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煜(2)

“太匆匆”紧承“谢了”二字,直言叹惋之情。“匆匆”已含无尽悲哀,“太”字则为这种悲哀更添一笔凄苦。花谢本是常事,但此时春意未去,红花却过早凋残,自然引起作者无限悲叹。“无奈”一句,点明花瓣凋残是因“朝来寒雨晚来风”所致。花残本已引发作者的哀怜,何况是因遭受风雨摧折而纷纷凋落,这与作者的遭遇和心情不谋而合。他看到满地残损的花瓣,仿佛看到了自己饱经痛苦的一生,因而发出“无奈”之叹。

“胭脂泪”三字,呈现出婉约词香浓艳丽之风,但李煜即景而言,自然写出,真挚动人。红花层层叠叠落了满地,花瓣被雨浸润后,如胭脂一般鲜艳,花上犹带的雨痕如泪痕一般,仿佛正在自怜凋谢的命运。“泪”字将花人格化,实际是作者将自身情绪投射其上,花之“泪”便是人之“泪”。此处词境上物我交融,文字上却浑然不露雕饰痕迹。

“留人醉”,并非指酒醉,而是痴迷如醉之意。人与花泪眼相看,分明是人想要留住花的美好,却以为是花在留人。这里承接上句的“泪”而来,延续物我一体的手法,将人的痴醉刻画得十分传神。正因为痴醉,所以想要徒然留住花期;也正因为痴醉,所以分辨不清究竟是谁在多情相留。

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谁也留不住谁,两者相看的时日能持续多久?此情此景“几时重”?这一问,因早已知道答案,所以显得凄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既是对上句的作答,也是前文所郁积的情绪的爆发。“自是”二字,流露出“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绝望和哀怨,并由此上升至对生命固有缺憾的深远慨叹。

“人生长恨”言人生失意之痛,“水长东”则将人之憾事比喻成滔滔不绝的东逝之水,与李煜《虞美人》中“一江春水向东流”寓意相同。水向东流,暗含永恒不变的意思,将它与人生之恨相提并论,并不仅仅提取一己体验发出感慨,而意在指出普遍意义上的、人所共通的“恨”。

此词文字浅白,而词意密合;情近意切,气韵贯注其中,使词情充沛;用语简洁,却能道出丰厚的人生之思。

【大师导读】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性情。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自属有目共见。

——周汝昌

句句明白,没有一个生字。句句凝练,没有一个废字。寥寥几笔,情景毕现。这才叫大家小品,能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周国平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这首《相见欢》中没有华丽的辞藻,结构上也不见新巧之处,全篇浑如白话,却自有一种天生的风姿,引人入胜,正如清代周济对李煜词的评价:“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上阕开篇将情与景杂糅写出。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非纯是技巧,而是词人切身体验的自然流露。他被宋室幽禁,每天目见耳闻的都是这座深幽小楼以及庭院,其中的景物早已与他孤独凄清的情绪融为一体。无论是幽寂的庭院,还是如钩的新月,或高耸的西楼,都沾染上了他深深的愁与恨。

特意点出“独”字,表明是独自倚楼,倚楼而“无言”,可见愁绪之深。在一人一楼的冷寂场景中,又衬以一钩冷月,营造出凄婉之境,将“无言”的情绪渲染得更加凄迷。“月如钩”还表明这是一弯残月,月的阴晴圆缺正如人的悲欢离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契合人的心情,而且为下阕抒发离愁奠定了基础。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二字直点心境,同时也是对“梧桐”、“深院”、“清秋”这些景物的概括。梧桐在古典诗词中历来象征愁绪,李煜词中亦是如此。“深院锁清秋”,表面写深院锁住秋色,实则暗指词人被幽禁的处境。正因为身心皆被锁在小院里,所以李煜才会“无言独上西楼”。由此,被“锁”的人与被“锁”的梧桐、清秋,真正实现物我如一的境界。

