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呼唤是孩子的“依恋游戏”
你的问题让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幸福的小女孩,不时地、有意无意地向妈妈撒着娇……而妈妈又是那么尽职尽责地守护在她的身边,虽有纠结,但却充满理性。
多么惬意、美好的一幅生活画啊!“妈妈,过来呀,我的汽车轮子掉啦”“妈妈,快来呀,帮我给娃娃梳头啊”……多么熟悉的声音,我想,凡是儿女已经成人远行的妈妈们,对这一幕都会充满深深的眷恋和温馨的回忆。
这是一个孩子的幸福,也是一个妈妈的幸福。但是,这一切,迟早都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远去……
两岁,是生命成长第一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孩子的语言能力及行走能力已经具备。这个时候,你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还是需要妈妈帮忙来解决,每每有处理不了的问题总是第一时间喊‘妈妈’,有时候是她自己完全能够处理的问题,都要妈妈来帮忙解决”,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她的独立能力差,有时可能还是她的一种“游戏”呢!她还没走出和妈妈的依恋期,2~5岁的孩子都会无意识地想让妈妈属于自己。她终于不用躺在襁褓里用哭声表达自己的愿望了,她发现语言可以呼唤到让她最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人,这种能力让她自己惊喜,并乐此不疲地一再使用。如果你发现她在这个过程没有恐惧和不安,而是很随意很愉悦,甚至让大人感觉她是很无意地就这样做了,我觉得你不必想那么多,就当是她自己的一种行为方式。你用平常心对待,该怎样就怎样,她的成长也就会该怎样就怎样,一般不会出现性格异常。
让孩子听到回应
当然,即使是孩子的“依恋游戏”,即使你想刻意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在她呼唤妈妈时,妈妈一定得让孩子听到回应,感受到妈妈对她的事情的关注。这个过程就是陪伴,也许陪伴的意义比刻意让她独立的意义更重要。不要觉得孩子的事情无意义,对于成长中的那个小生命来说,一切皆有意义。只有你的“随叫随到”,你才能观察到孩子的呼唤中,哪件事情是她自己能做的,哪件是需要你去帮助指导的。不能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对她说“你自己解决”。她反而会哭着说自己做不了,就放弃了自己的努力,实际上她可能只是需要妈妈参与这个过程。妈妈在身边,不用动手帮助,她就觉得妈妈已经参与了她的“工作”。幼小的孩子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由谁来解决,她的潜意识中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让孩子独自做事的过程,就是从妈妈这里把孩子独立出去的过程,是生命正常的代际心理剥离。
一个人从父母身边逐步独立的过程中,固然有父母从小不代替孩子做很多事情、不过分溺爱,主动培养起独立意识等因素,但我认为,其实能够让一个人独立的最大力量,就是给他安全感和爱。所有的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都要经历相同的阶段,都会具有相似的心理需求,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两岁的小女孩动辄求助于妈妈,是因为妈妈是她最信任的人,最能给她安全感的人,如果在她需要的时候妈妈能及时回应,随时辅助,就会保证她的安全感不会缺失。
所以,不要说“小孩子懂什么”;不要觉得“小孩子的事情有什么重要”,更不要说“去,去,去,没看见妈妈正忙吗”。孩子的内在有一个我们无法洞见的“精神胚胎”,需要我们爱的呵护。小孩子再小也是人,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就尽情地陪伴孩子“玩”这个幸福的游戏吧!
