地记录了巴黎城市生活的宏大图景和中世纪阴暗社会的独特风貌,曲折紧张的情节结构、引人入胜的大型历史场景以及像浮雕一般充满戏剧性意味的人物形象使它具备了浪漫主义小说的基本条件。雨果在这部小说中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一切使小说成为了一部气势宏大的伟大杰作。
小说讲述了一位美丽的波希米亚女郎爱斯美拉达在巴黎所引发的一场震撼人心的轩然大波,奇丑无比而心地善良的圣母院敲钟人加西莫多和英俊却内心恶毒的孚罗诺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事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巴黎为背景,完整再现了当时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压迫民众和民众与之斗争的故事。
《悲惨世界》是雨果花了20年时间写成的,它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冉阿让的悲惨生活,也是19世纪法国人民生活的现实写照。他饱经磨难,身受凌辱,但依然保持着真正的善良与宽容。他在临死之前还叮嘱要饶恕他的仇敌德纳第。在这部小说中,也反映了雨果对现代资产阶级道德与法律的批判,并且批判很深刻、犀利。
雨果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作家。当梯也尔政府疯狂屠杀巴黎公社成员时,他为救援而奔走呼号;当他听到以法国为代表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毁精美而壮观的圆明园的消息时,他立即著文批评这种令人难以容忍的野蛮的强盗行为,以另一种实际行动表现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法国人民对他非常推崇。1885年,雨果逝世,被安葬在先贤祠里,那里有许多伟大人物的灵魂陪伴着他。
10.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因巴比松村而得名。这个村庄位于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附近,因此,此画派又称为“枫丹白露画派”。这一画派是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产生的,深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影响。风景优美的巴比松村,成了诸多艺术家的光顾之地。
巴比松画派中,代表画家有柯罗和卢梭等。画家卢梭自1848年后一直定居在巴比松村,他的画主要以自然风光为题材,其代表作有《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等。
柯罗是1835年迁居巴比松村的。到这里定居后,他与卢梭成了好朋友,两个人经常到野外写生,风景画作品艺术水平突飞猛进。柯罗常以人物衬景,人物往往成为风景的点缀。他的代表性作品有《摩特枫丹的回忆》。
摩特枫丹是巴黎北面桑利斯附近的一处公园湖边的森林。画中晨雾渐渐飞扬而去,微风的吹拂,令树枝一起倾斜,富有动感。采菇的村妇、拈花的儿童,都富有一种安宁而静谧的美。整幅画显得非常和谐。但不是简单的描绘,它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柯罗早年曾游历于意大利、荷兰、瑞士、英国,饱览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他的作品兼收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诸家所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人们所说的“柯罗风格”。
摩特枫丹的回忆 1864年 柯罗
11.法国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有两种含义,它既指19世纪30年代后主导欧洲文艺的思潮和流派,也指一种文艺创作的原则和方法。最早从哲学意义上使用“现实主义”一词的,是德国诗人席勒,他于1789年4月27日曾致信歌德,其间就使用了“现实主义”一词。
半个多世纪之后,法国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等人也用“现实主义”来定义当时的新型文艺,尚弗勒里同杜朗蒂(小说家兼批评家)共同创办了一个短暂的刊物:《现实主义》(1856~1857年,共出6期)。刊物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提出“现实主义的任务在于创造为人民的文学”。巴尔扎克被称为现实主义方法的创始者之一,狄更斯、萨克雷、果戈理、屠格涅夫等各国作家也被归入现实主义文学家的阵营。
现实主义作为思潮流派和艺术手法,不仅走进了文学,也走进了艺术,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①现实主义文学发展
现实主义文学主张从实际出发,力求真实地描绘现实、冷静地观察现实、客观地评价现实、注重细节的真实性,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当时古典主义几乎绝迹、浪漫主义则退居次席。
现实主义文学超越浪漫主义文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浪漫主义作为19世纪20年代反对古典主义的主力军,在1848年以后逐渐失去了生命力,已不能担负新的历史任务。而现实主义既反对僵化的古典主义,也反对粉饰现实的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往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弊病。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也为作家用客观和批判的眼光观察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
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发源,其后在英国和德国迅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现实主义名家,如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狄更斯、海涅等。作家们普遍怀有人道主义思想,力图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用平凡的题材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深刻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北欧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于19世纪中期开始形成,安徒生和易卜生具有代表性。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且具有极强的活力。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契诃夫等都是杰出的代表。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比欧洲晚了半个世纪,马克·吐温最具代表性。
现实主义文学家的阵营可谓群星闪耀,其中最为著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位:
巴尔扎克(1799~1850年)的家庭是在法国大革命后迅速致富的,他曾涉足商业和出版印刷业,但最终都破产了。这些经历成为了他日后写作的一手材料。他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知识极为广博。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了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被誉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块基石。他一生创作了96部小说和随笔,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等,全部收录在《人间喜剧》中。《人间喜剧》的“前言”阐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原则,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人间喜剧》向人们展示了当时贵族阶级的衰微和资产阶级的勃兴,其对现实的描写甚至可以作为历史材料为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用。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狄更斯(1885~1930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海军小职员家庭,只上过几年学,全靠自学成才。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以及许多中、短篇小说和其他体裁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艰难时世》和描写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双城记》。其作品对广泛的社会场景进行了真实地描绘,对英国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刻揭露。狄更斯的作品,细节描写生动、手法幽默有趣,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具有社会意义的中下层小人物形象。狄更斯的作品也含有不少浪漫主义成份,经常运用对比、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某种气氛,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感伤情调。
②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1848年,法国大革命遭到残酷镇压后,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仍坚持批判现实的原则,其中一些人还积极参加了人民武装起义(如1848年二月革命时的德康、1871年巴黎公社中的库尔贝等)。19世纪30~70年代强大的现实主义运动,配合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在文艺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库尔贝是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他在1855年送交世界美展的11件作品中,最重要的两幅《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落选,于是他撤回全部作品,自租场地举行个人画展,并宣布: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画室》是库尔贝生活环境的集中反映,画中有为现实主义而战的评论家和画家,有各年龄段的模特儿,有象征人民的罢工工人和爱尔兰妇女,还有一个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画家创作风景的小孩。这些毫不相干的人物都被很好地安排在一个画面之中。而《奥尔南的葬礼》则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死者的亲朋好友、掘墓工、教士、法官、公证人、维持治安者等人物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库尔贝通过组织画面、刻画心理,毫不留情地揭示出人物的贪婪、奸诈和虚伪。有评论者高度评价道:“源于生活的真实美既摧毁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想美,也摧毁了浪漫主义的夸张美,它代表了个体主义的时代精神。”
米勒(1814~1875年)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父母抚爱的怀念和在巴比松看到的田间场景,促使他携全家来到巴比松定居,以其独特的朴素风格,真实地塑造了贫苦农民的形象,也使平凡的农村生活场景放出了奇光异彩。《扶锄者》描绘的是位在清晨便开始劳作的农民扶着锄头歇息的样子。从他扶着锄柄的双臂、脸上的汗水和微微张开的嘴,可以想到他疲劳的程度。因而有评论惊恐地指责它“不是绘画,而是宣言”。《拾穗者》也是如此:三位农妇弯着腰,在收割过的田里费力地寻找遗落的一点点麦穗。画家没有作任何美化,人们甚至看不清她们垂向地面的脸,但是所体现出的劳动的神圣已经使人们感到惊奇了,“在拾穗者背后的地平线上,似乎有造反的长矛和1793年的断头台”。米勒一生怀才不遇,非常贫困,疾病和穷苦不断袭击着他。然而他把艺术奉献给“泥土上的英雄”的决心从未动摇过。这一点对他一生的艺术成就是有决定意义的。
