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配角(3)

我不太主张那些新手妈妈们捧着“菜谱”式的教子书,把别的妈妈对孩子的经验和方法,直接拿过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这些东西不是“广谱消炎药”,只要症状相同,谁用都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心灵、有着内在充足的成长动力、有着他自身生命密码的活生生的独特生命,没有一概而论的方法可以用到不同的孩子身上,只能借鉴,不好硬搬。我更倾向于女性在做妈妈之前,就要经过“上岗培训”,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理成熟、性情稳定、不焦虑、有耐心的女性。多读一些经典的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学专著,了解并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认识并了解一个母亲应该具备的品格和素质,为迎接孩子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个“上岗证”不像我们在职业上的培训,没有机构考核,没有人监督,是用爱用心自觉的行为,而孩子是我们的“考核人”。

我身边也有很多的职业女性,她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抉择力很强,使她们在生孩子之前就对“妈妈”这个角色有了充分的认识,并用心“训练”自己做母亲的基本素养,所以基本能够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面对那个新生命。

当年我也是看了很多的教育和心理学专著,内化成自己做母亲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素质,它们改变了我的观念,让我了解并懂得孩子的世界,所以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就心中有数,面对出现的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和疏导。我觉得这就是“随机教育”。那些方法不是我从别人那里照搬来的,而是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面对自己的孩子随时采取的,随机应变的,它来自于母亲的内心,是悟出来的。

在《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中,我可能更多地和读者分享了一些让我受益的理念,而忽略了具体技巧性的案例。说实话,《和儿子一起成长》的策划人和编辑约稿这本书时,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二十多年过去之后,自己在事业的路上也是马不停蹄地往前走着,很多具体的细节也已经忘记了、删除了,记忆库让位给自己忙碌的事业了,所以书中难免有遗憾。

生命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个性特点,每一个好方法都是父母在这样的观念中,从自己孩子的身上发现最适合他的办法。人不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独具个性的、多元的,所以社会才是五彩纷呈的。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是家庭文化塑造着孩子的品行,更多、更直接有效的家庭教育,还是来自于父母的言行示范、家庭文化的熏陶,那些教子过程中的小技巧,都是在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下进行的。

如果用有限的时间去了解儿童成长的秘密,那我建议你不妨去读一读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和《有吸收力的心灵》,不过得用心去体悟其中的精髓,才能化为自己养育孩子的养分。

祝你做个快乐的好妈妈。

父母的权威不在于严肃的面孔

作为父亲,要对孩子进行“优质陪伴”。建立自己权威的最好途径就是懂得尊重他人。

儿子3岁了,最近一段时间非常排斥爸爸,什么事情总要单独跟妈妈一起,不让爸爸参与,这正常吗?孩子的爸爸常出差,尽管他每次回家也是竭力取悦宝宝,但宝宝对他还是比较疏远。父亲怎样才能在孩子教育中“不缺席”?请问父亲怎样才能在孩子面前建立起权威?

父亲给孩子的“优质陪伴”

孩子在0~3岁的时候,更需要妈妈的陪伴。女性适合哺育的身体特征和细腻温柔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妈妈在孩子的这个成长阶段比父亲更重要。母爱给孩子成长提供着最原始的生理满足、安全满足和爱的满足。所以在这个阶段,一般孩子和父亲的关系都是比较疏远的,甚至他还想独占妈妈呢。

3岁以后,他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感兴趣。他开始追逐父亲,是因为他喜欢父亲可能带给他的那个更加丰富的世界。直到5岁之后,父亲的爱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剥离和母亲的黏连,以便使孩子可以更独立地成长。一般来说,母亲总是太细腻、太放不开手。父亲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更大作用,就是别让那种强大的、自然的母爱,把孩子的独立能力吞噬掉。

如果父亲不能朝夕相伴就是“缺席”的话,那现在有多少父亲能做到在孩子的成长中不“缺席”呢?解决方法是两方面的,一是作为父亲,要对孩子进行“优质陪伴”。所谓“优质陪伴”就是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在长短,而在于能否利用有限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把父爱传达给孩子。

