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

◎鹊巢◎

维鹊有巢[1],维鸠居之[2]。之子于归,百两御之[3]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4]。之子于归,百两将之[5]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6]。之子于归,百两成之[7]

【注释】

[1]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2]鸠:斑鸠,今名布谷鸟,这种鸟自己不筑巢,而是住在喜鹊的巢里。[3]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yà):同“迓”,迎接。[4]方:占据。[5]将(jiāng):护送。[6]盈:满。[7]成:结婚礼成。

【赏析】

本诗以鸠居鹊巢起兴描写婚礼。喜鹊喜欢筑巢,斑鸠要来同住,这是两种鸟的天性。作者的意思是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就如鸠居鹊巢一般,是自然属性,也是人的天性,是值得恭祝和庆贺的。“鸠占鹊巢”现在通常是用来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含有贬义,但在古时,鸠居鹊巢却并非贬义。

鸠就是斑鸠,也即布谷鸟。布谷鸟是吉祥鸟,《诗经·曹风》里就有描写布谷鸟(斑鸠)仁慈、无私的篇章。这首诗中,女子嫁人,入住到男家,这是女子的心愿,更是男子乐求之事,他当然不会抱怨女子抢占了自己的家。

诗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起句“维鹊有巢,维鸠方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都以鸠居鹊巢作比,内容上与第一章“维鹊居之”相较,“方之”、“盈之”含有递进关系。“方”,是比并而住,“盈”,是已经住满。这种递进的变化自然是加进了作者的臆想和祝愿。“居之”是刚婚娶接进家门之意,“方之”是一枕同眠亲亲密密感情加深之意,而“盈之”则是作者想象小鸟生出一窝窝,夫妻两人的孩子已经成群了。

清代学者方玉润认为,《鹊巢》一诗抒写他人成家之事,用斑鸠来比喻新嫁娘,是因为斑鸠性情温和而产子很多,是好妻子的代名。古时大凡男子迎娶妻子,周围人都会祝福她多生子女。这首诗以鸠与鹊的同巢比喻男女婚配,实是再切当不过。

男人娶妻,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族、对个人,都是件大事,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对婚礼都给予相当的重视。诗中这场婚礼举办得十分隆重,“子之于归”,点明这名女子出嫁的主题。“百两御之”,是婚礼的开端,这是新郎家来接亲,车辆来了很多;“百两将之”,接到新娘之后,人群车辆热热闹闹簇拥着婚车回男方家;“百两成之”,大家护着新娘到了男方家,举行了众人欢聚瞩目、热烈盛大的婚礼,礼毕而婚即成。

虽仅是“御”、“将”、“成”三个字的递进变换,却将成婚的整个过程烘托得热烈而隆重,让读者感同身受,如处其中。“御之”指迎接她,“将之”迎来她而回还,“成之”指成全,引申为护送成婚。这位姑娘的婚礼了不起,百辆的车和众多的人来接、来送、来保护她成婚。从字面来看,这样盛大的迎送婚娶,其主人一定是贵族。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人以斑鸠的温和多子来比喻妇人之德,成婚的二人,一个是勤恳良厚如喜鹊的君子,一个是温善德馨如布谷的淑女,真是人世间的最好配偶。也正因为如此,这场婚姻才赢得人们的关注和拥戴,才使得众多的车辆和人群来恭迎、护送和热烈祝贺。

喜鹊是世上最爱助人的鸟,七月七日鹊桥会,喜鹊以身体搭建起连接织女和牛郎的天河之桥,它们是在牺牲身体为爱奉献。鹊巢,恐怕是人间最美好的爱巢了。

◎采蘩◎

于以采蘩[1]?于沼于沚[2]。于以用之?公侯之事[3]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4]。于以用之?公侯之宫[5]

被之僮僮[6],夙夜在公[7]。被之祁祁[8],薄言还归。

【注释】

[1]于以:问词,往哪儿去。蘩(fán):白蒿。叶片形状很像艾叶,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2]沼:水池。沚(zhǐ):水中小洲。[3]事:此指祭祀。[4]涧:山夹水曰涧。[5]宫:宗庙,代指祭典。[6]被(bì):通“髲”,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天的假发。僮(tóng)僮:很多的样子。[7]夙:早。[8]祁(qí)祁:首饰繁多的样子。

【赏析】

《采蘩》是一首描述采白蒿的劳动者辛苦劳动的诗歌。这首诗自始至终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感情。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采蘩》开篇就直接描述了一群忙于“采蘩”的女宫辛苦工作的样子。《毛诗序》里曾经这样描述人们的采蘩:“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由此可见,人们采蘩的原因是为了祭祀。在古代,贵族们经常要进行祭祀活动,而为了保证各种各样的祭祀能够华丽地完成,就需要许多采摘、洗煮白蒿的劳作。这些劳作自然不是由贵族们去做的,而是由那些因连坐之罪而成为供人“役使”的“女宫”们来完成的。

这些宫人没日没夜地奔走于池沼和山涧之间,为了给贵族们采集足够的、祭祀所需要的白蒿。当她们采集白蒿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会急匆匆地把这些新鲜的白蒿送到“公侯之宫”。

这首诗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忙碌的女宫,她“夙夜在公”地忙碌在“公侯之宫”,为了能够在祭祀场所守候侍奉贵族们完成祭祀,每天都要到野外的山涧之间去采摘白蒿。

诗中的语言十分的平和,只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进行表述。问句和答句都是非常简单的句子。例如:

问:“哪里采的白蒿?”

答:“水洲中、池塘边。”

问:“采来做什么?”