罗丹(1840~1917年)是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大师,同米勒一样,虽具有旷世奇才,却一生坎坷。他三次报考美院落榜,至40岁仍默默无闻。在困窘的环境中,罗丹不断地出示新颖、精彩的创作。《施洗者约翰》、《行走的人》歌颂了人体阳刚之美。《沉思者》传达出肌肉的表情,《加莱义民》的英勇的市民形象,都使人心震撼。罗丹的手法和创作灵感在《地狱之门》那里得到尽情发挥,200多个人物在门内进行着奇特组合,是罗丹毕生心血的结晶。
12.印象派绘画
印象派是一个松散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集合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比较一致,便共同举办展览。印象主义画派是和法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流派相对应的。它和自然主义都曾受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印象派画家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将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觉阶段,停留在“瞬间”的印象上,这就导致画家在创作中竭力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感觉的现象,从而否定事物的本质和内容。印象派画家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他们倡导走出画室,面对自然实物写生,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出现不寻常的新鲜生动的感觉,揭示了大自然的丰富灿烂景象,这是对艺术创造的一大贡献。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包括:莫奈、马奈、毕沙罗、凡·高、德加、塞尚、高更、雷诺阿、修拉、西涅克、劳特累克等。
①印象派早期画家
印象派发端是1863年马奈创作的《草地上的午餐》。这一新风格使一些人对它敬而远之。马奈当时并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画家,但在他周围,一大批探索新风格的画家与他一起交流切磋画艺。
马奈1832年生于巴黎,后来游历了意大利、荷兰、巴西等,开阔了自己艺术创作的视野,他也因此尝试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但他的努力没有得到俗世的认可。直到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问世后,印象派才得以被人们所接受与认识,莫奈与马奈可以说是知己。《日出·印象》这幅作品受到一些人的挖苦和嘲弄,因为在技法表现上,这幅作品有悖常理,于是人们戏称他是“印象主义”者。
印象派的代表作品是莫奈的《睡莲》。莫奈画这幅画的时候,已经到了晚年,体力衰弱,视力衰退,但仍以极大的毅力绘制这组规模宏大的室内装饰嵌板画。在《睡莲》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莫奈对自己的艺术追求的执着,这种追求在其纯练、成熟的技巧上展示出来。莫奈的笔法纵横不羁,油彩涂抹厚薄自由,构图奔放,含有浓郁的诗意和音乐感。1922年,法国政府想购买他的《睡莲》,莫奈表示愿意奉送,但是,他要求法国政府在巴黎土伊勒里宫的桔园椭圆厅中永久陈列他的作品。
印象派画家以善于表现光色和气感著称。继莫奈后,德加作于1876~1877年的《乐池里的音乐师》强调一种灯光、人物主体与背景的谐调关系。在德加的作品中,表现人物是他的强项,舞女、浴女及平民,无不得心应手。
与德加的风格较为相近的有雷诺阿。雷诺阿把人物画得丰腴柔美,这与德加有些相反。因为德加画中的人物较枯涩幽暗。雷诺阿的作品带有一些罗可可风格。他把表现女性作为主业,他的代表作就是《大浴女》,是1881年雷诺阿结束意大利和北非旅行后的作品。
印象派早期的画家除以上几位外,还有毕沙罗、摩里索、巴吉尔等。19世纪中叶新印象主义画派又在法国崛起,它的代表画家有修拉、西涅克等。修拉曾经是莫奈的学生,在25岁时结合老师的技法,并采用色点分割法,画成了《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他细心地处理各种原色的小圆点,竟花了两年功夫。但这些点彩法毕竟不是真的创作,而属于匠人的工作。同时,西涅克与修拉共同探究“点彩法”,又融合了后印象派画家如凡·高、塞尚的风格,以更狂放的点彩表现风景。西涅克的著名作品是《圣特罗佩港的出航》。
②后印象派绘画
后印象主义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后印象主义三大画家塞尚、高更、凡·高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注重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凡·高的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烈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是他们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
塞尚生于1839年,没有经过正规学校的培训。经过多年对艺术的探索和追寻,他认为自然万物完全可以用几何形体如圆球体、圆柱体等表述。但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同。直至1904年,人们才开始接纳他的这一观点。人们把他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凡·高是荷兰人,但他后半生一直生活在法国。他到巴黎时已经33岁了。但巴黎毕竟是太嘈杂喧嚣了,后来他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与高更一起生活。那时,他的创作势头非常旺盛,画出了著名的《向日葵》,后来因两人意见不合,高更离开了凡·高。由于不堪生活的重压,加上失去了好友,凡·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在病中,他依然创作不辍。在作品中,他以辉煌的色彩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充满着烈火熊熊燃烧的生命激情。但不幸的是,凡·高于37岁自杀了。不久,他的哥哥提奥亦随他而去。
凡·高以自画像著称。他一生共画了40多张自画像。这些自画像记录了凡·高的个人情感,特别是这段时间的情感,痛苦、恐惧、迷惑等等,都贯穿在他的自画像。《戴黑边帽的自画像》完成于1886年初。这时的凡·高经济非常困难,经常挨饿,接受梅毒的治疗也让他感受到很不安。此外,他还拔了10颗牙,这是他蓄须的原因,这样可以掩饰缺齿的尴尬。《有日本画的自画像》可能画于巴黎著名的咖啡馆,凡·高曾说服他的女主人在这里举办了一次日本绘画展。这也是凡·高早期在巴黎所画的最后一张自画像,自称为“死亡之脸”。他还在一封信里谈到这张自画像,他说:“透过这张面对镜子画的自画像,我得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概念:桃灰色的脸上长着一双绿眼,头发死灰,额前与嘴周围满是皱纹,呆板木讷,非常红的胡子,被忽略而且充满哀伤。”凡·高的兄嫂说,这是所有自画像中最像的一张。凡·高最后一张自画像是画给他母亲的。1889年初,凡·高的母亲度过了70岁生日。虽然和母亲的联系并不紧密,但凡·高对她仍怀有温暖的记忆。这一年年底,他决定画一张自画像送给她。为了使母亲对自己的健康放心,所以画上的他比以往显得健康、年轻、整洁。然而,他画完之后,还是发现了无法掩饰的绝望。最后,凡·高没有把这张画送给母亲,而是给了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这张自画像被挂在墙上。
向日葵 1889年 凡·高
高更是1848年出生的。少年时去过秘鲁,并当了一名杂工,对南美的风情了如指掌。他的创作是从30岁以后开始的。从艺以后,他迅速变得穷困潦倒,家庭破败。后来与凡·高共事。离开凡·高后,他只身奔赴新西兰的塔希提岛,与当地土著毛利人一起生活,并在那里成家立业,作品极为丰硕,代表性作品有《集市》、《持果盘的塔希提妇女》等,尤其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表现出一个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哲学命题。这是高更以最大的热忱完成的一幅作品。此时的画家在塔希提岛上,贫病交加,心情沮丧,极端愤世疾俗。他曾决定自杀,喝下毒药后却被人救活。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高更完成了此画。作品反映了高更完整的人生观,表现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整幅画的内容从左到右依次是:“我们从哪里来?”表现人的诞生到幼年、再到青年这一阶段,画面上的两个姑娘在思考自己的命运。“我们是谁?”表现了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方式:干活、吃饭、养活自己,但却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画的是一个举着双手的神像,好像在宣扬来世,一个妇女在倾听着,还有一个快死的老太婆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虽然形象、色彩和构图看上去似乎很像神话或传说,再加之那富有异国情调的渺远、神秘的意境,更加给人一种神秘感。其实,画家在此所要表现的只是那些土著人一种偶然的臆想。此画可以说是高更对塔希提岛多年生活经验的综述,也是献给自己的墓志铭。
在法国19世纪各美术流派中,还有象征主义画派,是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戛凡纳,他主要从事装饰性的创作,代表作是《夏日时光》、《希腊神话》等,其体裁大多是壁画。象征主义的其他代表画家是摩罗和雷东,他们的作品充满神秘与梦幻般的色彩。另外,法国19世纪印象派中还有一个分支——纳比派,他们继承高更的风格,作品装饰性较强。其代表画家有德尼、波纳尔等。
13.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印象主义音乐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是音乐进入现代的开端。
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和拉威尔是印象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法国作曲家杜卡和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等人物。
德彪西(1862~1918年)出生于巴黎附近的一个小镇,11岁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尽管他20岁时便获得了罗马作曲大奖,但仍然渴望艺术上的更大的创新。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中,他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评论。同印象派画家关注景物的瞬间效果一样,德彪西也关注音乐的瞬间效果。他强调音乐中那些可以立即感知的因素,而不是需要在时间中展开的因素。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版面》、《欢乐岛》、《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都是印象主义的精品。
印象主义否认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作用,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使绘画的语言得到充分发挥,为绘画中的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首开先河;后印象主义则直接影响了20世纪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受塞尚的启发)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受凡·高和高更的影响)的出现。
德彪西与他的女儿克劳德爱玛 1916年
虽然印象主义音乐主要集中在法国、盛行的时间也不很长,但这种风格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20世纪的“表现主义”、“序列音乐”等流派都受到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14.十九世纪的英国风景画
在19世纪的英国,除了肖像画、历史画之外,风景画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代表性的画家有透纳、康斯坦勃尔等。当时,水彩画已经在英国得到了普及,一些风景画家常用它来描绘自然风景,甚至有一些画家用它表现东方的风情。透纳的画以色彩的饱满体现一种“气感”或“光感”,尤其是晨暮时分的自然风光。
