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 韩震主编
- 3980字
- 2016-01-05 13:58:49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译文】
《诗经》说:“一个国家国土面积几千里,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诗经》又说:“叽叽喳喳的黄鸟,栖息在草木茂盛的山角里。”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选择一个好的地方来栖息,难道一个人反而不如一只鸟吗?”
【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姓孔名丘,因为他的学问很大,品德也很好,人们很尊敬他,就称他为“孔子”。他教了几十年的书,有很多的学生,他的学生把孔子平时讲的话记下来,编成了一本书,叫《论语》。
【小故事】
子贡领赏
孔子有三千多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子贡,善于经商,赚了很多钱。春秋时期很多小国家为了当霸主,常常发动战争。当时的习惯是,如果一个国家在战争中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会在他们脸上刺字,并把他们当奴隶使唤。这些士兵因为脸上的字没有办法消除,所以一生都只能留在敌国当奴隶,生活十分悲惨。
孔子和他的很多弟子是鲁国人,鲁国有很多士兵在别国当奴隶。鲁国的国君为了解救这些被俘的士兵,就出台一个政策,他对鲁国的百姓说:“只要谁能将那些被俘的士兵赎回,就可以到我这里如数拿回赎金,并且作为奖励,我还会给他们额外的奖赏。”子贡在一个国家经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鲁国的士兵正在这个国家当奴隶,于是就把他赎了回来。回到鲁国后,他却没去找国君领赏。鲁国人因此对子贡大加赞赏。可是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却很不高兴。
他教训子贡说:“子贡啊!你这样做,可把鲁国的那些俘虏们害苦了呀!”
子贡很吃惊:“老师,这话怎么讲,难道我赎人不对吗?”
孔子说:“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一做,别人赎了士兵,就不好意思去政府领赏了。”
子贡说:“不领就不领呗,这怎么会害苦俘虏呢?”看子贡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孔子继续说:
“你自己经商赚了很多钱,可以不要报酬地赎人。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领赏,人们肯定会拿你来比较而瞧不起他们,但是如果不去领赏的话,他们又负担不起赎金。权衡一下,他们就不愿意救俘虏了。”
子贡恍然大悟,连声说:“老师我错了!”他告别了孔子,立刻领赏去了。
【原文】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使人崇敬。”由此可知,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人民;做臣子的,要做到尊敬君主;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父母;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子女;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言而有信。
【启示】
周文王的名字叫姬(ji)昌,是商朝的一个诸侯王,他很有品德,为人和善,关心百姓生活,人民都很喜欢他。当时商朝的国王整天在宫里看宫女唱歌跳舞,对国家的事情不闻不问,对老百姓也很残忍,人民都恨商王,于是很多人都跑到姬昌管理的那个地方去了。后来姬昌的儿子姬发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人民为了纪念姬昌,就尊称他为周文王。
【小故事】
周文王访姜子牙
周文王为了治国安邦,到处寻访贤人,希望得到帮助。一天,他在渭水河边找到一个叫姜子牙的贤人,很想请姜子牙帮助治理国家。可是姜子牙却不紧不慢地问:“大王打算用什么请我回去呢?”
周文王说:“骑马、坐轿,随你挑。”
姜子牙说:“我一不骑马,二不坐轿,大王的辇车得让给我坐。”
和周文王同行的官员都愣住了!这辇车只有大王才能坐,你姜子牙算老几?居然要求坐辇车!可是,周文王听了姜子牙的要求,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姜子牙还继续出难题:“我坐辇车,还得大王亲自拉着。”
官员们又吓了一跳,心想姜子牙真是胆大包天!可是,周文王又答应了。姜子牙坐上辇车,周文王拉着,一步一步地走。
周文王自小就有人服侍,肩不挑担,手不提篮,平日里没干过什么粗活,哪能拉得动辇车?所以拉了一会他便停下来歇脚,再回头一看,姜子牙居然在辇车里舒服地睡着了!周文王倒并不恼怒,歇了一阵,再拉一会,再歇了一阵,再拉。这样停停歇歇三四回后,他累得汗珠子像下雨一样滴下来。他只好喘着粗气,对姜子牙说:“哎呀,我实在是拉不动啦!”
姜子牙睁开眼睛,下了辇车,问:“大王拉我走了多少步?”