长期驻外不能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亲,一定要经常通过电话或者电脑和孩子交谈,让孩子感觉到父亲的关注。父亲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用不同的方式和孩子保持沟通交流,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益。

即便是不驻外地的父亲,这里面也有个“角色转换”的问题。有的父亲担负着工作重任,回到家庭和孩子在一起时,仍然不能轻松地呈现自己生活中父亲的角色,一边和孩子玩着一边手机不停,孩子好不容易和父亲在一起,这时他会怕工作把爸爸拖走,心里就容易有不安定感和分离焦虑;还有的父亲虽然也和孩子一起玩,但“角色僵化”,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不是那个能够懂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或者肆意嬉戏的父亲,传递给孩子的仍然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教师、政府公务员的语言或者是面部表情……我认为,一个男人不管他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回到家庭,在孩子面前,他就是那个很生活化的、能够给孩子温情和安全的普通父亲。就像数学大师陈省身,虽然是几代数学家的偶像,被认为影响了数学和物理学的走向,可是,对于他的一子一女来说,陈省身永远是那个热爱全世界的美食、喜欢奶酪“越臭越好”、在餐馆里点菜比别人更为拿手的父亲。

父亲以平等心尊重孩子

至于父亲的权威在哪里?3岁之前亲情的建立当然重要,但对于一个男孩的父亲来说任重而道远。

一般来说,孩子在5岁以后会更喜欢和爸爸玩,因为妈妈有很多规则:吃饭啦,洗脚啦,睡觉啦……总要他这样那样,而爸爸不会轻易打搅他的玩兴。爸爸在这个时期和孩子的关系就是陪玩儿,也不要教育孩子,等到孩子跟爸爸成了铁哥们似的朋友,爸爸的教育才会有效而不遭逆反。

我的丈夫在家里是一个很生活化的人,有时甚至很孩子气,所以,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他更像一个好朋友那样与儿子相处。他带儿子游玩,无论近郊远郊;骑着自行车转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体育、历史、社会、政治,甚至对异性的看法,他和儿子无话不谈……只要有时间有可能,他都尽量让儿子多了解男性世界——那个儿子迟早都要成为其中一员的世界。

我们传统观念上父母的权威就是孩子永远得听老子的话,父母永远是正确的。我一直说我们做父母的又不是真理之父、真理之母,凭什么得让孩子永远听我们的?

建立自己权威的最好途径就是懂得尊重他人。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做父母的真的要承认孩子自己身上的内在能量,自觉地把自己当成孩子成长的配角,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父母的权威,反而更能赢得孩子的信赖和尊重。我们一旦能够说服自己从“教育”的主角位置上退下来,甘当孩子成长的配角,那我们对孩子的爱将会更有价值。

“适当帮助”“适当给予”,父母的权威不在于严肃的面孔,不在于权位的高低,也不在于钱财的多寡,而在于能够以平等心尊重孩子的尊严和成长需求,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而不是全权代替,真正的权威和尊严也就由此而生。

尊重老人但坚持原则

随着孩子的“肉体胚胎”同时成长的“精神胚胎”,却需要爸爸妈妈的爱和尊重。

女儿一岁半,太任性,什么事情不依她就哭,还蹦着高地哭闹。她会故意把肉松撒一地,不让撒就哭。很多时候她想要的东西,晚拿给她一秒她也急。只要她无理地哭,我就不哄不管,她自己哭几声就不哭了。可是我们自己没住房,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听不得孩子哭,我们又不能当孩子的面和老人说什么,私下说了老人也不听,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请问孩子这样是不是问题很大?