威廉·透纳1775年出生于英国科文特加登的梅顿莱因。少年时代,透纳的画技就非常出众。
24岁时,他就被皇家艺术学会吸收为会员。他的水彩画以表现海洋景色见长,代表作有《贩奴船》、《战舰归来》等。《贩奴船》中表现的是贩奴船远航时,船上抛下垂死的戴着脚镣的奴隶的画面。船和奴隶在汹涌澎湃的海面上漂浮,让人感到一种震撼。透纳为了把海景画得更好,请人将他绑在船桅上,在惊涛骇浪中颠簸了四个钟头。这幅《贩奴船》与其说是风景画,倒不如说是真正的历史画。透纳的另一幅代表作《战舰归来》表现了夕阳中战舰特梅雷尔号被拖进港口的情景。冒着蒸气的拖船与三桅的老旧战舰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工业技术革命在英国的历程也在这幅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透纳是一个对艺术较为投入的人。他不善言辞,交际能力亦弱;而当其置身绘画创作中,则出神入化。他一生画了19000幅水彩及各种体裁的草稿,还有360余幅油画,是英国19世纪美术史上的佼佼者。
约翰·康斯坦勃尔,1776年出生于萨福克州勃高尔特。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磨坊。那里风景特别优美,陶冶了他的情操,于是他爱上了绘画。
在1824年的巴黎沙龙中,他的作品《干草车》轰动了欧洲美术界,尤其给法国青年画家以深远的影响。《干草车》整个画面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温暖的生活气息,这幅画赢得了这一年巴黎沙龙的金质奖章,这也是康斯坦勃尔描写田园风光的代表作之一。1828年他妻子逝世,他的生活笼罩着忧郁和悲痛,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相反,他拼命从事艺术创作,并在艺术团体讲学。1829年,康斯坦勃尔被选为皇家学院正式会员。他的绘画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康斯坦勃尔最重要的一幅作品是《麦田》,又名《乡村小径》,作于1826年。这也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表现平凡人劳动的画。康斯坦勃尔把英国风景画从沿袭法国和外国影响中解放出来,他重视写实,只描绘他看到的东西,大自然就是他的老师。他摒弃了传统的棕色调子,大胆地创造出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他在技法上的革新遭到英国学院派的冷遇,但这并不能否定他对油画的贡献。他的笔触精细,以致有人以为他的画笔是特别制造的。
康斯坦勃尔为英国风景画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他的绘画标志着新的绘画时代的到来。他对于色彩变化的敏感、对于光和影的微妙变化的敏感引领着19世纪末法国印象主义艺术家对于光和色彩的探索。他画中所呈现的英国恬静的乡村景色和田园风光,大大地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信心。
除了上述两位画家外,在19世纪的英国风景画领域,还有一批较有实力和影响力的画家,如波宁顿和诺斯等。
15.达尔文与进化论
1809年2月12日,查尔斯·达尔文出生于英国小镇施鲁斯伯里,祖父为英国医师伊拉兹马斯·达尔文(1731~1802年),尽管伊拉兹马斯·达尔文也支持进化论,但他所坚持的进化论是由法国博物学家让·巴帕蒂斯特·拉马克(1744~1829年)提出的“用进废退”学说(后来该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1831年,查尔斯·达尔文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贝格尔号”军舰船长罗伯特·菲茨罗伊朋友的身份随行,进行科学考察。达尔文的植物学老师约翰·史蒂文斯·亨斯洛(1796~1861年)的极力推荐使其得以成行。此时的达尔文立志成为一名博物学家,通过此次长达5年的航行,达尔文获得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观察遥远的地球另一侧的各种生物。“贝格尔号”先后到达特内里费岛、非洲西海岸的佛得角群岛等,随后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前往南美洲西海岸巴塔哥尼亚、智利、秘鲁以及加拉帕戈斯群岛,继而横穿太平洋航行至塔希提岛以及新西兰,最后借道毛里求斯(非洲岛国)以及非洲南海岸好望角返回英国,前后共历时达5年之久。每到达一个港口,达尔文都上岸考察,并且收集岩石、动植物标本。
在5年的航行中,达尔文在南美洲上岸的次数远远多于其他地方。事实上,他待在岸上的时间比在船上的时间还多。除了收集奇异动植物的标本外,达尔文还研究所到之处的岩石成份以及地质学特征。在巴塔哥尼亚,达尔文发现一处高达6米的沙砾层岩石,其中包含巨大的骸骨,而这些骸骨实在是太大了,不属于任何现存的物种。达尔文发现,除了太大之外,这些骸骨同南美洲的犰狳以及树懒非常相似。达尔文很快意识到这是可能是它们已经灭绝的远古祖先。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的灭绝?是否是因为它们已经不适于生存?
1836年秋天,“贝格尔号”返回伦敦后,达尔文一直潜心研究地质学,并支持地质均变论。地质均变论最初由苏格兰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1797~1875年)提出,该学说认为整个世界处于匀速的变化之中。随后,达尔文还拜读了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年)的诸多著作,书中提出了“生存竞争”一说。
达尔文意识到“生存竞争”同样也发生在动物界,比如为什么一些鱼类在食物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仍坚持繁衍大量的后代?但是这些后代中的一部分又确确实实的生存了下来。这一现象启发了达尔文,使之萌生了“只有最适应环境的动物才能生存”的观点,换句话说,自然选择的过程是自然界的一个内在机制,该机制运作的结果使得自然界不断地选出最适合的生存物种。
就在达尔文将自己的这些观点归入进化论的同时,威尔士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1823~1913年)通过对亚洲及澳大利亚的长期观察,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1858年,华莱士写信给达尔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随后二人联合在林奈协会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进化论的论文。次年,达尔文出版巨著《物种起源》。1889年,华莱士也出版了关于达尔文学说(进化论)的书籍。
达尔文的理论认为,自然界通过突变来达到进化的目的。有利的突变会遗传给后代,逐步地改变整个物种。最终,一个全新地更加适应自然界的物种生存了下来,而另一些不适应的物种则走向了灭绝。当然,达尔文及其同时代的科学家都无法解释为什么生物界会发生突变。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问题早在6年前就被深处奥地利修道院的隐士格里格·孟德尔(1822~1884年)解决了。他在自己的花园中通过种碗豆揭示出遗传的本质,提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分离定律”与“独立分配定律”,即物种后代通过遗传获得前代的基因,而基因的存在为“突变”铺平了道路,也就是物种进化的手段。
赫胥黎对达尔文进化论抱支持态度。他著文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上帝的存在。”他宣扬一种“不可知论”。1860年,他与牛津主教就达尔文进化论展开有趣的辩论。那位主教说,没人愿意把自己的祖先归结到猿猴上去。赫胥黎说,羞耻的不是有猿猴一样的祖先,而是像你一样以傲慢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祖先。赫胥黎的著作《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了新的诠释,所以有人说赫胥黎是达尔文的“斗犬”。
达尔文的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不断的佐证与完善。后来,一种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潮也产生了。他们认为,白人比黑人优秀,非犹太人比犹太人档次高许多。这些学说被纳粹和希特勒利用,作为他们屠杀犹太人的理论根据。
16.尼采与弗洛伊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生于1844年,是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他的一句著名格言是“上帝死了”。可以说,他与达尔文、赫胥黎一样,从另一个角度对基督教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他的著作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的意志》、《悲剧的诞生》。他认为,人类如同其他动植物一样生存在选择、竞争、进化的过程中,优胜劣汰后,优胜者是一种“超人”。超人的道德意志和人格力量、勇气和奋斗精神是其他人类所望尘莫及的。那些弱者贫者是无法谋得生存之地的,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斗争和努力。只有突破宗教所制订的桎梏和窠臼,才能完成自然选择的伟大使命。基督教和其他一切宗教都应当失去主导一切的地位。它们的教义使人在自然选择中因软弱无能而终受淘汰。
尼采的主业是教师,他被任命为巴塞尔大学教授时才25岁。他后来患了精神分裂症,受其折磨,苦不堪言,1900年病死。
19世纪末,在欧洲,紧接尼采而来的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4岁时,举家迁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在那里接受了小学和中学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从1876年起在著名的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并在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5年,他前往巴黎,受教于当时非常著名的神经学家沙柯特。弗洛伊德读到了沙柯特有关“歇斯底里”症状的论著,并了解到沙柯特提出的催眠疗法。1886年,弗洛伊德和贝尔纳斯结婚,生育了6个孩子。
弗洛伊德在求学时就看到过布罗伊尔医生用催眠法治疗癔病,这使他感觉到了身心关系的微妙。后来,弗洛伊德也开始尝试使用催眠疗法治疗神经病,但他逐渐发现催眠的疗效不能持久,于是就改用了“自由联想法”,该理论和以后的“自我分析法”成为弗洛伊德一生的两大杰出成就。1900年,弗洛伊德的杰作《梦的解析》出版,他声称自己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仇父恋母的情绪)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这些发现为精神分析学奠定了基础。但在当时,弗洛伊德的这本书并没有受到重视,初版的600册书在8年后才售完。直到1905年,他发表了《性欲理论三讲》,探讨儿童性心理的发展与精神变态机制的联系,这时他的学说才真正开始引起了世人的重视。但因为他的学说的反传统性,而受到了众多人的攻击,一度成为了德国科学界最不受欢迎的人。
弗洛伊德不改初衷,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约80篇论文和9本著作,继续阐述、发挥和宣传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他的理论不仅对于心理学来说是一种必备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文领域、艺术创作以至于日常知识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1931年,他的故乡为庆祝他75岁寿辰,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出生的那条街道。1936年,他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弗洛伊德毕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创立和发展精神分析学说。他培养了一批学术继承者,如后来也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荣格、阿德勒等,他使精神分析运动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精神分析实验
作为精神病理学的医生,弗洛伊德极其重视在精神病理学治疗当中的“催眠”状态。
17.维也纳与施特劳斯家族
