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983外商投资蜂拥而至(2)

五是改革现行管理体制,进行行政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新尝试。

梁湘讲的5条经验中,第二条筹措资金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最难的,也是外界最为不解和议论最多的。这一条是由一个叫尚志安的人发明的。

1980年,在深圳“卖地”半年后的一天,刚从湖北武汉来到深圳的“九头鸟”尚志安像外商一样走进了深圳市政府,他夸海口说:“给我政策,不要市委一分钱,我在荒山野岭的上步开辟出一个工业区来。”

反正,不用投钱,就给他一块地折腾去吧。

尚志安拿着土地批复文件找到银行,贷款2300万元,就在上步建设第一栋厂房,厂房还没建成,就开始预售,拿到购房预付款,再去建新厂房。一栋刚建好了,下一栋就预售了。不停地预售,不停地收钱,不停地滚动。

如此,到1983年,一个上步工业区已经不够尚志安折腾,八卦岭工业区随之开发。此时,香港联城公司在文锦渡口岸开发联城片区,港人文伙泰在老城区进行城区改造,开发华城开发区,刘天就也在布吉开发了工业区,罗湖、福田的开发工地便成了片。而南山蛇口工业区如火如荼,沙河的华侨农场也进入开发期。整个深圳大开发的局面已经铺开。

深圳形象地把这比做“借鸡生蛋”。有人从别人手中借了10个鸡蛋,一年利息100%,即一年后要还20个鸡蛋;这人拿10个鸡蛋孵出10只鸡,一年后10只鸡生了100个蛋。还了20个蛋,就赚下10只鸡80个蛋。这是经济学中最简单的资本增值原理,当然要附加一些前提条件。

其中,有一个条件是有人来租或者买建的厂房。只要有这一条,政府就放心地给你地,银行也大胆地给你钱。

尚志安盖的上步第一栋厂房刚开工,就有企业来预订了。这家公司叫家乐床具家私厂,可看做是深圳的第一个品牌企业。

现在,这家企业还在上步工业区内,在振华路上建有“家乐”大厦,业务还是为国外客商加工床褥和家具。

港商来料加工,让深圳市属的那些奄奄一息的企业,都焕发了生机。1981年6月,香港金龙机械厂的姚先生来到深圳市机械厂,从皮包里取出一张从香港一家杂志上剪下来的广告图。图纸上印有两种不同外形的外国制造的单色纸箱滚筒印刷机。他对厂长老王说:“你们能不能按照广告上的图样,制造同类产品?目前,这种产品在港澳市场短缺,十分畅销。”老王接过广告图,沉思片刻,说:“什么时间交货?”姚回答说:“越快越好,争取4个月交货吧!”第三个月姚先生被请到了深圳,一台单色纸箱滚筒印刷机样机就摆在了他的面前,此后订单接踵而至。

到1983年5月,上步工业区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一个以电子为中心,兼有航空材料、机械、印刷、家具、服装等行业的工业基地。

天助深圳,上步工业区开发中不但招商踊跃,而且还有意外的惊喜。1983年年初,上步工业区传来喜讯,区内发现优质矿泉水。经过勘察,它的水质上乘,放射性元素氟的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矿泉水埋藏在离地面40~100米之间,封闭条件好,水的化学成分稳定,水色清澈透明,略带啤酒味。据测试,每升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含量平均达923.62毫克,与中国着名的五大连池矿泉水相类似,属重碳酸碱土泉。矿泉水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既可生产瓶装矿泉水饮料,又可提供矿泉疗养服务,发展旅游业。

消息一传出,比利时工程企业有限公司就前来洽谈投资兴建矿泉水厂,投资额1000万美元。接着又有香港中化企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港元来开发上步地区井田矿泉水。

这成为深圳后来知名的怡宝、景田、益力等矿泉水品牌的起点。

尚志安的开发模式得到实践的证明,他的公司也被列入市属企业的序列,称做深圳工业发展服务公司,这就是现在深圳鹏基公司的前身。

坟场建起知名手袋厂

深圳建设遍地开花,从市里到村里,都在招商引资。大开发引来大投资,深圳遍地是工地。

1983年10月31日,日本三洋株式会社在深圳设立独资大型企业三洋电机(蛇口)公司,正式开业设厂7间,这是深圳外商投资企业的一件大事。因为,它不但是深圳第一家日本外商独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日商独资企业。为此,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亲自致电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社长井植薰,引用唐代诗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表祝贺。

