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篇
对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一
公元2005年,是应该载入宁夏水利发展史册的一年。这一年,宁夏中卫沙坡头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了。继1958年先期建成的宁夏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之后,沙坡头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的建成,标志着宁夏引黄灌区在黄河干流上无坝引水历史的即将结束。在庆贺这一历史性成就的时候,应该提醒人们,此后,我们在沙坡头黄河岸边,再也看不到古老的黄河取水口的历史遗迹了。这遗迹,就是一条自美丽渠口开始,顺河势,用石头逆水而筑成的长长的堤坝围堰。在凭借人力尚不能在黄河干流上筑坝拦截河水的古代,正是这条在水流平缓的岸边逆水而筑的堤坝围堰,将水势汹涌的黄河主流挡在堤外,使堤内水势保持平缓,随着堤坝的向上延伸,自然的使堤内的水位达到合适的高程,从而顺水势将黄河水引入灌溉渠道之中。这条堤坝围堰的创建,使人们可以在黄河干流上开口引水,能够做到收放自如。由此,也就掀开了中国北方引黄灌溉的灿烂历史篇章。
黄河干流上做开口引水工程,这一创举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作一佐证。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至今2300多年前,战国秦昭王时期(公元前276~251年)修建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根治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广袤的川西平原,使之成为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主持设计和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成为举世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水利专家。他们精心设计建造的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等系统工程,至今令中外专家赞叹不已。都江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同样是在二千多年前。在中国北方的宁夏,在波涛汹涌的黄河干流上掘堤引水又该需要有多么高的智慧和胆识?!虽然,主持和修建这些工程的古人没有像李冰父子那样,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英名,也或许,这些工程是宁夏先人们群体智慧的结晶,但这遗憾并不影响引黄灌溉在中华民族发祥史中的重要地位。在黄河干流上开口引水灌溉,无疑是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虽然体现黄河干流开口引水主要技术难点的取水口工程历史遗存,随着沙坡头水坝的建成,将被淹没在洪水之中,但与取水口紧密相连,构成一个系统,密布在宁夏平原上的庞大的灌溉渠系尚在。宁夏通史称:“宁夏境内几条大的水渠,多修于汉代。史载:汉武帝时自朔方至令居(今甘肃永登)普遍修渠灌溉,汉时修的汉延渠,在黄河西岸,后经历代修浚,全长88.6公里,流经青铜峡市、永宁、银川、贺兰四市县,汉泊渠也开凿于汉代,后经历代修浚,现流经青铜峡、吴忠、灵武三市县,全长44.3公里。唐徕渠,始修于汉代,后唐代扩建延长,流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五县,全长154.6公里,是宁夏引黄灌区规模最大的一条干渠。”无坝引水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使宁夏地区成为中国北方最早进行农业开发的地区。“秦汉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后,中央王朝一项主要职能就是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和兴修水利。历代一直十分注重宁夏的引黄农业开发。不论是汉族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首先组织劳力复兴水利,因此,移民和修渠成为历代王朝经略宁夏的两项传统措施,水利的兴衰也成为一个时期宁夏地区政局治乱的首要标志,”“西汉前期、唐前期、西夏及元初、明初、清初,都是宁夏历史上移民屯垦和兴修水利的高潮时期,史籍中留下了这方面丰富的记载。引黄灌溉的农业开发,有力地改变着宁夏(特别是北部平原)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面貌。宁夏平原成为我国西北干旱高原上被沙漠包围的一片富饶的绿洲,五代以来就被称为‘塞上江南’,一直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引黄灌溉农业是宁夏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主体和核心,宁夏灌区平原也是西北少数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二千年间未曾间断过的引黄农业开发,使宁夏引黄灌区成为当今中国的第三大自流灌区。生活在先人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的这片绿洲上的人们,该筹划将遗留在宁夏大地上,至今还在发挥巨大效用的古老灌溉系统,像都江堰那样,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彰示其古老的黄河文明;该筹划在传承历史大兴水利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现代化农业建设为主要内容,让古老的“塞上明珠”在新时代再发异彩。
二
宁夏是国内水资源最贫乏的省区之一。宁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41.5亿立方米,其中,国家分配从黄河取水4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6%,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核心,就是要科学地规划好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这就有必要对黄河的现状认识清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有四大任务,一是确保黄河不决堤;二是确保黄河不断流;三是确保河床不抬高;四是确保黄河水质不恶化。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黄河不决口基本实现了。黄河断流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问题,最严重的年份,黄河自入海口向上720公里的河道没有径流,引发了严重的国家级生态环境危机,引起了各方面的极大关注。经过采取科学配置水资源等重大措施,从1998年起已做到了黄河不断流。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是580亿立方米,分配380亿立方米给沿黄各省区使用,控制210亿立方米用来冲沙和保持下游不断流。按照丰增枯减的配水原则,根据黄河来水的情况,国家对黄河流域各省用水进行统一调度。确保黄河不断流是国家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沿黄各省应该也必须服从这个大局。对于地处黄河中上游结合部,而且黄河水是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第一资源的宁夏而言,服从这个大局,就意味着要面对巨大的挑战。宁夏虽处黄河流域的有利位置,但不能凭借地利无节制的使用黄河水,还要时时准备应对黄河枯水期,国家将强令减少取水量的困难局面。进入二十一世纪,宁夏已经连续两次遇到配水指标被大幅度调减的困境。第一次是2003年,当年黄委会分配宁夏引水量24.87亿立方米,为正常年份的62.2%,宁夏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筹资2亿资金抗旱,付出了重大代价,但其后果,仍未摆脱农业减产的局面。2003年全区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减31.7%,其中,灌区粮食总产量减22.3%,灌区水稻减产28.6%。黄河取水量减少对宁夏经济稳定发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由此得到充分说明。第二次2007年,黄委会分配宁夏引水量33.54亿立方米,占正常年份的83.9%。现宁夏各级政府正在紧急应对中,其前景还难以预料。五年间两次发生大幅度调减黄河取水量的重大事件,这警示我们,调减引水量已不是偶然的实测库容仅为现象,似乎成为常态。引水量的大幅度调减,为宁夏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增添了重要变数,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程度。