答:“公侯之家祭祀用”。

回答得如此简短,并不是因为女宫不善言辞,而是因为她们太忙碌了,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回答提问者的问题。所以提问者只能在女宫们往来于公侯之宫的途中提出问题,女宫们往往是简短的回答一句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万般无奈的提问者只能在女宫们的背后对着空旷的大路询问下一个问题,而女宫们的答案则在山谷间回荡,仿佛那原本就是自然之音一样。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这首诗的第二节内容继续了第一节的一问一答,这样的复叠方式,更加让人感受到了女宫们的忙碌,同时女宫们的回答也混合着池沼、山涧的声音,和女宫们的脚步声一起传到了人们的耳中。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第三节的内容初看之时,似乎与前两节的风格完全不同,忙碌的采摘白蒿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宗庙供祭。《周礼》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女宫必须在祭祀前三日开始,每天都住在宫中,以便能够一直从事洗涤祭器、蒸煮“粢盛(盛在祭器内的谷物)”等杂务。

因为要参与准备的是庄重的祭祀,所以每个女宫都穿着十分讲究的盛装,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戴着光洁黑亮的发饰。但是她们的工作实在是太忙碌了,所以光鲜的外貌并不能维持很长的时间。很快,她们的头发就乱了,妆容也黯淡了,就这样,劳累得无暇自顾的女宫们在辛苦了一天之后,只能曳着松散的发辫行走在回家路上。

由此可见,第三节不但没有和前文脱节,反而升华了这篇诗歌,让人仿佛听到了女宫们的喟叹之声。

短短的三行文字,描述了一些每日千辛万苦到野外采白蒿,但是自己所做的一切却只是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可怜女子。从诗行间那淡淡的语气中,似乎可以体会到那些女宫的哀怨。

《采蘩》的诗文读来酸涩悲凉,它记录着女宫们供人驱使的身不由己和辛酸。她们付出辛劳,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幸福,她们被迫为贵族们采集白蒿的痛苦和压抑,通过本诗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草虫◎

喓喓草虫[1],趯趯阜螽[2]。未见君子,忧心忡忡[3]。亦既见止[4],亦既觏止[5],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6],言采其蕨[7]。未见君子,忧心惙惙[8]。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9]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10]。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11]

【注释】

[1]喓(yāo)喓:虫鸣声。草虫:蝈蝈。[2]趯(tì)趯:昆虫跳跃之状。阜螽(zhōng):蚱蜢。[3]忡(chōng)忡:心跳。[4]止:语气助词。[5]觏(gòu):相会。[6]陟(zhì):升,登。[7]蕨(jué):植物名,蕨菜,嫩叶可食用。[8]惙(chuò)惙:愁苦的样子。[9]说(yuè):通“悦”。[10]薇:野菜,嫩苗可食用。[11]夷:平。

【赏析】

自古以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虽然有情人都盼望能够长相厮守,但是分别不会依人的意愿而有所改变。所以,当遭遇离别的时候,情人们能做的就只有在心中默默思念彼此,用想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了。

虽然有 “大夫归心召公说”、“室家思念南仲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等多种的说法,但其实《草虫》就是一首以野菜为题,表现浪漫爱情的诗歌。诗中所表现的是思妇对心上人浓浓的思念之情,至于她思念的是丈夫还是情人,就不必去追问、探究了。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草虫》的第一节首先描述了一幅草虫鸣叫、阜螽蹦跳的画面。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天气,有一位女子正在思念着他的情人。她听着虫鸣鸟叫,看着枯萎的秋草,枯黄的树叶,感受着秋风的凉意。秋意正浓的悲凉秋景,很容易就勾起了她的离愁别绪,激起了她心中无限的愁思:“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一时间,女子所有的感情都化作了丝丝缕缕的相思之情。她忧心忡忡地担心着意中人。此时,这名多情女子的思绪跳跃到了另一个方向,她撇开别离的愁苦、独处的凄凉、思念的痛苦,开始想象如果自己心爱的人出现在面前,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降。”女子想象着和自己的心爱的人相见之后互相依偎,互诉衷情的情景,只是这样,她就十分欣喜和欢愉了。

接下来,诗中的时空开始转换,女子离开了自己的家,她为了自己的爱人,“陟彼南山”,登高望远,想要寻找心上人的踪迹。由此可见,女子对于心上人的思念更加强烈,爱意也更加浓烈了。

可怜的女子站在高高的山上,不管如何努力寻找,所能看到的也只有蕨和薇的嫩苗。她不禁黯然神伤,眼中这些嫩芽也失去了鲜丽的颜色。蕨和薇只有在春季才会生发,看到蕨、薇也就表示,此时的时令已经是春夏之间了。从第一节女子开始思念她的心上人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而可怜的女子至今还没有见到她的爱人,可想而知,她的思念之情有多么的强烈。

“忧心惙惙”,写女子心情凝重,悲痛无语,如今唯一能慰藉她心灵的,只有想象中与君子的“见”、“觏”。只有在想象中她才能投入情郎的怀抱之中,这种美好的想象已经成了她生活的整个精神依托和唯一的欢乐。

“我心则说”、“我心则夷”,诗中真挚、热烈的爱情令人感动。整首诗以虚衬实,没有直接表露女子的闺怨、孤苦与痛楚,而是借对女子内心想象的描绘,表现女子的孤单和思念。全诗语言真挚感人,有一种新颖别致、浓情蜜意的意境。其实,同样的一首《草虫》,根据读者的不同也可以变成对朋友、对长辈、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就看用哪种心情来解读它了。

◎采

于以采[1],南涧之滨。于以采藻[2],于彼行潦[3]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4]。于以湘之[5],维锜及釜[6]

于以奠之[7],宗室牖下[8]。谁其尸之[9],有齐季女[10]

【注释】

[1]:多年生水草。[2]藻:水藻。[3]行潦(háng lǎo):沟中积水。[4]筥(jǔ):圆形的筐。[5]湘:烹、煮。[6]锜(qí):三足锅。釜(fǔ):炊具。[7]奠:放置。[8]宗室:宗庙、祠堂。牖(yǒu):天窗。[9]尸:主持祭祀。[10]齐(zhāi):通“斋”,恭敬。季:少、小。

