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禹偁

【词人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诗人、词人、散文家。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进士,先后赴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然因为人刚直,敢于直谏,屡遭贬谪。晚年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王禹偁一改宋初小令的柔弱奢靡,文风自然清新,平易畅达,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其作品集录于《小畜集》,今存词一首。

点绛唇(雨恨云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①,谁会凭栏意!

【注释】

①睇(dì):斜着眼看。

【赏析】

这是北宋王禹偁流传于世的唯一词作。他一改宋初华丽奢靡、柔媚艳冶的词风,整首词作清丽雅致,堪称宋初词坛的一缕清风。

开篇一句“雨恨云愁”以情带景。江南烟雨细濛濛,氤氲云朵朵,如此幽美景致堪称一幅佳画。然而,雨云本是无情物,又何来恨与愁呢?词人心中郁结,抱负难展,所以在他眼中,这江南的绵绵细雨,分明是恨意浓浓;天上层层叠叠的云朵,分明是愁思难解。无情景物有了人的喜怒哀乐,被赋予了人的感情。

虽然作者眼中的云雨难消愁思恨意,但是江南的景色“依旧称佳丽”。这“依旧”二字并非毫无来由。南齐诗人谢胜在《入朝曲》中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延乘“依旧”二字,笔触之中隐隐包含着淡淡的哀叹。

词人并未吝惜笔墨,而是对江南的“佳丽”之景做了更细致的描绘:悠悠烟雨缭绕,朦胧中能看到湖畔的江南小村和点缀其中的鱼市,炊烟袅袅,细卧空中。景色清丽淡雅,宛若风景画卷。“孤烟”这一意象让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诗显壮怀激烈,词显清丽动人。王禹偁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水村渔市的动人情状。

然而,词人的心情并未因这江南的清丽景致而变得欢愉。“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看着水天相连处,一行大雁展翅翱翔于天际,词人不禁联想起“平生事”。自古,诗人、词人常用鸿雁寄托情怀。李白在《相和歌辞·鞠歌行》中写道:“奈何今之人,双目送征鸿”,这“征鸿”是感叹凄凉;刘长卿的“逋客多南渡,征鸿自北飞”(《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这“征鸿”是述说心中的无奈苍凉;李清照的“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这“征鸿”则是倾诉哀婉衷肠。

飞过的征鸿使王禹偁想到了自己的男儿壮志、平生抱负。虽然出身贫寒、门第卑微,但是他对仕途满怀抱负;得中进士后,他却只做了一个小小知县,又因仗义执言屡遭贬谪。他恨意难消,恨的是伯乐难遇;他愁思难解,愁的是知音难觅。词人心中困苦,不知何时才能一展才华抱负,如同征鸿一般展翅搏击于天际。

最后,王禹偁不禁感叹:“谁会凭栏意。”凭栏,即倚靠着高楼的栏杆,凭栏之人多有所思。如宋代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同样的意象,两位词人却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岳词热血满腔、气壮山河,一位奋勇无畏的民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王词则委婉含蓄,将万千思绪都寄托在对远去飞鸿的凝视之中。

【大师导读】

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足以追配此六君子者。

——宋·苏轼

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