和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在0~3岁这个阶段,我们成年人是无法直接了解儿童的心理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无法直接对孩子施加影响。一切似乎都是在润物无声中完成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创设环境和条件,帮助这个幼小的生命成长。
这是人对这个世界适应过程的第一阶段,是人心理历程发展的开始。3岁以前父母的照料方式以及亲子互动关系,对于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独立稳定的人格很重要。有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根源,在于从小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是病态的。特别是在婚恋或亲子这种亲密关系中,很多心理不健康的人几乎都在重复着原始的、与父母之间的病态的关系模式。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建立一种健康的依恋关系,这对他一生的幸福安宁至关重要。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是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的前提。一个安全感十足的孩子,在他长大成人之后,一定会有一种独立的能力和力量,让自己健康地从父母身边剥离,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去为自己的生命和未来负责,也能够成为一个在奉献社会中让自己自食其力的健康的人。
这,正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谁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
父母是提供者、示范者,也是教育者。这三种角色的重任,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孩子生活、成长的主宰者,而是他成长的配角。再有能力的父母,也无力关照孩子一辈子啊!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让孩子在一个有意思的、安全的环境中生活,让孩子自由地发挥他们自己的能量,不必为孩子提供不必要的帮助。
儿子两岁多,上下楼梯时我总想保护他、扶着他,儿子就是不让,要自己上下。我很怕他摔伤,怎么办?他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段时间我特别担心,害怕他入园后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担心入园后孩子的安全问题,万一磕了碰了怎么办?万一手被门挤了怎么办?孩子能自己处理好这些事情吗?
放手让孩子去走自己的路
每个妈妈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担着无数的心,智慧的妈妈接受自己的这份担心和焦虑,但放手让孩子去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时时保护在旁。
两岁多的孩子已经达到他自己能够独立行动的阶段,学会了走路,能够触摸到一些东西,甚至还能独自尝试着爬爬楼梯这条他感觉很奇怪的“路”,他正在为自己的活动自由而欣喜呢,这时你要去扶他、保护他,他一定是不愿意的。父母的关爱和儿童的自由探索世界的心理,在这个时候就发生了冲突。他正在努力从周围的环境中寻觅一些积极而新鲜的体验。如果父母坚持“你不行,这样危险,快下来”,孩子就会发脾气。楼梯对他充满了吸引力,他可以手足并用地爬,也可以坐在台阶上双手撑地,而两足自由摆动,这种可以自由发挥他潜能的环境,能够健康地促进他的心理的发展。不管他歪歪斜斜,还是看上去站立不稳,他都是为了完善他自己特殊的功能、发展他自己而做的努力。成人此时只能后退一步,在一个被他允许的范围内随时准备着提供他需要的帮助。请注意,是他“需要的帮助”。如果不是他需要的,妈妈的保护和帮助此时就和他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愿望发生冲突,也就是成人的爱,反而成了他自主成长的障碍。
至于你对孩子去幼儿园后的担心和焦虑,我觉得大可不必。去幼儿园是孩子开始社会化过程的第一步,他已经具备了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能独自照顾自己的基本能力,如果不能,他也是在其中学习这种能力。幼儿园配备专门的老师,有适合幼儿活动的较为安全的场所,而且那儿也是继续锻炼他自理能力的地方。你需要做的是做好孩子入园的心理准备,带着他示范一下如何才能不被门夹到,如何避开危险之地,但不是把你的焦虑和担心投射到孩子那里,让他产生恐惧感,这会影响他对一个新环境的探索和接纳,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过度保护会限制孩子的自我能力
现代育儿焦虑已经成为很多妈妈的问题所在。小时候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是对的,但是保护到什么程度,什么事情应该保护,什么事情不应该保护,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在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孩子,他会在潜意识中限制自我能力的发展。心理学界发现,一些小时候经常得病的孩子,因为被父母高度保护,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即使他的身体已经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但他也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使用他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比如,在学校里,他不能跟周围的同学有智慧性地情感交流,不敢在体育课上跳高跳远……他已经认同了父母从小对他的保护:你身体弱,你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这时,父母如果不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承受,而是更加保护,孩子因为长期处于高度保护下失去的能力,就错过了补偿的机会。
