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5招 时刻牢记员工的优点,对员工要求不要太苛刻(1)

5.1 评价员工不能太主观

有些管理者,对下属的缺点记得很牢,对员工的优点却总是忽视。当别人对他提起某位员工时,他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哦,那个人性格内向,总是不爱说话,不适合做接触客户或者销售类的工作。这次公司公关部要调人,可以把他排除在外。很少有管理者会这样想:这个人做事很细致,经他手的文件和资料我基本上不用再看一遍。他虽然话不多,但提出的看法都很有价值,是一个很好的幕僚人才。

其实,这并不是个小问题。管理者也许认为:这只是心里的想法,怎么想还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吗?但是,正像某位领导者告诫过的一样:“即使能够一直瞒着某个人,却不可能瞒着所有人;即使能瞒过所有人一时,也瞒不过所有人一世。”管理如果员工感觉管理者对自己总是“横挑眼睛、竖挑鼻子”,根本不记得自己的好,又怎么会有干劲替他卖力气呢?者对员工是如何看待的,员工肯定能够感知。如果员工感觉到领导的欣赏和重视,感激之余自然会将管理者视为知己,尽心尽力地回报知遇之恩;如果员工感觉管理者对自己总是“横挑眼睛、竖挑鼻子”,根本不记得自己的好,又怎么会有干劲替他卖力气呢?

5.2 牢记员工优点,能得到他们的真心拥戴

评价员工不主观随意,又能时刻记得员工优点的管理者,才能得到员工的真心拥戴,让他们对工作产生更强的责任心。评价员工不主观随意,又能时刻记得员工优点的管理者,才能得到员工的真心拥戴,让他们对工作产生更强的责任心。当管理者工作遇到困难时,员工还会主动伸出援手,帮助管理者渡过难关。

某企业人事经理张先生,是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专家,在人事任用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任用或推荐一些多数人所不认同的偏才、怪才,其中有很成功的,也有业绩平平和表现一般的。

由于在本行业中长年积累的人气和威望,张先生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也招致了一些人的忌妒和嫉恨。有一位同事王某,一直对张先生曾经推崇自己的对头、却没有推荐自己而耿耿于怀。后来他通过苦心钻营爬到了经理的位置,每当想起过去的艰辛与不易,对张先生的怨气就多增加一分。为了报复,他借着一桩公司商业泄密事件的揭露,指责张先生用人不当,引狼入室,应该引咎辞职。

的确,这次事件的主角是由于张先生的提拔才能接触到公司核心机密的,张先生难辞其咎,公司高层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张先生,就连一些平时关系很好的同僚为避风头,也对张先生冷淡起来。就在这种处处受窘的困境中,人事部门的员工站了出来,他们向高层批驳王某的做法:“张先生这几年为公司提拔了多少人才,哪一个不是兢兢业业地为公司工作?这件事之前,这个人不也是被公司认为是个优秀人才吗?人只能看到别人的才能,谁又能保证别人的品格呢?”

因为有整个部门的支持,张先生终于渡过了这次危机。他非常感动,可是员工们却说:“这是您应得的啊!以前我们的领导,都是喜欢挑刺的人,只会挑我们的毛病。只有您,总是记着我们的优点,还不忘向公司高层推荐,让我们许多人都得到了发挥才能的机会。您总是记着我们的好,我们又怎么能不记得您的好呢!”

常把员工的优点挂在嘴边,自然会让员工怀着感激之情来发掘管理者的优点。能赞赏员工,自然也就能得到员工的赞赏;常把员工的优点挂在嘴边,自然会让员工怀着感激之情来发掘管理者的优点。与那些爱挑剔的管理者相比,张先生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却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与员工们相互欣赏,收获了人心。

人在了解其他人时,由于心理惯性,总是把人家的优点看做理所应当,却偏偏对人家的缺点印象深刻,这恐怕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有优点和瑕疵,如果眼光总是聚焦在瑕疵上面,就会将它放大,越想越觉得这个缺点十分严重;如果换一种思维,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另一面,就会越来越觉得这个人的优点很难得,进而发现别人的价值。很简单的一种思维调换,结果却有明显的不同。

尤其是作为管理者来说,员工就是企业的根本,管好员工就是管理者全部的工作内涵。面对形形色色的员工,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要是管理者不记得他们的优点,而只是看到他们的不足,手下将无可用之人,这样的管理必将遭遇失败,管理者本人也不会得到员工的真心拥护。

所以,敞开自己的胸怀,做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吧。了解你的每个员工,时刻记得他们的优点,而不要拘泥于他们的缺点。在面对某个员工的时候,一定要有着“我面前站着一个人才,他的优点对公司非常有价值”的欣赏心情。在想起某个员工的时候,一定要首先看他的长处;在面对某个员工的时候,一定要有着“我面前站着一个人才,他的优点对公司非常有价值”的欣赏心情。这样去做,员工的心就一定会向你靠近。

5.3 没有100分的员工,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管理者在选取、考察员工时,总是以“优秀”、“做到最好”为标准,恨不得能直接挖到百分百的人才,或是培养出没有一点儿瑕疵的下属。但是,尽管这是一种很好的追求,却从没有管理者能将它实现。因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人无完人,即便是再有才能的员工也承受不起管理者“满分”的要求。人无完人,即便是再有才能的员工也承受不起管理者“满分”的要求。有突出的优点,必然会伴有相应的缺点,管理者盲目追求不存在的完美,只能是物极必反,让员工的价值在自己的眼中无法体现,最终导致用人的失败。甚至,员工可能受不了而选择“跳槽”,那管理者可就真是得不偿失:追求的满分员工没得到,自己拥有的合格员工反而飞走了。

不迷信满分员工,就是不计较员工的小毛病、小瑕疵,而是抓大方面,抓品性和才能。既能满足这两条,又勤奋肯吃苦,就是可以打90分的好员工。不然,管理者太挑剔,总是抓着小问题不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他在用人方面必定是很失败的。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这是不争的事实。也许经过后天的培养和熏陶,能改进一些缺点,但还是不可能臻至完美。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很明白这一点,他甚至主张雇用中等人才,提倡“70%求才法”。他的用人理念是:人才必须是适合企业的,员工的素质必须和企业的业务相匹配。世界上既然没有满分的企业,要满分员工干什么呢?何况,世界上也根本没有满分的人才!所以,松下在用每一个员工时,都刻意地不要第一流的,而是选择那些70分的人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