【赏析】

《采》是一篇简单纯挚的诗歌,它通过描写一位士族少女在祭祀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和美德,展现了初期礼制社会的风貌。这首诗在格式上和《采蘩》非常相似,而且它的内容也和祭祀有关。

祭祀是商周时代的大事,在人们的生活中,大小事宜都要进行祭祀,女子出嫁这样的大事情就更不用说。所以在古代,贵族之女在出嫁之前,一定要到宗庙去祭祀祖先。祭祀的目的是为了让待嫁的少女学会婚后的礼仪。为了祭祀能够顺利进行,人们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奴隶们主要负责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采》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忙碌准备的过程。普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之中,饱含着众人的寄托和希冀。在先民心中,祭祀是一场无比虔诚、圣洁、庄重的活动。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细致的笔墨,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一一展现出来,将这项繁重枯燥的工作描绘得生动而形象。《采》全诗共有三节,每节都有四句,都是采用两问两答的方式来进行叙述。第一节,诗人点出了采菜、采水藻的地点;第二节,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最后一节,诗人写出了祭地和主祭之人。

关于《采》的主旨,历史上存在很多种看法。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藻。”可见“”是祭祀用品。明代的何楷在《诗经世本古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采》中提到的“季女”就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也就是周武王的元妃邑姜,这首诗其实就是在赞美邑姜。而现在的学者们则认为这首诗描写了为祭祀奔走的女奴们的辛劳。

其实,在阅读这首诗时,就诗论诗反而会比较恰当,所以唐代孔颖达将《采》的场景设定成贵族待嫁少女在行“教成之祭”,这种观点自有其可取之处。

全诗有五个用“于以”开头的问句,来展开提问,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五个“于以”的具体含意又不完全雷同,连绵起伏,摇曳多姿。吴闿生在《诗意会通》中这样评价这五个“于以”:“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这样的问句,充分引出了女主人公的辛劳和尽职尽责。全诗情感交融,毫无阻滞突兀之感,将“季女”的守礼制、循法度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她的能干、虔诚一步一步推向了高潮。

《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这篇诗文中没有一个华美的形容词,它在叙述事情时是不加任何修饰的。也正是这样平常的语言,使一位采、烹煮、设祭、平静中蕴含着快乐和憧憬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最后这一句轻微的赞叹,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季女的美好形象就这样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全诗语言简洁平实,于情中叙事,于事中抒情,问答轻松明快,饱含着一种奔放单纯的少女之情,正像戴君恩在《读风臆评》中所说:“万壑飞流间,突然一注。”这场关于少女祭祀的描写既庄重又不失真挚、简诚而不失虔敬,“季女”的感情和她虔诚有礼的形象全都在诗中表现了出来。

◎甘棠◎

蔽芾甘棠[1],勿翦勿伐[2],召伯所茇[3]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4],召伯所憩[5]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6],召伯所说[7]

【注释】

[1]蔽芾(fèi):树木高大茂密。甘棠:棠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2]翦:同“剪”。伐:砍伐。[3]召伯:即召公,名奭(shì),姬姓,封于燕。茇(bá):草舍,此处作动词用,居住的意思。[4]败:毁坏。[5]憩(qì):休息。[6]拜:掰手,擘。[7]说(shuì):通“税”,休憩。

【赏析】

《甘棠》是一首颂歌,一首怀念召公的诗作。尽管也有人认为此诗“怀讽刺”之意,但更多学者都认为是怀颂之作。

诗中的召伯就是召公,召公名奭,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协助周武王覆灭了商朝,功不可没。周朝建立后,诸侯为表示敬奉,纷纷向武王进贡稀有之物,武王经不住诱惑,由此耽于玩乐。召公唯恐武王丧志误国,便劝诫他,贤明的国君首要的是修养德行,应当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切莫忽视行为细节。要把良好的品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如筑起一座有德望的高山。除此之外,召公还就治理国家向武王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措施。武王听取了召公的建议,从此严格检讨自己的一言一行,躬身为政,专心治国,深受百姓的爱戴,周王朝的经济也得以迅速发展。

周朝建立时,召公得到北燕的封地。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幼年即位,召公出任太保,与周公一同辅佐成王。他与周公分陕而治,陕以西归他管理。在任期间,召公对“敬德保民”的措施身体力行,成果卓越。《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也以民间传说的形式流传千古: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听讼决狱、搭棚过夜,他死后,人们怀念他,舍不得砍伐他停歇过的树。召公作为一方的统治者,为民众排忧解纷却不肯暂用一下民房,而是听讼住宿于甘棠树之下。正因为他如此克己怀德,仁柔如水地待民,后人才作这首《甘棠》诗寄予深情怀念。

细细品味,《甘棠》诗内蕴含着浓浓的情感:“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更不要去砍它,召伯当年就住宿在下边!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也不要去折它,召伯当年就曾在下边乘凉!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也不要去拔它,召伯当年就在下边休息!”

本诗虽然是一首颂歌,可作者没有描述召公的功业,也没有渲染他的威仪,只以一种素朴的心声,表达真真切切的爱戴。全诗由观物至思人,由思人至护物,“人”、“物”、“思”交融汇合,“缠绵笃挚,隐跃言外”,笔意纯粹却见波折,措辞亦有音在弦外之妙。

召公尊重普通百姓,修养自身德行,劝农耕作,为民造福。民众爱屋及乌,因爱其人,连他曾经栖息的树也爱之,古往今来,若非真正为百姓做事的人,是不会赢得人们如此崇敬的。这首《甘棠》之所以被后人永久欣赏,后世之所以对召公永久怀念和称颂,不仅仅是出乎对召公本人的敬仰,更包含着人们对统治者的喻示和劝诱,以及祈盼统治者如召公一样待民爱民的心情。

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有“甘棠苑”,也称“召公祠”,它是在原遗址中重建的。召公广施惠政,体恤民情,廉明朴洁,民心怀之千古。