比如,在孩子和同学发生争执时,父母去和他的同学谈,甚至和同学的父母谈;体育课不及格,孩子自尊心受挫,父母又去找老师谈……通过这样的保护,孩子在有父母帮助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学习、生活,但到了高中毕业,甚至在高二的时候,麻烦就可能会出现。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基本上处在社会化之中了,而那些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处在夹缝中,基本上最后就成为长不大的孩子了。
如果父母过度担心、保护孩子,不但会抑制孩子自我能力的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的不自信。有一个小男孩在滑滑梯时奶奶、妈妈总是在旁边扶着,生怕他摔着,后来她们意识到孩子比别的孩子不自信,还胆小,就放手让孩子自己滑。一开始,孩子不敢自己上去,一边爬一边回头看,他在渴望后面那双让他有安全感的温暖的手,可是这双手不可能在他身后扶一辈子啊!慢慢地,孩子的胆怯和不自信在大人的放手中克服了。
一旦孩子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因为我们的程序或者节奏去打断他们。如果孩子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情,在做事情中完善自己的心理,他的成长就是健康的。
给孩子自己努力的机会
孩子天生有自己做事的力量,很多时候只是父母的爱包围着,让他没有机会施展。你问:“孩子自己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吗?”我说:“一定能!”前提是你得现在给他自己长大的机会。否则,他可能就真的永远处理不好自己的问题了。
在《和儿子一起成长1》一书中,我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孩子从小就是处在父母养尊处优的保护中,幼儿园以前有父母、阿姨、爷爷、奶奶的“贴身保护”,选了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重点的高中、名牌的大学、不错的工作岗位,只是这个过程都不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是靠父母的能力。可是孩子进了单位后快到40岁了也没有取得好的工作业绩。孩子的父亲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实在帮不上孩子了,就埋怨说:“这个孩子真是不争气啊,从小到大给他多少帮助啊,离开我就成不了事了。”看着那位沮丧的父亲,我想:“这怨谁呢?是谁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啊?”
每个生命都是在摔倒中爬起来长大的,不摔跤不跌倒的孩子,长大了连爬起来的本领都没有。不管是狐狸,还是雄狮,动物界对幼小动物的“推开之爱”,值得父母学习。放手,才会让孩子走得更远、更稳健!
“破坏”中隐藏着成长的秘密
儿童在接受内在需求的指导,走出幻想,把玩具或者什么东西,当成了渴望了解和真正认识外界现实的工具。这样的“破坏”,对他是一种心理激励。
儿子3岁,喜欢撕纸,摔玩具,拆东西,我们给他买的玩具都让他破坏得差不多了,而且还经常把大人的东西弄坏,对他批评教育都没有用,请问该怎么办?
“破坏”中隐藏着成长的秘密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我的儿子小时候的情景。那些被他拆装过的钟表、录音机、收音机,还有被“剖腹”的玩具机器人,被摔坏的玩具小汽车……一幕幕,在那些只有儿童才会有的“破坏”行为中,隐藏着多少孩子成长需要的秘密。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玩玩具的时候,他的想象力给了玩具各种象征性的意义,但没有为儿童提供与外界现实相联系的富有实际意义的活动。玩具虽然能激起儿童的活动,但这种热情很快就被熄灭,这种玩具很快也就被扔掉了。因为玩具给儿童提供的环境,除了产生想象和幻觉,并不能使儿童在精神上全神贯注。所以,那些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孩子,会把手中的玩具当作“工作”的工具,拆卸或者摔砸。我们大人认为给孩子提供的玩具,是让他增长、展现智力的,并相信游戏和玩具就能够构成儿童的幸福世界,但实际上这远远不够。儿童有很强的心理能力,但这种能力必须在运动中得到实体化,才能真正使那个正在展现的人格统一,而不至于只是陷入幻想之中。而他对玩具或者他能够接触到的东西的“破坏”,正是他在接受内在需求的指导,走出幻想,把玩具或者什么东西当成了渴望了解和真正认识外界现实的工具。此时,对知识的探求,已经替代了把玩玩具时无目的的好奇和幻想。这样的“破坏”,对他是一种心理激励。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小孩子总是抱着一个玩具,或者拿着一个什么东西把玩,在幻觉中拟人化地和它说着自己幻想的语言,那是什么情景呢?心理分析家把这种行为称为“心灵的神游”。和那些颇具“破坏”性的孩子相比,后者对知识的探求能力和动手能力会在实体化的运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而那些“神游”的孩子也许会因为过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致力于实际事务,获得生活的技能。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孩子对玩具等的“破坏”看作是他在“工作”,只不过在一个以大人生活为主导的环境里,他想进行他的“工作”,可不就是对成人世界的“破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