维也纳既是一个享誉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奥地利的首都。它在12世纪时形成城市,13世纪得以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葡萄种植与酿酒工业。它作为神圣罗马的首都,是在15世纪。19世纪后期,维也纳成为奥匈帝国的首府。真正让维也纳扬名于世的是音乐。18世纪的一些著名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海顿和舒伯特等在这里生活并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有人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也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在维也纳生活与创作的音乐家中,约翰·施特劳斯家族是非提不可的。历史上有两个施特劳斯,这里主要介绍小约翰·施特劳斯。他是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兼指挥家。
1825年10月25日,施特劳斯生于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舞蹈音乐作曲家,这使得施特劳斯很早就进入了音乐世界。1844年,19岁的施特劳斯已经带着一支15人乐队,表演他自己的作品,同他父亲的乐队分庭抗礼了。1849年,老约翰·施特劳斯去世,施特劳斯便负责领导他父亲的乐队。此后,他不断地创作乐曲、拉小提琴以及指挥自己的乐队,而且接受国内外无数次定期邀聘,到处巡回演出。1855~1865年和1869~1872年,施特劳斯定期带领乐队到俄罗斯举行夏季音乐会演出。1867年,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时,他曾受到当时在巴黎的一些著名文学艺术家,包括福楼拜、托玛、戈蒂叶、小仲马和屠格涅夫等人的热烈欢迎。1872年,他到美国的访问是他演出活动的最高潮。
19世纪的上半叶,新的社会结构逐步形成,人们感触最多的是无聊的时光。许多人从岗位上回到家里,用葡萄酒来打发无聊的时光。跳舞成了这个时代一种流行的消遣。那时侯舞蹈的样式很少,能够配合舞蹈的音乐更少。法兰西第一帝国接替法国大革命政府的时候,警察取缔了人们舞蹈消遣。然而,在这种高压之下,华尔兹舞流行起来。
华尔兹起源于普罗旺斯,这里是游吟诗人的故乡。法国人较早从普罗旺斯那里学到了华尔兹。浪漫的国王亨利四世把这种舞蹈带到了巴黎的宫廷,随后传遍整个欧洲。华尔兹来到维也纳,那里有3个人已经为它的到来做好了准备,这三个人就是约翰·兰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和施特劳斯。其中,在舞蹈乐曲的创作上,施特劳斯更成功。
施特劳斯的作品总共有500首左右,主要是生活舞蹈性的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以及轻歌剧。他创作最多的是圆舞曲,《维也纳圆舞曲》就是其中的典型。圆舞曲即华尔兹,要求男方拥抱着女方旋转而舞,这种舞蹈至今仍有生命力。施特劳斯也是迄今最伟大的维也纳圆舞曲作曲家,《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春之声》等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著名圆舞曲都是他的作品,他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1860年代,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在巴黎和维也纳上演成功,这对施特劳斯造成很大影响。访美演出后,施特劳斯发现了轻音乐和舞蹈音乐的局限性,于是转而写轻歌剧。从1870年起,将近30年时间,他写出了16部轻歌剧、1部歌剧和1部芭蕾舞剧,最著名的轻歌剧是《蝙蝠》、《茨冈男爵》和《威尼斯之夜》。
施特劳斯的一生几乎完全在创作和演出中度过,他的指挥和演奏能使听众心旷神怡,他的作品赢得了许多作曲家,如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德彪西和瓦格纳等人的高度评价。德彪西称他为“绝妙的魔术家”,又说:“他亲自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使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音乐享受。”
1899年6月3日,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74岁。
施特劳斯在一年一度的哈布斯堡宫廷舞会上指挥乐队演奏。像往常一样,他用琴弓当指挥棒,一位观众以欣赏的口吻评价说:“他就像天使一样指挥着一个纯粹的提琴乐队,观众们随着这神奇的琴弓沉思、旋转、摇摆。”
18.新古典乐派
勃拉姆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后继者,新古典乐派的代表。
1833年5月7日,勃拉姆斯生于德意志北部的港口汉堡一个职业乐师家庭。直至青年期结束,他一直在故乡学习音乐。从15岁起,他开始独立的职业音乐生涯,他的钢琴演奏逐渐获得赏识,同时他也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一些参加过革命的进步知识分子来到汉堡。他有幸结识了流亡的匈牙利小提琴家爱德华·列明尼,从他那里接触到当时的革命思想,并熟悉了匈牙利丰富的民间音乐。
1853年是决定他命运的一年。这一年,他去魏玛拜访了音乐大师李斯特,但因性格不合而感到失望。于是,他去杜塞尔多夫访问了晚年的舒曼。舒曼张开双臂欢迎他,在《音乐时报》上发表了赞赏他的文章《新的道路》。这篇文章使勃拉姆斯的名字纳入了音乐史册。此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维也纳是勃拉姆斯的第二故乡。从1862年开始,未满30岁的他就定居维也纳,在这之后的35年,他都生活在这个音乐之都、圆舞曲之乡。保存到今天的绘画或照片中的勃拉姆斯满脸胡须。据说他从42时开始蓄须,而年轻时他相当英俊。他腿短身矮,终生未婚,到了中年以后就完全不修边幅,而且做事也很笨拙。
勃拉姆斯与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有很密切的交往。勃拉姆斯在聚会上也喜欢弹奏圆舞曲。有一次,他在科隆举行演奏时,独奏结束后,在加演中他弹奏了《维也纳圆舞曲》,这时群聚在衣帽间里准备离开剧场的听众又回到了场内,好像成了即席的施特劳斯作品演奏会。
由于有舒曼作后盾,在维也纳,勃拉姆斯得到非常有力的支持,其中就有著名的评论家汉斯利克。这个疯子一样的评论家是只承认无标题音乐的古典主义者,他猛烈抨击瓦格纳的音乐,连同一派的布鲁克纳也不放过。交响乐在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中是重要的部分,他本人对交响乐的创作也怀有雄心,但可惜起步得较晚。他发表《第一交响曲》时,已经43岁了。这部交响曲初次演出时,汉斯利克就赞不绝口,称之为《第十交响曲》,意思即这是接续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之作。这使得勃拉姆斯大受鼓舞,但是,勃拉姆斯一生只创作了4部交响乐,数量极其有限,这也可以看出他对创作的谨慎。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推崇贝多芬的交响乐,认为自己没有创作的必要了,所以才这么低产的。
勃拉姆斯音乐的结构是古典式的,而内容与色彩却是浪漫主义的。他所写的器乐曲是古典主义的,而与此相反,他的声乐曲则是彻底的浪漫主义。他继承了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了从半民歌式的《摇篮曲》到《德意志安魂曲》等许多有名的作品。晚年,他的创作激情显著衰退,重新回归自我的小天地,反映出一种孤独和失望的哀诉情调。舒曼死后,他还帮助克拉拉宣传舒曼的艺术,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1897年,也就是克拉拉去世后的第二年,勃拉姆斯在维也纳去世。
19.巴黎的三大标志性建筑
巴黎的三大标志性建筑是卢浮宫、凡尔赛宫和埃菲尔铁塔。
卢浮宫和凡尔赛宫是法国17世纪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宫廷建筑的成功范例。
①卢浮宫
卢浮宫的前身是法国中世纪的一座城堡。它改建成宫殿,是16世纪的事。现在看到的东柱廊和卢浮宫的东边的西合院,是路易十三时期的文化遗存。
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艺术宝库之一,是驰名世界的万宝之宫和艺术殿堂。
卢浮宫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之一,整个宫殿占地19.8公顷,建筑物占地4.8公顷,全长680米。柱廊壮观,塔楼华丽,雕塑精美,陈设富丽堂皇,建筑艺术极为精湛。
1793年,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批准下,它被改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卢浮宫美术博物馆由绘画馆、雕塑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希腊罗马艺术馆和装饰艺术馆6个部分组成。绘画馆共有35个展厅,2200多件展品,其中2/3是法国画家的作品。比较杰出的作品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16世纪)、拉斐尔的《美丽的园丁》(16世纪)等。雕像馆成立于1817年,共有27个展厅,1000多件展品。在这里可以看到17世纪的《童年时期的路易十四》、18世纪的名人像《伏尔泰》、19世纪的群塑《舞蹈》等。埃及艺术馆建立于1826年,共有23个展厅,350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罗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饰、装饰物、乐器和木乃伊等。东方艺术馆建于1881年,共有24个展厅,3500件展品。这些展品主要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年代都十分久远,如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8世纪的带翅膀的牛身人面雕像等。希腊罗马艺术馆大约建立于1800年,有7000余件藏品,藏品以法国王室的收藏品为主。在这个艺术馆中,以“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爱神“维纳斯”两尊雕塑最为引人注目。装饰艺术馆原来是雕像馆的一部分,1893年独立组成展馆,现有展品6000多件。其中有重达137克拉的大钻石,有镶满宝石的王冠,还有镀金的圣母像等。
卢浮宫的风格源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带有浓厚的意大利韵味的雕刻和壁柱,赋予这座宫殿以典雅和富丽。而屋顶穹窿则是法国式的,显得深厚与庄重。东柱廊诸多华贵而端庄的立柱,更显王家的神威。
凡尔赛宫和卢浮宫都有许多精美的浮雕石刻,在卢浮宫,最有代表性的雕刻是第三层的浮雕和中央塔楼中的四座雕像,让人回味无穷。
②凡尔赛宫及凯旋门
凡尔赛宫位于距巴黎西部15千米的凡尔赛镇,面积1.11平方千米,其中建筑面积只占0.11平方千米,其余为园林面积。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1年,路易十四因深厌卢浮宫内的生活,动员了4万民工,历时20年,才建成这座别宫,所有的建筑材料,如大理石、镜子、绒、绸等都是从意大利搜购订制的。这座皇宫曾住过路易十四、十五和十六,所以不断地扩建,且增添不少娱乐设备,成为一座极尽豪华的皇宫,供皇帝声色犬马寻欢作乐之用。可惜好景不长,法国大革命成功,民众攻破了“巴士底狱”,并拘禁了路易十六及皇后,最后把他们送上断头台,接受历史的审判。
宫殿建筑在东西的轴线上,成南北对称之势,连花园也呈几何图形状,雕像、喷泉、花坛、草坪、柱廊等分布在长达3000米的中轴线上。宫殿的主体长707米,以王宫为中心,宫室、教堂、剧院等则分布在两翼。凡尔赛宫外观雄伟壮丽,室内都是大理石镶砌而成,各种装饰、雕刻、挂毯及巨幅油画等琳琅满目。
二楼的“镜厅”是凡尔赛宫中最著名的部分。长方形镜厅长73米,宽14米,400多块的大镜片分别安装在17面落地窗上,在四周墙壁上,也以相同的镜片镶嵌。拱形天花板上绘着巨幅油画,这幅巨画描绘了中世纪人们生活的场面。站在厅堂中央,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在巨镜中看到一连串由大而小的影子,让人陷入明亮的虚幻中。当年皇室贵族尽情欢乐、豪华奢靡的生活可见一斑。
在宫殿西侧,是凡尔赛宫的园林。这座园林从南到北分为三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南北两端皆为花坛。跑马道、喷泉、水池、河流与假山、花坛、亭台楼阁一起,使凡尔赛宫的园林成为欧洲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的杰作。