◎行露◎

厌浥行露[1],岂不夙夜,谓行多露[2]

谁谓雀无角[3],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4],何以速我狱[5]?虽速我狱,室家不足[6]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7],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8]?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注释】

[1]厌浥(yì):沾湿。行:道路。[2]谓:同“畏”,意指害怕露浓。[3]角:鸟嘴。[4]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5]速:招致。狱:诉讼,打官司。[6]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分。[7]墉(yōng):墙。[8]讼:诉讼。

【赏析】

这首诗很有意思。它像是一组誓言,又像是一篇讨伐词,还像是一纸辩护词。更有意思的是,一首小诗竟然聚讼纷纭,多方争执。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争议颇多。《毛诗序》认为是用于昭示强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后世又有诸如“女子许嫁后,因夫家办礼不备拒婚而引起的争讼”,以及“贫士为避嫌而拒绝成婚”等多种解释。今人高亨《诗经今注》则认为是女子嫌丈夫家贫不肯回家,因而被丈夫告于官府;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另外,对诗的内容也存有争议。诗中语气急促,措辞激烈,又带有“狱”、“讼”字样,因此后人对主人公所处的境地、事实发生的阶段认识不一,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因女子悔婚已被投诉抓入监狱;有的认为被告到官府是实,但并非身被监禁,只是发生婚姻纠葛而诉诸于官裁断,就如现今的民事纠纷;有的则认为并没有告到官府,也不是由谁听讼,只是自行处理婚姻纠葛,诗中的“速我狱”、“速我讼”只是假设之辞。

对这首诗的完整性,也有人提出质疑。诗的首章与次章,意义相去甚远,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而产生争议。宋人王柏《诗疑》认为是前人编辑“诗三百”时将其他诗的断章误添入此诗。今人也认为首章较为隐晦难懂,与二、三章内容隔离,连在一起解析无法相容,存在它诗误入的可能。有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清张澍的《读诗钞说》将首章理解为女子表示自己心意决绝,而接下来的两章是假设的说法,不一定真的“讼”于官府,这种说法也能解释得通。

对主人公的身份更存在有趣的争执。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女子本人反对逼婚而进行驳斥;有人认为是女子的父亲对以讼官逼娶其女的强横男人的答复;还有的认为是男女婚辩,一个要以法来断姻缘,一个要以礼来结夫妻。

在此,不妨依照诗的二、三章来比对,看一看主人公的不同将导致诗歌内容发生怎样的变换:

按照这首诗是女子本人反对逼婚而进行驳斥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麻雀没有嘴,不然怎么啄穿我的房?谁说你没娶妻,为什么害得我入牢房?即便你害我入牢房,你也休想把我娶!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就打通了我家的墙壁?谁说你还未娶老婆,为什么要害我吃官司?即便你陷我吃官司,我也不会嫁给你!

按照女子父亲对以讼官逼娶其女的强横男人作出答复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麻雀没有嘴,为什么啄破我房屋?谁说我女儿没成亲,为什么送我在狱中受荼毒?虽然你送我进狱中受荼毒,但强迫我嫁女,是你理不足! 谁说老鼠不长牙,为什么打穿我家墙?谁说我女儿没成亲,为什么硬逼我上公堂?虽说你硬逼我上公堂,要我女儿顺从却是妄想!

按照男女婚辩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雀儿没有喙,凭什么进了我的屋?谁说我不懂室家之道,凭什么要把官来告?即使你强行把我告,我也面不改色心不跳!这个社会可是以礼为上,明明是你不守室家礼!谁说老鼠没有牙,凭什么穿透了我的墙?谁说我不懂室家道,凭什么打起官司让我当被告?即使如此,我也不顺从你,这个社会可是唯礼至尊!

这首诗的争议颇多,哪一种说法都有道理,但谁也不能定论,这就增加了诗的可欣赏性,让读者在争论中咀嚼它的滋味,不失为一件好事。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1]。退食自公,委蛇委蛇[2]

羔羊之革[3],素丝五[4]。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5],素丝五总[6]。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释】

[1](tuó):古代用计算丝缕的量词,五丝或二丝称。[2]委蛇(wēi yí):悠闲自得的样子。[3]革:皮。[4](yù):古时计算丝的单位。丝二十缕为。[5]缝:缝合之处。[6]总:八十根丝为一总。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诗人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笔法,使场景真实可信。

开篇两句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羔羊之皮,素丝五”,那些官员们穿着用白丝线镶边、精心缝制的羔裘衣服,这种描写提示了这些衣着华丽的官员的真实身份。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由此可知,这些人就是当时的士大夫之流。第三句“退食自公”则是诗人的所见所想,《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提到:“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可见,当时的官员们是有公膳可吃的。

关于《羔羊》这首诗,在清代以前,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是:它是一首赞美在位者的诗,它所赞美的是纯正之德或节俭正直的品行。汉代薛汉在《韩诗薛君章句》中写道:“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

其实,无论是纯正之德还是节俭正直的说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旦脱离了那种历史环境,认真推敲起来就有些牵强附会。

清代之后,开始有学者提出,《羔羊》这首诗其实是在批评士大夫的无所事事和无所作为。最初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清代的牟庭,他在《诗切》中这样说过:“《羔羊》,刺饩廪(膳食待遇)俭薄也。”这种观点一提出就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因为从意义上来说比较符合诗文的原意。

《羔羊》将一小节就可以讲完的一件事,分成了三个小节来说明,这样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深语气,表达诗人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告诉人们,这种现象并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人两个人,而是在那个时期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夫们,每日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但是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每日只是碌碌无为,吸取着民脂民膏。这种回环咏叹的写法加深了全诗的讽刺意味。这种一咏三叹的手法也正是《诗经》的突出特点。