周文王说:“我没数。”
姜子牙说:“大王拉我走八百七十三步,我保大王的子孙坐八百七十三年的天下。”
周文王一听,后悔了,连忙说:“你快上辇车,我还拉。”
后来,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顺利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侗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译文】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曲的岸边,嫩绿的竹子优美茂盛。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他研究学问就好像是加工工艺品,不断地切磋,使它精致;修养自己的品德就好像是打磨玉石,反复琢磨,使它精美。他态度庄重,模样威严,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启示】
这里说的是学习和修养的态度和过程,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时时反省自己,使自己时刻保持虚心求学,勤奋好学的状态,反复温习所学知识,精益求精。
【小故事】
书法家张芝
东汉时,有一个小孩叫张芝,从小就非常喜爱书法。
他经常在家里拿着毛笔玩,还学着爸爸妈妈写字的样子在白纸上反复练习。他爸爸看到他这么喜欢书法,就给他找了一个书法老师,教他书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张芝进步得很快。他学习书法非常勤奋,把家里准备做衣服用的白布全拿来练字,等白布被涂得黑压压一片的时候,再拿去染色做衣服。
每天上完课,张芝就一个人在房间里练字。练完字,他就到池塘边去洗笔和砚。可是后来,他觉得这样来来回回太浪费时间了,便干脆把笔、墨、纸、砚全移到池塘边,直接在池塘边练字,就这样一练就是好几年。
一天,张芝练完字,和往常一样在池塘里洗笔和砚,洗了很久,毛笔还是黑黑的,怎么也洗不干净。于是,他在池塘边不停地洗,嘴里开始嘀咕:“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眼花了不成?”
这时,邻居的大爷恰好路过,听见了张芝的话。他望着张芝,笑着说:“孩子,你没眼花,是这池水整个变成墨色啦,你怎么能洗干净呢?”
张芝一看,天啊,这池水果然是黑的。原来他专心练习书法,长时间在池塘中洗笔和砚,以致使清澈的池水变成了墨色。他脸红地说:“大叔,都怪我,把水污染了……”
大叔摸着张芝的头说:“孩子,你放心,水有自我清洁的功能,过些天它会慢慢变干净的。你这么专心,以后一定是个有出息的人!”
张芝后来果然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原文】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侗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所谓“如切如磋”,是指他研究学问的方法:所谓“如琢如磨”,是指他自我修养的方法;所谓“瑟兮侗兮”,是指他内心谨慎谦恭;所谓“赫兮喧兮”,是指他非常威严,令人敬畏;所谓“有斐君子,终不可谊兮”,是指他盛大的品德到达了至善至美的境界,使人民敬仰,人民所以不能忘记他。
【启示】
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班上总有一些人的成绩特别优秀呢?那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复习的过程。如果我们坚持每天课后复习一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遍老师课堂上讲的话,我们会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其中模糊的部分理解得更加透彻。
【原文】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译文】
《诗经》说:“哎呀,从前的文王、武王真使人难忘啊!”
【启示】
周文王、周武王是古代有名的贤君,活着的时候老百姓就敬爱他们,去世后老百姓还是常常想起他们。所以说,有贤德的人虽然去世了,但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口耳相传,贤名也因此一直流传到现在。相反,德行败坏的人,比如说商纣()王,人民也会因为恨他们而一直挂在嘴边,遗臭万年。
【小故事】
商纣王的故事
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纣王,荒淫残暴,从不关心百姓的疾苦,是一个十足的暴君。纣王整天寻欢作乐,饮酒听歌。他对忠臣贤士的规劝不屑一顾,而对阿谀奉承的小人,却很信任。
纣王十分宠爱妲己,而妲己和周王姬昌有仇,她一直想报复姬昌,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
有一回,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设计出了一艘木船,并且试航成功。妲己知道了这件事后,终于想了一条毒计来对付姬昌。她对纣王说:“大王,姬昌他们这是想造反呀!有了这个船,他们就能水上战斗了。”纣王一听,完全相信了妲己的话,立刻派人将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抓来,处以死刑,而且他还令下人将伯邑考的尸体剁咸肉酱做成包子。
之后,纣王又把姬昌叫到宫里,对他说:“我这次叫你来,主要是想让你尝尝新做的包子。”说着,他就吩咐下人把蒸熟的包子端上来,逼迫姬昌“品尝”这些用他亲生儿子做的肉包子。
姬昌何尝不知道纣王的残暴呢?他早就猜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命丧黄泉了。现在,纣王又莫名其妙地把他从老远的地方叫来吃包子,这真是太奇怪了。他心想:“纣王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等他看到那一碗肉包子和纣王诡异的眼神时,他开始心疼起来:“难道……难道这些是……”尽管他猜到了纣王的把戏,但是纣王的命令,做臣子的不得不从。姬昌只能含着眼泪,忍痛吃下了几个肉包子。
后来’,纣王的荒淫残忍终于激起了老百姓的极大不满。他们在姬昌的二儿子姬发的带领下,联合起来发兵讨伐纣王。纣王见大势已去,自焚而死,商朝由此灭亡。
【原文】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译文】
这是因为后代的君主和贵族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老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他们创造出来的安乐生活,获得了利益。所以,虽然他们已经去世多年,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美德。
【启示】
有贤德的人帮助了老百姓,老百姓就不会忘记他。比如宋代的岳飞,他抵抗金兵,使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老百姓直至现在都不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