凯旋门,是19世纪初为纪念拿破仑的胜利而建造的。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人们也可以沿着273级螺旋形石梯拾阶而上。凯旋门顶部是一个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有关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在这个博物馆的顶部平台向远处眺望,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名胜尽收眼底。俯视凯旋门,由环形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展出12条林荫大道,其中最著名的为香榭丽舍大道、格兰德大道、阿尔美大道、福熙大道等。拿破仑用以宣扬其战功的96个胜利战役浮雕就雕刻在凯旋门的内墙上,外墙上则有巨型雕像。1792~1815年的法国战争史是这些雕像的主要内容,刻在右侧石柱上的《出征》(又名《马赛曲》)的浮雕驰名世界,这是雕刻大师弗朗索瓦·德的不朽之作。浮雕上一位自由女战士右手持剑,振臂高呼,号召人们为保卫新生的共和国而战斗。
凯旋门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建的无名烈士墓,埋葬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墓前点着长明灯,经常有人献上象征法兰西国旗的红、白、蓝色鲜花。
法国的凯旋门类似于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已成为国家的象征。
③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的最高建筑物和游览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钢铁建筑。它矗立在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是以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的。铁塔于1887年1月破土动工,耗资100多万美元,历时两年多,最终于1889年3月建成。
埃菲尔铁塔占地1公顷,除了四个墩柱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其他材料全部是钢铁,重9000吨左右,共有部件1.2万个,使用的铆钉就达250万个。全塔高320多米,共有3层,每层都有供凭栏远眺的高栏平台。有通到塔顶的电梯,也有可以攀爬的1710级阶梯。铁塔的第一层高57米,由4座墩柱支撑着,下面有面向四方的4座大拱门,均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层离地面115米。第三层离地面276米。由于建筑结构在上部猛然收缩,形成直指苍穹的倒“Y”字形。
铁塔自建成以来就成为巴黎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城市的象征,成为法国的标志之一。那么法国人为什么会建造如此一座铁塔呢?原来,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为纪念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决定于1889年在巴黎举办一次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要在巴黎建造一座千尺高塔。消息一经宣布,马上就有700个建筑方案浮出水面,最后选中了居斯塔夫·埃菲尔的设计方案。铁塔于1887年1月26日动工,但在修建过程中遭到附近的居民和一些文化界名人的反对,甚至有人把埃菲尔告到了法院。埃菲尔力排众议,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现代科学与法国工业的荣耀,建立一个像凯旋门那样雄伟的建筑!埃菲尔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在两年多的工程期里,从未发生任何伤亡事故。在埃菲尔的监督下,工程的资金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耗资780万法郎,而当时的预算是800万法郎。1889年,铁塔正式落成。在铁塔的落成典礼暨国际博览会开幕式剪彩时,埃菲尔将法兰西的国旗升到300多米的高空。为了纪念这位给巴黎人民带来荣耀的建筑师,人们将铁塔命名为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成为巴黎这座美丽城市的象征和标志,是世界上最雄伟的钢铁建筑,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在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它一直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
巴黎的塞纳河畔,远处是埃菲尔铁塔。
20.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大、室内装饰最豪华的歌剧院,面积近万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它是由折衷主义的狂热者迦尼埃设计的。1860年,为歌院剧的建筑设计举行了竞赛,查理斯·迦尼埃的设计被评判人一致同意选中。歌剧院于1861年开工建造,1875年完工。
在建造巴黎歌剧院时,发现此地有大量的地下水,直至今日,其地下仍有一个人工湖。巴黎歌剧院建造时,恰好经历了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动乱时期,歌剧院曾被用来押禁囚犯,因此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2000年,经过15个月,花费470万美元,巴黎歌剧院被修葺得焕然一新,每天从11:00到16:30,它的大厅向游客开放。
巴黎最主要的这个歌剧院的名称经历过多次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名称有1791年以后的“歌剧剧院”,1794年以后的“艺术剧院”,1804年以后的“帝国音乐学会”和1814年以后的“皇家音乐学会”等。
歌剧院在建筑艺术上是欧洲19世纪折衷主义的代表,正面显然模仿卢浮宫东面,室内大楼梯则模仿波尔多剧院的楼梯,但它们都比原型华丽复杂得多。歌剧院的内外大量堆砌巴洛克式的装饰,色彩极为鲜丽。舞台上的三角形山墙、观众厅上的王冠形穹顶和正立面的柱廊,形成歌剧院外观体形构图的三个层次。从它前方的歌剧院大街上不同距离处望去,都能看到相当完整的轮廓。
剧院正外面布满了大量的装饰物,都是拿破仑三世时期的作品。从整个外观看去,主建筑的顶部四角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塑像,中间为一个半圆形的顶,顶上有一个像皇冠式的实体。人们可以从正面也可以从西侧进入厅内,观众厅是一个巨大的马蹄形,据说这样的设计无论视觉效果还是演出效果都是最佳的。观众厅的池座20米宽,28.5米深,楼座三面有四层的包厢,池座加包厢可以容纳2150名观众。作为正面的舞台也很宽敞,有32米宽,27米深,台面略向观众厅倾斜,高出观众厅0.95米。舞台上还设有升降台等机械设备。后台的设计也非常讲究,有一条坡道可以让送布景的车辆一直推进剧院内。许多演员有专门的化妆室和浴室等,在楼梯厅的后面还有一个圆形大厅和一个休息厅。
在巴黎歌剧院发生过不少动人的爱情故事,据说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就是在巴黎歌剧院里和妻子桑切斯相知相恋的。每当卡拉扬指挥乐队时,池座上总有一个美丽的姑娘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卡拉扬被那个姑娘深深地吸引住了。因此,以后每次指挥前,卡拉扬总要看一看第三排的那个座位,看看那个姑娘来了没有。一天,天空下着雨,卡拉扬没有看到期待的那双眼睛,有些心神不定。等到好不容易指挥完了,正当他走向后院时,美丽的姑娘来了。一种激动之情促使卡拉扬来到姑娘的面前,紧紧握着她的手,说:“你才来?”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真对不起,来晚了。”姑娘宛然一笑……经过两年的恋爱,他们结婚了,成就了一段音乐史上的佳话。
2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省特利尔城。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的革命思想在读中学时就已经形成了。后来在波恩、柏林大学攻研哲学、法学和历史,并对黑格尔的哲学进行研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撰稿人和主编,建构了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1843年,马克思与燕妮结婚,然后迁居巴黎。1844年,他与恩格斯相识,合著《神圣家族》一书,提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命题。1847年11月,应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大会的委托,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写了《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它揭示了阶级斗争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他们对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展开了切实的批判。《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莱茵报》受到群众的欢迎,其发行量增加了两倍,成为普鲁士的一家大报。画面为马克思在审阅新印的报纸。
1848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回到德国,宣传无产阶级理论。革命失败后,他迁居伦敦,并著书立说,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要胜利就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第一稿,60年代完成《资本论》的第二稿和第三稿,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本质,指出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将促使资本主义本身日益腐朽和没落。《资本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地位。
1864年9月,第一国际成立后,马克思担任德国的通讯书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马克思总结了经验教训,写下了《法兰西内战》一书。1875年,他写了《哥达纲领批判》。
1883年,马克思逝世。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进一步深化的是恩格斯。他于1820年生于德国莱茵省的巴门市。与马克思的合作,使他的革命活动更加突飞猛进。1877年,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出版,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时,恩格斯也完成《自然辩证法》和《劳动在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著述。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把精力投入《资本论》的修订、整理和出版工作上,然后又写了《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等书。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和发展,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无产阶级失去的仅仅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22.《马赛曲》与《国际歌》
《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它的作者是卢日·得·利勒,原是一名军官。《马赛曲》诞生于18世纪。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了,但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打击,陷入了低潮。法国革命失败了,许多百姓纷纷组成义勇军,投入革命。
1792年7月30日,来自法国南部城市马赛的500名战士组成义勇军进军巴黎。他们唱着雄壮的《马赛曲》,士气高昂。《马赛曲》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广为传唱,它鼓舞着革命战士的斗志:“公民们,拿起武器,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干净!”