◎殷其雷◎

殷其雷[1],在南山之阳[2]。何斯违斯[3]?莫敢或遑[4]。振振君子[5],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6]。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1]殷(yǐn):雷声。[2]阳:山南为阳。[3]斯:指示词。前一“斯”字指此人,后一“斯”字指此地。违:离去。[4]或:有。遑(huáng):闲暇。[5]振振:仁厚的样子。[6]处:停留。

【赏析】

《殷其雷》是一首描写妻子在雷声阵阵的天气中思念、担心丈夫的诗,后世对这首诗的解读没有多少分歧,古今学者对其主旨的观点也比较一致。

“殷其雷”一句,形象细致地表现出天空中雷声轰鸣的状态。“在南山之阳”表明雷声响起的地方在山的南坡,“在南山之侧”表明雷在山的旁边鸣响,“在南山之下”表明雷声轰响的地方在山脚下。

正像清代学者胡承珙在《毛诗后笺》所言:“细绎经文,三章皆言(雷)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不遑宁居。”他认为,三个“在”字,引出落雷的不同地点,而整首诗,正是以地点的变换来比兴君子的四处奔忙。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出雷声之大和范围之广,同时也让读者得知,即将有一场狂风暴雨降临。这样的天气,女子的亲人还滞留在外没有回家,这叫她如何不担忧?由此联想开来,一位满面愁容的女子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丈夫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忙碌奔波,女子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了,是被大雨阻隔在路上,还是在温暖的屋子中避雨?万般忧心之下,她心中只剩唯一的期望: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早一点安全回来。

“何斯违斯”这一句,是女子无奈之下的感叹,且在全诗中出现了三次,可见其重要性。这一句中的两个“斯”字,意思其实并不相同,第一个“斯”指的是君子,也就是女子的丈夫,第二个“斯”则指的是此地。朱熹也承袭了这种说法。

在感叹之后,女子虽然心中埋怨丈夫晚归,让她担心,但是她转念一想,丈夫其实也是为了国家大事在忙碌,才不敢稍事休息。“遑”、“息”、“处”三字,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丈夫忠于自己的职责、不肯放松分毫的认真态度。同时女子为自己的丈夫能够为国家做事感到十分骄傲,因此女子才发出了“振振君子”的赞叹。

不过,虽然女子能够体谅自己的丈夫,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渴望丈夫能够早点回来,所以,在她情不自禁地发出“振振君子”的赞叹之后,又发出了“归哉归哉”的呼唤,这是女主人公希望丈夫能早早归来的真实心情的流露。

如此看来,“振振君子”和“归哉归哉”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这种语意和情思上的转折正是情与理的矛盾冲突:理性上明白,但是感情上无法接受。这两句话,充分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混乱。

《殷其雷》每一节的字数都不多,但是在寥寥数语之中却蕴含着转折跌宕,表现了诗中女子抱怨、理解、赞叹、期望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态,勾勒出一位思妇的心理轨迹。

◎摽有梅◎

摽有梅[1],其实七兮。求我庶士[2],迨其吉兮[3]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4]

摽有梅,顷筐塈之[5]。求我庶士,迨其谓之[6]

【注释】

[1]摽(biào):坠落。[2]庶:很多。士:未婚的男子。[3]迨(dài):及。吉:好日子。[4]今:现在。[5]塈(jì):取。[6]谓:开口说话,告诉。

【赏析】

《摽有梅》一诗表达了逾龄未嫁女子盼望出嫁的急切心情。这种热烈的渴望似乎不符合古人对闺中女子的礼教规范,但是,只要了解西周特殊的婚嫁礼俗,就不难理解这首诗了。

《周礼》规定,男子年满二十可娶,女子年满十五可嫁,而贵族男女的婚嫁年龄往往更加提前,“人君十五生子”为“礼”。古人认为婚嫁年龄从速不从迟,因为在农业社会,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提早婚嫁可为农业增加人口。《周礼》还规定,“仲春之月,奔者不禁”,《毛诗正义》解释说:“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藩育民人也。”意即若男子超过三十岁未娶,女子超过二十岁未嫁,那么在仲春时节,男方只要向女方打声招呼,两人就可以成婚。这种规定的目的也在于增加人口。

由此可知,诗中主人公正是一个年逾二十尚未出嫁的女子,她的迫切求爱之心是合情合“礼”的。

诗以落梅起兴,而“梅”与“媒”谐音,引出婚嫁之意。女主人公看到成熟坠落的梅子,不禁想到光阴无情、青春易逝,而自己仍未婚嫁的现实。于是以梅起兴,唱出了这首叹息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树上的梅子落了三成,还剩七成,意味着时间还不算太晚,女子期盼趁着吉时,有合乎心意的男子来向她求爱。巧妙的是,明明是主人公自己在寻求意中男子,却不说“我求庶士”,而说“求我庶士”,用被动的语气来表达主动的愿望,表现出这个大胆求爱的女子面对婚姻时,内心的些许羞涩,直白中透着委婉。

时间继续流逝,原本七成的梅子此时只剩下三成,可是还没有合适的人来向她示爱。之前还算从容的心态此时急切起来,于是她说:“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光阴不等人,只要有合意的男子求爱与我,那么就在今朝,我就可以跟他成婚。言辞之间,满是待嫁的焦急心绪。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可是直到梅子落尽,女子也没有等到一个求娶她的男子。时间已是暮春,如果再没有求婚的男子出现,就只好等到明年春天了。可是到那时,女子的年龄又老了一岁,只怕更难有人来向她求婚了。因此主人公说道:“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已经不期望能在这个春天出嫁了,但是仍希望有男子来向我说一声,今年成不了婚,我们可以等明年啊。但是人生苦短,谁都禁不起太长等待,女子看似大胆、热烈的求爱实则包含着一丝辛酸和无奈。

诗篇分为三段,落梅逐渐增多,暗示时光在等待中渐渐消逝;三次提及“庶士”,表明女子一直在寻找可嫁之人。诗在重章复唱中循序渐进,层层逼近,生动展示了主人公渐趋急迫的心理发展过程。