下阕抒写离情别绪。“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三个短句把抽象的愁绪比喻成具体的丝线。因“丝”与“思”谐音,所以诗词中多有此喻。但李煜的比喻却翻出新意:丝线即使成为一团乱麻,也可以用快刀斩断,但心中的愁思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李煜的“离愁”不是一般的分离之悲,而是痛失家国江山,从一朝君王沦落为阶下囚的深切悲苦。这种悲苦令他上西楼而“无言”,因为不可说,也难说出口,因此“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心中的离愁品起来究竟是什么滋味,词人也说不清楚,于是只好说“别是一般滋味”。“别是”二字,是对汹涌澎湃的感情有意识的抑制。一曲亡国之音,不得不发之为声,却又不堪唱,不能唱。词人心头滋味之复杂,可想而知。愁到深处,实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李煜对“愁滋味”的描述,实际上是无解之解,但千古之下,撼人心腑,足见其直击心灵的力量。

【大师导读】

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

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

——清·徐釚《词苑丛谈》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赏析】

创作这首词时,南唐已破,俘虏李煜被软禁于汴京。他回首城破国亡之时教坊奏乐,辞别金陵的情景,有感而发,词中蕴含浓郁的家国之悲和身世之痛,以及词人对自己一手断送江山的深切悔恨。

南唐自公元937年立国,至公元975年亡国,时间跨越近四十年,故词开篇说“四十年来家国”。南唐最盛时幅员辽阔,拥有三十五州,因此称“三千里地山河”。前两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回忆故国景象,气势开阖,情感沉郁。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描绘金陵的宫殿。“凤阁龙楼”极言宫殿的巍峨气势,“玉树琼枝”则表现宫苑里奇花异草竞相斗艳的景象。透过这两句,一方面可看出太平岁月里国家的繁荣与宫廷的豪奢,另一方面也可见李后主安于逸乐导致国亡的事实。

在汴京“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里,李煜回忆起过去的繁华生活,常常表现出既留恋又悔恨的心情。“几曾识干戈”一句便是如此。此句紧承上文中的繁盛气象而来,当年富饶的小朝廷偏安一隅,悠然自得,何曾料到会有战乱干戈呢?“几曾”二字流露出怨恨之意,词人痛恨宋军打破繁盛美梦,另外还颇具警醒意味。正因为“不识干戈”,所以当时国亡在即,君臣依旧醉生梦死,浑然不觉。如今由李煜这位亡国之君道出,便有沉重的悔悟破纸而出。

下阕以“一旦”领起,写国破之后的事,将上阕盛景一扫而光。李煜写自己“归为臣虏”之后,“沈腰潘鬓消磨”。“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消磨”一指肉体,一指精神。史书记载,李煜的臣子徐锴临终之时曾说过“吾今乃免为俘虏矣”,表示庆幸之意,而身为皇帝的李煜却“肉袒出降”,甘做“臣虏”。被俘后的屈辱和痛苦,透过“沈腰潘鬓”四字,可见端倪。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词人回想起离开金陵那日,仓惶之间辞别太庙时,教坊乐工正吹奏着一支离别的曲子。“最是”在情感上有叠加递进的效果,突出词人对此事印象深刻,却不堪回首。当时正是亡国之际,李煜匆忙辞别太庙,心中充满前路未知的茫然和凄楚,偏偏又听到教坊奏乐,悠扬的乐声瞬间触动了他心中最深沉的隐痛。然而,这种痛楚无法诉说,也无人可诉,只能“垂泪对宫娥”。

词人直写亡国之事,却没有着笔于亡时情景,而是用几近口语的浅近语言,择取印象最深的细节直接道来,毫无矫饰,因此也就越发显得深沉惨痛。

【大师导读】

东坡书李后主去国之词云:“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以为后主失国,当恸哭于庙门之外,谢其民而后行,乃对宫娥听乐,形于词句。

——宋·洪迈《容斋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