在《马赛曲》的引导下,法国革命取得了成功,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阴谋破产了。
法国的另一首革命歌曲是《国际歌》,它诞生在巴黎公社。1888年6月23日,《国际歌》首次与人民大众见面,在法国里尔,《国际歌》首唱取得成功。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1871年3月18日,他参加巴黎公社的起义,担任公社委员。后来起义失败了,他满怀悲愤地写下这首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1888年6月,作曲家比尔·狄盖特受命为鲍狄埃的歌词谱曲。他在地窖里,用破旧的脚踏风琴为《国际歌》谱了曲。《国际歌》谱曲完成,是在6月16日。尔后,在一次里尔卖报人的集会上,工人组织的合唱团第一次唱出真正属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这支雄伟壮烈、气吞山河的《国际歌》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23.欧洲童话:文学史上的明珠
欧洲童话是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①安徒生
安徒生于1805年出生于丹麦,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鞋匠,母亲是洗衣妇。11岁那年,父亲去世,安徒生只念了一年书就告别了心爱的学校。
受父亲的影响,安徒生对童话怀有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想当演员,14岁那年只身来到哥本哈根,却找不到工作,只好当乞丐,然后当木匠和歌唱演员,同时也开始创作。在他的文学生涯中,他饱受了别人的侮辱和忌妒。他的童话创作是从30岁开始的。1865年,他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收入了《打火匣》、《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等作品,但销路不畅。1837年,他出版了第二本和第三本童话,《皇帝的新装》和《海的女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同《海的女儿》一样,安徒生的《丑小鸭》也是以自己的感情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因此打动了许多人的心灵。但《皇帝的新装》遭到了当局的查禁,在丹麦,他的童话无法出版。后来,他去了瑞典、德国和英国。由于他写的童话优美而清纯,使他的艺术打破了国界,不但在整个欧洲,甚至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都在流传。
《丑小鸭》插图
1867年,安徒生回到故乡,由于他单身一人,62岁的安徒生只好寄居在朋友家里。1875年,他来到哥本哈根,完成了最后一篇童话。1875年4月,他度过70岁生日;8月,他溘然去世。哥本哈根人民为了纪念安徒生,在海港的入口处建造了一尊美人鱼雕像。它成了丹麦国家的象征。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最富有盛名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悲怆得令人心碎的故事:在寒冷的圣诞节夜晚,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却无法回家享受美味的晚餐和家庭的温暖。恶毒的继母给她规定,如果不卖完火柴,她就不能回家。小女孩在风雪中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她不停地划着火柴,在微弱的火光中幻想着丰盛的圣诞晚餐,回味着在妈妈怀抱中的温暖。第二天,当人们在街角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在饥饿与寒冷中死去。
她的死让人不禁要发问:是谁把她害死的?是饥饿?是寒冷?是黑暗?不,都不是。她的死亡,直接原因是残忍的继母,深层原因则是不公平的资本主义社会。看看在小女孩冻死的旁边那灯红酒绿的橱窗,那奢侈豪华的圣诞物品,再看看小女孩身上的破衣烂衫,她的死因不言而喻!
安徒生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他切身地感受到了社会弱肉强食、贫富不均的残酷现实,因此,在他所创造的童话世界里,他在那些看似“幼稚”的事物身上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从一种新的角度来反映卑贱者的纯朴天真和高贵者的可憎可厌。在《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中,他既如实地展现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歌颂他们纯洁善良的品质,又以一种富有浪漫气息的笔调为他们营造一个火柴中的美丽天堂;而在《皇帝的新装》、《豌豆公主》中,则对于皇帝的昏庸无能、朝臣的阿谀奉迎和贵族的无知脆弱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揭露。安徒生童话就像是天堂里传来的悠远钟声,为社会不公而鸣,为百姓苦难而鸣,使得传统观念中天真浪漫的童话成为厚重的社会价值载体,从而在几百年后依然能够激励人们,感动人们!
②格林兄弟
在中外文学史上,恐怕很难再找到像格林兄弟这样性情契合、志趣相投、携手一辈子而共创出伟大文学事业的兄弟搭档了。雅各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分别于1785年和1786年出生于德国哈瑙一个官员家庭。从小他们就同床睡觉,同桌学习,当学生时同住一间房。从青年时代起,他们又一同开始了民间文学和童话故事的研究。1812年,两兄弟根据口述材料改编的《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了,这部包含了86篇童话故事的小集子,是世界上第一次对这类口头传述故事进行的系统汇编。在此后近二十年间,雅各布通过志愿者的协助,搜集19世纪当时所流传的童话故事,然后汇整到弟弟威廉那儿,再由威廉加以系统整理和文字润饰,使之符合当时的语言习惯,并在这过程中发展出一种“童话故事”的散文体。在兄弟两人的通力合作下,这部小册子内容不断扩充,最终形成了包含211则故事的《献给孩子和家庭的童话》。时至今日,它是除了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之外,德国发行最大的书籍,它已经成为受到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文学作品。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中最为出名的一篇,几百年来一直激动着无数善良的人们。在灰姑娘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死了。在临死之前,妈妈告诉她,一定要坚持忠实、善良。后来她父亲娶了继母,她继母还带来了两个妹妹,从此灰姑娘的苦难日子就开始了。她受尽了继母和妹妹的虐待,经常偷偷跑到妈妈的坟上去哭。后来她把一根树枝插在妈妈的坟头,在泪水的灌溉下,这根树枝很快长成了大树,树上有只小鸟,每次都可以满足她的一个愿望。有一次国王给王子选新娘,召开了大型的舞会,灰姑娘的两个妹妹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参加,却留下灰姑娘一个人在家里。灰姑娘便跑到妈妈坟前,让小鸟给了她华美的衣服,前去参加舞会,结果吸引了王子。王子想挽留灰姑娘,却被她偷偷溜了。后来王子利用柏油粘住了灰姑娘的一只鞋子,然后跟踪到她家去,最终找到了灰姑娘,从此灰姑娘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两个恶毒的妹妹,则被小鸟啄瞎了眼睛。
这个故事虽然情节很简单,但是其中包含着的信息却十分丰富。为什么灰姑娘的经历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那是因为,人们在灰姑娘的故事中能够反观自身。人们在同情灰姑娘的悲惨遭遇的同时,往往也在心中回味着自身的坎坷与挫折;人们在感叹灰姑娘得到鸟儿的帮助的时候,往往也在期待着自己生命的转折出现;而当人们看到坚持着忠诚、善良的灰姑娘最终能够与王子结合的时候,则更坚定了追求美好前途的信心。美妙的幻想和奇异的虚构,仿佛一泓沙漠里的清泉,又像一场久旱后的甘霖,抚慰了在现实的泥潭中挣扎的人类的灵魂,安慰了人们在现实中伤痕累累的心灵,重新鼓舞人们对于前途的向往,增强了人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格林兄弟对民间童话的搜集整理并不像很多浪漫派那样通过对童话进行大肆的删削和篡改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对他们来说,在情节、精神、语言、风格的方面还童话以本来面目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格林童话》的每一篇都是从质朴开始,到诙谐结束,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然而就在这种像流水一样自然的叙述过程中,《格林童话》形成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灵感之源,人类精神的无穷宝库。
③其他童话作家
瑞典童话家塞·拉格洛夫,1858年出生于韦姆兰省,她的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1906~1907年写成的,这篇童话描写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遇到狐仙,缩小成一个拇指那么大的小人,坐在家鹅的背上饱览了瑞典美丽的风光,最后成了一个可爱而诚实的孩子的故事。因为这篇童话,拉格洛夫成了19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世纪,在意大利,卡拉·科洛迪则以《木偶奇遇记》闻名。1826年11月,科洛迪生于佛罗伦萨乡下,1881年,《木偶奇遇记》创作完成并出版。作者在童话中塑造了匹诺曹这个人物,他顽皮可爱,一直深受世界各国儿童的喜爱。《木偶奇遇记》被译成两百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他的故乡以科洛迪命名,还特意塑造了一尊匹诺曹的雕像。
王尔德出生于1854年的英国,他既是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童话家。他的童话著作为《快乐王子集》,于1888年首版。这本书语言十分优美,精妙绝伦,一百多年来盛传不衰。19世纪英国的查尔斯·金斯利也写了一部《水孩子》,出版于1863年,其内容是:男孩子汤姆不喜欢扫烟囱的工作,走入水中,变成一个水孩子。他一直捣蛋、搞恶作剧,后在水仙女的帮助下,成了一个真正可爱的水孩子,改掉了自己的恶习重回陆地,与他爱慕的艾莉姑娘生活在一起。
说到欧洲的童话,18世纪德国作家埃·拉斯伯整理的《明希豪森历险记》则写得非常夸张,但这种别具一格的吹牛故事,富有神奇幻想,一些荒诞不经的细节,饶有趣味,如因天气太冷了,曲子被冰冻在号筒里,等天气一转暖,音乐又演奏了出来。而留声机的出现,把这个童话细节变成了现实。明希豪森这个吹牛家,也和孙悟空、匹诺曹、唐老鸭等形象一样,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学人物。
2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等。
①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1799~1850年)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的剧烈交替。
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进入律师事务所,不久便不顾家庭的反对,辞去职位开始专心写作。初入文坛的巴尔扎克情况凄惨,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没有获得成功,与人合写滑稽神怪小说也未能引起注意。无奈之下去做出版商,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最终都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巨额的债务就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然而巴尔扎克并没有因此消沉,他在书房中放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雕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
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朱安党人》,使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直到1931年完成《驴皮记》,才真正使他声名大噪。从此巴尔扎克笔耕不息,疯狂创作,一生竟然创作了90多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并把它们集合到一起定名为《人间喜剧》。巴尔扎克的作品在法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广泛的读者,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这也许是为生计而写作的巴尔扎克所没有想到的。