《摽有梅》一诗诚然是未嫁之女催促爱情的心曲,但同时也是一曲感伤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哀歌。诗中主人公之所以如此急切地盼望出嫁,正是因为她已经过了最美好的年华,经不起更久等待。其实,无论是待嫁女子,还是求取功名的士人,青春都是最宝贵的资本。能够抓住大好年华,实现人生理想,对谁来说都是一大幸事。

后世文学作品对青春和光阴有诸般感慨,而这首《摽有梅》作为开创之作,显得清新质朴,语浅情深,别有一番滋味。唐代一首《金缕衣》就有着相似的意味:“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千金易得,寸阴难买,不趁着花开之时折取花枝,过了花期,就只能对着无花的空枝扼腕长叹;不珍惜青春年华,到头来也只能对着镜中的白鬓兀自伤感。

◎小星◎

嘒彼小星[1],三五在东[2]。肃肃宵征[3],夙夜在公,寔命不同[4]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5]。肃肃宵征,抱衾与裯[6],寔命不犹[7]

【注释】

[1]嘒(huì):微光闪烁。[2]三五:参宿三星,昂宿五星。[3]肃肃:急急忙忙的样子。宵:天未亮以前。征:行。[4]寔:实。[5]参(shēn)、昴(mǎo):星宿名。[6]衾(qīn):被子。裯(chóu):被单。[7]犹:若,如。

【赏析】

小星,指的是不时眨着眼睛的亮晶晶的小星星,它们闪耀着微弱的光芒,散布在天际。《小星》这首诗,描述像小星一样的、位卑职微的小吏们昼夜奔忙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们命运的不平和惋惜。

《小星》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静谧的夜晚中,小小星光朦朦胧胧,在天空的东方闪烁着,这时城中的百姓们还在安稳地睡着,只有那些忙于王事的小吏们,必须要在天还未亮的时刻起床,在寂静的夜晚独行,在满天星辰的陪伴下,为了工作而奔走。睡眼惺忪的小吏,仰望星空,一时想不起陪伴着他的是什么星辰,直到习习的夜风使小吏渐渐清醒,他才发现原来那是参星和昴星。此时,孤独的小吏想到自己每日谨奉王命,为了工作早起晚归,离开妻子,抛开香衾与暖裯。他感叹,自己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之情,但是在他拼命工作之时,其他人却可以安安稳稳在家中休息,和亲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种人生际遇的天差地远,令他深感不平,但是最终,他也只能用“同人不同命”这样的说法自我安慰。

《小星》第一节“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展现了征人在凌晨奔走于夜空之下的情景和他的内心感受。小吏的感慨有着充足的根源,因为他和王臣做着同样的工作,但是他们的遭遇却完全不同。

第二节“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表明征人过了很久才清醒,这时他才知道那三五在东的小星是参星与昂星。妻子埋怨丈夫总是不能与她共眠,而小吏对于自己总是自己 “抱衾与裯”的行为感到哀伤。这样的写法使本诗在结构上有了层次,情景交汇,相互融合。“寔命不犹”一句,更是生动表现出小吏的悲凉和无奈之情。

其实在古代,小吏并不算是官,他们的境遇比普通百姓好不了多少。《小星》这首诗写出小吏们的悲苦和不甘,他们位卑任重,处境困穷,无处诉说悲苦,因为收入低微,总不能让家人感到满意,所以回到家也得不到家人的安慰,有时还会受到讥讽,面对不如意的人生,只能自我安慰,不断地逃避。整首词词情并茂,凄苦悲凉,感人至深。

在格式上,《小星》是十分规整的,每节的前两句都是写景,但又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景中有情;后面的三句是言情,同样也不是单纯的抒情,而是景情相融。

◎江有汜◎

江有汜[1],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2],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3]

江有沱[4],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5]

【注释】

[1]汜(sì):由主流分出而后重新汇合的河水。[2]渚(zhǔ):水中小洲。[3]处:忧愁。[4]沱(tuó):江的支流。[5]啸:号哭。

【赏析】

《江有汜》一诗,弥漫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气息,仅仅从“汜”、“渚”、“沱”这三个字之中,就能让人感觉到一种空间的阻隔感。诗中的女子独自一人被留在了江沱之间,眼看着丈夫沿着长江之“汜”离她而去,因此,每章开头的一句写景,实则是为了引出“被弃”这一遭遇。

这是一首弃妇诗,弃妇诗大多抒写因婚姻破裂或丈夫变心而被抛弃的妇女的内心感受。这种类型的诗歌在《诗经》中十分常见,因为在当时的年代,女子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男子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丈夫是她们唯一的依靠。所以一旦夫妻间的关系亮起红灯,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女子,遭弃后的妇女其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都十分凄惨。

诗中的丈夫是一位薄情郎,他在返回家乡时将女主人公遗弃了。因此女子满怀哀怨,唱出了这首如泣如诉的悲歌。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开篇女主人公便哀诉着:“江河有着这条分流水啊,你啊——我的丈夫终于荣归故里,可是为什么不带我一同回去,为什么不带我一同回去,你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女子尽管伤心不已,然而从“其后也悔”这几个字当中,也可见出她的斩钉截铁。她可能是一位很有自信的女人,坚信自己在丈夫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因而女子以一种预言式的语气宣告,丈夫必将因为今日的轻率背弃而受到内心的折磨与惩罚。

后两章中女子的愤怒之情愈演愈烈:“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浩浩荡荡的江水自有洲边水将其分出,你回到家乡,不再相聚便匆匆忙忙地要离去。不再相聚匆匆忙忙地离去,将来你必定会忧伤不已!江水自有分叉支流,你回到故里,不见一面就着急离开。你现在不顾夫妻情面狠心地离我而去,将来又哭又喊地求我原谅也毫无用处。