第三个实现黄河河床不抬高的目标,目前任务仍很艰巨。黄河的输沙量大体是16亿吨,从上游到宁夏至内蒙河口的来沙量2亿吨,从河口到韩城来的泥沙量8亿吨,从韩城到三门峡的泥沙量是6亿吨。16亿吨泥沙中,4亿吨沉积在河床,8亿吨造了地,4亿吨入了深海。沉积在河床的4亿吨要抬高河床。要做到河床不抬高,就要搞好生态建设,控制上中游的水土流失。近些年来,治黄各省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我区为例,宁南山区以退耕还林草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内容的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势头很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面积每年约1000平方公里。宁夏向黄河的输沙量,多年平均约8000万立方米,现已减少了约20%。为实现黄河河床不抬高的目标做出了贡献。但宁夏搞好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的任务仍很艰巨,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还很大,约占应治理面积的49.4%。已治理的,其标准也不能算很高,其基础也不能说很稳固。另以青铜峡水库为例,建库时的设计库容为4.7亿立方米,2005年实测库容仅为3918万立方米,最大可调节库容仅剩800万立方米,可调节水头仅剩下0.5米。泥沙继续淤塞的结果,终有一天青铜峡水库水位将无水头可调节,电站也将成为径流电站,只能来多少水发多少电了。
第四个任务是确保黄河水质不恶化。黄河水质恶化现已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控制黄河水质,已成为继初步解决了黄河不断流问题之后,黄河治理最紧迫的任务。在黄河水质整体恶化态势中,宁夏黄河段是水质恶化较为严重的区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宁夏黄河段水质日趋恶化,相当长时段黄河水质是五类到劣五类水,近年来有好转趋势,但很不稳定。距离稳定达到三类水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我区境内的水系来看,几条主要排水沟,水质均呈五类和劣五类,相当一些水库和湖泊湿地水质也为五类或劣五类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沟水清、鱼儿游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几年,国家一级的水环境执法检查,我区一直被列为受检的重点地区。
分析黄河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于明确我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目标和任务,把握主要矛盾,制定出针对性更强的对策和举措,是十分重要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特别是做好对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要实现宁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四个重大问题。
三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保证。历时四年,由多部门协同,众多专业科技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参与完成的《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是解决宁夏水资源科学配置的重大科技成果。该规划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主线,贯彻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水型社会总揽全局,对宁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规划部署。该规划建立了水资源配置的宏观指导体系,提出了适合宁夏实际的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的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为宁夏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优化农业用水结构,保障民众利益,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用水,提供了科学依据。规划成果对促进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得出的一些主要结论,既是对宁夏最重要区情认识的深化,也是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应该引起宁夏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高度重视。这些主要结论:一是水资源短缺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宁夏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人口缺水压力系数达到0.81,属双重性缺水省区,也是全国最缺水的省区之一。宁夏唯黄河而生存,唯黄河而发展。根据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水资源分配方案,宁夏可耗用黄河水40亿立方米。黄河水利委员会强调指出,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效前,不可能增加宁夏耗水指标,而且还要根据黄河来水量,对流域各省耗水量进行同比例丰增枯减的调度。还将用国家立法的方式,强化这一调水原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宁夏农业、生态、工业和城市用水将严重不足。严重缺水影响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二是水资源利用水平低,用水结构不合理。宁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平均水平和西部同类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04年全区人均用水量126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全区万元GDP用水量1608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用水结构方面,农业用水比例过大,占总用水量的92%,而农业增加值仅占全区GDP总量的14%;工业用水占4.3%,工业增加值却占全区GDP总量的52%。宁夏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基础设施较差有关系,但也说明宁夏有一定的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近年来宁夏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了进展。但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宁夏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协调度为0.43,属极不匹配地区。宁夏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建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算清“水账”。四是国民经济需水分析预测提示,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必须做到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近期靠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远期必须依靠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大柳树工程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宁夏总的需用水量和实际耗水量呈现增加的态势。多年平均供水条件下,2010年需水总量72.7亿立方米,耗水量为41.1亿立方米,与宁夏可耗用水资源量指标41.5亿立方米相比,尚余0.4亿立方米,经济发展不缺水。2020年需水总量73.8亿立方米,耗水量为44.9亿立方米,耗水量已超出宁夏可耗用水资源量指标,缺水3.4亿立方米,缺水率8%,但届时如全面实现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目标,缺水问题可大为缓解,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太大制约。2030年需耗水量分析预测,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届时水资源供需平衡可以实现。如黄河西线调水及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不能实现,届时,由于节水潜力已控尽,宁夏耗用水量将大大超过宁夏可耗用水资源量指标,表现为严重的缺水,水资源将不能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上预测是在多年平均供水条件下做出的,遇有大幅度调减黄河取水量的年份,其水资源供需的不平衡,就成为需紧急应对的重大问题。除以上主要研究结论外,《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有关水资源污染、水环境治理、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特殊干旱期应急预案、保障措施、实施效果评价等研究成果,作为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前瞻性强的特点,也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和采纳。