《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风俗研究”。巴尔扎克原本把它定名为“社会研究”,1842年受但丁《神曲》——“神的喜剧”的启发,将自己的作品改称《人间喜剧》,以此表达出自己创作的真实意图,即把资产阶级社会比作一个巨大的舞台,把资产阶级的生活比作一部丑态百出的“喜剧”。
在《导言》中巴尔扎克明确写道:“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学家,而我不过是这位历史学家的秘书而已。负责开列恶行与德行的清单,搜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人的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的事件,结合若干相同的性格形成典型,这样我或许能够写出一部史学家忘记的历史——风俗史。”
《人间喜剧》被人们称赞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而冷静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生活,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了贵族阶级行将灭亡的种种绝望,也揭露了资产阶级贪婪和唯金钱论的社会丑态。全书一共塑造了2400多个人物,而且一个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说中出现,这就使得他们有了足够的空间来发展自己的性格,使读者获得对人性和社会发展的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偷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朱安党人》、《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高利贷者》、《古物陈列室》、《纽泌根银行》、《幻灭》、《农民》……在短短的20年里,巴尔扎克每年要完成四五部小说,每天至少要写作18个小时,他的名篇《乡村医生》只用了72小时。
巴尔扎克用手中的笔描绘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最丰富的社会图景,在世界文坛上开辟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里程,他的作品被视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巴尔扎克用自己的创作和生命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②狄更斯
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年),出生于朴次茅斯的一个海军小职员的家庭。10岁时父亲因挥霍无度而破产,全家被迫进入负债者监狱,在这里狄更斯体味到了失去自由的滋味。16岁时狄更斯在律师事务所做誊写员,后又在报社担任记者。狄更斯只上过几年小学,能够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全靠艰苦的自学和自身的努力。24岁时狄更斯与报纸出版商的女儿凯瑟琳结婚,由于性格不合,作家一生的情感都充满了不幸。
狄更斯总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等世界名著使他成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狄更斯的小说中充满幽默的笔触和细微的心理描写,并因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完美结合而为人称道。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带有明显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出他的人生与社会理想。狄更斯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通过对主人公大卫一生悲欢离合的描绘,再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并揭露了金钱的罪恶以及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大卫·科波菲尔像是作家自己的影子,孤儿时代遭遇种种磨难,成年后艰辛奋斗,小说表现出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大卫依靠着自身的真诚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经历了人间苦难后终于得到了真正的幸福,这也是作家对人生所怀有的美好理想。女主人公安妮斯是狄更斯笔下的理想女性,她拥有美貌与美德,并义无返顾地支持饱受挫折的大卫。安妮斯与大卫的最终结合,使小说洋溢出幸福和希望的气氛。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其中体现了狄更斯浪漫的现实主义手法,个性化的语言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主人公奥立弗是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并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却言谈文雅、举止安静。狄更斯在其中想要表现的是自己的道德理想,而不是单一的逼真描绘。小说中充满着巧合,如奥立弗第一次跟小偷上街,被掏兜的第一个人恰巧就是他亡父的好友,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狄更斯相信自己的创作自有道理,他的具体细节描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使读者在阅读时全情投入,对这种本来是牵强附会的情节也信以为真。这也正是狄更斯小说的艺术魅力。
③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年)出生于卢昂的一个行医世家,童年时代可以说是在父亲的医院里度过的,这也刚好解释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为何带有明显的医生般的细致观察与解剖痕迹。青年时福楼拜在巴黎攻读法律,后因病辍学。1845年父亲去世,他迁到卢昂近郊的克罗瓦塞别墅居住,靠着丰厚的遗产生活,专心于文学创作直至去世。福楼拜终生未娶,曾指导过晚辈作家莫泊桑。福楼拜一生热爱旅游,埃及、土耳其以及欧洲诸国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到各处考察、采风,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很好的生活基础。福楼拜生前只发表了四部长篇小说,分别是《包法利夫人》、《萨朗波》、《情感教育》和《圣安东尼的诱惑》。每部小说都至少花了福楼拜五年以上的时间,可见作家对待创作的认真态度。
1856年福楼拜在杂志上连载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引起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极大轰动。小说刚一发表,即被当局以“有伤风化”为名而提起诉讼,经过一番论战,全书终于在1857年出版。福楼拜一战成名,成为举世公认的小说家。这部小说不仅是福楼拜最优秀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小镇医生查尔斯·包法利爱上了一个农庄主的女儿爱玛,这是一个美丽而不安定的姑娘,对未来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渴望。两人结婚后,爱玛对平淡的感情和婚姻生活十分不满。她结识了年轻的律师助理莱翁·迪普伊,两人关系渐渐密切,然而不久莱翁对这种没有结果的爱情感到厌倦,返回巴黎上学,这让爱玛十分伤心。情场老手鲁道夫看出了爱玛的心思,很快便勾引上这个轻浮的女人。爱玛起初尚对丈夫怀有一丝愧疚,但随后便沉溺在自己所谓的浪漫爱情之中。鲁道夫玩弄过爱玛后热情骤降,然而陷在情感当中的爱玛却无法自拔,她不顾女人的贞操和尊严,在装扮、衣着上挥金如土以讨好鲁道夫,使包法利债台高筑。在爱玛与鲁道夫两人准备私奔的前夕,爱玛收到了鲁道夫伪善而冷酷的诀别信。醒悟过来的爱玛悲痛异常,想要纵身跳楼自杀,被包法利叫住。在卢昂爱玛遇到了莱翁,此时的莱翁再也不想压抑自己想要占有爱玛的欲望,愚蠢的爱玛再次完全顺从了他的要求,为了取悦莱翁,也为了维持自己奢华的生活,爱玛毫无节制地挥霍丈夫的财产,甚至借了高利贷。爱玛无力偿还债务,只好求助于鲁道夫,结果被无情拒绝。走投无路的爱玛吞下砒霜自杀。包法利发现了莱翁和鲁道夫写给爱玛的情信,痛苦之极,加之巨额债务的催逼,不久病死,只留给女儿12法郎作为养育费。
福楼拜写作《包法利夫人》共花去了近5年时间,期间每天工作12个小时,正反两面的稿纸写了1800多页,而最后定稿的只有500页,可见作家对文字锤炼的重视。而福楼拜所推崇的也正是文学创作的真实,为了一句话、一个字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在他看来,“在所有的表现中间,所有的形体中间,所有的样式中间,只有一个表现、一个样式和一个形体能够表现准确无误的意思”。有一次福楼拜的朋友去看他,发现福楼拜正伏在桌前痛哭,朋友问他原因,福楼拜悲痛地说,“包法利夫人死了!”当朋友明白他在为自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之死而伤心时,劝他将爱玛写活,福楼拜却冷静地说到,“是生活的逻辑让她非死不可”。由此也可以看出福楼拜对现实主义创作的忠诚。
关于《包法利夫人》的绘画
包法利夫人因为债台高筑最终选择了服毒自尽,临终前,他的丈夫查尔斯·包法利陪在床前。
25.世界戏剧精品:《玩偶之家》
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最优秀的作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年)出生于挪威南部海滨小城希恩的一个木材商家庭,8岁时家中破产,生活由此变得十分艰辛。16岁时易卜生不得不外出谋生,在药店做学徒。做工之余易卜生发奋求学,并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了文学创作。1850年易卜生来到首都奥斯陆,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他曾先后担任过剧院的编剧、艺术指导等工作,为挪威民族戏剧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易卜生一生共完成了26部剧作,其中尤以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的《社会支柱》、《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群鬼》等最为著名。晚年的易卜生在创作上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中以《海上夫人》、《野鸭》为代表。
亨利克·易卜生
易卜生是近代欧洲的戏剧大师,他的“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了一场戏剧上的革命。此后,欧美戏剧在他的影响下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主人公娜拉是一个有着三个孩子的年轻母亲,她在沉重的家务负担中并没有感到痛苦,相反因有一个满意的丈夫和美满的家庭而感到无比幸福。娜拉的老同学林丹太太生活不幸,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抛弃自己的心上人,转而嫁给了林丹先生,三年前林丹先生去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林丹太太想求娜拉帮忙在其丈夫海尔茂的银行里谋职。热心的娜拉答应了她的请求,并向她讲述了自己的一件“又高兴又得意”的事情:海尔茂曾得过一场重病,只有去气候宜人的国外疗养才能好转。当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海尔茂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不愿借钱负债。娜拉想去求父亲,然而父亲当时也重病在身,实在无法开口借钱。娜拉只好去找海尔茂的老同学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答应借钱给娜拉,但在借据上必须有她父亲的签名作为担保。娜拉假造父亲的签名借到了钱,陪丈夫去了意大利。一年后海尔茂完全康复,但借债的事娜拉却一直瞒着丈夫。为了还债她节衣缩食,偷偷做抄写工,还要在丈夫面前装作若无其事。
海尔茂正打算辞退柯洛克斯泰,空出的位子刚好可以留给林丹太太。柯洛克斯泰得知消息,找到娜拉要她说服海尔茂改变初衷,否则就把她假造父亲签名的事情说出去。柯洛克斯泰最终还是被辞退,他也把娜拉的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
林丹太太去找柯洛克斯泰,令人惊讶的是柯洛克斯泰正是她爱过的那个男人!两个昔日情人的爱情之火被重新点燃。在林丹太太的劝说下,柯洛克斯泰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而此时气急败坏的海尔茂凶相毕露,辱骂娜拉是下贱女人,并说她断送了自己的幸福和前程。海尔茂要撵走娜拉,连孩子也不准她抚养。这时柯洛克斯泰送来了表示和解的信,他在信中对娜拉表示了歉意,并把借据还了回来。海尔茂欣喜若狂,态度顿时变得温和起来,仿佛刚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