在女主人公心里,江水的每一条支流都是摆在自己眼前实实在在的障碍。从江水有支流,引出“之子归”的事实,则在赋之中又兼有比兴的意味。诗中一连用了“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三句,将丈夫背信弃义的行径毫不留情地暴露在外,痛斥丈夫对她的薄情。

“不我以”,是不一道回去;“不我与”,是离开前不和我在一起;“不我过”,是描述丈夫有意回避。寥寥几笔就将丈夫的薄情寡义刻画得淋漓尽致,一副绝情绝义的嘴脸瞬间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中的“不我以”引出“悔”,“不我与”带来“处”,“不我过”导致“啸歌”,三者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个负心汉愈是绝情,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愈加严重。而女子除了对丈夫抱有这种报复性甚至诅咒性的心态之外,别无他法。甚至她根本无法预知丈夫离开她后,会不会如她所说的那样,后悔、忧伤、甚至号哭。

或许,受伤的女子都善用或犀利或刻薄的语言武装自己,让自己显得很坚强。《江有汜》一诗中,被弃的女子强忍着伤痛,在那个薄情寡义的男人面前把自己包装得像个刺猬。殊不知,身上的那些刺便是她最后也是唯一的设防。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1],白茅包之。有女怀春[2],吉士诱之[3]

林有朴樕[4],野有死鹿。白茅纯束[5],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6],无感我帨兮[7],无使尨也吠[8]

【注释】

[1]麕(jūn):獐子。[2]怀春:思春。[3]吉士:对男子的美称。[4]朴樕(sù):丛生的小型灌木。[5]纯束:捆扎,包裹。[6]舒:舒缓。脱(duì)脱:动作文雅舒缓。[7]感(hàn):通“撼”,动摇的意思。帨(shuì):围裙。[8]尨(máng):多毛的狗。

【赏析】

《野有死麕》是《诗经》中迄今为止争议最多的诗歌之一。近代白话文学、民间文学的倡导者顾颉刚说:“《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情歌……可怜一班经学家的心给圣人之道迷蒙住了!”顾先生所指的是以宋代经学大家朱熹为首的“经学家们”,他们认为此乃“淫诗”,是恶行邪说,非圣人之训。而现今人们普遍认为,《野有死麕》只是一首简单而优美的爱情诗。并不如郑玄所说“贞女欲吉士以礼来……又疾时无礼,强暴之男相劫胁”,显然郑玄把“怀春”之女看成了贞女,诗中的“吉士”也就成了强暴之男。

《野有死麕》的文字十分朴实、率真。第一段“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大致是说茂盛的山野中有只死去的獐子,白茅紧紧地包裹着它,村子里的妙龄少女刚刚春心萌动,幻想着爱情的如梦如幻,英俊的小伙子拿起锄头,背起镐头,看见可爱的姑娘们,便更加卖力地劳动,心里却暗自想着怎么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子。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这两句是导致此诗被批为“淫诗”的罪魁祸首。古时许多学者认为这是男女间淫邪的行为,有违大道。宋初欧阳修首倡此说,他认为:“纣时男女淫奔以成风俗,惟周人被文王之化者能知廉耻,而恶其无礼,故见其男女之相诱而淫乱者。”意在指出篇中少女不知检点,莽撞少年更是无法无天,两人光天化日的偷情之举,实在有伤大雅。

这种理解未免有点偏激,且盖上了后世人的思想烙印。从《诗经》所处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习惯来看,“怀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妙龄少女到了恋爱的年龄春心萌动,年轻小伙子看到自己心仪的女子想要展开猛烈的追求,这并没有什么不妥。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有学者认为这四句交代了恋爱的地点。树林里面有一排排整齐的小树,山野里有只死去的野鹿,用白茅紧紧捆住,少女们一个个拥有着姣好的容貌,白皙的皮肤,水汪汪的大眼睛,深邃如一潭湖水。天真的少女终于没能抵制得了小伙子追求的攻势,害羞地答应了他,悄悄地相约相爱。

女孩子总是害羞腼腆的,两个人在一起卿卿我我,生怕被别人发现,谨慎地相互提醒“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别动我的围裙,小点声音,千万别惹得狗儿乱嚷乱叫。

前两章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描绘男女之情,如同旁白一样娓娓道来,朴实率真。尤其是后一段卿卿我我时的言语,活泼生动,从侧面表现了男子的炽热直接和女子的含羞谨慎。开篇比兴,情景交融,正侧面描写相互掩映,既含蓄委婉,又露骨诱人,赞美了男女之间自然、纯真的爱情。

本诗与其他《诗经》篇目相比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值得注意:它打破了章法和句法。《诗经》中的诗大多都遵循四四一句、分章复沓的结构,而《野有死麕》的存在,使得《诗经》整体不那么格式化和程式化,更显生动隽永,清新自然。现代学者周蒙、冯宇在《诗经百首译释》中就说:“至于卒章三句,错互成文,且无来由,更觉‘兀突’,亦当有过渡衔接词句。”他认为卒章三句由祈使句组成,相互交错,起到了过渡和衔接的作用。

《诗经》在汉代被确立为经典之后,便开始了它漫漫的“厄运”历程。《诗经》不再被人们当作一部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歌谣集来看待,而是被曲解,并附会上了诸多政治因素,披上了浓重的诗教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诗经》的本相。到宋代情况更为严重,针对《野有死麕》内容的解析,各种说法层出不穷,且各有依凭。《野有死麕》弥漫着“恶无礼”、“淫诗”甚至“拒招隐”的色彩,这些实际上都是一种经学阐释。到了现代,《诗经》研究大师闻一多、胡适、郭沫若等人渐渐除去笼罩在《诗经》诸多篇章上的障蔽和迷雾,将《诗经》推回到歌颂爱情的轨道之上,终于使这首诗恢复了它的本相。

◎何彼矣◎

何彼[1]?唐棣之华[2]。曷不肃雍[3]?王姬之车[4]

何彼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5],齐侯之子[6]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7]。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注释】