《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是对宁夏南部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研究不够深入。虽然各专题中均有所涉及,但主题不够集中突出,结论不够明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宁夏南部山区而言,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战略问题。水资源相对不足而又流失严重是宁夏山区长期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宁南山区当地地下水资源贫乏,地表水量少质差,虽然属黄河流域的一部分,但地处黄土高原,引黄河水不可能,扬黄河水若是主要立足于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没有其他途径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选择,实际上也已经这样做了。若通过高扬远送黄河水以支持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即使工程技术上可行,但其巨大的投入和很高的营运成本,在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上难以立住脚,而且其巨大的扬水量大大超过国家分配给宁夏的黄河取水量,是不可行的。
宁南山区人类栖居的历史久远,历史上也曾有过水草丰美的时期,期间经历过由游牧到农耕文明的历史演进。千百年来,支持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水资源,其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这是基本的历史事实。《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宁南山区部分,应该紧扣着如何充分利用宁南山区大气降水资源这个主题来展开研究和规划。宁南山区大气降水资源量,据宁夏气象局提供的数据,包括海原县在内的宁南山区6县区,多年平均为95.48亿立方米,占宁夏全区多年平均降水资源量149.49亿立方米的63.9%,其数量超过《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所确认的宁夏可耗水指标41.5亿立方米的一倍还多,是数量巨大,虽有利用,但其利用空间还有很大的水资源量。是否应将大气降水资源量计入可耗水量资源指标,也许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研究口径问题。计入多大数量在理论预测和实际调度上也存在着难点。但从宁南山区千百年来的实际出发,做到大气降水的资源化,始终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系统的研究规划宁南山区大气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是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宁南山区由于认真实施了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治理、生态移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大气降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其标志是土地的产出得到了稳定的提升。1995年宁南山区六县区(含海原县)粮食总产量29.6万吨,粮食单产58.7公斤/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0万吨,粮食单产142.6公斤/亩。10年间,粮食总产量提高了 136.5%,粮食单产提高了142.9%。如果说,经多年的努力,宁南山区已基本解决了关系民生的温饱问题,其根本的一点是在大气降水资源的利用上取得了意义重大的进步。宁南山区农业,其本质特征是雨养农业,雨水多少及其利用状况,决定着土地的产出。粮食总产量和单产的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大气降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得到了提升。宁南山区农业社会特征明显,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论对现阶段的脱贫致富,还是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宁南山区农业的发展有待于在解决大气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找到新的更大的突破。宁南山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就是要在总结已取得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和运用国内外先进集水和节水技术,紧紧抓住更充分利用大气降水资源这个关键问题,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案。循着这样的思路开展规划研究,一是符合宁南山区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和现在宁南山区展开的一些重大工作有机衔接起来了。宁南山区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工程、以高标准机修梯田为核心的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等等,这些工程无一不涉及到对大气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对宁南山区大气降水深入系统的规划研究,正是对这些重大工程实施及效果评价的有力支撑。
宁南山区大气降水资源的规划研究,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大气降水年际间变幅较大;降水的时空分布与作物需水期有时错位;大量长期存在的荒山秃林坡耕地使降水资源大量流失等。面对这些难题,我们不能束手无策。应该看到,近些年来,我们在攻破这些难题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如为化解降水错位而采取的增秋减夏的作物布局;为化解降水年际间变幅大而采取的坝、窖、池联用的补灌模式;按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要求,将治沟和治坡结合起来,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模式,等等。这些意义重大的探索,正需要我们通过系统的规划研究,在新的经济技术基础上给予深化,给予提高,变成行动的指南,变成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宁南山区水环境容量低而又发生严重水污染的新问题,也需要通过规划研究,提出治理对策。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规划研究之后,可以设想,如能将宁南山区大气降水资源稳定而高效利用其中的10%,20%或更多,对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将会展现出什么样的前景?其实,即使提高高效利用大气降水资源一个百分点,对宁南山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而值得追求的目标。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对宁夏而言,构建人与水资源、水环境的和谐关系,是首当其冲的迫切任务。《宁夏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完成及进一步完善,为构建这种和谐关系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参与这一重要工作,付出辛劳和智慧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预祝规划研究成果为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007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