不过,大头岭一家坟场中的手袋厂声名鹊起,可能更让深圳人兴奋不已。

这时候,深圳还是深圳市与宝安县并存的建制。宝安和龙岗、盐田等区还属于宝安县的管辖。罗湖、福田、南山开发热火朝天,宝安县也不甘落后,纷纷出招招商引资。

1980年宝安县轻工业局找到局里干部张冠中,要求他去办一家企业,因为他出生在香港,能够从香港招商。办什么企业,到哪里办,什么都没有告诉他。

张冠中童年时就对手袋着了迷。他在香港出生,儿时走街串巷,看见小巧玲珑的手袋,非常喜爱。打从那时起,就憧憬着当个手袋商人。解放后,父亲带他回老家宝安县布吉农村读书。有一次,跟父亲到宝安县城,路过县城附近的大头岭,父子谈心,他说想当个手袋商。父亲指着大头岭说:“以后就在这岭头办手袋厂,当个手袋大王吧!”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

光阴似箭,一晃过了十多年,1959年,他当上了小学校长。看见学生们都提着藤笈当书箱,很笨重。这使他“旧梦重温”,他对学生说:“我以后办工厂,做手袋,让学生们买上手袋当书包,既斯文又方便,就不用藤笈了。”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张冠中想起了对父亲和自己的学生许下的心愿,他要在大头岭办一家手袋厂。

当时黄金地皮有的是,他偏偏要选大头岭,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这是一个“鬼地方”,是个荒凉的坟地,原宝安县火葬场。张冠中带领二十多个人到这里安营扎寨,平整土地,靠贷款盖起了两幢厂房。

栽下梧桐,却没有引来凤凰,外商认为这里不吉利,闻者生畏。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法国女商人洽谈合作项目,当时市区修建道路,未通汽车,张冠中便到罗湖桥头,用三轮车接这位客商,连人带车又拖又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她带上了大头岭。谁知道,这位女人下了车,环顾四周,见到坟墓累累,只说了声:“这个鬼地方能办工厂?”掉头就走了。

这并没有使张冠中泄气,他继续找合作伙伴,结果与香港一位手袋制造商崔先生合作,办起了深圳市首家手袋厂。办厂第一年就创汇几百万港元。张冠中别出心裁,设计生产出一种造型美观、印上中英文字与深圳罗湖桥风光的皮革手袋,还生产了以五光十色的塑料胶珠压成的女装手袋,款式新颖,参加中国、日本、联邦德国、挪威四国在北京举行的产品展销会,被抢购一空。

没过几年,手袋厂固定资产达到一亿多元,成为国家二级企业。有一天,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商人来到张冠中办公室,开口便说:“张先生,你的厂鸟枪换炮呀?”张冠中一时反应不过来,犹豫地说:“莫非你就是坐过我的三轮车的那位法国女士?”答说:“不错呀,张先生记性真好!”老张说:“你的记性也不差,还记得到敝厂来,欢迎,欢迎!”这位女商人说:“是想看看这个鬼地方,真想不到变成了聚宝盆!”

外引带动内联

除了同外商合作外,特区还同国内14个中央部门、20个省市合办了400多个企业,以弥补当地资金和技术的不足。不过这些内联企业,也大多与外商合资。

中航技是最早到深圳投资的内联企业,其最早的航标厂,都是与香港大同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邓焜合资兴办的。2005年,已经退休的金击强回忆起这段历史。

1980年年初,航空部辅机局副局长金击强被委任兼任中航技总公司的副总经理,筹备深圳办事处。

有一次,北航的党委书记陈达明为金击强介绍一个朋友,这个人就是邓焜。邓焜参加革命很早,陈达明在东江纵队当政委时,邓焜夫妻俩都是他的部下,但后来邓焜去香港经商,陈达明则留在了革命队伍。邓焜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因此与大陆很多领导人都有联系,改革开放后也与国内的人做生意。

邓焜当时是一机部机床香港总代理,从香港出口的机床都经过他。可是,他当时对国内的机床质量失去信心了。邓焜说话很直,说大陆机床到香港,不是漏水就是漏油,质量不行。金击强说:“你没与航空部打过交道,我们的飞机系统如果像你说的漏气、漏油,飞机早摔下来了。我们上天的产品比地上的产品要求高得多,高空压力小,压差大、温差大,更容易漏气、漏油,我们在高空几万米都不漏水、漏油,在地面就更不在话下了。”