[1](nóng):繁盛的样子。[2]唐棣(dì):植物名。属蔷薇科,花白色,有芳香。[3]曷:何。肃:庄严肃静的样子。雍(yōng):雍容、安详。[4]王姬:君主的女儿。[5]平王:东周第一代君主,名宜臼。[6]齐侯之子:齐国诸侯之子。[7]缗(mín):钓鱼的绳。

【赏析】

自古爱情都讲究个“门当户对”,似乎婚姻也总跟“般配”二字形影不离。无论是《西厢记》中的穷书生张生,冲破重重障碍终与莺莺修成正果,还是《红楼梦》中循着“金玉良缘”成婚的宝玉宝钗。每段爱情都需要一个外在的“契机”,或者满足一个般配的“条件”。两千多年前的《何彼矣》便是一首描述门当户对的爱情诗。

“何彼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文章刚一开头就将态度和立场阐明,一股酸酸的讽刺之味油然而生。这四句的意思是说:看,前面浩浩荡荡的一行车队,锣鼓阵阵,鞭炮齐鸣,喇叭和唢呐吹得格外起劲,喝彩声,欢呼声,声声入耳。怎么如此浓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娇艳美丽。只是还有一处美中不足:太过喧闹而有失庄重,太过轻浮而有失内敛。呵,王姬出嫁的车驾,果然“不同凡响”啊!开篇以唐棣花儿起兴,意在铺陈出嫁车辆及服饰的骄奢。“曷不肃雍,王姬之车”两句,俨然是路人旁观、赞叹、惊讶、冷语讽刺等的生动写照。

“何彼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第二章用桃李与男女主人公相比,着重刻画他们的光彩照人。意思是说,平王之孙容貌果真姣好,齐侯之子也的确风度翩翩。此处的赞美微露讽刺之意。据此,《毛诗序》以为《何彼矣》一诗的主旨是“美王姬”:“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古代学者多从其说。而近代多数学者俱从朱熹所言:“王姬下嫁于诸侯,车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家,故见其车者,知其能敬且和以执妇道,于是作诗美之。”大都认为是讥刺王姬出嫁车服奢侈的诗。

千百年来,《诗经》经久不衰,鸟兽虫鱼的意象至今仍神秘动人。“鱼”从古至今都与“多子多孙”、“爱情美满”、“连年丰收”等含义紧密相连。诗的第三章“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按字面理解是:什么东西钓鱼最方便?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齐侯之子风度翩翩,平王之孙容貌娇艳。此处看起来似乎晦涩难懂,但只要结合“鱼”在《诗经》中的意象便可让人醍醐灌顶。

闻一多先生曾说,“钓鱼”、“吃鱼”是《诗经》中恋爱、婚姻的隐语。就像古今许多民歌多以鱼喻偶一样(如《安化民歌》中的“大河里涨水小河里浑,两边只见打鱼人。我郎打鱼不到不收网,恋姐不到不放心”,都是以鱼比喻爱情的例子),本诗中的“钓”字,即用钓鱼比喻爱情。

《何彼矣》通篇类比、隐语,交替运用复沓和咏叹等手法。“齐侯之子,平王之孙”两句,反复吟咏,极言赞美又冷嘲热讽。各章前后两句一设问、一作答,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引人入胜。整首诗在诗人的视线中逐渐展开,节奏紧密。

简单的三句话,道出了一段天赐佳偶、地造一双、琴瑟和谐、鸾凤和鸣的好姻缘。尽管作者对王姬出嫁时车服的豪华奢侈和结婚场面的浩大略有讽意,但全诗仍充满了一种明朗的喜悦,一种欢欣之情的自然流露。古今人生之喜有三,男婚女嫁榜上有名,无论门当户对与否,大喜之事像甘霖,像皓月,总能让人感念于恬然的律动之中,赏心悦目,喜上眉梢。

◎驺虞◎

彼茁者葭[1],壹发五豝[2],于嗟乎驺虞[3]

彼茁者蓬[4],壹发五[5],于嗟乎驺虞!

【注释】

[1]茁(zhuó):壮实。葭(jiā):芦苇。[2]豝(bā):母猪。[3]于嗟乎:感叹词,表示惊异、赞美。驺虞(zōu yú):官家的猎人。[4]蓬:蓬蒿。[5](zōng):小猪。

【赏析】

“葭”为芦苇,“蓬”为蓬蒿,“豝”为母猪,“”为小猪,整首诗描写猎人就地取材,用身旁的芦苇杆制作箭矢,一箭就射到了五只母猪。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猎人用蓬蒿杆制作箭矢,一箭射到五只小猪。夸张的笔墨和描写,刻画出猎人技艺的高超。这样一来,这首诗就展现出一幅风光迤逦的高手猎人狩猎图,从诗意的贯通来看,本诗的实质的确应是赞美猎人之作。

诗中“彼茁者葭”,开篇就点明了田猎的背景和地点,春和景明,风和日丽。丝丝凉风吹拂着万物,树木成荫,野母猪藏在密密麻麻的芦苇之中,如此隐秘,聪明老练的猎人却能够“壹发五豝”。

打猎也要经常换地点,猎人来到了长满蓬蒿的原野,一望无垠的原野上,草浅兽肥,只见他“壹发五”,轻松地捕获了这些小猪。地点、环境不同,相同的是猎人高超的射猎水平和技巧。

整首诗内容简单,形式短小。诗人简单几笔就勾勒出生动形象的捕猎场面,且用语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之处在于对“发”字的理解,“发”在这里不取发达,发射之意,而取发育、生长的意思。此处有隐喻暗示之意。诗中关于草肥兽美、一派祥和的小农风光的描写,体现出周文王统治时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驺虞》表现出古代先民拙朴无华的愿望: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老百姓希望国家有一位英明的君主,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人民安乐,天地回春。人们按照季节播种粮食,庄稼收完,拿起弓箭到原野上打猎,过着这样一种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