然而经过这场意外的风波,娜拉才真正从梦中醒来。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让她明白了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地位,她不过是一个供人玩乐的玩偶!娜拉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这个家庭,关门时“砰”的一声,不仅震响了欧洲的戏剧舞台和无数虚伪的“玩偶之家”,也成为后来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
26.伟大的文学实验家左拉
19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作家左拉(1840~1902年),出生于首都巴黎。做工程师的父亲在他7岁时因病去世,左拉和母亲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左拉做过抄写工、打包工,甚至被迫流浪。他中学时期便十分喜爱文学,并发表了处女作《给尼浓的故事》。后因文学才华出众在出版社担任广告部主任,1865年发表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从中表现出自然主义的倾向。1867年《戴爱丝·拉甘》的问世使27岁的左拉步入优秀作家的行列。当时的法国文坛矗立着两位文学巨人: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和浪漫主义领袖雨果,左拉十分崇拜两人,但又觉得有些茫然。在苦苦地探寻中,左拉决心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19世纪后半叶的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医学研究领域,用实验方法研究遗传学方兴未艾,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空前加深。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左拉系统地提出了自然主义的文学理论。他认为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都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向前发展的,必须从生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而作家或者说文学所要做的,只是真实、客观,不带有丝毫个人情感地去记录生活,提供分析数据。
左拉要用自己的作品来表现遗传理论,并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绘制了一幅家族世系图,这个家族叫卢贡-马卡尔家族,它的金字塔形的世系图被称为“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原本这个庞大的计划由十部小说组成,每年完成两部,5年出齐,然而左拉却用了整整25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全部创作,规模也扩展到了最后的20部,使之成为继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后世界文学史上又一部超大规模的系列文学巨著。
这是一个庞大而又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内容涉及了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左拉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全部献给了《卢贡-马卡尔家族》。
正如左拉所言,他“要塑造一个投身于现代社会的家族的野心与贪欲,它以超人的努力进行奋斗,却由于自己的遗传性与环境的影响,刚接近于成功就会导致失败,结果产生出了真正的道德上的怪物——教士、杀人犯、艺术家”。这个五代世系的家族,祖辈即是精神病患者或酗酒之徒,这便导致家族后代中的许多人患有疾病,或精神变态,或酒精中毒,左拉试图用这样一个精密的规划来表现人的血统与环境决定论。然而任何一个优秀作家都无法回避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不管他在主观上是否认同,左拉即是如此。他的小说已远远超越了自然主义的范畴,而对当时的法国社会生活进行了现实主义的伟大描写。也可以说,左拉虽然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的真正创立者,但他自身的创作却超越了自然主义的束缚,更贴近于现实生活的本真,因此左拉具有了双重身份——“19世纪后期法国最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建造者”。
27.惊世骇俗:《恶之花》
法国象征主义文学鼻祖、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条件较好的家庭,生父在他6岁时不幸去世,母亲改嫁一名军官,波德莱尔与家庭的关系变得疏远,从小就显得孤僻而倔强。他很小便显示出在文学艺术上的天赋,曾独自一人到各地远游,并开始诗歌创作。成年后波德莱尔从先父那里得到一笔可观的遗产,但不善理财的他很快便将其中的一半挥霍一空,家人不得不将剩余的部分交由公证人代管,每月只给他很少的一点钱,这样使波德莱尔又长期陷入了贫穷当中。
波德莱尔先是在文学评论上展现出出众才华的,早期发表的一些评论文章让他在文学界有了小小的声誉,直到1857年诗集《恶之花》发表,瞬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让波德莱尔一夜成名。初版的《恶之花》共收录诗歌100多首,很快因其内容的不合时宜引来了卫道士们的险恶攻击,甚至法庭也介入其中,以“有伤风化”和“亵渎宗教”的罪名起诉诗人,最终波德莱尔被判处罚款,并被迫删去诗集中的6首诗。与此相反,读者却对这本诗集显示出极其强烈的兴趣,据当时的调查表明:将近一半的法国人喜欢且正在阅读波德莱尔的作品,可见《恶之花》深入人心。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了删掉的6首禁诗,波德莱尔又增补35首,诗集的整体布局大体成型,其结构共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这样的排列是诗人精心构筑的:《忧郁与理想》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为了摆脱忧郁诗人走向现实;但《巴黎风光》带给他的却只是失望,于是又沉醉《酒》中;当酒也不能解决诗人的苦闷时,他只好走进颓废的《恶之花》中放纵自己;他《叛逆》过,但最终还是走向了《死亡》。
“什么叫做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与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透过粉饰,我会掘出一个地狱!”这就是波德莱尔诗歌创作的美学原则。
波德莱尔的诗歌中包含了大量的丑恶、颓废等与传统诗歌大不相同的内容与意象,城市里全都是晦涩而阴暗的丑恶,以及到处被抛弃的穷人和妓女。波德莱尔对那个时代充满了愤怒和憎恨,他曾说过在这部近乎残酷的《恶之花》里,包含了他全部的思想和心声,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苦闷和忧郁,而这正是当时整个西方“世纪病”深刻而纯粹的反映。
波德莱尔在艺术上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他笔下的美丑、生死、爱恨都在想象中被具体化和拟人化,由此诗人被看作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他对法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诗集《恶之花》以外,波德莱尔还发表过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人为的天堂》。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和《浪漫主义艺术》在世界文艺评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诗人还翻译了大量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由于在创作上倾注了巨大的心力,并且遭受了太多强加的伤害,加之贫病困扰,一生愤世疾俗的波德莱尔于1867年凄惨离世,年仅46岁。
28.孟德尔与遗传学
格里格·孟德尔(1822~1884年)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地区的海因茨多夫(今捷克海因斯地区)。1843年,孟德尔在大学里完成学业后,成为圣奥古斯丁教信徒,并于1868年成为布尔诺修道院院长。从1856年起,孟德尔逐渐对杂交繁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栽培豌豆。在接下来的6年当中,孟德尔共种植豌豆约3万余株,期间,他通过人工授精的办法,将一株豌豆花中的花粉涂抹到另一株豌豆花上。例如他将高豌豆苗与矮豌豆苗两种不同类型的杂交,随后计算其后代高、矮豌豆植株的数目。他发现第一代均为高植株,但是第二代则既有高也有矮植株,数量比恰好为3∶1。
格里格·孟德尔原名约翰·孟德尔,1843年进入修道院后才更名。他的豌豆种植试验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得出结论,认为所有的植物都接收两套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在上述豌豆的例子中,第一代的每棵植株都从亲代中获得一套高遗传因子和一套矮遗传因子,但所有的植株均表现为高植株,是因为高遗传因子是显性的,而矮遗传因子则是隐性的。只有当两套隐性因子同时出现在单棵植株中时,才能表现隐性特征,这也正是第二代出现矮植株的原因。
孟德尔将紫色花朵的豌豆植株与白色花朵的豌豆植株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后种植产生第一代杂交体,生物学上称之为“F1 表现型”(由于自身基因的组成而造成的动植物的外观)。F1代所有的花朵均为紫色,这可以解释为紫色的等位基因A是显性,而白色的等位基因则是隐性。随后让F1代自交,获得的种子种植后,得到两种颜色均包括的花,但紫色、白色花朵比例为3∶1。这是因为F2代基因型中1/4为AA型,表现为紫色;2/4表现为Aa型,同样表现为紫色;另有1/4为aa型,则表现为白色。白色的性状仅在两套隐性基因(a)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表现。
依据这些观察,孟德尔推导出两条定律。其中,分离定律指出:两套遗传因子独立地控制各自的遗传性状,并将其传给分离的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而独立分配定律则指出:在生殖细胞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能够各自独立遗传。1865年,孟德尔将实验结果报告送给布尔诺自然历史学会,并于一年后在学会的刊物中发表。当时并没有人注意孟德尔的研究成果,不过他对植物研究的热情并未就此消退,但修道院事务日渐繁忙,孟德尔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入修道院的管理等方面。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就是现在常说的等位基因,是基因的一种形式。有机体任何一个体细胞内的每一个基因均由两个等位基因组成,一个来自父体,一个来自母体,在一条染色体上占据同样的位置。通常一套等位基因是显性,另一套是隐性。一个生殖细胞(又称“结合体”),即卵子与精子,均只含有一套等位基因。当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两套等位基因在新个体中结合,新个体则继承亲代双方的性状,新个体的外表取决于何种性状是显性的。
19世纪90年代,孟德尔去世后,欧洲一些科学家也开始各自独立地研究植物的遗传现象。其中荷兰植物学家雨果·德·弗里斯(1848~1935年)得到了与孟德尔一致的结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看到了孟德尔所发表的论文,这促使其于1900年宣布自己的结果。德·弗里斯的论文又激发了德国植物学家卡尔·科伦斯(1864~1933年)以及奥地利生物学家埃里克·冯·切尔马克·塞塞内格(1871~1962年)等人发表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些发现均从不同程度上证实孟德尔多年之前的结论是正确的。由此,这四位科学家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利用遗传规律分析,有时某些性状的遗传基因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即X、Y染色体)。例如,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段基因可以有效防止色盲的产生。但当一条等位基因存在缺陷时,情况则会多有变化。患色盲症的病人当中,男性比例较高,其原因就在于男性染色体组中仅包含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染色体组中则包含两条X染色体,因此男性患该病症的几率要比女性大得多。血友病也是同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