尊重老人但坚持自己的原则

从你的描述中,我觉得你是个懂得面对孩子无理哭闹怎样解决的妈妈,现在面临的是怎样和老人统一态度的问题。

一般来说,三代同堂有利于孩子在感受亲情的融洽中,建立起健康的和人相处的模式。所以,在你的教育方法和老人不一致时,你不当面和老人冲突是对的。这不光避免和老人造成矛盾和不愉快,也避免你在孩子面前示范一种不良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如果让孩子感觉到了因为她,你和老人发生争吵,会让她幼小的心理产生矛盾,造成困惑。因为,在一个小孩子的心中,她不明白是非对错。父母之间,包括和老人之间,如果因为她而发生争执,对她不良行为的矫正反而会增加更大的难度。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有利也有弊。和老人同住,使孩子获得身边更多的人际关系的感受,但不同教育观也会引发成人之间的矛盾,这时孩子父母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很重要。如果你们确实只能和老人住在一起,建议你耐心地和老人谈谈,也可以和老人一起参加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课,不求改变老人的观念,只求他能理解你的管教方式。至于你不在时他还是由着小孙女,你也不要过于焦虑,只要你做妈妈的自己能坚持你的原则,对问题的解决也是有益的。

允许孩子情绪能量的发泄

孩子发脾气、抗争、犟嘴的表面之下,掩盖着一个活力被压抑的儿童。孩子在活动中受到的阻碍越少,他哭的时候也会越少;抚养者如果对孩子的哭不耐烦,恐吓或者惯着他,他就会胆怯或者倔强,也就很难保持一个健康自然的状态。爱哭和爱笑的孩子一般都是情绪很饱满的孩子,情绪饱满的人,生命的能量也就充沛。你的一岁半的女儿能蹦着高哭闹,说明这个小人儿身上有很充足的一种能量,千万不要压抑、训斥、打骂。她发泄的时候,只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就让她彻底发泄。你可以微笑地看着她,说“你在这里哭吧,哭够了我再来”,你去做自己的事情。先让她用这种她最熟悉的方式把情绪发泄完。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你别生气,也别对她瞪眼睛,更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说“你看这个孩子,真是没办法,都是让她爷爷惯的”。

对孩子的啼哭要能够忍耐,不要一哭就哄,就满足他。如果孩子本身没受到束缚,也没病没痛的,却动不动哭个不停,这样的哭一般是因为习惯或者执拗的脾气。那么纠正和防止这个习惯的方法,就是耐住心烦,任他怎么哭也不理他,或者在不让他察觉到的情况下用一个好看或者吸引人的东西去分他的心。注意,大人不理他的态度要比他哭的倔强更坚定,这样他以哭为“要挟”的目的达不到,也就慢慢不来这套了。

先处理完情绪,再处理问题。等到孩子平静下来,如果要进行教育,也不要讲是非对错的大道理空道理,对不到3岁的孩子讲道理有点困难,因为他还没有形成对外部事物的理性认知,而更多的是循着自身内在的感觉去做事,属无意识状态。不要说“宝宝刚才哭闹,这是坏行为”,这样会强化他的不良记忆。相反,这时父母只说明什么行为是好行为,宝宝要做这样的好孩子,正面引导,会有好的效果。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抚养者尽可能地在这张白纸上涂抹美好,孩子的思维就往正向和美好发展。可以说:“你跟妈妈说刚才为什么要撒肉松?说给妈妈听听?”引导孩子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情绪能量充足的孩子,可以多带她进行一些户外活动,等到3岁以后,可以多让她参加一些活动,如唱歌、跳舞等群体活动,把她高昂的能量引向正面的宣泄。试试看,这样她的脾气会不会平和一些。

小贴士|孩子任性哭闹背后有原因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好像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吃饱、睡好就不哭不闹了。慢慢地,他的需求越来越多,既要吃饱睡足,还要爸爸妈妈经常抱抱他,亲亲他,关注他,倾听他……那时他的哭声很有效,一哭就把妈妈召唤来了。但随着他的长大,爸爸妈妈对他的态度也就不这么耐心和柔情了。可是,随着孩子的“肉体胚胎”同时成长的“精神胚胎”,却需要爸爸妈妈的爱和尊重。只有这样,他这个小人儿才能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自信和快乐。如果爸爸妈妈不懂他的这种需求,他要用的最好用的“武器”就是他在生命之初无意识用的最有效的办法——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