邓焜觉得有道理,但并不太相信。当时邓焜在香港制造塑胶机,金击强提出可给塑胶机配模具。如果信不过,可先弄个比较复杂的图纸让他们做。邓焜以高薪在香港聘了一个搞模具的高手王德高,他带来两套图纸交给金击强。金击强给宝鸡212厂打电话,让他们选两个最强的设计员,到了深圳不许干别的事情,就在招待所把图纸的一个个尺寸消化,毫不客气地把他们图纸的毛病挑出来。过了3天时间,他们消化了这两套图纸并挑出许多毛病来。两个设计师把图纸一谈,邓焜服了。他请了个高手,却被挑出这么多毛病。他认为这两个设计师真懂行,但这个模具能不能做出来?金击强再给宝鸡212厂领导打电话,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做这个模具。212厂领导要求工厂停人不停设备,一个多月干出来了,但路上却运了两个月。做出来的模具邓焜很满意,可是邓焜说:“金总啊,你可以指挥厂,但你不能指挥铁路呵。”金击强说:“我们可以把人调到深圳来,在深圳办厂,问题就可解决。”

1981年9月27日模具厂正式开工,成为航空部在深圳办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厂虽小但开启了深港合作办企业的第一步,意义不同寻常。

打工妹当厂长

外商投资建起了一座座崭新的工厂,带来了新的管理和理念,不但引发了制度的变革,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成长的机会。

1991年,电视连续剧《外来妹》红遍大江南北。女主人公赵小云从一个普通的打工妹成长为一个乡镇企业的负责人,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飞跃。

可以说,在深圳有无数个“赵小云”。1980年,打工妹张桂梅就当上了厂长,算是最早的“赵小云”吧。

“1980年9月。南方的初秋,依然是热浪灼人。在深圳市宝安县龙岗工业区管理办公室里,工业区负责人和一位香港皮鞋商对视坐着。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只听见头顶上的电风扇发出呼呼的声音。港商不自觉地解开系在脖子上的领带,顺手拿起桌上的茶杯,呷了一口浓茶,嘴巴嚅动着,话没说出喉咙又咽了下去。”

“‘让阿梅,张桂梅当厂长,你看如何?’还是我方负责人打破了沉默。”

“‘张桂梅?!’港商又惊又喜,没想到,双方竟是不谋而合。”

这是邱远光、叶万片报告文学《她从乡村来》描写的真实一幕。

当了厂长,张桂梅要填一份简历。她写道:1961年至1967年,读小学;1967年至1968年,读中学;1968年至今,在家务农。再往下,她难住了,如今又算什么职业呢?她既不是全民企业的工人,也不是集体企业的职工,又算不上是合同制工人,更不算干部,她的户口、粮食关系,仍在农村,她的名字仍工工整整地记在生产队的花名册里,她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就是这样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中学读了一年的农家女被投资双方选中当了厂长。

张桂梅干得怎么样?1983年,她当厂长的皮鞋厂已经由一间变成了4间,她当上了4间厂的厂长,每一间厂,她又选了1个副厂长。一厂的20岁,二厂的22岁,三厂的25岁,四厂的也只有22岁,都是年轻的打工妹,她们成为张桂梅的得力助手。

1984年9月24日,《深圳特区报》发表这篇报告文学时,还刊登了张桂梅当时的照片和张桂梅与4个副厂长的合影。

在龙岗工业区,打工妹当上厂长的不只张桂梅一个人,1983年已经有26个打工妹当上了厂长。

到过深圳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字:“年轻”。年轻的特区,年轻的城市,年轻的事业,年轻的人。

在深圳的各个单位,老年人不多,中年成了长者,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主力军。处处有青春的活力吸引感染着你,处处有青春的气息包围着你。从厂长、经理、董事、工程师到一般的工人、职员,无不以他们那种当代开放型的年轻人特有的充沛的精力、敏锐的思维、犀利的词锋和青春的美,征服着每一个来访者。

从秘书到深交所创始人

1983年,有一个不太年轻的人必须提及。当大家都涌向深圳创业的时候,他却东渡日本留学,学习让人不着边际的证券知识。

这个人叫禹国刚,原籍陕西安康,1964年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至国营三三七厂工作。陕西位于中国西部,与沿海边境地区的深圳相隔数千里。1982年,禹国刚的一位亲戚从陕西跑来深圳,没多久,他就去信动员禹国刚举家南下,信中说:“深圳目前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我敢说这就是美国当年的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