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评价结果
以新闻发布会为主体的媒介关系协调工作完成得十分顺利,达到了预定的公关目标。媒介反响强烈,截至发布会结束的1个月内,共收集到101篇相关报道,发稿量达到200%。
文字媒介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1)没有出现有损“奥妙”品牌形象的负面报道。所有被邀电台、电视台都及时地发布了有利于联合利华的信息。
(2)报道篇幅大,短时间内形成新闻热点。新民晚报、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主要媒介均在显著位置刊发以“奥妙”降价不降质为主题的报道。至少有10篇以上的文章被登载在报纸的电子版上。
(3)影响深远。经济日报记者在名为“老冤家新市场——跨国公司中国大比拼”的专版中,以“‘奥妙’降价的奥妙”为题记述了联合利华与宝洁的竞争,引起业外新一轮大讨论。
我们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归纳评估的标准。
(1)报道的篇幅和时数。篇幅越大,出现频率越高,时数越多,引起公众注意和兴趣的程度就越高。这是从“量”上判断。
(2)报道的内容。报道中,对组织的成就、发展情况报道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就越能在公众中树立起组织的良好形象。这是从“质”上分析。
(3)新闻媒介的层次和重要性。所谓层次高、重要的媒介是指那些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强的新闻媒介。能在这些媒介上发表对组织有利的报道,往往比在其他媒介上更利于提高组织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4)新闻资料的使用方法。即看其是正面报道还是反面报道,是全面报道还是摘要报道,是重点报道还是一般报道,是醒目的版面还是次要的版面。这些差别会使新闻报道的效果很不相同。
(5)报道的时机。报道的时机是否及时、适时,是否能配合组织公关活动和经营管理的进行十分重要。某些迟发的新闻报道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而过早的报道,效果也未必好。
(6)记者、编辑的反应。看他们对所提供的资料是否满意,如资料是否及时,是否容易编发,是否需要较大改动,是否适合报刊的性质和方针等。
在奥妙降价之后的1个月内,其销量大幅度上升。调查资料显示,其50%以上消费者的信息来源是有关的新闻报道,同时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奥妙”降价的原因是市场竞争,而不影响产品的质量。这说明,围绕“奥妙”降价事件展开的媒介关系协调工作最终取得成功。